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專利大王,靠專利20年「躺賺」5個億,卻因專利到期前途堪憂

2020-12-24 EMBA

眾所周知,技術或產品專利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核心之一,同時也是保證企業穩定營收的基礎之一。

而近年來,隨著頻繁發生的專利糾紛已經讓企業對專利越來越看重,也因此才有華為在5G領域專利數量遙遙領先的境況。

實際上,除了華為,國內還有一個堪稱「中國專利大王」的企業,靠發明一種影響世界的小型存儲設備――U盤,20年"躺賺"5個億,這家公司便是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發明存儲領域第一項原創性專利

公開資料顯示,朗科科技成立於1999年,主營業務為電腦軟硬體、移動存儲產品、數碼影音娛樂產品等,擁有多項智慧財產權和技術專利,在移動存儲和無線數據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僅僅靠著一個專利就讓三星和索尼乖乖交錢,這一王牌專利便是U盤,朗科也正是依靠U盤崛起,並叱吒風雲20年。

而說起U盤,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朗科科技創始人鄧國順。

當時,從新加坡留學回來的鄧國順認識了湖南老鄉成曉華,在聊到關於存儲性產品的時候,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共同研發出了替代傳統軟盤的革命性產品「U盤」。

或許今天的年輕人可能已經不知道軟盤為何物,畢竟這是上世紀末的產物了。

在U盤出現之前,人們在不同的電腦設備之間進行數據轉移的存儲設備,除了光碟刻錄,主要就是靠這種軟盤(Floppy Disk)。但軟盤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

於是,U盤的橫空出世,被認定將完全取代軟盤地位,在全球範圍內徹底革新移動存儲行業。

而與很多創業者不同的是,擁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鄧國順,非常重視專利保護,於是,在發明U盤後,鄧國順便於1999年5月14日正式創立了朗科科技,並於11月14日提出了U盤的專利申請,全稱是「 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 」。

此項專利於2002年被中國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權,2004年獲得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授權。鄧國順因此被稱為「U盤之父」。

而這一專利也被認為是中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第一項原創性發明專利。

靠U盤實現「躺賺」20年

2010年1月,朗科科技(300042)正式上市。專利授權許可收入也一直為其主營收入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此外,朗科科技不僅僅靠收取專利授權費提升盈利,還靠數年間大大小小的專利訴訟來收取專利費。

據悉,自2011年到2018年的8年間,朗科科技在專利方面的訴訟高達上百次,雖然過程並不順利,但卻幾乎零成本收取U盤專利費。毛利率高達100%。

因此,在朗科2018年全年盈利中,僅是專利費便高達3629.26萬元,佔據7686.8萬元總利潤的近一半份額。可見這項專利對朗科科技的重要作用。

而朗思科技這項U盤專利申請於1999年,擁有20年的期限,在這20年裡,朗思科技光憑收取的專利費,便「躺賺」了5億。

專利過期前途堪憂

作為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U盤專利不僅是朗科發家的核心優勢和業務基礎,也是該公司業績貢獻的主要來源。

不過,這項專利已於2019年11月14日到期,這意味著,曾經躺著賺錢的朗科科技從此喪失專利話語權。

而專利過期的朗科科技前途也令人堪憂。沒有核心科技的科技公司,僅僅靠產品銷售無法在市場中穩定地位,而且如今雲存儲、雲計算飛速發展,傳統移動存儲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因此,專利到期的朗科科技今後將何去何從,至今仍是個謎。

相關焦點

  • 「中國專利大王」沒落,曾20年躺賺5億,因發明到期,前途堪憂
    靠著收取專利費用,高通一年便有將近400億人民幣的進帳,令人羨慕。而在中國,也有一家企業靠專利躺著賺錢20年,被稱作「中國專利大王」。它便是朗科科技。
  • 市值僅剩32億!昔日專利巨頭隕落,曾靠一項發明20年躺賺5億
    近年來,各大科技廠商都加大了對專利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在研發項目上加注資金。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核心專利若是受人掣肘,對公司發展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華為、中興就是前車之鑑。另一方面則因為專利可以讓企業躺著賺錢,特別是技術專利,一旦研製成功可謂是一本萬利。
  • U盤原名叫「優盤」,這家中國公司發明!靠專利「躺賺」了20年
    說起U盤,只要是常用電腦的人都不會陌生,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U盤原本的名字叫做「優盤」,而且發明者還是一家中國公司。這家公司叫做朗科,憑藉著發明優盤的專利,朗科甚至一度與索尼、東芝等儲存生產商吃了虧。據統計朗科從2010年上市至2018年總利潤為2.8億,其中光是U盤專利上獲取的利潤就高達2億元。可以說朗科自從發明了U盤之後,幾乎是躺著賺錢。然而就在去年的11月,朗科的U盤專利正式到期,這意味著這家公司再也無法通過該專利賺錢。從朗科今年4月份公布的財報中便可一見端倪,財報中的風險提示中說道,公司暫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該專利到期可能帶來的利潤下滑問題。
  • 朗科再遇挫:U盤專利到期後,這一次輪到K寶之爭
    如果對這個名字還不熟悉,那麼柯北提醒一下,去年11月,這個公司的U盤到期了。我們之前還特意寫過關於這個專利的,詳情請戳:U盤專利失效,失效專利是否就是無用專利嗎?沒錯,這個朗科就是憑著一個U盤專利,可以躺賺20年的奇葩公司。
  • 華為的5G專利申請量高居第一,但是中國企業的專利質量堪憂
    專利通過率是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之一,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諾基亞、三星、LG申請的專利質量較高,專利通過率分別達到72.97%、64.86%、62.38%,顯示出它們申請的專利質量畢竟高。對比之下,中國企業的專利質量堪憂,其中中國企業當中專利通過率最高的華為也只有46.97%,落後於三星、LG、高通等國際知名企業。
  • U盤20年專利保護期過期,系中國公司發明
    2019年還有誰沒用過U盤嗎?這個小工具可以說是計算機電腦必備的,複製數據、備份文件都是常見的操作,甚至可以用作 u 盤啟動,功能真的是太多了。深圳朗科公司是 U 盤專利的持有者,他們的「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儲存方法及其裝置」的專利於 1999 年 11 月 14 日申請,專利號為 ZL99117225.6,2013 年該專利還獲得了第十五屆中國智慧財產權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 專利「謝幕」科創板
    專利出演科創板的前情概要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 轉讓專利給打敗華為的專利流氓 愛立信此舉可謂明智
    愛立信最核心的電信設備業務也在2014年被華為超過,後來更因業績不佳導致其CEO離職,傳聞指它有可能被思科所併購。在失去了手機晶片和手機業務後,愛立信希望將其所持有的專利變成現金收入。2015年愛立信的整體營收為2469億瑞典克朗(約合289億美元),淨利潤137億瑞典克朗(約合7.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專利費為其利潤增長的主要,這一年其專利費收入約17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46%。
  • 萬艾可、立普妥專利到期,輝瑞老將離職,此前已服役22年從未跳槽
    這位在輝瑞曾服役22年的老將,調任至輝瑞普強不到一年就傳來離職的消息,著實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下一站將去哪兒?「下個月中旬就知道了。」吳鋒對健識局賣了個關子。吳鋒離職,輝瑞PEH中國副總裁黃海接棒吳鋒上一次職位變動還是在2018年4月,時任輝瑞PEH大中華區總裁吳曉濱宣布離職,吳鋒也從輝瑞中國商務及多元化業務負責人被任命為輝瑞PEH中國負責人。
  • 專利戰炮聲不斷 盤點照明行業八件專利紛爭
    在中村修二移居美國後日亞化學以中村向競爭對手提供專利技術、涉嫌洩露企業秘密為由起訴中村,中村修二則因不滿日亞化學坐擁該技術專利獲利,又僅以2萬日圓(約合人民幣1147元)做為發明獎勵而展開反擊,提出發明報酬金訴訟,多年後雙方以8.44億日圓(約合4840.14萬元)達成和解。
  • 2000萬一臺的「達文西」專利到期,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來了嗎?
    從2018年開始,由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第一批專利保護陸續到期,這個市值千億的市場就湧入了眾多覬覦已久的冒險者。過去一年,美敦力、強生、西門子、史賽克等四家醫療器械巨頭,合計斥資67億美元,以收購的方式拿到了手術機器人的入場券。而國內企業的動作更為迅猛。
  • 晨報#美國專利商標局將在2020財年提高專利申請等官費;廈門成立...
    據判決書,因商標侵權糾紛一案,福建達利公司曾於2019年5月向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達利園河北公司停止在其企業名稱中使用「達利園」字樣,並賠償經濟損失等。成立四年半以來,元氣森林已至少融資5次。2019年10月31日,元気森林完成一筆由龍湖資本領投、高榕資本和黑蟻資本跟投的投資,當時市場盛傳其估值為40億人民幣。短短9個月後,2020年7月15日,據36氪報導稱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這意味著元氣森林的估值暴漲至前一輪的3.5倍。
  • 中國企業專利排行榜發布:紫光居半導體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二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由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專利檢索分析公司合享智泉聯合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50)」。在該榜單的半導體領域中,紫光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位列中國前三。在入榜的前50名中國企業中,紫光集團還是發明專利授權量佔總授權量比例在90%以上的僅有5家企業之一。
  • 通州區「中小學生專利授權資助3萬」被正式叫停!
    ,每一個國家或地區資助5萬元,每件專利最多資助其進入三個國家或地區,每家企業年度最高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再看靠寫專利為生的專利代理師們,人家月薪同樣沒3萬。 是不是突然覺得很心塞?每天在外努力打工的人,都沒小朋友掙得多。
  • 華為究竟是怎樣的專利大戶?麥匯為您揭曉專利的意義
    根據麥匯網的統計顯示,儘管華為在 2020 年經歷了一些起伏,但研發工作並沒有停止,截至 10 月,華為共申請了 8,607 項無線技術專利,超過了高通申請的數量,成為全球申請無線通信專利最多的產業。高通以5,807項專利申請排名第二,Oppo以5,353項緊隨其後。
  • 中國專利20強企業榜單出爐:華為排名第二
    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推出《企查查中國專利20強企業榜單》。從近五年來企業專利數量來看,在「發明專利20強」榜單上,國家電網以2.33萬件高居第一,華為位居第二,專利數量達到了1.98萬件。
  • 中國平安9255件專利位列全球第三
    其中,平安集團憑藉9255件專利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國促會數科委表示,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在近3年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掌控,每年在AI領域申請了大量專利。這些專利主要分布在製造、汽車、醫療等傳統行業,為我國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體系提供了技術基礎。
  • 專利是什麼意思?外觀專利申請多久?
    專利是什麼意思?專利是受法律規範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同意或許可。專利包括哪些類型?專利的類型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規定,在中國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其中有的國家分類稱作為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 防水手機專利淺析
    隨後,在2011-2015年雖然申請量有下降,但是相比除了中國外的其他國家仍然處於比較優勢的地位。而在2016年以後的申請量,考慮到專利從申請到公開的時間,要在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真正體現出來。而中國在2011年之前的申請量都比較少,從2012年開始申請量有較大的增長,尤其是在2014年之後,開始了從數量上對其他國家的碾壓。這與兩國的國情是密不可分的。
  • 起訴蘋果、籤約小米,這家「倒閉」的公司憑3萬專利年入千億!
    諾基亞起訴蘋果公司顯示器、晶片組、軟體以及其他方面侵犯了諾基亞32項專利權,蘋果敗訴,向諾基亞賠付了高達20億美元的專利費用;諾基亞再次在專利上打了一場勝戰,這次倒下的是老牌手機黑莓,此次專利訴訟案中黑莓需向諾基亞支付1.37億美元;諾基亞和小米宣布雙方已經籤署一份專利授權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