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創個人公眾號
0-3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教你像美國媽媽一樣輕鬆帶娃
▲
4天前,我滿懷絕望的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溫哥華的雨季有多酸爽,只有在這住過一個冬天的人才懂……
眼看再堅持八九天新學校就要開學了,又給我搞事情,小朋友們還嫌這長達9個星期的暑假不夠精彩嘛!還能不能讓老母親喘口氣了?啊!
要生病怎麼不趁著幼兒園放假生病呢?幼兒園剛恢復就生病什麼意思啊!
比起我和娃爹兩個人對著耳溫槍的數字垂頭喪氣的樣子,那個小臉蛋燒得通紅的小丫頭顯然要歡樂得多:「耶!不用去幼兒園嘍~~~」
這就是小孩子和大人的最大區別,小孩子只要生病就可以逃避那些必須做的事情,而大人卻不可以,我就算發燒400度,也必須得給娃們洗澡刷牙和講故事。
tm多不公平啊有沒有!
發完朋友圈沒過多久,很多小夥伴就都來關心我啊:
「寶寶真可憐,趕快好起來」
「寶寶生病,媽媽最辛苦了,加油!」
「是不是著涼了啊,趕緊看醫生吧」
……
雖然很感謝小夥伴們的關心,但是以上安慰的話語,已經無法引起內心的絲毫共鳴,在北美這種佛系的醫療體系下養了七年的娃,我早已經從那個看見娃流個鼻涕也要含著淚連夜跑急診的玻璃心親媽,修煉成了現在娃燒到40度也可以穩如泰山的淡定後媽。
發燒而已嘛,哪年不燒個十回八回的,套路作業很熟悉了啊有沒有!
吃藥,退燒,重新燒,循環往復而已。
孩紙,幹了這杯退燒藥,趕緊給我去睡覺!
粑粑麻麻準備好,接下來還有的耗:
第一天
最高體溫:40.2度
最低體溫:37.8度
吃退燒藥次數: 4次
夜晚入睡時間:9:00pm
夜晚醒來時間:2:30am
試圖哄睡次數:6次
成功入睡次數:2次
白天睡眠時間:20分鐘
陪玩時間:18小時10分鐘
陪玩者崩潰,給ipad次數:4次
吃的東西:蘋果五小塊,草莓8個,果醬麵包1口,麵條三根,米飯粒5顆
今天的主要感受:強烈懷疑退燒藥裡有咖啡因的成分……
第二天
最高體溫:39.9度
最低體溫:37.5度
吃退燒藥次數: 4次
夜晚入睡時間:9:00pm
夜晚醒來時間:3:00am
試圖哄睡次數:4次
成功入睡次數:3次
白天睡眠時間:4個小時
陪玩時間:14個小時
陪玩者崩潰,給ipad次數:3次
拒絕ipad次數:1次
吃的東西:西瓜半個,葡萄10個,櫻桃一大碗,李子兩顆,香蕉一根,麵疙瘩3顆
今天的主要感受:強烈懷疑孩子把腦子燒返祖了,只吃水果就能飽
第三天
最高體溫:39.2度
最低體溫:37.4度
吃退燒藥次數: 3次
夜晚入睡時間:9:00pm
夜晚醒來時間:5:00am
試圖哄睡次數:3次
成功入睡次數:3次
午睡時間:3個小時
陪玩時間:13個小時
陪玩者崩潰,給ipad次數:2次
拒絕ipad次數:2次
陪玩者崩潰,給看動畫片次數:1次
吃的東西:西瓜三塊,餅乾半塊,糖果一顆,
今天的主要感受:懷疑孩子是永動機,不吃飯也不會沒力氣也不會瘦
第四天
最高體溫:38.8度
最低體溫:37.1度
吃退燒藥次數: 2次
夜晚入睡時間:9:00pm
夜晚醒來時間:8:00pm
試圖哄睡次數:0次
入睡次數:3次
午睡時間:4個小時
陪玩時間:9個小時
陪玩者崩潰,給ipad次數:0次
吃的東西:牛奶半杯,餅乾5塊,蘋果一個,桃子1個,雞蛋半個
今天的主要感受:懷疑退燒藥裡有安眠藥的成分……
第五天
最高體溫:38.0度
最低體溫:36.5度
吃退燒藥次數: 0次
夜晚入睡時間:7:00pm
夜晚醒來時間:7:00pm
試圖哄睡次數:0次
入睡次數:2次
午睡時間:2個小時
陪玩時間:10個小時
陪玩者崩潰,給ipad次數:0次
吃的東西:米飯半碗,豆角兩根,麵條半碗,花生醬麵包兩片,西瓜一盤,黃瓜半根,香蕉一根,牛奶兩杯
今天的主要感受:懷疑耳溫槍壞了,活蹦亂跳成這樣還38度?
可以說這是一次果果比較經典的發燒,程度適中,不算輕的也不算嚴重的。
我的經驗裡,她的發燒大概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叫做崩潰期:
表現就是燒得高,退燒藥失效快,睡覺很少、基本不吃東西。
第二階段叫做好轉期:
表現就是,燒得依然高,但是退燒藥失效得比之前慢一些,睡覺多一些,但依然不吃東西。
第三階段叫做恢復期:
表現就是,燒得不高,退燒藥失效很慢,非常嗜睡,食慾逐漸恢復。
有的時候病毒更厲害些,崩潰期就更長一些,最長的一次崩潰期達到了三天,也是要親命了。
不過隨著小妞逐漸的長大,免疫力越來越好了,崩潰期也越來越短了,生病時期的精神狀態也是越來越不像個病人,一兩歲的時候一生病都黏在身上的,至少讓人心生憐惜。現在生起病來雖然不吃飯不睡覺,但是只要吃過退燒藥就滿血復活,依然可以又唱又跳的high一整天。讓我經常有把灌了退燒藥的她扔去與幼兒園的邪惡想法……
△發燒40度的她吃完退燒藥就變這樣
雖然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不怕娃生病,但是在這個即將開學的日子裡,我還是要瑟瑟發抖滴衷心祈求小妞這個冬天可以少點生病,珍惜生命,善待老母親……連著四五天在一間屋子裡和一個精力無限的娃死磕真的不人道啊有沒有!
拜託,拜託了!
亂抻亂扭 | 打包裹 | 小睡短 | 哭鬧不止
睡眠訓練法-溫柔 | 睡眠訓練法-激烈
母乳禁忌 | 追奶 | 銜乳方式 | 夜奶 | 斷奶
性教育 | 分離焦慮 | 防性侵 /防拐騙
出牙鬧/出牙晚 | 打人咬人 | 不聽話
恐怖的兩歲 | 搞定熊孩子 | 高需求寶寶
換尿不溼 | 如廁訓練| 養娃必備 | 學步鞋
腸絞痛 | 便便常見問題 | 溼疹 | 脊柱發育
發燒咳嗽 | 扁桃體發炎 | 入園後愛生病
如何讀繪本 | 嬰兒遊泳 | 培養專注力 | 英語啟蒙
新手媽媽 | 摒除陋習 | 生二胎 | 死亡認知
作者|橙子
教育碩士,旅居北美
曾經是學理科的女文青
現在是愛碼字的全職媽媽
7歲大寶毛頭難養難搞
4歲二寶果果天使乖乖
ID:mykidsstory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