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返場綜藝《嚮往的生活》的消息一出就引發了觀眾的熱議,宋丹丹在《嚮往的生活》中的形象一直倍受觀眾喜愛,非常期待今晚的節目播出,和我們的常英共赴一曲《心火燒》!
其實在演藝圈中很少有藝人可以像宋丹丹這樣,用一個又一個經典熒幕形象,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從小品《超聲遊擊隊》開始,隨後的十幾年,我們常常會在熒幕上看到她亦莊亦喜地駕馭著不同的角色。而些經典的螢屏角色也成為了幾代中國人心中難忘的美好回憶。
作為一名演員,宋丹丹是如何走上她的喜劇生涯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宋丹丹的喜劇人生!
1981年20歲的宋丹丹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訓練班,從此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
80年代的宋丹丹曾主演過多部話劇、電影、電視劇,在1985年的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中,宋丹丹扮演的不良少女宋小麗為他贏得了第六屆中國電視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的榮譽。
1989年宋丹丹首次登上春晚的舞臺,演出小品《懶漢相親》,這一部小品讓宋丹丹一時聲名鵲起 ;繼這個小品一炮而紅後,宋丹丹乘勝追擊,1990年的央視元旦晚會小品《超生遊擊隊》令她的喜劇形象更上一層樓。
當時黃紅打電話邀約宋丹丹出演《超生遊擊隊》,宋丹丹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她在電話裡說我演不了,我大著肚子呢,沒想到黃紅卻高興的說,要的就是孕婦來演,之後大著肚子的宋丹丹在排練廳完成了一次次的彩排。
宋丹丹的小品之路雖然看起來十分順利,但是在宋丹丹的心裡,演小品其實是迫不得已,她說:「我為什麼會演小品啊,我當然也想演大片兒啊,我也想進好萊塢,我也想跟大導演合作,但是人家不找我呀,怎麼辦,小品來找我了,我就得去琢磨。」
之後,宋丹丹又憑藉《昨天、今天、明天》《火炬手》等小品中的白雲大媽形象,鞏固了他一線喜劇演員的地位。
憑藉在這些小品,宋丹丹的嬉笑怒罵、熱情奔放的形象深入觀眾內心,使她成為春晚語言類節目呼聲最高的演員之一。
然而,十年的時間都沒有接到戲約,讓作為影視演員出身的宋丹丹感到十分沮喪,於是她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罷演小品。
於是從2001年到2005年,她連續5年不上春晚。她想也許是自己演小品,大家就不認為她可以演影視劇。那段時期她很焦慮,長時間的事業空窗期,還給她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
2008年,宋丹丹最後一次登上春晚舞臺,她和趙本山合作的《火炬手》反響平平。同年她主演的電視劇《馬文的戰爭》卻引發收視熱潮。她突然回到了影視圈,她想這都是最好的安排。
成為演員的30多年裡,她跨越十幾年,先後在《我愛我家》《家有兒女》,兩部人盡皆知的情景喜劇裡當媽。
在現實生活中宋丹丹是一名單親媽媽,別看在《嚮往的生活》她中老是懟自己的兒子巴圖,其實在她十分愛自己的兒子。
離婚後的宋丹丹曾一度充滿了絕望。作為單親媽媽,面對全班最調皮的兒子,她也曾經歷過身心俱疲,焦頭爛額的時候。校長告訴她,你的孩子我們教不了,你領回家去吧。於是宋丹丹想盡各種辦法,把巴圖接到了國外!回首多年前與兒子相依為命的情景,宋丹丹痛並快樂著。
隨著巴圖的長大,他繼承了母親的幽默天賦。巴圖也和宋丹丹一起出演過《老牛家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媽媽的花樣年華》,《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一系列影視作品,來自生活的磨礪,濃厚的母子深情,也讓巴圖更為熱愛生活。
而面對自己曾經失敗的婚姻,她說:「我非常幸運,我有幾次失敗的婚姻,它帶給我非常多的對人生的體驗,讓我成熟!」
回顧起這些年與兒子的起起落落,悲喜交加,覺得人生已經折騰夠了,接下來的時間平平淡淡地度過就好。
她曾經用「狂妄」來形容二三十歲時的自己,「覺得中國最好的女演員就是我,什麼都能演。」幻想著有一天能得奧斯卡。
但在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後,回想起過往,她會覺得自己「並沒有那麼天才」。她說:「那些年輕時的經典作品,大概就是我才華和運氣的極限了。」
至於那個奧斯卡的夢也不過如此,「就算得了奧斯卡又能怎麼樣呢?
過去的好事、壞事,終究都是往事;過去的愛人、友人,終究都是故人。讓歲月就成為歲月,遺憾就當作遺憾,尊重現在、善待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