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種族歧視與流行音樂的起源

2020-12-18 音樂無線研討會

眾所周知,46歲的非裔男性 George Floyd前段時間被一名白人警察在執法的時候壓脖致死。Floyd 的死引起全美範圍內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歸根究柢,這次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疫情大流行的環境下,資本主義危機背景,失業率劇增、有色群體被長期不公正對待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下而爆發的。

時至今日,已經美國已經有70多個國家爆發遊行,在歐洲等地也都相繼展開遊行活動。

因為不只是美國,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對黑人群體或多或少都有刻板印象的偏見。

但是你知道嗎,如今我們日常聽的現代音樂,絕大多數都是他們而創造的。

眾所周知,美國黑人的先民是16世紀初到19世紀末從非洲西部被販賣到北美來的黑奴,那時的西非音樂便是今天美國黑人音樂的主要淵源。

藍調是一種具有民歌風的獨唱曲,它最初是黑人自娛性的歌曲,後來非常流行,而且對包括爵士在內的幾乎所有美國音樂品種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藍調產生是在美國內戰之後產生的,當時有不少被解放了的黑奴離開農場和家鄉去做他們所不熟悉的工作,如修鐵路、挖溝等,殘酷的剝削,辛苦的工作和菲薄的工資使他們感到痛苦,便即興編唱一些歌曲來表達自己的不幸,這便是最初的藍調。

如果說藍調誕生的原因是壓迫,那爵士的誕生就是因為貧窮。

在美國內戰結束後,蓄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黑人音樂的發展很快。軍樂團所棄用的樂器加上新獲得的遷徙自由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舞曲、布魯斯。

而且黑人音樂家們可以得到或用比較便宜價錢,買到內戰時期軍樂隊所用的樂器。

紐奧良的黑人音樂家便開始用他們自己方式演奏這些樂器,他們不僅在舉行慶祝遊行時和音樂會上演奏,也為葬禮演奏。

黑人的管樂隊逐漸從室外的儀式性樂隊演變為以伴舞和娛人為主的室內樂隊後,音樂家們用格泰姆音樂加切分節奏的辦法來演奏歐洲的進行曲、舞曲,甚至歌劇選曲,並加上即興演奏的段落。就這樣,紐奧良的黑人音樂家們便逐漸創造一種新的演奏方式——爵士樂。

同樣的,黑人在音樂上的成就,不止藍調和爵士,還有搖滾。

說到搖滾先驅,也許我們會想到貓王、披頭四……但搖滾的起源還是黑人。

美國的種族隔離一直很嚴重,在住宅區、學校、教堂和各種社會設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開的。在種族隔離的政策下,黑人保留著自己的宗教、語言、服飾、舞蹈和音樂。節奏布魯斯像其他黑人音樂一樣,擁有自己的群體。它被稱作"種族唱片",與白人音樂市場是分開的。

但這個時候,在吸取了黑人族群的布魯斯、節奏布魯斯、爵士樂,以及鄉村音樂的風格後,原來隔開的音樂市場突然間感覺中間的圍牆倒了,在這片廢墟中一種新的風格——搖滾樂正式誕生了。

如果你是個資深樂迷,尤其是搖滾樂迷的話,一定不會對Little Richard(小理察)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它會高頻地出現在各種搖滾類紀錄片裡或某個音樂大咖的傳記中。

小理察在美國時間2020年5月9日去世,享齡87歲。

但這名傳奇人物享有許多美名,「搖滾先驅」、「搖滾文化發起者」、「搖滾創新者」、「搖滾設計師」、「搖滾奠定者」 ……

小理察還被認為是R&B的啟發者,有媒體認為R&B的誕生是因為他的創新式搖滾被加以新元素,這使他在獲得海量搖滾獎項、榮譽、美名之外還獲得了格萊美旗上主辦方Recording Academy賦予的R&B終身成就獎。

披頭四一直將小理察視為他們的靈感源泉,小理察還把自己獨特的發聲方法教給了保羅·麥卡特尼,所以披頭四後來的歌曲裡面出現過一些神奇的「嚎叫」。

有人說,如果沒有小理察,就不會有麥可·傑克遜、披頭四、貓王、大衛鮑伊……這話乍聽有些誇張,但的確如此。

小理察曾說過:「如果我是白人,這世界上就沒貓王什麼事了」。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早期的很多歌曲,都翻唱自小理察的作品。只不過,由於白人身份的加持,貓王比小理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認可,也更容易躥紅。

有了他打響的第一槍,才會有60年代的音樂盛世,才能讓披頭四、滾石、AC/DC等搖滾樂隊汲取到靈感大放異彩。甚至在日後的放克、嘻哈樂、雷鬼樂等其他音樂流派中,也能看到他帶來的影響。

過去幾十年裡,他改變了黑人在全球音樂圈的地位,改變了黑人音樂在Popular Music範疇內的地位,用各種超級熱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音樂文化和音樂作品的新革命。

也許小理察的名氣並沒有讓所有人都熟知,那麼他的後輩,則再一次告訴世界,流行音樂之王到底是誰。

有人會問麥可·傑克遜所代表的「流行音樂」究竟是什麼,這其實算是當時百花齊放的音樂風格的統稱,包括了爵士、搖滾、靈魂、布魯斯、雷鬼、說唱、嘻哈、迪斯科、放克等等……

通過舞臺和視頻的表演,傑克遜普及了機械舞、太空步等舞蹈技術。傑克遜一生中獲得了13座葛萊美獎和26座全美音樂獎。在他的個人獨唱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

不僅在音樂事業上取得成功,麥可·傑克遜一生都在為黑人族群的平等權益而抗爭。

傑克遜關心公益慈善,多次舉辦慈善活動、探訪貧困地區、看望難民、捐款捐物。1985年,為賑濟非洲饑民,創作並演唱了歌曲《We Are The World》,其收益全部用於援助非洲饑民。2000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裡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機構的捐款超過3億美元。他是金氏世界紀錄以個人名義捐款最多的藝人。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黑人在內戰後從奴隸枷鎖下解放出來。

98年後,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98年又57年過去了,種族問題依舊存在。

在我們聽一些音樂時,應當記住這些音樂從哪裡來。

相關焦點

  • 沒有黑人,就沒有今天的流行音樂 | 善待每個種族,便是善待人類文明
    除此之外,亞特蘭大等地,每個黑人聚居的南部城市誕生的音樂,都可以視為早期爵士樂的萌芽。隨後,這些城市不同信仰和種族的人相互溝通,自由交流。源於對音樂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包容,黑人開始將各種不同的音樂傳統融合借鑑,最終促使了爵士樂的誕生。
  • 玻璃心還是種族歧視?黑人在動漫中也成為了禁忌?
    ,又不會涉及到種族歧視的問題呢?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是一個相當敏感,也相當嚴重的社會話題,有部分美國人甚至連開口談論種族歧視問題,都會被個別人認為是侵犯了黑人種族的利益。因為必須ZZZQ,所以對於從其他國家,尤其是從並沒有太嚴重種族歧視問題的國家引進影視或者動漫作品時,美國那邊會將有可能引發種族歧視問題的畫面以及情節監察著異常嚴格。
  • 黑人在中國與美國的區別,黑人:為什麼中國沒有種族歧視?
    01美國搞種族歧視種族隔離早在1876年美國就開始搞種族隔離法案,黑人不但不能和白人共同上學,而且不能使用交通工具,白人和有色人種不能通婚,不能在同一個餐館吃飯,這個持續了將近100年的種族歧視在1964年被終止。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記得我之前寫反對種族歧視黑人的文章被不少人嘲諷,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視頻中黑人的作為。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
  • 流行音樂的起源與發展(一)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語流行音樂代表人物都有林俊傑呀、周杰倫呀、蔡依林啊、還有胡彥斌等等;大多都是以國語/粵語44拍為主導,但實際上流行音樂這個範疇是很大其種類風格也具有多樣性的。流行音樂是根據英語Popular Music翻譯過來的。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
  • 「種族歧視」是個框,黑人兄弟往裡裝
    所以,一旦黑人上街抗議「被歧視」,最緊張的是路邊的商店。因為這些抗議種族歧視的黑人兄弟們,總會順帶光顧這些商店,正義的抱點東西走,沒人敢說半個不字。對於店主來說,破財就破財吧,總比丟命好,更況且對方可是「反抗種族歧視的正義之師」。我看了視頻,懷抱搶來的一堆耐克球鞋,黑人兄弟姐妹們個個笑逐顏開、擊掌慶祝,像過節。
  • 就算身處歧視鏈底端,黑人音樂也能讓人跪著唱「徵服」
    雖然黑人在法律上獲得普遍選舉權已有55年,擺脫奴隸身份已有157年,反種族歧視在美國已經極度政治正確,但長達四百多年被種族歧視的歷史,似乎也一直沒有完結。 因為白人警察暴力致死黑人,以及川普」一旦暴亂開始,我們就會開槍「的推文,種族歧視再次引發白左的關注,反種族主義又展開了一波新的浪潮。
  • 沒有黑人,就沒有今天的流行音樂 | 善待每個種族!同是地球村
    在情引發世界對中國的指責之後,美國又爆發白人警察跪壓黑人男子 George Floyd 致死事件。強烈的惡意不斷發酵,引爆各地激烈的抗議活動。然而就在 Floyd 剛剛安葬的上周末,亞特蘭大居然又發生一起歧視黑人的惡性事件。
  • 中國品牌黑人牙膏,為什麼會歧視,起源於華盛頓的黑奴假牙
    在種族歧視的浪潮之下黑人牙膏出現了擬改名的事件。目前英文名的黑人牙膏已經從「黑人」改為了「達利」,但中文名還仍然是「黑人牙膏」。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還是因為種族歧視的問題。種族歧視,在美國歷史上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有一些當事人反映,在這幾百年當中,黑人問題從未間斷過。而這一段歷史是從十五十六世紀的「三角貿易」開始的。
  • 電影推薦|黑人就該受到歧視嗎?一部喜劇外衣下的種族類型電影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片名《綠皮書》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一本&34;,上個世紀中期在美國尤其是黑人族群中十分流行。它標註了美國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本片講了一個黑人鋼琴家唐雪莉博士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託尼,一路上二人矛盾不斷,卻又一起共渡難關的故事。
  • 黑人文化及種族財富差距
    當時流行的進步派對移民面對種族歧視又沒有政府幫助下的故事也才採取迴避的態度。例如,巴拉達蘭(Baradaran)就批評那些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的成功是一種普遍的神話,相反,她聲稱,「大多數移民的自舉是政府提供的。」 但歷史呈現的卻是不同的故事。 先看看1913年頒發的《加利福尼亞外國人土地法》,有十四個州通過了這項禁止日裔美國農民擁有土地和財產的法律。
  • 英媒發文怒批PGone將自己的錯誤歸咎給黑人音樂,是種族歧視!
    他表示:自己是因為早期接觸嘻哈文化受黑人音樂影響深厚,對核心價值理解偏頗。正是這句話,被視為「種族歧視」最近,英國《每日郵報》發文,指責PGone將自己的錯誤行為歸咎到黑人音樂,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不僅PGone被外媒批評,李小璐也因為這次出軌風波,上了國外頭條。比如韓媒就報導了她跟PGone的夜宿風波,直指兩人是「不倫戀」。
  • 白人警察虐殺黑人,種族歧視是根深蒂固的,人類文明艱難前行
    首先說明,這次事件本身是暴力執法,並不直接涉及種族歧視。但如果躺在地下的是一個白人,警察會如此粗暴嗎?正因為是黑人,所以骨子裡的鄙視,造成行動上的暴力,何況他並不是什麼殺人犯。這在美國不是第一次警察殺害黑人嫌疑人。一直以來美國拿人權指責全世界,2019年正是拿人權在香港背後使壞,當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的人權,只是表面的,甚至為政治服務的。
  • 她是一名黑人歌手,嗓音被稱為「百年一遇」,用歌聲改變種族歧視
    1935年,紐約市政音樂廳上,一位個子高挑的黑人婦女正在演唱,大廳裡迴蕩著渾厚有力的歌聲。臺下的觀眾雙眼緊閉、屏息聆聽,全都在進行這次靈魂的洗滌。歌聲完後,全場掌聲雷動,人們紛紛喊著她的名字:瑪麗安·安德森。「音樂是抵抗種族仇恨最好的武器」,她成功了,儘管走過的路布滿了荊棘。
  • 英超缺少黑人教練,算不算種族歧視?
    早在去年下半年,英足總就曾對賽場頻繁出現種族歧視案例發出警示,更早的時候貝爾納多·席爾瓦更是因為一則玩笑推特而被檢控涉嫌種族歧視,即便作為「受害者」的隊友邦雅曼·門迪出面說情,最終仍被足總處以禁賽1場、罰款5萬英鎊的懲處。不過在眼下這一波的反種族熱潮中,斯特林仍然批評英國足球界對黑人的接納不夠。
  • 《綠皮書》:故事縱然感人,種族歧視不得解決,也難得到黑人認同
    在目前這樣的黑人運動下,讓我想起了一部主題是反種族歧視的電影——《綠皮書》。真實故事背景下的種族歧視《綠皮書》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除了片中講述的反歧視的政治意圖,還力圖描述出一個偉大卻也溫馨的故事。《綠皮書》的故事是有真實歷史人物原型的,影片的時代背景就在上世紀黑人運動前夕,那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浪潮翻湧的最嚴重的時期。
  • 教授「口出狂言」:如果黑人像亞裔一樣,就不會有所謂的種族歧視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的騷亂仍然非常有嚴重,雖然美國除了川普外,幾乎從上到下全部下跪,也沒能平息黑人的怒火,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黑人這次的所圖非常大,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反對種族歧視的方式非常極端,除了打砸商鋪,搶劫商品外,還對一些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的確黑人的命也是命,但其他種族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在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來看,黑人如今遭遇的所有貧困、犯罪、單親家庭等問題,都可以統統歸結到種族歧視這一萬能原因上,「白人歧視黑人」更是成為了黑人作奸犯科的保護傘。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可以發現民主黨的這一套話術是有多麼可笑。
  • 強生停售美白產品黑人牙膏改名 或都因為種族歧視!
    而前不久,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可能對其進行更名。有報導稱,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之下,這些商業公司的相關產品也受到巨大壓力。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要改名除了強生,高露潔旗下的品牌「黑人牙膏」也可能要改名了。當地時間18日,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中國市場的牙膏品牌「黑人牙膏」。
  • 劉昊然廣告陷「種族歧視」?引黑人網友暴怒,未免太玻璃心了吧
    日前,有網友爆料劉昊然代言的祖瑪瓏香水廣告惹上麻煩,原因是代言廣告片涉嫌「種族歧視」。網友查詢了有關信息來源,由美國《好萊塢報導者》發布信息稱:知名英國品牌香水祖瑪瓏面向中國區域的廣告片,因繼續沿用了黑人男星約翰波耶加參演過的廣告腳本,而廣告通篇沒有黑人,主角反而成了一個黃皮膚的中國男藝人,被歐美網友指責為「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