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或者氣功導引中,我們都會接觸到「丹田」一詞。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等等。那麼丹田到底是什麼呢?在什麼位置呢?丹田最先為道教所用,稱人體有三丹田:在兩眉間者為上丹田,在心下者為中丹田,在臍下者為下丹田。我們這裡要討論的是中醫學中的丹田,也就是下丹田。氣海穴。
本穴氣海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元氣的海洋,另外一個名字——丹田。愛看武俠小說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金庸先生在他的不少武俠小說中都描述過它,那些武功大成者每每丹田之氣湧動,力量忽如排山倒海般而出的情景著實讓人震撼。古代醫家對氣海穴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認為丹田之氣由精產生,氣又牛神,神義統攝精與氣。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丹田(氣海)內氣的強弱,決定了人的盛衰存亡。
氣海穴在我們的下腹部,身體前正中線上,肚臍眼直下1.5寸處。取穴的時候,把中指和食指併攏,放在肚臍眼下緣,往直下量取兩橫指,該處就是氣海穴。氣海穴位於兩者之間,是人體先天元氣匯集之處,與人的元氣相通,是元陽之本、真氣生發之處,更是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具有培補元氣、回陽固脫的作用,凡固氣海穴位於兩腎之間,與人的元氣相通,是元陽之本,真氣生發之處,更是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
凡是元氣不足、元氣虛弱的人都可以通過刺激它得到改善。通過刺激此穴能夠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之流轉循環自動不息,生命因此得以維持。古書氣海穴記載氣海穴為男性「牛氣之海」,也就是說它是精力的源泉。因此「氣海」充實,則百病可治,永葆強壯。
有一句俗語叫「氣海一穴暖全身」,很形象地說明了氣海穴的保健養生作用。刺激它對婦科虛性疾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或者男科的陽痿、遺精,以及中風、脫肛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中老年人為生氣之海,故名氣海。具有調氣機、益元氣、補腎虛、固精血的作用,故為養生長壽之保健要穴。
位置
在腹中線上,臍下1.5寸處。
防治作用
腹痛、腹瀉、便秘、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經閉、虛脫等。
操作
1、灸法
古代多用艾炷直接灸,常在每年秋冬季連續施灸百壯至三百壯(分數日或十數日灸完此壯數)。
如今我們可以將點燃的「貼貼艾」灸於氣海穴上,每次灸10~20min,灸至皮膚溫熱,每日或隔日,或3日施灸1次,10~15次為1灸程。
2、按摩
指推法、點按、指摩、指揉法。作為養生保健,可左手掌放於右手掌下,掌根緊貼於氣海穴上,逆時針揉50—100次,再換以右手掌緊貼於氣海穴,順時針揉50-100次,揉至有熱感時效佳。
讓元氣充滿丹田,感受生命的力量。聽聞,能在丹田處聚集元氣,可以感覺到生命的奧妙,體會你從未進入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