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聊 | 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

2021-03-04 青春山大
自閉症兒童,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沒辦法聽懂大人的話,他們也沒辦法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卻有著自己執著的事物,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有著超越常人的才能。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或是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你總覺得他們很遠,不會在自己身邊出現。

在進入正題以前,先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在2010年獲取了無數觀影者的眼淚。這部由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等人主演的電影,甫一上映,就像海洋裡悄然的暗流湧上海面,激起了無數父母兒女內心的千層思緒。

父親,癌症晚期,只剩下三四個月的生命;兒子,孤獨症,成年,恰好處於國家福利保障體系的空隙中無人照料。對於父親來說,最割捨不下的仍是兒子,於是開始四處奔波,料理的不是自己的後事,而是兒子的後事。這本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更令人心酸的是,孤獨症的兒子對此一無所知,這重擔全都落在父親肩上。父親,一遍又一遍教兒子穿衣服,洗衣服,坐公交...

影片中,對父親的刻畫是滄桑,對兒子的刻畫則是封閉。因為孤獨症,兒子不會傾訴與他人悲傷,不會分享與他人快樂,不會告知與他人思念,兒子將自己的世界封閉起來,像是生存在只有自己一人的星星裡。


人們常說,母愛無私,那麼《海洋天堂》貫徹的則是父愛厚重。電影著重渲染是毫無差別的親情,而非作秀一般的煽情;是發自內心的同情,而非高人一等的憐憫。作為一部以宣傳孤獨症為主要目的的電影,其最重要的便是使得「來自星星的孩子」為人們所知,文章飾演的大福,使人們在體會深入其境的同情時,也讓孤獨症真正走進每個觀眾心裡。同時,只有孤獨症患者嗎?這部電影同樣教會我們如何對待那些有著先天殘障、先天缺陷的人們。

在影片一開始,蔚藍大海上漂流著一葉扁舟,父親滿面躊躇和患有孤獨症的兒子孤獨的坐在船中,似乎絕望的眺望了一眼遠方,然後父親牽起了兒子的手,跳入了深邃的大海.父親在養育兒子的十幾年中,一定想過和兒子一同就這麼沉入海底吧?但,生命的尊嚴和可貴一定始終在遏制著這種想法,正是這股對自己人生的熱愛,對兒子殘缺的靈魂的熱愛,對普世生命的熱愛,使父親即使在人生最灰暗的時刻、人生最後的時刻也沒有選擇背棄希望吧。

而在影片最後,大福在水族館的水池中隨著化身為烏龜的父親一同遊泳,更告訴我們所有共享生命光輝的人,繼續走下去。


刷一刷微博,經常會看到有人說我好像得了自閉症了,不想說話,不想出門,不想看手機、聊天、刷朋友圈;或者是好想得自閉症啊,想成為天才...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自閉症嗎?我們真的了解他們嗎?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一般臨床表現為:

語言障礙

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與交流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孤獨症兒童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


社會交往障礙

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患者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係,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遊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願望。

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

患者對於正常兒童所熱衷的遊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並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對玩具的主要特徵不感興趣,卻十分關注非主要特徵:患者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序不變,如上床睡覺的時間、所蓋的被子都要保持不變,外出時要走相同的路線等。若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改變,患者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患者可有重複刻板動作,如反覆拍手、轉圈、用舌舔牆壁、跺腳等。

智能障礙

在孤獨症兒童中,智力水平表現很不一致,少數患者在正常範圍,大多數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於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於70),智力正常的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症。

自閉症兒童都是冷漠的、封閉的,自閉症的家庭都是苦難的、充滿淚水的,這是大多數人對孤獨症的印象。然而,自閉症也許與我們想的很不一樣?

@佳瑤⭐

那天,我去了創益園,第一次和自閉症兒童有了交流。我發現,他們並不像從前我所了解到的那樣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遊戲時,他們會開心地參與到其中;聽歌時,他們也會拉著我告訴我歌曲的名字。其中一個女孩還為我念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時,我感覺到世界都柔和起來了,我覺得她就像是星星的孩子,在人群中那麼閃亮。或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嘗試,嘗試去接近他們,了解他們,我想,自閉症將不再可怕。

@本該燦爛過一生

他們都是星星的孩子,遙遠卻又熟悉。我們很難走進他們的世界,而讓他們走出那個只有自己閃爍的孤獨世界,卻需要我們萬眾一心。但僅靠一些機構、愛心人士是杯水車薪的,他們需要的是整個社會對他們的如夏雨雨人的包容與理解,關心與尊重。

@心塞塞

我在去年11月參加了一次自閉症兒童的社會實踐。其實已經過去蠻久了,但我卻總也忘不了。我覺得他們不是自閉,只是有些孤獨,於是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獲得些許慰藉,不理俗世。雖然只有短短的8個小時,但他們父母對他們的愛卻深深觸動了我,他們太不容易了。面對著一直不看自己,對自己的話毫無反應,冷漠對待的孩子,他們多年如一日的呵護他們,專心照顧他。或許他們也曾被孩子的冷漠傷透了心,在夜晚默默哭泣,然而,給孩子展示的只有燦爛的笑臉。我不曾真的感受到自閉症父母的壓力,但我知道,他們一定比我想像的更加艱難。

@maiden

做自閉症兒童的志願活動讓我感受頗深。去之前內心還是有點小害怕的,畢竟之前沒有接觸過,害怕自己不經意的舉動或者言語一不小心傷害到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但是,接觸之後我才發現,其實當他們以孩子而不是病人的身份出現在你們的面前時,和普通孩子是沒有區別的,他們依然純真,依然熱淚盈眶,依然會在玩耍時,露出可愛的笑臉。看得出來,他們玩的很開心,和我們這群大朋友唱歌,跳舞,甚至比一般孩子還少了對陌生人的牴觸。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們不應該用有色眼光來看待這群仍然葆有純真的天使,應該更加愛護他們,呵護他們,維護這混雜社會僅有的白。

@中國好小夥121

自閉症兒童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每個人都像一顆星星️,發著光卻不被人發現。地球不停轉動,而你隱藏其中,閃爍的瞳孔,像閃爍的燈火,點亮整個世界。

@星光益彩自閉症藝術療育

希望大家能不歧視、不嫌棄,多理解、多關愛,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需要得到大家的肯定、讚美、鼓勵。他們可能不會表達思想,但他們也有做人的權力與尊嚴。

自閉症的孩子都天生智力障礙嗎?事實也不是這樣的。鄒小兵教授撰文:「也許那種超能力(例如藝術家史蒂芬、動物學家天寶、『中國畢卡索』畢昌熠等)的自閉症還是較少,但是擁有比一般普通發育兒童更強的音樂美術藝術能力的自閉症孩子可能佔自閉症患者總數的10%!」

或許他們是天才,

或許他們有智能障礙,

不管他們怎樣,

他們只是我們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

文 | 張煜宸 程聰逸 趙瑋

圖 | 張煜宸 趙瑋 網絡

編輯 | 趙瑋

相關焦點

  • 《遙遠星球的孩子》之我也很高興認識你
    《遙遠星球的孩子》②
  • 紀錄片人遙遠星球的孩子——沈可尚
    第一次對於他作品的認識是來自於《遙遠星球的孩子》。 初聽這名字,以為是天馬行空的科幻片,但是看完才知道這個片子承載著一個沉重的主題—肯納症(即孤獨症自閉症),本想將《遙遠星球的孩子》做成教育性紀錄片的沈可尚後來發現,這樣的科學認識遠遠不夠,應該更加關注他們的情感和生活,試圖去理解他們的世界。於是,有了接下來的《築巢人》。
  • 【文章】遙遠的星球,一粒沙
    觀劇前,一直以為賴導是眷村出身,我對眷村有一種迷信,臺灣的文化名人似乎都出自眷村。後來在百度捜索,發現有關眷村的資料似乎多數沒有把賴導放入,從他的出生地和出生年月看,似乎同臺灣眷村沒有直接關係。我的印象一定來自他與王偉忠先生合作的《寶島一村》(只看過報導)。問過朋友,話劇講什麼?朋友也說不清,說有點科幻,穿越。她很佩服佩佩,七十歲了要背大段臺詞。我略微有些忐忑,是否有點理念當先?
  • 星球大戰|我們來聊一聊黑暗面原力的使用者——西斯
    最有想像力的人類都在這兒了善不是單獨存在的,需要惡作為其對立面才能成立。在《星球大戰》與善對立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Dark Side——西斯。是否暗示著會有關於Dark Side的新劇情呢?還是我們之前所了解的光明與黑暗面在盧克的內心有了新的解讀?帶著疑問,本期我們來聊一聊黑暗面原力的使用者——西斯。西斯(Sith)是一支使用黑暗面原力的古老組織,與絕地相對立。
  • 音樂唱作人Gonna飛《遙遠星球》新歌首發!一首關於守候的歌
    ——你在遠方的那頭,享受著自由體會沒有我的星球《遙遠星球》是獨立音樂唱作人Gonna飛近期創作發行的一首新歌,在這首歌曲中,他延續了以往的創作風格,輕鬆的旋律線,節奏明快,歌詞卻講述了一個充滿了淡淡的憂傷,是一個靜靜地坐在小溪旁邊聽的歌,邀你一起聽。
  • 《聽肖戰說》我們的心就像相距遙遠的孤單星球,直到有個人出現
    「我們的心就像一顆顆相距遙遠的孤單星球,直到有個人出現,於是我們的世界玫瑰盛放,真愛降臨。」
  • 電氣女士「簡迷離」 他們是怪獸星球的大總統,帶著遙遠星系的福利降臨地球
    他們服裝怪異、行蹤隱秘,一個稱自己來自成都,一個說自己來自巴黎,但是,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是來自怪獸星球的雙子星,他們管自己叫「簡迷離」。
  • 你來自哪來自哪個星球
    真正的本質就是力量的較量,你想一下這個瘋狂的想法,我們人類都是來自不同的星球,因為我們本源就是宇宙裡的一粒微生物,然後不斷去整合也會產生一個小宇宙。宇宙有很多個宇宙而你也可以是宇宙裡的小宇宙,你的小宇宙裡自然有你的星球,你是來自哪一個星球呢?那麼你就會帶著這個宇宙信仰與力量來到這個世界,使命會讓你完成在地球裡該有的課業。我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其實也是在尋求自己的真理世界而來。
  • 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名「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
    第二次接觸,是鄰居孩子,那年我開始備孕。第三次深入了解,是我家雙胞胎2歲2個月也沒開口說話,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其他詞語包括「水」都讀不清,我開始接觸這個群體,接觸更多被確診為「自閉症」的患兒家長。每個「來自星星的孩子」,都是一名天使。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世界,也都比你想像的更愛你。
  • 賴聲川渴望與幻想之詩歌,牽手鄭佩佩,話劇《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登錄舟山
    在她出生後八個月,她的父親離奇失蹤,雖然據傳說他去了上海,但她的母親葉櫻,始終堅信丈夫去了一顆遙遠的星球拯救外星人,她一等就是20年。 這些縱橫交錯的線條,匯聚在20年後、同樣人心惶惶的臺灣。2003年,非典。
  • 【我們都是外星人,你來自哪個星球?】
  • 遙遠的星球|海王星:夢幻的藍色綿延
    海王星距離太陽遙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它接收到太陽的光和熱不到地球的1/5。海王星以5.43千米/秒的速度沿著近似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公轉一周需要165年,人類若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即使是最長壽的人,也很難活到它的一年。不過它一天的時間很短,自轉一周僅需15小時57分59秒。像這樣一個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的行星,引力一定也非常大。
  • 我有一個弟弟 · 來自星星的你 給孩子讀首詩 · 第191期(專屬推送)
    你不期而至,似來自另一個星球的王子,至純至真。
  • 女子自稱已250歲 來自神秘星球(圖)
    自稱來自金星的奧妮克。(圖片來源:臉書截圖)在2014年的挪威國際UFO會議上,有一位演講者備受矚目。她就是自稱來自金星的奧妮克(Omnec Onec),她帶來的訊息令人大呼不可思議。奧妮克說自己出生於金星,小時候攜帶著靈性階層授予的特殊任務來到了地球。她帶來了被地球人遺忘的太陽系歷史,以及人類真正的起源。據奧妮克說,在很久以前,火星、土星、木星和金星上都曾有過物質生命。
  • 昨天,你看到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了嗎?
    他遞給我的畫那一刻,我才切身體會到,自閉症兒童有他們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不能用自以為的刻板方式去跟他們交流。就像有人把自閉症兒童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生來孤獨,像來自遙遠的外太空,不懂得地球的語言。自閉症兒童確實存在語言和交流方面的障礙,但他們對視覺信息非常敏感,這也是一種補償機制。
  • 來自潘多拉星球 奔馳全新概念車Vision AVTR發布
    想當年,阿凡達以極其新穎的3D展現方式,讓全球影迷都進入了一個觸手可及的潘多拉星球。而這款奔馳的Vision AVTR又能否將一眾車迷帶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呢?在外觀方面來看,整臺車的設計十分科幻。在官圖中還採用了潘多拉星球上的環境來烘託車輛是神秘與前瞻性。奔馳官方表示,這款以「阿凡達」命名的概念車是旨展示一種「在非常遙遠的未來」裡融合人機互動的交通方式。
  • 遙遠星系中,也有性別不平等?《星球大戰》你真的看懂了嗎?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獨立完整的虛擬宇宙,一場酣暢淋漓的正邪之戰……不過,在這個遙遠的星系,怎麼還延續著地球上物化女性這一類性別不平等事件?       一部影響力巨大的電影,尤其是冠以科幻、名垂史冊之作,是否應更注意其所傳播及暗示的信息?
  • 巨石來自外星球?是你來自外太空!
    神秘的金屬巨石(圖片來源:CATERS NEWS) 這些神出鬼沒的石頭究竟是不是來自於外星我們還無法斷定,不過事實很可能是:巨石不一定來自外星人,而人一定來自外星球
  • 「請到我的星球做客」
    這組以星球為主題的海報是 Soul APP 聯合 WABC 藝途公益基金會,在粟上海社區美術館舉辦的一場「不因特別而孤獨」的藝術療愈公益展。 孤獨症的孩子被外界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澄澈,也像星星一樣遙遠,孤身。
  • 《星球大戰》火了40年,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我真想住在那『遙遠的銀河系』裡。不過在兩個小時的電影時間裡,我確實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誰會想到,這個當年的初中生後來就真的因此走了科學這條路,最後還進了頂尖科學機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專門研究天體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