氣海一穴暖全身

2021-02-12 濰坊國際中醫針灸推拿學校

氣海一穴暖全身

       俗話說「氣海一穴暖全身」,氣海又有「性命之祖」、「生氣之源」的美譽。可以說,它是上天賜予那些先天不足、體質虛弱之人的寶貝。

       在《三國演義》中有個著名的戰役叫「官渡之戰」,這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當時,曹操只有一萬人,袁紹卻有十萬人馬,兵力懸殊太大。可曹操卻戰勝了袁軍,因為他派人燒掉了袁軍在烏巢所囤積的糧草。為什麼把糧草燒掉後,袁軍就會大敗呢?因為軍中無糧則人心動搖、失去了鬥志,哪能與敵人抗爭呢。

       心身安康背後的默默奉獻者——氣海穴

       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個穴位看似和養神無關,但它卻像上面所說的「糧草」一樣,在幕後為我們的心神安康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那就是氣海穴(肚臍直下約一寸半)。氣者,氣態物也;海者,大也。氣海的原意是指任脈的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氣為血之帥」,氣能推動精血水谷運行滋養周身,這樣,五臟六腑才有足夠的精力去各司其職。

       若小腹脹滿,就意味著腹中的精谷無法送達全身,心腦無法得到滋養,所以,人就會感覺全身乏力、無精打採。

       腹部脹滿、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多按氣海穴

       說到氣海,可能有些人感覺比較陌生,但我一說「丹田」,大家都知道它在小腹上。事實上,氣海穴就是下丹田的別稱。丹田是道家修煉精氣神的一種術語,道家對這個部位非常推崇,尤其是下丹田,他們認為這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確實,氣海穴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因此,如果出現腹部脹滿、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等症狀時,就可以多按摩氣海穴。

       有一次,半夜有個朋友打電話過來,說她丈夫因為喝酒太多,腹部脹痛。於是,我就告訴她不要著急,用左手心壓右手背,然後用右手帶動左手以順時針方向按摩小腹的氣海穴。還沒過5分鐘,她丈夫就說要上廁所了。大便之後就躺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了。

       「氣海一穴暖全身」,就是說氣海具有溫養、強壯全身的作用。對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體質虛弱韻人來說,經常按摩氣海穴就能起到良好的療效。如果加上艾灸或拔罐,效果會更明顯。

       其實,氣海穴搭配著別的穴位治療範圍更大。比如說,它配上三陰交可以治療遺精、夜尿,配上足三裡可以治療氣短,配上合谷穴可以治療胃下垂等。

       連結

       氣海穴

       氣海穴是補氣的要穴。氣海,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從而化為充盛之氣,因此,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所以得名氣海。

       氣海穴在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中醫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體的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於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病,按摩、針灸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

       《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到邪,其中溼邪常在疾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體內有了溼邪,就會阻滯氣機,病症就會因此產生。而氣海穴作為人體中陽氣蒸發陰液的關鍵之處,對於溼邪為患、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大便不通、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惡露不止、形體羸瘦、腰痛、食欲不振、兒童發育不良等,具有較好保健效果。經常按摩氣海穴,能使全身皆溫、臟腑皆潤,促進腸胃蠕動、氣血順暢,強化肝臟及消化道功能。

相關焦點

  • 【貼貼艾】丹田有股氣在湧動,氣海一穴暖全身
    氣海穴。本穴氣海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元氣的海洋,另外一個名字——丹田。愛看武俠小說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金庸先生在他的不少武俠小說中都描述過它,那些武功大成者每每丹田之氣湧動,力量忽如排山倒海般而出的情景著實讓人震撼。古代醫家對氣海穴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認為丹田之氣由精產生,氣又牛神,神義統攝精與氣。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丹田(氣海)內氣的強弱,決定了人的盛衰存亡。
  • 修煉必讀:丹田絕對不會是穴位,凡是說下丹田是氣海穴、關元穴、神闕穴等等說法都是不對的!
    可以說五花八門,有說下丹田在氣海穴這個最多,關元、神闕、命門等等,這些對嗎?說對也不對,首先丹田這個術語來源於上古練丹術,丹田丹田就是結丹的地方,金丹存儲的地方。一般分為三個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我們先研究下丹田,丹經有說臍下一寸三分,也有一寸五分、一寸七分之說法。所以有些人用尺子一量,肚臍下面那幾個都有可能!
  • 兩個穴,一提一補,把血壓拽上來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來聊聊,如何用對穴刺激的辦法,來調治低血壓。什麼是對穴?就是一對兒穴位,倆穴。 低血壓這個毛病,容易在老年人和女性身上發生。這類人很可憐。年輕的時候,可能就體倦乏力,總覺身上沒勁兒,血壓在正常值偏低的位置。到了晚年,就容易有嚴重的胃下垂、食欲不振、心悸心慌、氣血不足、頭暈目眩等問題。
  • 疑難雜症取穴120法
    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壯。2.氣喘咳嗽灸肺俞,羶中俞府豐隆炷。肺俞、羶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豐隆隔姜灸五壯。3.氣急哮喘難履步,羶中氣海又俞府。羶中、氣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炷各灸三壯。4.寒熱往來潮如芳,膏肓身柱三裡詳。膏肓、身柱、足三裡穴各隔姜灸五壯。5.肩背瘙癢多纏綿,三角肌邊分肉間。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壯。6.癰毒流注多發瘍,腰尻氣海俞加壯。
  • 暖寶寶貼在哪裡暖全身
    暖寶寶的發明是諸多女性的福音,那麼暖寶寶怎麼貼才能暖全身呢?暖寶寶貼哪裡好? 暖寶寶貼在哪裡暖全身 1、暖寶寶貼在哪裡最暖和?頸椎,暖寶寶貼在頸椎位置,可溫暖全身。
  • 每日一穴---行間
    【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腓神經的蹠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主治】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遺尿,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瀉,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口喎。【操作】斜刺0.5~0.8寸。
  • 陳佩永治「疑難雜症」取穴120法
    羶中、氣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炷各灸三壯。4. 寒熱往來潮如芳,膏肓身柱三裡詳。膏肓、身柱、足三裡穴各隔姜灸五壯。5. 肩背瘙癢多纏綿,三角肌邊分肉間。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壯。6. 癰毒流注多發瘍,腰尻氣海俞加壯。氣海俞平灸七壯。7. 慢性闌尾炎痛甚,左手間使補瀉靈。左手間使穴先補後瀉。8. 陽狂陰癇厥無知,百會鳩尾穴太衝。
  • 【針灸名家】陳佩永治療疑難雜症取穴120法
    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壯。2.    氣喘咳嗽灸肺俞,羶中俞府豐隆炷。肺俞、羶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豐隆隔姜灸五壯。3.    氣急哮喘難履步,羶中氣海又俞府。羶中、氣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炷各灸三壯。
  • 無痛腹針的準確取穴與治療的病情
    腹針是通過針刺以神闕(肚臍)為中心的腹部穴位來調整氣機,平衡陰陽,達到治療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
  • 【會陰穴】 一穴開 百穴開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海底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後運轉,故稱海底為八脈之總根。如有不懂的請搜公號脈脈健康諮詢 關注,疾病搜索,醫生在線諮詢道家還認為海底是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也就不難了。方法是:凝神入氣穴,神光下照海底,忘形無我,使息息歸根。
  • 為什么女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畏冷怕寒? 「罪魁禍首」就是「血虛」
    一進入冬天,陽光成了稀缺品,經常是陰雲密布、灰濛濛的天空,空氣四周浮動的都是寒氣。很多女人早早就開啟了羽絨襖、羊絨大衣甚至是貂的節奏。為什麼?因為手腳冰涼、畏冷怕寒啊!早起鑽出暖暖的被窩,身體停留在冷空氣中,周身的體感只剩下一個字,「冷」。
  • 一穴開,百穴開!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海底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後運轉,故稱海底為八脈之總根。道家還認為海底是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也就不難了。方法是:凝神入氣穴,神光下照海底,忘形無我,使息息歸根。到一定階段,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一氣感通,自然而然也。
  • 全身疼痛不適,此穴按一按、灸一灸,全身都舒坦了
    2020-12-24 08:56:59 來源: 淺色的夕陽 舉報   【取穴位置
  • 艾灸的五步配穴法,從此配穴不求人!
    ,問題最多的也是什麼病該怎麼灸,書本或資料中或者專業性太強,不容易學,或者籠統的說什麼病灸哪幾個穴位,又遠離了辨證施灸的基本原則,為了讓大家在艾灸的過程有跡可循,現將介紹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取穴、配穴方法——五步配穴法,推薦給大家,只要大家能按這五個步驟去取穴、配穴,相信在大家進行艾灸的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 【每日一穴】足五裡穴:舒理肝經之氣,清利下焦溼熱
    足五裡為經穴名(zúwǔlǐ)。首見《針灸甲乙經》,原名五裡。《聖濟總錄》始名足五裡。五裡,指本穴氣血的作用範圍如五裡之廣。本穴物質為陰廉穴傳來的冷降水溼及水溼風氣中的脾土塵埃,至本穴後由天部歸降地部,覆蓋的範圍如五裡之廣,故名。五裡名意與足五裡同。 【取穴位置】 足五裡穴在大腿內側,當氣衝直下3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 楊繼洲《勝玉歌》66穴的作用
    此66穴主要應用的病證如下:百會:頭痛、眩暈。上脘:心疼脾痛。後溪、鳩尾、神門:五癇。肩井:髀疼。聽會:耳閉。下脘:胃冷。清冷淵:眼痛。巨闕:霍亂,心痛吐痰涎。中諸:脾疼背痛。上星:頭風眼痛。承漿:頭項強急。大迎:牙腮疼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