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書香之家,薰染著筆墨之氣,近三十年的耕耘,他終成自家一派;臨摹於百家書體,求知於經史子集,他集學識書法於一身;潛心書藝之中,問道名師大家,他成書界泰鬥吳三大關門弟子,他就是安博,一個默默潛行在自己書法道路上的修行者。
安博從小就記得父親年年為村人寫春聯,紅白喜事的對聯,鄰居長輩過世的碑文既撰又寫。受父親薰陶,安博13歲始臨柳體《玄秘塔》,並小有長進,十五六歲開始接替了父親的「工作」,為群眾自撰並寫春聯,小時候的安博對此樂此不疲,直到如今談起這段兒時的經歷時,安博仍然覺得那時的經歷對他今後的書法之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影響,讓他一直堅持著聯繫書法。
16歲那年,安博參加了全國文廟碑書法比賽,並憑藉優異的成績獲了獎,這對少年時的安博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從此更堅定了他走書藝之路的決心。高中時代安博為學校書畫社社長,書法更是成為了他的強項。在19歲那年,安博參加了高考並來到西安上學,報名的的頭一天,他把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一張門票到碑林博物館參觀,碑林博物館所珍藏的石碑是古代書法藝術的瑰寶,安博仿佛進入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書法殿堂,戀戀不捨,從此這些碑文仿佛與安博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上學的時候,父親就告訴安博,西安有個書法家叫吳三大,吳先生書法粗獷豪放,鬼斧神工,氣勢恢宏,人稱古城碑王,有機會你可以去接觸一下。可是,當時的安博並未對「吳三大」這個名字有何特殊的印象,也並未對能夠見到這個書界前輩抱有多大的幻想,但是,這個名字確實在他心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轉眼十餘年已過,當他終於得到書界泰鬥吳三大指點並拜師於吳老先生門下時,他似乎不敢相信十年前那個偶然的想法如今會變成真的。2012年4月29日,安博終生難忘,他向師傅師娘獻花,並行拜師禮,吳三大先生的家人及陝西省書法協會主席雷珍民、副主席魏良、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雷開元、鑑賞家劉鵾等人一同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
恩師吳三大為安博題字
當天,吳三大老先生對安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表示自己已經年近八十,已經不願再收新徒,安博就是自己的關門弟子,希望安博在藝術上要有高層次的追求,精益求精,不為浮華喧囂的塵世所影響,一心做學問,希望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
在吳老師親臨工作室指點下,安博得書道訣竅,筆墨大進,吳先生評價其對書法有悟性,作品有靈氣。他先後在全國省市書法比賽中多次獲獎,作品被社會各界廣泛收藏。他現為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博的筆名是白浪,號五悠齋主,五悠諧音無憂,他希望書法能讓自己快樂,悠雅的活著,有悠閒心境,悠遠之意境,悠久之夢境,以達悠然自得之境界,這也正符合了吳老先生對他的期待。
在屢屢獲獎的背後,是安博甘坐冷板凳的毅力和決心,他知道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他從楷書入手,用沉穩厚重的筆力,優美婉轉的線條,將書法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繼而上朔魏碑鐘王,在傳統的藝術中尋根溯源,把魏碑書風臨遍,把《蘭亭序》、《聖教序》不知臨壞了多少字帖,然後又下追蘇黃米蔡,揉進唐伯虎的豐腴豔麗之風。禿筆成冢、鐵硯磨穿,集百家之長,終於形成自己靈動灑脫、飛揚跌宕、飄逸秀麗的書風,達到書法藝術的新境界。
學問是皮,書法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少應酬,喜讀書,是安博日常生活的最大特點。案頭,床頭,客廳等凡是人能到達的地方他總要放一兩本書,把零敲碎打的時間作為學習的最好時機,不管是經史子集、唐詩宋詞,還是網絡文學、楹聯格言,他無不涉獵。同時閒暇之餘,他還開通了自己的官方網站:www.artanbo.com 。
在談到自己多年的書法感悟時,安博說:「學習書法不僅要勤,更要有悟性。要天天練習,筆耕不輟,更重要的是要悟,用筆、結字、章法。領悟前人對書法的感悟及技巧,點畫結構的寫法,謀篇布局章法要領及特點,不能盲目的苦練一通,到最後,練得越多,與傳統將想去越遠。」諸體皆通,精於一門也是安博所推崇的要訣。他認為,要臨習諸體,每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樣樣精通,要選定適合自己的書體把一門學問搞精。同時要善於吸納,為己所用的,不能為古人所囿,否則,就不是自己,形成自己書法特點是很重要的,根據對象寫出自己特點的書法作品。(文/方遠 記者 張龍)
作者: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