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選手傅園慧的一句「我已使出洪荒之力」已經引出來自英語國家主流媒體和國內英語愛好者的多個翻譯版本,筆者認為這些譯法多有欠缺。
「洪荒之力」這一表達據說來自2015年熱播的古裝電視劇《花千骨》,劇中的洪荒之力指的是妖神之力,有毀滅世界的力量。即使沒看過這部劇集,「洪荒之力」的意思也並不晦澀:神話中常看到的「洪荒時代」指人類文明尚未誕生,天地混沌一片的原始時代。「洪荒之力」也就是一股自然本初的原始、根本、對使用者來說傾盡一切的力量。
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洪荒之力」譯為prehistoric powers (I have used all my prehistoric powers to swim)。《衛報》(The Guardian,見下圖)的譯法是mystic energy (I used all of my mystic energy)。這兩種表達也出現在其他外媒報導中。
字面上看,兩個短語的意思分別是史前力量和神秘能量,並沒有交代這種力量的性質,即強度如何,是否是一種根本性的力量。這種缺憾即使由句子的其它成分(all)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彌補(國內文章只說BBC將洪荒之力翻譯成prehistoric powers,這其實並不完整,應引用全句),但仍會讓人產生這些力量佔傅園慧所有力量的比例,或者說用盡這些力量是否就等於用盡了所有力量的疑問。為什麼all my prehistoric powers/mystic energy=all my powers/energy?
央視英語新聞頻道官方微博CCTV NEWS對「洪荒之力」的翻譯和BBC類似,使用的是prehistorical power(I've been utilizing prehistorical powers.)。筆者在Word上輸入prehistorical這個詞後,下面馬上就多了條紅色波浪線。實際上,prehistoric要遠比prehistorical常見(谷歌搜索prehistoric,結果為26000000個,搜索prehistorical,結果為291000,相差近100倍,搜索結果首頁來源的權威性差異也一目了然)。央視英語新聞的這個版本也沒有交代prehistorical powers是誰的史前力量,不太嚴謹。
國內微博上對「洪荒之力」也有多個版本的翻譯,譯者不乏粉絲眾多的英語達人。筆者搜集了幾個較受關注或能說明一些問題的版本:powers of the Chaos Gods/powers of Chaos,my dark primordial/primeval powers(譯者說明見附圖),the Force(星球大戰中的「原力」),cosmic power(宇宙之力)。
借用了希臘神話、戰神遊戲和玄幻小說Percy Jackson典故的chaos版本充分反映出了譯者涉獵廣泛,但要想讀懂譯文背後的典故需要讀者和譯者有同樣廣博的知識,同時需要了解這些文化背景的人將譯文和這些背景聯繫起來。要想同時滿足這些條件並非易事。另外,Chaos這個詞不僅只有宇宙初開時的狀態這一個意思,即使大寫也不能確定到底指的是什麼。試想一個熟知希臘神話的人在看到一個中國遊泳運動員說the Chaos Gods時,完全可能將其理解為中國的某些神靈,這些神靈和世界起源還是混亂狀態有關也不明確。
筆者認為,譯者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強加給讀者很可能會造成讀者閱讀時的困惑和障礙。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添加注釋解決,但如果譯者一開始就能採用更為大眾化的譯法也就不用繞這麼個圈子了。即使讀者讀懂了其中的典故,他們可能以為傅園慧的原話也用了這些典故,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借用星球大戰典故的the Force也有和Chaos類似的問題。為什麼讀者一定要把Force解讀為星球大戰中的原力呢?讀者會不會以為傅園慧是個星戰迷?
譯法my dark primordial/primeval powers的問題在於dark。這裡的黑暗應該怎麼理解,莫非這種力量是邪惡的?英語裡有black magic(有時被稱為dark magic)的說法,指Magic practiced for evil purposes or in league with supposed evil spirits; witchcraft(美國傳統辭典)。鑑於dark和邪惡能力的聯繫(譯者自己也說dark primordial powers是「原始邪惡力量」),筆者認為這個詞不應出現在譯文中。
最後,cosmic power中的cosmic用的既到位又不到位。根據Merriam-Webster辭典,cosmic這個詞有characterized by greatness especially in extent, intensity, or comprehensiveness的意思,可以體現出power的強度(但強力仍不等同於全力),同時因源自cosmos,這個詞也能讓人聯想到宇宙,和「洪荒」沾邊兒。但是,cosmic也有of, relating to, or concerned with abstract spiritual or metaphysical ideas的意思,也就是說cosmic可以形容mental,而非physical的能力,讀者可以把cosmic power解讀為傅園慧用了抽象的精神力量或者什麼玄妙神功,而非耗盡了體力。此外還有一個小問題,洪荒只是宇宙最早期的狀態,現在影響天體運行的力量也可以叫cosmic power。
比cosmic power更接近原文的翻譯是primordial strength/power/energy,這個譯法在微博也已有人提出,《華爾街日報》也將「洪荒」譯為了primordial。根據Merriam-Webster辭典,primordial有如下使用於此的解釋:first created or developed和fundamental, primary。可見,這個詞即包含了創始之初的意思,也可以形容基礎和本質。使用了基礎性的力量也就等於耗盡了全力。Primeval與primordial意思近似,但前者通常只用來形容歷史極為久遠,不具fundamental或primary的釋義。
「洪荒之力」的譯法也不局限於前面列舉的名詞性翻譯。有人將「用盡洪荒之力」譯為I』ve moved heaven and earth to do sth。筆者認為這種用動詞詞組翻譯名詞詞組的角度很巧妙,值得借鑑。這個譯法的問題在於move heaven and earth的意思是to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achieve something)或to take every step possible (to achieve something),即採取一切手段達成某個目的,類似中文的「上天入地」。需注意的是,move heaven and earth必定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需要多個步驟或手段。僅從字面上看,heaven和earth也無法同時move,必須先後進行。反觀「洪荒之力」,在本文探討的語境中,它指的是一次性充分消耗的力量,強調的是行為的強烈程度或深度,而非過程的周全程度或廣度。可見,傅園慧口中的「洪荒之力」並非I moved heaven and earth。在語境得當的情況下,將「洪荒之力」譯為move heaven and earth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前文舉的例子都是直譯「洪荒之力」,如果意譯的話有很多辦法。try my best之類的過於平淡,不具引發關注、進而成為網絡熱詞的潛質。誇張點兒又追求新奇的話可以說I swam like crazy,I swam my arms off,或I nearly swam myself to death等,這裡不具體說了。筆者認為還是直譯為佳。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