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託馬斯·凱爾
編劇: 林-曼努爾·米蘭達 / Ron Chernow
主演: 林-曼努爾·米蘭達 / 喬納森·格羅夫 / 菲莉帕·蘇 / 芮妮·戈茲貝裡 / 戴維德·迪格斯 / 小萊斯利·奧多姆 / 安東尼·拉莫斯 / 艾美·拉韋爾-蘭普曼 / 雅斯曼·塞斯·瓊斯 / 奧基裡特·奧諾多瓦 / 伊弗雷姆·賽克斯 / Austin Smith / Ariana DeBose / Sydney James Harcourt / Thayne Jasperson / Sasha Hutchings
類型: 歌舞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20-07-03(美國)
片長: 160分鐘
又名: 漢密爾頓音樂劇
IMDb連結: tt8503618
Lin-Manuel Miranda 打造的經典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在紐約理察·羅傑斯劇場官錄原卡現場。
這部嘻哈音樂劇《漢密爾頓》的電影版於7月3日在迪士尼+(Disney+)上映。該劇幕後紀錄片《凱利·卡特的〈漢密爾頓〉深度揭秘》也和電影同步上線了。
紀錄片從《漢密爾頓》的起源故事講起,再到這部音樂劇及電影版的創作幕後。主創們探討了他們和這部劇的故事、人物、意象和音樂的特殊聯繫;這部劇成為一個流行文化現象的意義以及《漢密爾頓》的故事在美國反對種族主義語境下的含義和影響。
電影版《漢密爾頓》由林-曼努爾·米蘭達(下文簡稱米蘭達)領銜的百老匯原卡司出演,有「在影院看音樂劇」的意思,不是戲劇拍電影常做的現實化劇情版,而是舞臺表演的「現場捕捉」電影化。電影拍攝於2016年6月,也就是原卡離開劇組的前兩周,是在紐約理察·羅傑斯劇院拍的。電影時長長達240分鐘,包括三場現場演出的多角度官拍、一些無觀眾的置景鏡頭等。
2020年2月3日,華特迪士尼影業宣布以7500萬美元買下該音樂劇的現場錄像電影版本發行權,並宣布將於2021年10月15日在電影院上映。2020年5月12日,該劇作者米蘭達表示,由於2019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百老匯暫停所有演出,電影將提檔至2020年7月4日獨立日當天,但改為直接上線迪士尼+(Disney Plus)。
美元10元紙幣上的頭像漢密爾頓是什麼樣的歷史人物?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是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也是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島、在紐約國王學院接受教育,志願參軍。
小漢密爾頓從小就與眾不同,其他孩子還在玩遊戲的時候,他已經立志,長大要做北美殖民地的政治領袖。他閱讀了每一本能夠找到的書籍,不管是英語的、拉丁語的,還是希臘語的。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了不少商業和經濟知識,能清楚、有力地表達自己的主張。這種表達能力給他的新生活奠定了基礎。
當時,一場海上風暴襲擊了西印度群島。小漢密爾頓給一個叫皇家丹麥美國公報的報紙寫了一篇相關報導,文章寫得引人入勝,他的一些朋友因此決定幫助他去接受良好的教育。小漢密爾頓拿著他們的錢,到紐約去上學,他打算讀醫學院,畢業後回到聖克羅伊島,報效鄉親。
漢密爾頓到了紐約後,申請到國王學院學習(現在的哥倫比亞大學),但是因為他的教育水平不夠,所以沒有被錄取。所以他決定先到新澤西伊莉莎白鎮的一所學校去。他每天看書到午夜,早上又很早起床讀書。他寫了很多文章,每次都努力改進自己的風格。在一年後,漢密爾頓被國王學院錄取了。
漢密爾頓的戰績和政績都非常顯赫:作為華盛頓的侍從武官,他對獨立戰爭的貢獻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約克鎮戰役;他是《聯邦黨人文集》最主要的執筆者;在華盛頓任總統時,他作為財政部長(1789-1795)政績非凡,並創建了美聯儲的前身――合眾國第一銀行;作為聯邦黨人的首領,他為美國兩黨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等等。
漢密爾頓為美國構建的貨幣金融體系構建了五大支柱:一,統一的國債市場;二,中央銀行主導的銀行體系;三,統一的鑄幣體系(金、銀複本位制);四,以關稅和消費稅為主體的稅收體系;五,鼓勵製造業發展的金融貿易政策。最引人注目的是,漢密爾頓自始至終從整體國家信用角度來設計五大政策和制度安排。他說:「一個國家的信用必須是一個完美的整體。各個部分之間必須有著最精巧的配合和協調,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一樣,一根樹枝受到傷害,整棵大樹就將衰敗、枯萎和腐爛。」
漢密爾頓是個有鮮明個性的人。他思維敏捷,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有鬥爭的勇氣和不倦的精力,對於為之奮鬥的事業,有犧牲與奉獻精神。他有許多值得稱頌的品質,然而他也有極其突出的缺點和不足。他性格耿直,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同時又脾氣急躁,一些作法不免失之謹慎;他不怕困難和任何阻力,敢於鬥爭,可是對不同意見,他也毫不容忍,不懂得妥協的重要性。作為政府官員,他直接參加黨派論戰,公開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同時政府官員的傑斐遜。1800年總統大選中,他又公開發表小冊子直接攻擊自己黨的總統候選人亞當斯。這些衝動的做法,不僅使他失去許多追隨者,也損害了他自己的聲望。
晚年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重歸於年輕時候信仰的基督教,但他在臨終之時要求紐約特尼提教堂(Trinity Church)為其舉行聖餐禮時,卻一度被拒絕,原因是他始終難以放棄「決鬥」這一有違基督教義的行為——他的死便是出於與政敵、傑斐遜的副總統阿倫·伯爾的決鬥,當時漢密爾頓答應了決鬥,卻因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將子彈打偏。漢密爾頓的雄辯最終說服了教堂方面,為其舉行了儀式,他說,他已經虔誠地懺悔,並願意與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爾。
《華爾街日報》影評人寫道:「和舞臺版一樣,臺詞和音樂上富有激情,情感上激蕩人心——這一切都源於演員。」
《底特律新聞》影評人寫道:「《漢密爾頓》仍然是一部爆炸性的戲劇,是對歷史的樂觀修正,充滿了創造性的光芒,而這些光芒可以幫助我們走出當前的黑暗。」
《衛報》影評人寫道:「這裡有非凡的導演——再次是託馬斯·凱爾——所以鏡頭捕捉到了戲劇舞臺上的場面調度,同時沒有失去任何電影的特寫親密質感。」
關於我們
清新範(Qxfun.com)是一個致力於分享一切美好事物的地方。這裡沒有喧譁煩擾,只有簡單的愛、恣意的自由與超脫的靜謐。我們搜集分享小清新文字,唯美的圖片,溫暖的聲音,精彩的影像和有趣的事物。
聯繫方式
公眾號①號:清新範(qxfuner)
公眾號②號:清新範2號(qxfun_n2)
郵箱:qxfun@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