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假期格外的長、格外的「冷」,人們不得不選擇足不出戶以防禦疫病危害,少了一份走親戚串朋友的熱鬧,也沒了以往過年的喜慶氣氛。不過,在疫情面前,我們感到總是最溫暖的,那些奮不顧身奮鬥在戰鬥一線的「英雄們」,他們的勇敢和無畏的精神,樹立起中華兒女的榜樣,而我們就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為他們加油,為他們鼓勁。既然在家足不出戶,那我為大家推薦十部中外關於疫情災難的電影,讓我們一起感受電影中關於疫情下的人與人性。
NO.1 《流感》
《流感》是一部由金成洙導演的作品,女主是備受矚目的韓國女演員秀愛、男主曾經出演《野蠻師姐》而備受韓國青少年的熱愛的韓國有名的演員張赫領銜主演的電影。該電影獲得了第50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影片的提名,2013年豆瓣最高災難片評分。
《流感》
《流感》影片中刻畫的流感傳播方式非常真實,人物刻畫尤其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別有用心、大義凜然、純真無私等。奸詐的政客,正直的總統,偉大的母愛,人民的勇氣,這部將病毒、災難、人性全部融合的電影。
NO.2 《大明劫》
這部由王競導演、謝曉東製片兼編劇,由馮遠徵、戴立忍、馮波等人主演,2013年上映的國產電影豆瓣評分為7.9分,是國產電影中關於瘟疫題材難得的高分電影,該影片獲得2013年第九屆中美電影節 暨金天使獎頒獎典禮最佳影片獎。電影的時代背景放在了明末崇禎時期,崇禎十五年,闖王李自成的大軍席捲全國,明朝烽煙四起,大將孫傳庭(戴立忍飾)受命赴潼關阻擋李自成的大軍,然而此時的明軍內部流行起了瘟疫,形勢非常的危機。就在此生死攸關之際,遊醫吳又可(馮遠徵飾)挺身而出,與孫傳庭默契配合,靠著自己高超的醫術與特殊的治療方法,成功挽救了眾多士兵的生命。然而,明軍中的瘟疫雖然被治好了,但明朝所患的"疾病"又有誰能夠治好呢?
大明劫
影片《大明劫》將疾病與國家命運兩大要素相結合,從而將電影的主題高度又提升了一個檔次,除了給觀眾帶來觀感的同時,也能夠引起眾人的思考。
NO.3 《感染列島》
2009年上映的日本電影《感染列島》不得不說也是疾病災難片中的佳作之一,這部由瀨瀨敬久導演,妻夫木聰、檀麗、國仲涼子主演的電影豆瓣評分為6.3分。
《感染列島》
電影《感染列島》將未知病毒襲擊日本作為背景,講述了整個日本危在旦夕的故事 。可以說整部電影並沒有什麼關於疫情大爆發的大鏡頭,導演也許是想從人文的角度緩緩敘述在疫情下不同人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選擇,因此這部電影在觀感上並不如《流感》那麼過癮,而且不理解或者不喜歡這種電影風格的觀眾對它也許評價不會很高,但它仍可以說是日本災難片中值得一看的電影之一,例如有網友就認為,日本人用他們獨特的人文視角講述不同立場的人們對待未知流感病毒的無措彷徨和絕望。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而且通過對比,我們也可以知道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對待疫情眾人的不同態度,算是能夠帶給我們一種不同的思考方式吧。
NO.4 《致命感冒》
《致命感冒》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致命感冒
該片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為題材的電影。標準的災難片,從病毒傳播到封城隔離……對流行病毒傳播的科普非常有價值。影片中面對災難,既有人性的光耀,亦有齷齪與醜陋。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自私自利的哄搶,損人利己的行為,在影片中多有觸及。影片處理得相當成熟,流感造成人心恐慌,社會失序混亂,導演貼切營造了人類與致命感冒病毒展開的苦戰,心驚膽跳的情節一氣呵成。另外,張赫在片中與童星樸閔夏的互動,非常精彩。女主角秀愛不是大美女,但片中散發出媽媽的味道。而樸閔夏太可愛,太會演戲,幾乎搶光"媽媽"的風採。
NO.5《傳染病》
《傳染病》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馬特·達蒙、裘德·洛、瑪麗昂·歌迪亞、凱特·溫絲萊特領銜主演的動作片。影片講述了一種靠著空氣就能傳播的致命病毒,世界各地的醫療組織爭分奪秒研究病毒抗體的故事,該片獲第38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恐怖、驚悚電影獎提名。
傳染病
影片是一部能嚇死人的傳染病題材驚悚片,看完影片後一定會有想要洗手的強迫症。電影中傳染病例出現在全世界各大都市,先是咳嗽、發燒,接著昏迷、腦出血,最後無一例外都是死亡。從明尼阿波利斯到芝加哥,從倫敦到巴黎,從東京到香港,病毒跨越國界,通過最普通的人類日常接觸,一傳十、十傳百,一天內有數以萬計的人被感染,一場全球大瘟疫就此爆發電影中「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準確病原」的說法,也讓人覺得身在其中。片中「他人即地獄」的恐慌,街道上行人寥寥的肅殺,完全是現實災難的升級版預演。
NO.6 《卡桑德拉大橋》
《卡桑德拉大橋》是由喬治·科斯馬圖斯執導,理察·哈裡斯、伯特·蘭卡斯特、索菲婭·羅蘭等出演的災難片。該片於1976年12月1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講述火車上被恐怖分子感染了致命瘟疫,車上的乘客聯合起來對抗有關方面的封鎖的故事 。
《卡桑德拉大橋》
災難電影其實是人類以想像逃避災難的最佳方式,在災禍之後,大家依然能夠平安如初,再加上一個英雄和美女從相識到相愛的動人情節,這一切都是觀眾在想像的世界中所期望達成的願望。《卡桑德拉大橋》便是這樣一部影片。這部1975年的老片幾乎沒有好萊塢大片慣用的電腦高科技,卻照樣把劇情拍得扣人心弦,而從中傳遞出的那種面對病毒的大無畏和對病人的愛心及人道主義精神更給人以震撼。該片的拍攝手法與內容成為此後災難片的經典模式。同時讚揚了面對災難的大無畏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引起人們的反思。該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NO.7《生化危機》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改編自capcom遊戲《生化危機》,由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主演。第一部《生化危機》於2002年上映,先後推出了《生化危機:啟示錄》(2004年)、《生化危機:滅絕》(2007)、《生化危機:戰神再生》(2010年)、《生化危機:懲罰》(2012年),《生化危機:終章》(2017年)為該系列電影終結篇。片中愛麗絲(米拉·喬沃維奇 Milla Jovovich 飾)在華盛頓特區被威斯克背叛後身陷險境,人類幾乎要失去最後的希望。作為唯一的倖存者,也是人類對抗殭屍大軍的最後防線,愛麗絲必須回到噩夢開始的地方——浣熊市,才能完成拯救世界救贖人類的正義使命。回歸故事發生的起點浣熊市,愛麗絲將和昔日的朋友一起對抗殭屍和最新變種怪物,與 保護傘公司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終極決戰。
生化危機 終章
整部電影讓人很是緊張,但我能在整部電影後面看到真正寓意著人類本身的邪惡。電影中是生化了的危機,那現實生活中是危機了的生化現象。沒有人可以逃脫掉,我們被腐蝕,被緊緊的撕咬,直到你完全相信被同化是唯一的出入,就那樣,你不得不去相信那些聽起來冠冕堂皇的話,像是被同化前的最後的安慰。
NO.8《驚變28天 》
影片《驚變28天》由丹尼·鮑爾執導, 亞力克斯·嘉蘭編輯,希裡安·墨菲,布萊丹·格裡森娜,奧米·哈裡斯等主演的一部科幻、驚悚類的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自行車快遞員吉姆於危急時刻幸被施蓮娜和麥克搭救,他也才知曉倫敦發生的一切,當三人費勁千辛萬苦找尋到拯救未來的一線希望時,才發現真正恐怖的還不是病毒。
《驚變28天 》
這是一部令人不安和發人深省的電影(《紐約郵報》評)。是一部自始至終都會牢牢吸引觀眾的電影。(REELVIEWS評)影片遵循並超越了傳統故事情節,堪稱恐怖片的罕見佳作。該片作為「驚變」系列的第一部,丹尼·鮑爾以歐洲電影常有的人文關懷及人性探討做為切入點,集中展現了在殭屍肆虐的大環境下倖存者們的絕望與瘋狂,可謂是以「電影精英主義」對抗好萊塢流水線的一次完勝。
NO.9《極度恐慌》
《極度恐慌》是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的劇情片。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該片講述的是來自非洲的依波拉病毒(又稱伊波拉病毒)殺人威力強大,曾是傳媒熱烈報導的頭條新聞。本片利用這種逼真的背景編構故事(還有兩本小說作為故事來源),描述霍夫曼飾演的美國病毒專家奉命調查非洲的神秘致命病菌,發現已有人因走私非洲野猴而將病毒傳入美國,並在加州小鎮中迅速蔓延。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應付軍方斬盡殺絕的陰謀。
《極度恐慌》
該片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夠把支離破碎的符號性元素通過蒙太奇使其合理的組接在一起。經典的好萊塢的電影可以說是以角色為中心而展開敘事的電影,這些角色或多或少是一些不變的,觀眾熟知的和心理上連貫的個體,而且角色的行為界定清晰,目標明顯。雖然說,影片的推動主要依靠的是情節,但是角色在整個情節中處於中心位置,而且是角色推動了事件的展開。在《極度恐慌》這部電影中,從達斯汀霍夫曼到摩根弗裡曼再到凱文史派西,可以說是大腕雲集。作為工業流水線的產品,這部影片用精緻來形容一點不為過。貫穿整個敘事過程的是是角色為了實現自我目標或者實現普世價值而進行抗爭。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戰爭阻擋他們前進的人,克服相關的困境,並且超越自身意識形態局限。這類敘事方式可以說是好萊塢既定的一種方式,整部電影各個環節的分工十分明確,就連結果也在意料之中,雖然,整部電影的結果不難猜想到,但是精彩之處依然可以得到肯定。
NO.10《末日侵襲》
《末日侵襲》是由美國羅格影業製作,尼爾·馬歇爾執導,羅拉·邁特拉、鮑勃·霍斯金斯、亞歷山大·希迪格、艾德裡安·萊斯特、西恩·帕特維等主演的驚悚電影。影片講述了2008年一種致命的病毒在英國肆虐,短短幾天之內幾百萬人不幸遇難,30年後,當人們幾乎將這件事情忘在腦後的時候,病毒又重新出現在人類世界的故事。
《末日侵襲》
《末日侵襲》儘管把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但劇情絲毫不受限制的橫跨古今,病毒入侵、拯救人類的商業噱頭早就被《生化危機》玩到盡,而該片的瘋狂在於:時而讓觀眾想起《瘋狂麥克斯》、時而讓觀眾憶起《逃出紐約》,時而又讓觀眾感覺在重溫《黑鷹計劃》。儘管是一部B級定位的商業片,但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和鮑勃·霍斯金斯的演技使得影片的文戲質量上升了一個檔次。肖恩·皮特威、克萊格·康韋等人也都可謂是經驗十足、與導演配合默契。影片雖然不曾創造出足以流傳後世的特效畫面,但大量"新概念"的視覺刺激,還是足以令恐怖片、動作片影迷大呼過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片尾的一場高速公路追逐戰,重新界定了動作片中傳統追車場面的血腥新標杆。
每一部疫情災難片都將觀眾帶入了恐怖的災難中,讓觀眾體驗了疫情災難的恐怖,也在生死考驗面前,喚起了我們對現實的思考。在災難來臨時,我們更可以看清楚人間的冷暖。災難片提供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審美滿足,更主要地還揭示了一定的社會文化心理,表現了對地球上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的哲學意義。災難意識是人之為人所特有的意識,是人類的一種永恆的憂患意識。正是有了這種意識,人類才能在同災難的無數次抗衡中生存下來,推動著人類文明的前進。因此,災難片給予觀眾的,不止是當下,更多是指向永恆,不止是個體的心靈震撼和宣洩的愉悅,而且是人類眾生一體永恆的思考和對生命力的體悟。
當疫情真的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表現的哪怕比電影中被我們咒罵的角色好一點點,也許這部電影就是有意義的。當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我中華之時,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又當如何面對。在此,讓我們衷心地向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致敬!大家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手足同心、共克時艱,一起馳援武漢。天佑武漢,天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