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創新企業是否應該重視智慧財產權,向來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本文作者通過分析目前風靡市場的智能鋼琴the ONE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情況,發現the ONE的專利在市場上並非the ONLY one的秘密,由此引出了初創企業專利布局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周董般的浪漫婚禮,但也許心中還有零星的偶像劇男女主人公的殘念,例如有些便是坐在黑色鋼琴前,手指尖流淌出動人的音符,而在當下琳琅滿目的創新產品中,出現了一款「The ONE」智能鋼琴,它的宣傳讓我們覺得實現這個夢想或許沒那麼難。在相關報導中這樣介紹:後蘋果時代,The ONE將用戶體驗與鋼琴結合,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於音樂教育領域,實現了鋼琴跨平臺與多種智能設備一體互動,用戶通過一個app,即可在鋼琴上實現教學、練習、遊戲和分享的多元操作。而我們也注意到這樣一種說法:The ONE智能鋼琴,作為獲得蘋果公司MFi認證的智能鋼琴,是小葉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產品。那這款創新產品有著怎樣的專利裝備,讓我們一探究竟。
以公司名稱進行專利申請人的檢索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站上沒有檢索到任何專利,而以其創始人葉彬進行檢索共檢索到如下四篇專利。
專利申請號
名稱
專利類型
申請日
授權公告日
2013203745680
電鋼琴
實用新型
2013.6.27
2014.8.13
2014301755122
鋼琴
外觀設計
2014.6.10
2015.1.07
2014102657658
電鋼琴的音符提示方法、系統、移動終端和電鋼琴
發明
2014.6.13
/
2014203179771
電鋼琴的音符提示裝置以及具有其的電鋼琴
實用新型
2014.6.13
2015.1.14
其中,2013203745680專利申請中已經體現了LED提示燈,但其作用僅為糾錯而非演奏音符提示,與The ONE產品相對應的主要為後三篇2014年申請的專利,從類型而言,外觀設計、方法和裝置,專利申請保護的角度很全面,但我們注意到如下問題,這三篇專利均申請於2014年6月,而在2014年6月前,The ONE已經參加了三次博覽展會,在迷笛音樂節亮相,並受CCTV在內的多家媒體報導。即在專利申請前,專利產品已經被頻繁公開,可以料想這對專利的穩定性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看完內部申請,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同類產品。從對The ONE產品的介紹可以看到,其最大的兩個賣點是:1、可以與智能設備相連,擴展電鋼琴的功能;2、可以實現跟燈練習,即通過LED燈的指示進行彈奏。從第一點而言,早在2011年,就有著名樂器製造商山葉推出iPad音樂電鋼琴的新聞,其實如果再進一步了解電鋼琴,我們發現只需要一定的轉接設備,所有的不是太老的電鋼琴都可以和IPAD連接。
實際上,The ONE產品相關的三篇專利所保護的發明點也僅為實現其第二個賣點的功能:音符提示方法和裝置。但遺憾的是,這一點也並非沒有先例,例如卡西歐飄韻PX-500L就是一款帶鍵盤發光指示功能的電鋼琴。檢索卡西歐的相關專利,我們在國內專利中有如下的收穫:
專利申請號
名稱
專利類型
申請日
授權公告日
991097149
鍵盤
發明
1999.7.8
2003.11.19
2006101308994
演奏訓練裝置
發明
2006.11.23
2012.3.28
2010101989145
演奏訓練裝置
發明
2006.11.23
2012.8.15
其中第一篇專利詳細描述了一種發光鍵盤,後兩篇專利則均為對演奏訓練裝置即鍵盤提示功能的進一步改進,並在背景技術中指出鍵盤發光提示為現有技術,例如在2010101989145的背景技術中提到:在具備鍵盤的電子樂器等樂器中,用於提高演奏技術的演奏教練功能,廣為人知。
例如在鍵盤的各個鍵上設置LED(發光二極體)等發光元件,根據演奏的樂曲數據的音符打開事件,使應該按動的鍵發光來引導演奏。在2006101308994中也進一步指出日本JP2000206965作為鍵盤發光指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
除去上述信息,我們還進一步檢索到如下發明點相近甚至相同的國內專利申請,從這些信息可以看出,這一款產品,根據現有技術,其專利申請或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是存在問題的。
專利申請號
名稱
專利類型
申請 日期
授權公告日
2004100127085
樂器演奏提示器
發明
2004.2.6
/
2005100187860
樂器光引導演奏裝置
發明
2005.5.26
/
2013300764007
鋼琴學習機
外觀設計
2013.3.22
2013.7.24
2013208610904
鋼琴學習機
實用新型
2013.12.25
2014.8.13
我們期待著從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但創新並不能只是喊喊口號就夠了。雖然現在的中國創業者已經有了更加前瞻的思維,他們並不缺乏專利意識,並開始學會用專利來武裝自己的產品,然而這僅僅是一個從零到有的開始。作為接觸發明創造最多的專利工作者,往往剛發現一種創新產品時候的欣喜有多少,通過專利信息驗證其創新性後的失望就有多少。
我們還在期待無數的創新來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我們並不缺少的是所謂的中國式創新。從專利層面上說,要產出真正有誠意的創新產品,我們還需要更準確的專利情報檢索信息、更健全的專利預警機制、更全面的產品專利布局等等。
路,或許還很遠,但至少我們已經開始了。
註:封面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吹IP」說東說西,寫你能看懂的智慧財產權。我們歡迎更多優秀的文章,我們的郵箱是:iptree@iptalent.com,或進入「我要吹牛」/社區,進行評論。
如果你是IP達人→回復「專業」
如果你是時尚潮人→回復「時尚」
如果你喜歡逛街→回復「街拍」
如果你閒得無聊→回復「口水戰」
如果你崇拜老闆→回復「老闆」
如果你想成為老闆→回復「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