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犬《多哥》

2020-10-30 磊哥談電影

一直以來,人類生活是電影創作的主要依據,更是電影作品的主流。以「非人」生命為表現對象的電影支流,相比描寫鬼神、異星生物等恐怖、科幻類電影,動物電影的發展起步較晚。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的以牧羊犬為主角的《靈犬凱西》系列影片是最早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曾在美國風靡一時,被稱為「首次將動物對人類的忠誠搬上銀幕的電影」。


近些年來,動物電影的發展迅速,湧現出了不少佳作。這類電影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帝企鵝日記》等紀錄片,一類是像《導盲犬小Q》《忠犬八公的故事》《101斑點狗》的劇情片。好萊塢甚至推出擬人化的《精靈鼠小弟》《貓狗大戰》這樣的純娛樂向影片。


雖然在動物電影中,動物是絕對的主角,但通常也都關注和描述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人與動物的對抗,比如史匹柏的《大白鯊》為代表的眾多動物驚悚片;一種就是前面提到的電影中,人與動物的互愛與共存。

《多哥》顯然屬於後者。它以冰原上的雪橇犬為主角,讓人自然聯想起那部保羅沃克主演的《南極大冒險》。只不過相比於《南極大冒險》的八條雪橇犬,《多哥》則集中於這條名叫多哥的領頭犬身上。


動物電影的拍攝難度顯而易見,尤其是非紀錄片中的真實動物也要如「演員」般按照導演的要求「表演」和在鏡頭前走位。當然,隨著CG特效技術的進步,動物也可以憑空創造出來。迪士尼在這方面尤為擅長,《奇幻森林》和真人版《獅子王》已經足以以假亂真。


不過,迪士尼出品的《多哥》,還是利用真實動物「演員」拍攝,其「表演」也堪稱完美。


除此之外,《多哥》的高口碑也得益於內容和形式上的拓展。本片導演是執導過《極盜者》的埃裡克森·科爾,他從故事的取材,主要角色的刻畫,到流暢的剪輯和敘事方式,都為這樣一部動物題材電影的成功提供了保證。


1、真實歷史帶來的傳奇故事


通俗有趣富有傳奇性的故事,向來是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商業電影駕輕就熟的定式,動物電影也不例外。


寵物電影作為動物電影的分支,一直是備受青睞的題材。在愛狗成風的美國,以狗為主角的寵物電影層出不窮。《101斑點狗》《都是戴茜惹的禍》《我家也有貝多芬》《忠犬八公》《一條狗的使命》等,都是將人與狗的故事搬上銀幕。


這類故事多以描述狗對主人的忠誠,人與狗之間的溫情為主,有著濃鬱的治癒風。故事本身虛構和戲劇化成分偏多。


而《多哥》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完全取材於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其傳奇色彩也遠比以家庭情感劇式的背景更加濃厚和精彩。


大約一個世紀前的1925年,美國阿拉斯加小鎮諾姆突然爆發白喉疫情。這種如今通過接種疫苗已經幾乎絕跡的疾病,在那個年代卻是致命殺手,尤其是兒童患病和死亡率極高。而存有救命白喉血清距離諾姆鎮最近的州立醫院也遠在955英裡(1085公裡)以外。


當時正值寒冬,大雪封山交通封閉,又遭遇異常惡劣的天氣使得飛機無法趕來。為了拿到血清,解救病童,當地政府不得不選擇用狗拉雪橇的方式前往醫院運送血清。


當地組成了20個雪橇手和150隻雪橇犬的接力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醫院執行這次救命任務。最終,他們僅用了5天半的時間完成了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接力,成功運回血清,拯救了孩子們的性命。而一般情況下,這段行程狗拉雪橇需要費時25日。


電影中的主角多哥(Togo)是其中一位雪橇手萊昂哈德·塞帕拉(Leonhard Seppala)使用的一隻領頭犬,他們的雪橇隊在這次拯救生命的壯舉中承擔了最困難也最危險的一段路程。在零下30度、七級以上強風的極寒環境下,他們完成了奔行264英裡(425公裡)的路程,而其它19隻隊伍平均運送31英裡(50公裡)。


然而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這條傳奇的雪橇犬和它的故事卻被歷史所遺忘。直到2011年,美國的《時代周刊》重新報導了這個故事。在報導中,他們將多哥譽為20世紀最英勇的動物!


《多哥》(Togo: The Untold True Story)這部電影就再現了這段傳奇而感人的故事。


2、對主角多哥的細節刻畫

多哥是本片絕對的主角,對多哥的刻畫自然是電影的重點。對狗的描寫,很多電影都過成熟甚至套路的方式。比如,狗的忠誠、對主人的救助、長久的陪伴都是最常表現的點。


這些都是狗作為人類最好朋友的共性,本片則更偏重對多哥這條主角狗身上所具備的與眾不同之處的刻畫表現。


忠誠:


多哥對主人塞帕拉的忠誠鮮明又富有特色。多哥一開始並不被塞帕拉喜歡甚至很嫌棄,反而他妻子更喜歡多哥。塞帕拉對他的狗的認知更偏於冰冷的理性:他說它們不是寵物,不是朋友,只是動物。


個頭不大,好動不聽話,血統不算純正,黑棕色皮毛看起來總是髒兮兮的小狗多哥在塞帕拉的眼中並沒有成為雪橇犬的潛質。即便如此,多哥依然視塞帕拉為真正的主人。


塞帕拉曾經兩次都把小多哥送走。第一次被新主人送了回來,第二次送到一個女主人家,多哥竟然衝破玻璃窗逃了回來。


塞帕拉看到被玻璃劃傷流血的多哥終於有所打動,他嘗試著讓它加入雪橇隊。沒想到多哥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年齡不大但速度快、耐力好,很快就成了領頭犬。可以說,沒有如此忠誠,多哥也無法爭取到主人對他訓練的機會。


在千裡運藥的最後一段跋涉之前,多哥已疲憊不堪。塞帕拉抱它放在雪橇上讓它休息,可多哥掙脫下來,執意回到隊伍最前面領頭犬的位置。這樣的忠誠和盡責讓人動容。


聰明:


多哥與其他雪橇犬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聰明機智。沒有哪只狗能像多哥一樣,竟然會像兔子一樣在地上打洞從柵欄中逃脫。


塞帕拉又把它獨自關在倉庫,多哥竟瞅準了高處的通風管道的縫隙,飛簷走壁地爬了上去成功越獄。


智商高,情商也不低。塞帕拉第一次把多哥放入狗隊,它旁邊的狗對它怒目而視齜牙咧嘴充滿敵意,可多哥瞬間化身舔狗,湊上去一頓親暱,馬上就和對方成了好狗友。


勇敢:


當塞帕拉帶著多哥和雪橇犬們踏上運送血清的徵程,就註定了這是一場爭分奪秒,又危機四伏的冒險。


翻越雪山時,雪橇隊差一點滑下懸崖葬身崖底。危急時刻作為領頭犬的多哥,率先奮力往回爬,帶著狗隊化險為夷,更是救了塞帕拉一命。可多哥的一隻前爪也因此受傷。


為了縮短行程,塞帕拉決定帶領雪橇隊冒險穿越冰湖。當地的愛斯基摩人稱冰湖為「聲音」,因為湖面的冰隨時會裂開,破裂的聲音令人心悸。多哥和雪橇犬們勇往無前,在不時破裂的冰縫中順利通過。


返程時面對已經碎裂成滿是冰塊的湖面,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更為兇險的冰面。在多哥的帶領下,他們在冰塊間閃轉騰挪,尋找出路,最終抵近對岸。


可離岸邊還差一步之遙,塞帕拉把多哥拋到岸上,多哥靠一己之力拖動隊伍,再次救了大家,也讓他們的任務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


頑強:


執行這次任務的多哥當時已12歲,對狗而言已屬高齡。塞帕拉的妻子一開始不願意多哥參與冒險,怕它有去無回。可多哥的經驗和能力無可替代,塞帕拉忍痛也必須帶上它。


最後一段路程行前,在愛斯基摩人家中過夜休息時,女主人抱著睡著的多哥不禁流淚,說它的生命正在消逝。這才有了第二天塞帕拉想讓多哥休息,多哥卻堅持繼續奔跑的一幕。


這一段行程依然艱難,風雪太大難以辨識方向,塞帕拉把所有的信任都給與了多哥。多哥不但成了他的腿,更成了他的眼。


等站在雪橇上已經昏睡過去的塞帕拉醒來,發現整支隊伍都已經癱臥在雪地上,包括多哥也已經累昏過去。幸好,下一棒接力隊伍趕到,最終將血清送到小鎮。


多哥卻已精疲力竭,似乎耗盡了它最後的生命力。當一位獲救的孩子痊癒後來看望多哥,童言無忌的她問道,多哥是不是快死了。塞帕拉聽聞無法自已,一個人跑到屋外。


可沒想到,多哥經歷了如此磨難,生命力異常頑強的它還是挺了過來。多哥又在塞帕拉和妻子身邊生活了三年,並繁衍後代,還因此誕生了後來憑智力、耐力、勇氣而聞名的西伯利亞塞帕拉犬的品種。


塞帕拉晚年回憶時說:「我再也沒有比多哥更好的狗了,它的耐力,忠誠和智力都是最優秀的,多哥是有史以來穿越阿拉斯加足跡最好的狗。」


3、人狗共同與自然搏鬥的生命之戰


這樣一個故事本身,雖然充滿傳奇和震撼,但進行電影化呈現時其包含的素材並不是非常豐富。如果把鏡頭都集中在雪地中奔跑的雪橇隊和主角多哥,很難撐起一部電影的容量。


導演在電影中拆分出兩條故事線:一條主線是塞帕拉和多哥率領的雪橇隊千裡送藥的艱險過程,一條副線是主線中插敘的多哥從不受待見的小狗到狗王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減輕這個並不複雜的故事線性敘事的單調,也可以在節奏和氛圍上很好地調動觀眾情緒,通過多哥一生的展現增強情感力量。


人類角色在本片中功能性更強些。男主角塞帕拉的飾演者,選擇了外形與原型人物十分相像的好萊塢實力派老戲骨威廉·達福。他與多哥的戲份佔據了全片絕大部分,在多哥的成長過程他是導師和朋友,在運藥歷險中則是患難與共的夥伴和隊友。


塞帕拉的妻子由朱麗安妮·尼科爾森飾演。片中她完全素顏,滿臉雀斑,充滿個性,把這個在惡劣自然環境中生活的家庭主婦的堅韌,對丈夫和多哥的支持信任做了很好的詮釋。


本片並沒有像一些其他動物電影一樣刻意煽情,在主線和副線的交叉剪輯和劇情推進中,在對多哥細節刻畫中,觀眾的共情感自然產生。


為突出千裡運藥的艱難和兇險,驚心動魄充滿戲劇性的情節設計也必不可少。尤其翻越雪山和穿越冰湖的險境,緊張刺激感十足。


另外,本片呈現了極為壯美的阿拉斯加自然景觀。大量遠景和俯拍鏡頭,對準極地環境下的森林,峽谷,湖泊和河流,清冷的色調,宏大的視角,一股肅殺之美油然而生,更凸顯了人狗的渺小和自然的殘酷,以及這次任務的艱險和偉大。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雪橇隊穿梭在森林裡的俯拍畫面:白雪覆蓋著森林大地,光禿的樹幹仿佛一條條緊湊雜亂的黑線。穿行蜿蜒於林中小路中雪橇隊,在這樣的上帝視角下,顯得渺小脆弱而又無助。


總之,《多哥》是那種你看了會深受震撼和感動的動物電影。迪士尼在自家的流媒體上奉獻了一部比它的很多院線片還更優秀的作品。或許唯一的遺憾,是在流媒體平臺所能播放的小屏幕上,那些壯麗的景色遠不如電影院的大銀幕所能呈現出更佳的觀感。


本文發表在《奇優網》https://www.qycoco.com/vodhtml/52514/


© 本文版權歸作者 熊安然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一隻雪橇犬的馬拉松——《多哥》
    世界雖大,我只有一願那就是陪你走到最後,只可惜吾生太短,不能陪你走完全程,如果有來生我還希望做你的雪橇犬。老塞這邊正在訓練雪橇犬,多哥一出來直接就把它們帶跑偏了,折讓老塞更不喜歡多哥,因為作為雪橇犬,它不需要個性,它們需要的是服從和秩序,但多哥只會給它搗亂,所以老塞曾兩次把多哥送給別人,可是多哥總能逃回來找到老塞,而老塞他也被這小傢伙的執著所觸動,他覺得讓多哥試一試,多哥瞬間融入了這隻隊伍,並展現出它非凡的天賦,它是一隻天生的領頭犬,所以很快,老塞把它安排到第一排
  • 《多哥》:一個雪橇犬的傳奇一生
    《多哥》是埃裡克松·科爾執導的冒險題材劇情片,由威廉·達福、朱麗安妮·尼科爾森等人出演,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1925年,為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們的性命,雪橇高手裡昂哈德·瑟帕拉與他的雪橇犬多哥運送血清的故事 。
  • 《多哥》:雪橇犬為送血清拯救20多名孩子
    95年前,一隻名叫多哥的雪橇犬,與它的狗狗同伴們在主人賽斐拉的帶領下,冒著生命危險跨越冰河運送血清拯救20多名因白喉而危在旦夕的孩子的生命,《多哥》中狗狗的英勇無畏與忠誠,人對待動物的態度,都是該片受觀眾喜愛的原因。
  • 12.13美國【多哥】雪橇手和雪橇犬齊心協力為拯救孩子的性命而奔波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9-12-13(美國)片長: 113分鐘又名: Togo: The Untold True StoryIMDb連結: tt5116302多哥的劇情簡介 · · · · · ·  聚焦1925年雪橇手和雪橇犬齊心協力為拯救阿拉斯加州諾姆市孩子的性命而奔波於血清接力路上的事件
  • 雪橇犬為救人上演生死接力
    上接B01版去年年底有一部在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上線的冒險題材作品,是關於雪橇犬接力送血清的催淚影片,名為《多哥》(Togo),豆瓣評分高達8.8分。
  • 《多哥》雪橇手和雪橇犬齊心協力為拯救阿拉斯加州諾姆市孩子
    介於「雪橇三傻」聲名赫赫,特別是「二哈」的形象過於深入人心,我們往往忘記了在冰天雪地——它們自己國度中的西伯利亞犬們,是多麼英姿勃發、威風凜凜。在那裡,它們不是寵物,是和人類命運相系、禍福相倚的夥伴。與在城市裡讓人頭疼的呆萌「拆家專業戶」不同,它們拉著雪橇、鼓著肌肉,頂風冒雪,輕盈而矯捷地在雪地上掠過,它們精力充沛、皮毛髮亮、眼神堅韌,一舉一動都煥發著勃勃生機,那強大、穩健和美麗令人挪不開眼睛。那是它們的歸屬,是它們的天性,是它們的樂土。在嚴苛的生存環境裡,它們和人相依為命,彼此陪伴。
  • 《多哥》它不是為雪橇而生,而是為我而生
    看完《多哥》這部電影我又重新去搜索了故事原型,這是發生在1925年阿拉斯加諾姆市的真實事情。20名雪橇手與150隻雪橇犬接力往返1085公裡運送血清,而電影的側重點寫的是Togo,是因為他們的旅途最為遙遠也最為險峻。一隻沒有純正雪橇犬血統的二哈又患有疾,一開始就被塞帕拉不看好並且二次送人。但多哥一次又一次想方設法的「出逃」然後跑到塞帕拉的雪橇隊伍裡。
  • 威廉·達福新片曝首張劇照 聚焦雪橇犬血清接力
    威廉·達福新片曝首張劇照 聚焦雪橇犬血清接力 時間:2019.10.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非非 分享到:
  • 當人類遭遇流行病,雪橇犬成了救世主
    剩下路程,飛機去不了,汽車更是不敢挑戰,最後只能指望當地的雪橇犬團隊,於是一場狗狗與時間賽跑的故事由此拉開帷幕。影片《多哥》(Togo)就講述了1925年,那場由雪橇犬團隊創造的奇蹟。在零下低溫、七級以上強風的極寒環境下,雪橇犬和它們的「領航員」完成了危險叢生的壯舉。
  • 電影《多哥》中,真實的多哥一生
    2011年多哥被《時代周刊》雜誌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勇敢的動物。多哥是只西伯利亞雪橇犬,沒錯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哈士奇,被稱為「二哈」的狗子,是一種古老的犬種,基本上就是為工作而生的,以性情溫順,服從性強,性情好動而聞名,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在20世紀初就引入這種工作犬專門拉雪橇和送郵件。1938年,美國哈士奇犬俱樂部成立,這種工作犬才開始進入都市成為出色的伴侶犬。
  • 《多哥》談一談「多哥」銀幕英雄的書寫
    由埃裡克松·科爾執導的電影《多哥》講述的正是一隻名為「多哥」的雪橇領頭犬的英雄故事:為了拯救身患白喉的孩子們,已上年歲的多哥載著主人萊昂哈德參加「血清接力」,成功拯救多名孩子性命,二十隻雪橇隊中十九隻平均跑了50公裡,而多哥跑了425公裡,最終身受重傷落下殘疾。
  • 《多哥》多哥
    自養犬那種與生俱來的忠誠本來就足夠哭了,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像這種既忠誠又英勇的工作犬,真的是可以看得哭到崩潰。我看的翻譯版本很爛,一直沒有理解關於給多哥取名的那一段是什麼意思。看到評論區才明白:「片中主角有說給狗取名多哥是被它的不凡表現所打動,所以叫 Togo ——與日本傳奇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Togo Heihachiro)同名,所以 Togo 翻譯成中文名應該是日本姓氏 「東鄉」。結果卻被粗暴音譯為 「多哥」,直接變為了西非國家。」
  • 《多哥》關於TOGO
    Togo,多哥,一條阿拉斯加雪橇犬的名字,一部關於雪橇犬的電影,一個關於人與狗的故事。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1925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諾姆市,在當地的孩子們之間正流行一種叫白喉的疾病。病是很恐怖的,對孩子們致死率很高,而治療疾病的血清遠在距離諾姆市一千多公裡遠的地方。
  • 從「被人嫌棄」到「領頭雪橇犬」,這隻狗的身上發生了什麼?
    這就產生了通過雪橇犬,去955英裡之外的城市,運送血清。影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狗狗們擔任雪橇犬,完成這一壯舉的英雄故事。其中,比較的突出的一隻狗狗,叫多哥,也是影片的主角。它是一種呆萌的西伯利亞雪橇犬,人送外號「哈士奇」。
  • 《多哥》觀後感
    唯一的希望是當地最好的雪橇隊——賽裴拉和他的雪橇犬們,因為他有最好的領頭犬多哥。然而,如果帶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多哥,很可能這將會是不再年輕的多哥生命最後的旅程,如果不帶,很可能他無法和其他狗狗從暴風雪中活著回來。選擇雖然兩難,但結果是一定的。帶著全市人的希望,這支雪橇隊在往返一千公裡、氣溫零下50度、風速高達每小時80公裡的極限環境中開始了一場和大自然的較量,一場和命運的賽跑。
  • 《多哥》人類最後的朋友
    鎮上的人已經知道塞帕拉和多哥決定冒險帶回血清,於是自發的在站在門口為他們壯行。上千公裡,他們必須要在暴風雪下日夜兼程,要經過平原,越過河流,穿過深林,塞帕拉還早就定下要橫穿冰凍的湖面。在風暴中,視力受限的塞帕拉差點掉下懸崖,多虧多哥懂得往回拉,也吠叫著讓其他幾隻犬合力,這才免遭不幸。不過多哥還是因此一隻腳受了傷。經過短暫的修整,塞帕拉不顧友人的勸阻,開始橫穿冰面。
  • 《多哥》簡介
    《多哥》是埃裡克松·科爾執導的冒險題材劇情片,由威廉·達福、朱麗安妮·尼科爾森等人出演,於2019年12月20日在迪士尼流媒體上線。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1925年,為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們的性命,雪橇高手裡昂哈德·瑟帕拉與他的雪橇犬多哥運送血清的故事。1925年,為拯救阿拉斯加的孩子們的性命,20名雪橇手與150隻雪橇犬往返1085公裡運送血清。
  • 《多哥》多哥在真實中
    暴風雪肆虐,前行的路變得異常艱難,多哥帶頭一往無前,毫不畏懼地衝進暴風雪之中,然而更加危險的是他們還要翻山越嶺,在威廉下山時不小心走錯了路,多哥發現前面是懸崖峭壁回頭狂叫,威廉急忙剎車,但山坡又陡又峭根本停不下來,眼看就要喪生於此,危急時刻威廉跳下雪橇,用冰鎬扎進雪裡,終於在到達懸崖邊緣時停了下來,多哥此時帶領著雪橇犬拼命向上跑,最後終於化險為夷,此時一隻多哥的前爪也因此受了傷,夜晚他們趕到一處驛站同時威廉也為多哥了傷
  • 《多哥》淚流不止
    只能通過疫苗能夠用來對付白喉,然而冬天只有雪橇犬能夠通行。多哥是Seppala和他的狗拉雪橇隊的領頭犬,在1925年血清穿越阿拉斯加中部和北部流向諾姆時運送距離達到264英裡(其它19隻隊伍平均運送31英裡)。多哥是前領犬「 Suggen」的後代之一。它以日本海軍上將東八平八郎的名字命名。最初,它看上去並不像拉雪橇犬那樣有潛力。
  • 《多哥》多哥,dog,忠誠的朋友
    《多哥》1925年1月25日的阿拉斯加州諾姆市,人們幾乎陷入了絕望。在孩子間爆發的致死性白喉碰上了百年一遇的暴風雪,一切交通斷絕,導致血清無法送達,父母們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們被籠罩在死神的陰影下。唯一的希望是當地最好的雪橇隊——賽裴拉和他的雪橇犬們,因為他有最好的領頭犬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