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黑的歷史:剷除三合會不是光靠臥底的

2021-02-23 一本正經說歷史

最近這段時間太忙了,以至於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更新文章了,昨天好容易有時間休息一下,打開電視準備看看有什麼值得追的劇,發現「反黑」最近又成了大戲。幾乎有兩部與黑社會有關的電視劇上映,其中一部主講黑社會的電視裡,還講到了香港黑社會的歷史。

劇照來自網劇《反黑》

香港的警匪劇,不管什麼套路的,基本都會有黑社會的出現,伴隨著黑社會的,就是那些「三年又三年」的臥底故事。

其實香港反黑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剷除那些罪行累累的三合會,也不是光靠著臥底。

香港今日英國殖民地的版圖格局,是經由中英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強租九龍、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借新界三個歷史文件而最終形成的。

當時,一東莞藉小販由廣州至港謀生。以前曾加入廣州的黑社會組織「洪勝會」。後來耳聞目睹此地勞力者聚眾鬥毆、互相殘害,於是發起組織「洪勝會」,以欲解釋糾葛。接著,其他行業也紛紛以行業或地區為限,一時間建立起了十多個堂口。不料,這樣反而使原來屬於個人之間、少數人之間的糾紛釀成堂口之間的爭執,發生近十次大械鬥,問題日趨嚴重。

香港政府命令警察部門密切監視各堂口活動,並責成其緝兇歸案。於是,這些組織便轉為秘密活動。直至宣統元年(1909),在十多個堂口中的「勇義堂」內,有一名綽號為「黑骨仁」的頭目發起聯合所有堂口和平相處的協議,萬一出現糾紛摩擦,則用「講數」方式解決。如若非打不可,也需指定時間地點,決一雌雄,但卻不可洩密給官府。這些協議得到各堂口贊同。

在同年端午節,召開了香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洪門大會」。大會發起人黑骨仁,原為大陸洪門組織的一支「天寶山」、「碧血堂」中職位不低的「紅旗五哥」,所以便把這個堂口聯合組織冠之以「洪門」二字,而黑骨仁則被列為香港洪門的「開山祖師」。並且,根據黑骨仁的提議,各堂口名稱之前,一律加上「和」字,是取「和為貴」之意,此乃當時所謂的「和」字頭黑社會。

在香港,還有一個比「和」字頭更早的秘密組織「福與興」,又名「義興公司」。但是,由於它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替當時中國內地某一個洪門山頭籌措經費,因此,只能說它是中國內地某一洪門山頭的海外籌款部門。

自民國初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香港黑社會組織人數最多、經費最足、規模最大的,當推「和安樂」。「和安樂」在未加上「和」字頭之前,稱為「安樂堂」,初期成員大多數為茶樓酒館、街邊熟食攤點從業人員,民國時在溫貴的領導下,會員發展至3000多人。

在香港歷史中出現過兩次與黑社會有關的大災害,一次是日軍人侵九龍時,「勝利友」大施燒殺搶掠,另一次是1956年的黑社會大暴動,「和安樂」均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到後才漸漸被「十四K」壓了下去。

30年代初到1941年底香港淪陷,這一時期黑社會組織逐漸半公開化,警方偵緝手段落後,每遇大案,都要借重黑社會人物作線人,方能破案。這樣,黑社會人物的地位大增,華人探長們還得看老大們的臉色。此時黑社會的主要罪行除了包庇黃、賭、毒及老千行以外,還有扒、竊、撬、誘、拐、卦、劫等等,有些人居然能選其中一業而終一生,可見它的收入程度如何了。

諷刺的是,香港早於1845年通過的香港條例第一號《遏止香港三合會與其他秘密社團條例》,認定「三合會」與秘密社團為非法組織和助長刑事犯罪及罪犯潛逃之組織,這條立法亦認定了「三合會」的秘密性亦即「黑」性及它們的犯罪性。

30年代的香港碼頭舊照

戰後,香港又回復了英國殖民地的地位。遵照國際法庭指示,處理了諸如林滿之類的漢奸罪犯之首領,其餘黑社會人物則躲過風頭,相安無事,不久又重新活躍起來。最先恢復活動的黑社會組織,首推「和安樂」,其次是「福與興」。一年之內所恢復或新興的擁有會員500名以上的黑社會組織,大致有「和安樂」、「和勝和」、「和利和」、「和洪勝」、「和義堂」、「和勝堂」、「和勇義」、「和合圖」、「和義和」等和字頭的;另外還有非和字頭的,如「同新和」、「聯英社」、「單義」、「粵東」等等,屬於潮州幫的則有「福與興」、「新義安」等等;戰前有一些組織,或被吞併,或漸消失,成為了歷史陳跡,至於「十四K」、「敬義」、「馬交仔」及青幫等組織,五年後陸續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K」在香港的崛起。1949年春,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攻勢已備,南京上海回歸人民之日在望,而華南兩廣地區蔣部惶惶不可終日。在軍統頭子毛人鳳密令下,其部下加緊聯絡兩廣各地洪門組織,以日後加以利用,圖捲土重來。於是,由葛紹煌在廣州再設「洪發山」,重建「內人堂」,時間為1949年4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地點乃廣州市西關寶華路十四號。今天的「十四KI,組織,則是由「洪發山」蛻變而來的。廣州解放前夕,葛攜各堂「香主」等至港,後又轉留臺灣。但其手下之眾在港組成「十四K」,並自恃為「洪門」源宗,以國民黨為靠山,與原來的香港黑社會各組織判若仇敵,時不時還會火併。

到了60年代初期,「十四K」手下已達8萬名左右。到了70年代初期,其組織竟然拓展至歐美、東南亞各國和日本。至於臺灣、澳門或由「十四K」操縱黑社會的組織,勢大壓人。鑑於其崛起的特殊背景,「十四K」與臺灣特務機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個時候的香港黑社會,殺人放火已經無惡不作了,索要保護費、販毒和賣淫基本是黃賭毒無所不沾,港英政府不但沒什麼作為,下面的警察也與黑社會相互勾結,成了黑白不分的世道。

1974 年2 月15 日,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這意味著港英政府開始徹底反思警隊的貪腐問題了,那麼反黑也隨之被擺上檯面。

70年代中期以後,黑社會成員中75%是30歲以下的青、少年,這些又都是些兇橫暴戾,目中無人、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以前劫匪還嚴守「劫財不劫色、取物不傷身」的誡條,但現時的洋場惡少,劫財之外還要劫色,奉獻較少者,動輒傷人,以至強逼吞下人糞狗屎等等。這類事情,早已算不得新聞了。

事實上,早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的1973年,港英當局成立了「撲滅暴力罪行委員會」,最初的委員會由政務司、律政司、保安司、警務處等部門首長及四名非官方議員共同組成。該委員會後宣布改組並擴大,名稱更改為「撲滅罪行委員會」,人員除原有成員外,還增加了教育統籌司司長、衛生福利司司長和懲教署署長。1984年,「撲滅罪行委員會」在研究了警方的機密報告後,決定成立一個黑社會問題研究小組,以取代1979年成立的「反三合會統籌小組」。工作小組由警方、保安科、律政司署、懲教署和政務總督等部門的高級官員以及「撲滅罪行委員會」的非官方議員組成。

1997年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警察與中國邊防戰士在中英街執勤

曾仲榮在《百姓》半月刊(1986年5月1日)119期上著文闡述港府1986年4月訂立法例對付黑社會的立意及內容,題為「步步緊逼、處處設防、港府訂法嚴懲三合會",其中引述了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立法局議員何錦輝的話:

    

「香港黑社會問題已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我們要嚴厲對付。」

70年代末期及80年代初期,有跡象顯示政府深信黑幫勢力已經瓦解,曾出任反黑組主管的總警司彭萬福,1981年初公開說,傳說的幫會已不存在。1977年夏鼎基爵士領導的滅罪委員會,曾呈交報告指出,大多數幫會已被瓦解,不會再現以前的威脅。隨著這份報告書,警方於1982年底解散成立多年的「三合會調查科」,俗稱「反黑組」。

    

但事實上,1983年底保安司謝法新承認黑社會分子活躍。1984年底,夏鼎基更承認警方低估了黑社會勢力。但警方卻一直強調沒有減少對付三合會的人手,當時解散反黑組,只是組織上的轉變,將反黑組人手分散各區處理黑社會問題,港、九、新界三個警察總區各自成立反黑隊伍,並抽調人手,重新訓練,灌輸有關黑社會資料及對付有關罪案的方法。

在1986年7月,為對付三合會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活動,增加報案渠道,警察總部刑事部特設24小時報案熱線電話,可便市民提供有關黑社會罪案資料。

1988年12月8日,香港政府開始實施《洗脫三合會會籍計劃》,並成立審裁處專責進行此項工作。到1991年1月18日,政府宣布尚有兩個月的最後限期,洗脫三合會會籍計劃將於4月1日中止。這個計劃的目的是針對那些因為受到威迫或因為出於無知而成為三合會會員的青年人。身為三合會員使他們無法過守法及有意義的生活。

到3月28日是香港黑社會分子申請脫離三合會會籍的最後期限,若不申請洗底,黑社會分子將再度面對「一日為黑,終身為黑」,一生前途從此毀的命運。

洗底計劃施行兩年半,尚沒有一名黑社會「大哥大」級人馬向審裁處提出洗底申請。但稍令人欣慰的是,申請者中亦有小部分屬黑社會中堅人物,如「四二六"、「雙紅花棍」等中層黑幫分子。

此時的香港警察已經開始向三合會裡安插臥底和發展線人以獲取情報,但效果卻基於保密的原因,外人基本無從得知。香港警務處於20世紀90年代初所成立的「有組織犯罪及三合會調查科」亦可以算是循黑社會犯罪狀況的掌握而所作出的執法策略改變。

截圖來自《無間道》

我們來看一兩條關於香港反黑的記載。

在1991年6月25日,警方在跟蹤調查了10個月之後,於凌晨4時至下午2時搗破一個活躍於西環科士街的勒索小巴集團,先後截停逾百輛小巴,將59名小巴司機帶回警署調查,包括集團成員、受害者及證人等。但還有幾名與勒索集團有關的目標人物沒有出現,警方正通緝歸案。

    

這個涉案的黑幫和義堂在區內活躍已超過60年,被視為西環區最活躍的黑幫組織。這次突擊行動是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用跟蹤、臥底的手段,搞清了被勒索最頻的三條路線後再進行的,因而能夠較為成功。

1990年,「新義安」的上層首領在尖沙咀某酒店設宴,慶祝其家族某成員學有所成,當晚。新義安"主要人物幾乎全部赴宴,警方亦派人在酒店外監視及「點相」,其後且據此拘捕了大批「新義安」各級頭目。被捕分子超過50人,其中40人已被檢控。該50人中,還包括「新義安」內「一王四虎十傑」中的人物。所調「一王四虎十傑",「王」是指新義安首領,四「虎"是指四犬「護法"十「傑」是十個「地盤」的頭頭。

參考資料:《香港黑社會》丘海雄,平萍;《當代中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分析》 趙穎;《三教九流大觀 》李山;《西環搗破勒索小巴黑幫警截車逾百帶走59司機》,《明報》1991年9月26日;《警方正義行動全力撲擊新義安》,《文匯報》1991年9月18日。

相關焦點

  • 香港反黑組警長參與販毒被捕,20年前曾是金牌臥底......
    香港警方7日搜查一藏毒房間時,發現一名休班的西九龍總區反黑組警署警長涉案,並在其身上搜出毒品,該反黑組4月剛搗破一起香港29年來最大冰毒案。警長?毒販?身份夠亂的西九龍總區反黑組採取行動,將毒品倉一舉搗破,檢獲近300公斤冰毒,市值約1.6億港元(約1.46億人民幣),當場拘捕5人。警方隨後在一賓館房間再拘捕2人。案中檢獲的冰毒數量,是香港29年來最大宗。
  •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4300人 1100人來自內地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幾千人!現在古惑仔到底混得多慘今天下午,香港O記(香港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從6月中旬至今代號為「雷霆一五」打黑行動,這項行動專門打擊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
  • 反黑 陳小春粵語版在線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由東盛柒娛與合眾影業出品、影視兄弟有限公司攝製,耗資達6000萬元特別呈現的獻禮之作《反黑》。
  •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4300人 包括千名大陸「古惑仔」
    警方將繼續透過以情報為主導的行動及臥底行動,積極調查,打擊黑社會目標人物及其活動,並充公其犯罪得益。香港警方會繼續與內地及澳門警方保持密切聯絡及交換情報,打擊跨境黑社會犯罪集團,以維護公眾對治安的信心。近年來,位於珠三角的粵港澳跨境犯罪愈演愈烈,據新華網報導,「雷霆一五」行動至今,僅廣東警方打掉的有組織跨境犯罪團夥19個,破案20餘宗,繳獲槍枝、子彈數量以千計。
  • 《反黑》:昔日古惑仔如今反黑,一鍋欠火候的懷舊港味老湯
    《反黑》講述了從警校畢業就打入黑幫成為臥底的陳鳳翔(陳小春飾),在搗毀大型黑幫組織「和興盛」,重回警隊做了8年文職,之後重返前線,加入反黑組,繼續與黑幫勢力周旋的故事。港片的黃金時代早已逝去,《反黑》的出現是對香港精神的追憶,也是對當年處於巔峰時期港片的一種致敬和懷舊。《反黑》的故事背景設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以黑幫和警察反黑組這兩組對立的人物關係作為主要的故事切口,呈現出香港回歸前後的社會大壞境與港人心態。作為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獻禮片,《反黑》雖然是全香港的製作班底,但也有著大陸基因。
  • 香港暴亂背後的三合會勢力
    這時候,委棄在地上的,那就不是支票,而是黃朗維的面子了。不到20分鐘,灣仔之虎陳耀興接到梅豔芳助手口信,帶著200多名馬仔,包圍了包廂,雙方混戰,黃朗維身中數刀,送去醫院搶救。兩天後,凌晨三點,兩個身著病號服的殺手潛入病房,拔出手槍,朝著滿身紗布的黃朗維一通亂射,瞬間,黃被打成蜂窩煤。14K,香港黑社會三合會幫會之一,和「新義安」、「和勝和」,並稱香港三大幫會。
  • 香港反黑組警長參與販毒被捕,20年前曾是金牌臥底......
    昨天,港媒爆出這樣一條消息:西九反黑組警署警長涉販毒被捕,搜出兩公斤冰毒!香港警長?販毒?兩公斤冰毒?身份真夠錯亂的!小編看到新聞的第一反應是難道上演現實版《無間道》?5月8日有港媒新聞頭條畫風也是這樣的:那麼,事情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呢?
  •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了四千人!現在古惑仔到底混得多慘?
    大大君也在發布會現場,聽到了這幾個驚人的數字——共拘捕4300多名黑幫成員,當中有約1100人為內地人檢獲大批武器、毒品、仿製槍械及色情光碟、私菸,總值超過1億港元。警方展開5個臥底行動,粉碎了西九龍、東九龍、新界北、新界南等多個三合會分支。O記總警司區展秋形容,「此次行動成果圓滿,讓香港持續成為世界上最安全、最穩妥的地區。」
  •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了幾千人!現在古惑仔到底混得多慘?
    今天下午,香港O記(香港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從6月中旬至今代號為「雷霆一五」打黑行動,這項行動專門打擊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警方展開5個臥底行動,粉碎了西九龍、東九龍、新界北、新界南等多個三合會分支。O記總警司區展秋形容,「此次行動成果圓滿,讓香港持續成為世界上最安全、最穩妥的地區。」在香港,黑幫的官方稱呼是三合會,三據稱指「天、地、人」。三合會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最令人懼怕的有組織犯罪團夥。他們曾相當「繁榮」,60年代的警務處處長Heath說,300萬港人中,60萬都是黑幫組織成員。
  • 《反黑》:20年後,陳小春山雞變鳳凰
    《反黑》(又名《OCTB》)本身香港味道濃烈,講的還是反黑組的故事,乍一看以為TVB出品,搜了一圈才發現似乎是內地公司攢了一幫香港老戲骨拍的網劇。微妙地說,這是一部有大陸基因的港劇。相對於同檔期《使徒行者》裡強調香港城市煙火氣之下暗流湧動,《反黑》的處理更電影化,畫面乾淨,節奏利落,更像是有一個《無間道》般的內核,一切都攤開在陽光之下,但一切都黑暗冰冷。故事本身沒什麼出新,講的還是臥底陳小春在打掉一個黑幫老大之後重回警隊的故事,他一出警校就擔任臥底,混跡黑幫七年塑造的三觀和新上司反黑組高級督察張少均衝突不斷。
  • 陳小春《反黑》變反黑警員,為什麼警匪劇超酷!
    《反黑》是一部警匪片,陳小春領銜主演,在這部劇裡他演反黑警員,不得不說山雞哥的氣場真不是蓋的,超酷呢,圈了不少粉,甭管你是黑社會,還是販毒洗黑錢,碰上O記,就等著涼涼吧。一句話解釋就是:反!黑!的!香港黑幫電影老演員客串,新生代演員接棒傳承。
  • 香港警方「無間道」打殘元朗黑幫!臥底探員壓力過大體重暴減30斤
    經一年臥底搜證,香港警方昨凌晨展開近期最大規模的反黑行動,搜查元朗區多個場所,拘捕299,其中3人為活躍區內的「和X和」黑幫高層,
  • 「對不起,我是警察」 10部最好看的香港臥底電影
    說到香港電影,一定少不了警匪片這個招牌片種,警察、臥底、黑幫一直以來都是香港警匪片的重要題材。
  • 《反黑》港劇味濃觀眾超鍾意,陳小春做臥底被贊有山雞味
    最近「山雞哥」陳小春可以話人氣急升,繼參加內地綜藝節目《爸爸去那兒5》與仔仔的互動成為熱搜之後,早前拍畢的內地網劇《反黑》於昨日首播贏來一致好評
  • 香港黑社會百年風雲
    為防黑幫報復廝殺及趁機爭奪地盤,香港警方隨即展開全港反黑行動,連續多天在油尖旺屬於李泰龍及其仇家的場地查牌掃蕩,高調警告各方不要滋事。三合會崛起三合會起源於清朝的民間秘密組織「天地會」,以中下階層為主體,因社會動蕩而不斷壯大「三合會」是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統稱,其源頭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的民間秘密組織「天地會」。天地會創立於康熙年間,活躍於我國南方數省,以反清復明為宗旨,會內又稱「洪門」。三合會即為洪門的一個分支,發源於1830年代的兩廣地區。
  • ...香港黑幫 刀手 警員 香港警方 水房 男子 反黑組-中國新聞-東方網
    來源:香港明報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據香港明報報導,11日晚在香港長沙灣街頭發生的黑幫斬人案,一名刀手被交通警員開槍擊斃。  西九龍反黑組12日迅速行動,於港九多處拘捕6人,其中一人相信為其中一名刀手。
  • 反黑第一集陳小春車上放的歌是什麼 劉德華《熱血男兒》歌詞
    反黑第一集陳小春車上放的什麼歌 《熱血男兒》歌詞介紹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距離回歸祖國尚有十多年時間,政治人心紛亂,眾多不法之徒乘勢而起,以黑社會志明互相勾結,進行以黃、賭、毒為主的非法活動,從中獲取利益。為了遏止黑幫日益坐大,香港警隊於1957年成立了一個特別部門,全名為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反黑組」。
  • O記三合會檔案,王晶早期拍的追龍
    香港黑社會正是現代版的武俠故事,但是無論香港黑社會曾經多麼榮耀,我們不得不承認那個黃金時代的確是梟雄輩出,但是時代的產物終究會被淘汰。香港曾經有個著名的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這部電影《O記三合會檔案》,講述的就是發生在九龍城寨的故事,這裡有兄弟情義,也有女人的溫柔鄉,還是英雄冢 。
  • 從《無間道》到《使徒行者》,臥底也是香港一大著名特產啊!
    豆瓣評分8.1分;優酷統計點擊率超過21億,成為優酷歷史上播放量最高的港劇;TVB統計最高收視率33點,成為年度平均收視冠軍。香港一般稱黑社會為「三合會」,資料顯示,香港目前有50個左右的「三合會」組織,規模比較大的如「新義安」、「14K」、「和勝和」。80年代,香港警方曾估計,一些大幫會的幫眾一度達到二十萬。       但香港警方表示,正式黑社會身份的人已經沒有想像的那麼多了,現在最活躍的幫會只有12到15個。如今的幫會組織都變得比較鬆散,馬仔一般也都是些烏合之眾。
  • 《反黑》續集製作成本逾兩億 洪興龍頭蔣生正式加盟?
    規模、成本倍增《反黑》第一季全30集,製作費約6,500萬;《反黑2》預計60集,拍攝時間達一年多,宋本中雖然不願透露今次製作成本,但如按規模倍增去推斷的話,隨時斥資逾二億。至於內容方面,《反黑2》的背景年份將為96年的香港,越南船民騷亂、赤柱監獄閘口被人以泥頭車蓄意撞壞等情節亦將會在劇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