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法國人何以在楊浦濱江的起重機上畫了個對角線

2021-02-28 上海楊浦

2019年9月,瓦裡尼新作《起重機上的對角線》在上海楊浦濱江落地完成。作為楊浦濱江「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策劃的20件永久公共藝術作品之一,瓦裡尼的這件作品無論從體量還是色彩上,都成為楊浦濱江吸引眼球的「打卡」之地,也是「朋友圈」出鏡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 黃浦江邊的《起重機上的對角線》

這件作品就地取材,以黃浦江原本佇立著的三架起重機為「畫紙」,也正是這三架高聳的起重機讓他感到創作的興奮。「我第一次來到楊浦濱江時,這裡沒有建築,空空如也,我不知如何創作。直到三架橘紅色的起重機進入眼帘,一切才明朗了起來。」 瓦裡尼說,「我當時非常開心,這是全新的工作場景,它不是封閉的空間,但也不是完全開放。」

而後,在2019年的盛夏,瓦裡尼在黃浦江邊搭起了「帳篷」作為自己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外是黃浦江水不舍晝夜地奔向大海,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熙熙攘攘,江對岸高樓的景觀燈亮了又暗……江水為伴、天地為廬,一切是那麼美好,卻又提示著時間的流失。

▲ 瓦裡尼在黃浦江邊的「工作室」

在瓦裡尼和助手們來到上海的第一周,其實是「艱難」的,主要原因是投影儀。瓦裡尼在創作中一直有一臺專屬的投影儀,這臺投影儀伴隨他完成了很多在歐洲的公共藝術項目。然而,這臺投影儀在這次中國之行中卻被扣在了海關。中方策展、協調和執行單位的欣稚鋒藝術機構(下簡稱APS)幾經尋找,最後終於從北京調來一臺型號適配的魚眼廣角投影機,這也是國內唯一一臺合適的投影機,方才基本解決這一問題。

▲ 瓦裡尼「工作室」指揮創作

度過尋找投影儀的「艱難」第一周後,瓦裡尼隨後的創作就進入較為順暢的階段。用他自己的話說,「後來每一天的創作過程都讓我很享受。每天面對黃浦江,創作間隙能看到船隻來往……在江邊的每一天、每次工作的場景,對我來說都像是新的工作室。」

▲ 瓦裡尼創作所用工具
那這件貫穿三個起重機的作品是如何完成的呢?

瓦裡尼先找一個固定點,架上投影儀,蒙上自己設定的對角線圖形。並借天黑利用投影儀將圖形投射到起重機上,繼而需要調試到合適的位置。確定位置後四位助手爬上起重機,按照光影在起重機外殼的相應位置繪製線條,並用白色膠帶固定位置。而後才開始按設定塗漆。雖然藝術家自己也常常爬上爬下地去完成創作,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助手團隊。

▲ 費利斯·瓦裡尼的創作過程,在夜晚先用投影儀定位。

說到自己的助手,瓦裡尼從手機中翻出一張照片,開始逐一介紹他們:Vartan是藝術家,Margot是策展人,Matteo 是藝術品修復師,Nicolas是「蜘蛛俠」,他善於爬上爬下,他還是工業設計師。

▲ 瓦裡尼的助手們

可以這不就是塗漆嗎?在國內估計藝術創作的執行環節或許會邀請工人介入以控制成本,緣何執行都使用本身就帶著創造力的藝術家和專業人士?瓦裡尼解釋說,「我的藝術品用工人團隊進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創作中我需要他們能理解我,而且這個作品對藝術的精確度要求比較高。」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其實原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在當瓦裡尼需要創作時,他們就集結在一起。

▲ 瓦裡尼與他的助手以及欣稚鋒藝術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合影

經過了幾周的工作,三架起重機橘白相間、煥然一新——起重機的四個頂點以白色直線相連,周圍部分則以對角線的平行線進行填充。

在這幾周中瓦裡尼還特別感謝了欣稚鋒藝術機構(APS),瓦裡尼逗趣地形容他們為自己的「保鏢」,除了最初全中國找合適的投影儀外,他在上海的每一天都知道他們就在自己的周圍,無論是在黃浦江邊的「工作室」還是在生活中,有任何問題只要一通電話,馬上就有人協助解決。他尤其記得一次在創作現場,有幾個並不知道此處正在創作作品的工人在邊上敲敲打打,導致投影儀不穩,又因為語言不通無法對話,暴躁之餘他電話了APS,第一時間工作人員趕來溝通。

▲ 《起重機上的對角線》正在創作中

如今,《起重機上的對角線》帶著歷史的重量和藝術的俏皮立在黃浦江畔,白線散布在橘紅色起重機上,當走到有且僅有的一個點時,這些直線才能夠連貫起來,否則看起來就是橘色的起重機上被繪製著大小不一的白色色塊。而找到這一個點,正是藝術家和公眾玩的一場「捉迷藏」,一如瓦裡尼的其他作品。

▲ 《起重機上的對角線》最佳視角

相關焦點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④|楊浦濱江百年遺存,孕育水岸藝術空間
    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左衛東對「澎湃新聞 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表示:「楊浦濱江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濱水公共空間』,對於『世界級』的定義,不是『高大上』,而是要作出獨一無二的濱水岸線,講好百年工業遺存的故事。
  • 【探索】楊浦濱江試運行3條觀光車遊覽路線!
    美麗的楊浦濱江旅遊休閒區去過嗎?詳見↓觀光遊覽車具有多個優點:1、安全性能高,行駛速度比較緩慢,不需要擔心出現暈車情況,可以坐在舒服的座椅上,愜意輕鬆的遊覽楊浦濱江5.5公裡的風景岸線。2、遊覽車以電力為能源,不會給楊浦濱江的風景岸線增加汙染,低碳生活的浪潮中,觀光遊覽車遊玩是個不錯的選擇!
  • 楊浦有個小五角場?楊浦濱江將直通共青森林公園?是真的!區委書記還...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範彥萍 說起楊浦,很多人可是很有感情的!他說,楊浦濱江面貌的變化恰恰是整個楊浦變遷的縮影。 此次調研發現,楊浦青年對楊浦濱江從「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發展秀場」的歷程十分熟悉。尤其是楊浦建設高標準人民城市實踐區、高能級科技創新引領區、高水平社會治理先行區、高品質生態生活融合區「四高」城區,青年還是非常樂於參與的。
  • 在楊浦社區達人「紙」間,滿滿都是濱江魅力
    楊浦濱江,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近年來,這裡卻發生著巨變。楊浦濱江南段實現了5.5公裡公共空間全線貫通開放,曾經佇立在沿岸的老工業建築群經過改造升級,也煥發出新的生機。
  • 在楊浦濱江騎行,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在楊浦濱江騎行,是怎樣的一種體驗?趁著雨水暫時「調休」,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之旅,生態底色靚麗的濱江之美盡收眼底,跟著「小楊小新」心愛的小單車,一起領略沿途美景吧~從秦皇島碼頭進入楊浦濱江,「小楊小新」正式開啟騎行之旅。
  • 看展攻略 |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5.5公裡空間+藝術漫遊小貼士
    主展館怎麼去,散布在5.5公裡的永久藝術作品怎麼看,最佳的路線怎麼走?很多朋友計劃秋天出行,樂享一下這一條濱江風景線,現在漫遊小貼士呈上囉:看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展,最佳推薦路線便是沿5.5公裡的楊浦濱江,看已建成的9件永久公共藝術作品,;隨後前往在主展館片區看百年毛麻倉庫和船塢內的空間藝術版塊和規劃建築版塊作品。小編為什麼推薦這樣的路線呢?
  • 楊浦濱江將出現「小小講解員」,用童言童語講好濱江故事
    楊浦濱江將出現「小小講解員」,用童言童語講好濱江故事 2020/9/29 17:40:27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孫雲
  • 楊浦濱江的這6座「元氣」補給站,不簡單!
    沿著5.5公裡的楊浦濱江岸線, 有一條黨建服務帶——楊樹浦驛站, 6個主題鮮明的站點, 成為市民遊客的「元氣」補給站, 這裡生動演繹著「還江於民」的實踐
  • 楊浦有座令人驚豔的圖書館,還將打造濱江博物館展覽帶
    上觀新聞記者:在楊浦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打造「一區三地」的理念,這個「一區三地」分別指什麼?劉東昌:楊浦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整個三年行動計劃從宏觀層面來說就是打響「一區三地」。「一區」是指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創新文化承載區,在楊浦,創新也是一種文化,如何把創新文化承載下來,這是楊浦的總體定位。
  • 看到「愛心照片牆」開懷大笑,群眾回憶總書記來到楊浦濱江的暖心瞬間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楊浦區濱江岸線共有15.5公裡,為中心城區最長。其中,全長550米的示範段秉承「歷史,生活,生態,智慧」理念,於2015年開工,2016年建成。今年國慶前夕,楊浦大橋以東2.7公裡濱江公共空間貫通,與2017年建成的楊浦大橋以西2.8公裡連成一體,實現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全線貫通,成為上海市中心一條精彩紛呈的濱江走廊。
  • 老廠房變身這個「旗艦站」,快來楊浦濱江看一看!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楊浦濱江公共空間一年來,經過精細打磨,楊浦濱江以更加多元豐富的姿態聯結起人與城市——南段全面啟動開發建設,除新落成的黨群服務站電站輔機廠站,還有上海制皂廠車間改建的「白七咖啡館」「皂夢空間」,以幹灰儲煤灰罐改造的「灰倉藝術館」等也陸續建成開放。未來,楊浦濱江還將圍繞綠色生態建設,打造公園城市和兒童友好示範社區。
  • 【我們這5年】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老城區蓬勃「逆生長」
    「十三五」期間,楊浦堅持一張藍圖畫到底,連續五年滾動推進「雙十」重點項目為代表的基礎設施補短板,全面提速「路、橋、軌、隧、水、電」六大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與此同時,軌道交通建設也在持續推進,「十三五」末,軌交10號線二期通車,18號線財經大學站、復旦大學站、國權路站、撫順路站、江浦路站、江浦公園站、平涼路站、丹陽路站8個站點基本建成,全區軌交線網密度(扣除黃浦江水域面積)將提升到每平方公裡
  • 文旅快報 | 跟隨「2020微遊上海·濱江線」,探索濱江沿線新風貌
    實習記者 | 袁天雲編輯 | 嚴之俊2020年12月12日,「2020微遊上海·濱江線」活動在楊浦綠之丘啟動。活動當天,有數百位市民遊客報名參加,他們用雙腳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黃浦江畔城市微旅行。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
  • 「妙筆童心 繪夢楊浦」 2020年楊浦區學生暑期書畫作品展
    楊浦區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而今楊浦濱江則承載著這份厚重的歷史。去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時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 為踐行這一重要理念,在楊浦區藝術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楊浦區少年宮攜手楊浦區融媒體中心,為廣大少年兒童精心打造線上線下學生書畫作品展。
  • 楊浦濱江的老故事 | 上海魚市場
    漫步黃浦濱江楊浦段,楊樹浦水廠向東不遠處,有一片造型極具特色的建築,從外形上來看,既有形似帆型的高層建築,又有遊魚一般的裙樓,而略小一些的「貝殼狀」建築更是別具一格。此處現為「東方漁人碼頭」。這個名稱可不是憑空而來,此處曾是歷史上著名的「上海魚市場」,號稱「遠東第一」,它引出一段悠遠往事,也是楊浦濱江深厚歷史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
  • 楊浦三個小區「合體」 破圍牆更破心牆
    近日,楊浦濱江工業遺存博覽帶,一座由建築師「削」出來的菸草倉庫因外形酷似「巴比倫空中花園」,成了年輕人和攝影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而在楊浦腹地,遼源西路三個老小區「破牆合併」,讓社區煥然一新。一座城市的面貌,在於大開大合的公共空間,更在於人們生活的每一條街巷、每一寸角落。「治大國若烹小鮮」,城市裡微小的改造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對居民來說卻是關係每日生活的大事。
  • ...楊浦濱江原菸草公司機修倉庫改造項目」獲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
    章明領銜設計的「綠之丘——楊浦濱江原菸草公司機修倉庫改造項目」獲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1-01-13  瀏覽:
  • 【樂嗨過年】雲上也牛 | 跟著「人民·秀帶」直播間打卡楊浦濱江
    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人民網與楊浦區合作打造「人民·秀帶」直播間,截至目前已上線4期節目,跟著節目一起來打卡楊浦濱江吧!新年新氣象,迎接新年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給自己留下一部網紅打卡大片。漫步在楊浦濱江,腳踏著紅的、黃的落葉,仿佛置身於童 話世界,層林浸染,色彩斑斕。走這條小眾的路線,有哪些地方特別好拍?
  • ...楊浦濱江原菸草公司機修倉庫改造項目」獲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同濟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築師章明領銜設計的「綠之丘——楊浦濱江原菸草公司機修倉庫改造項目」獲得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榮譽提名獎(Honorable Mention,綜合類建築)。
  • 生活在楊浦的人,全上海都要羨慕你!
    現在,沿線的楊浦市民可以直接從楊浦大橋,沿著濱江大道,一直走到外灘,欣賞浦江沿岸的美景了。旁邊就是北外灘國際航運客運中心,周圍有軌交4號線、12號線以及18號線(在建),所以交通非常方便。建成後將成為楊浦最高的建築,裡面吃喝玩樂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