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最早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2020-12-24 江南吳越

坤輿萬國全圖》(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是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繪製。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現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

一直以來,這幅堪稱時代巨製的歷史地圖,被認為是李之藻在義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的幫助下繪製的,特別是其中涉及的歐洲、美洲地理部分,並說《利瑪竇中國札記》書中有所謂的記載,說其「母圖」是基於1570年的《奧特裡烏斯世界地圖》;甚至還有一種聲音,說這圖壓根就是利瑪竇的作品,利氏在自己所攜帶來的歐洲地圖的基礎上,翻譯一下,把中國移到中央,再細化、添加點中國的地方而已。

確實,這美洲的地理在1600年代,對中國似乎是個盲區。按照當前普遍的歷史觀點,中國人航海走的最遠的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鄭和,他率領的船隊的最西記錄是東非洲,所以在1602年之前,中國人對於美洲是沒有任何認知的。而美洲就是前面敘述過的哥倫布於1492年誤打誤撞首先發現的。這個觀點在中國有海權意識以來,已經籠蓋國人近二百年。

然而這個「公識」在2010年被一個叫李兆良的中國人所打破。李兆良 1943年生於香港,化學教授,前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長。2010年7月,在馬六甲的第一次國際鄭和會議上李兆良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英文),證明了《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自己測繪的世界地圖,和利瑪竇沒有太多關係。這篇論文發表後,和其他所有的科學性質的論文一樣,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很戲劇性地,當年也就是2010年12月,央視CCTV4製作了一期關於《坤輿萬國全圖》的專題節目,這期節目沿用的還是以前的舊觀點,該節目正好被李兆良先生看見,他很激憤地在博客及微博上發表了對央視質疑的文章,並對這個事情進行了一個科普性質的解釋。

依賴於網際網路新媒體強大的輻射力,這才一石激起了千層浪,這個顛覆既往認知的新觀點,在網絡上馬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進而引發很激烈、深遠的討論。有人支持、認同並稱好,也有人斥之為「民科」;因為李先生畢竟不是一個歷史學家,也非地理學的專業人士。隨後,不光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媒體,在西方荷蘭一家權威的專門討論世界地圖歷史網站(MapHist.nl),也為這個主題引發了一次中西方的論戰式辯論;長時間辯論的最後結果是:西方代表自認為其最先引起爭論的帖子「都有原發性錯誤,永久關閉,不留存檔。」,以李兆良為代表的中方以充足的史實和證據,基本說服了對方,西方參與者最後自嘲,稱《坤輿萬國全圖》是「不可能的黑鬱金香」(Impossible Black Tulip),並因此而在2015年1月關閉了這個權威的知識性網站。

由於這些分歧和討論所激發,李兆良先生於2012年4月出版了《坤輿萬國全圖 - 明代測繪世界》(聯經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了《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聯經出版社),這是兩本在該領域科普式的專著,進行了一個更詳細、更深度的挖掘,證明鄭和曾領先哥倫布70餘年(1420年左右),下西洋航行到達過美洲,而《坤輿萬國全圖》的繪製成功,正是依賴於鄭和船隊的《鄭和航海圖》所測繪和記錄成果,西方同時代所出的地圖,反而是吸收的中國的航海成果。李兆良的書推出後在東西方掀起波瀾,中西方的媒體競相邀請其進行了有關的講座,西方更有專業人士邀請他出席相關的國際學術論壇,參加進一步的研討。

那麼李先生是如何關注到這個問題,又是如何「殺手鐧」地澄清、證明了這個已經顛倒了快600年的歷史認知呢?

李兆良先生關注鄭和下西洋和世界歷史地圖是從一塊「宣德金牌」開始的,其時是2006年,這塊金牌是在美國東部離海岸約300哩左右的一個小地方出土的。李先生本人從一位歐裔美國人手中,以很低的價格,買下了這枚美國人看不懂的小圓銅板。最後被認證為明宣德年間的黃銅工藝製作,上有「委賜」與「委制」的中國字。李先生正是通過無意中獲得的這枚美國出土的「宣德金牌」,為了追尋它的來歷,進行了浩繁的考證和思辨,收集了數百項證據,最終在《坤輿萬國全圖》裡找到最重要、最有說服力的答案,也找到了這個掩藏了有近600年的歷史奧秘。

至於李先生如何論證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是基於約200年前鄭和下西洋的測繪成果,而不是從利瑪竇的西方所來,只要不先入為主地盲從,邏輯很是簡單明晰,可以歸結於以下幾個要點:

坤輿萬國全圖》裡出現了一些中國的古地名,是永樂宣德年間的習慣。比如永樂北徵的地名(遠安鎮,清虜鎮,威虜鎮,土剌河,殺胡鎮,斡難河)和永樂逝世的地址(榆木川)。這些地址在萬曆朝的1600年代,經過百年的政事變遷,已經不具備特別的意義。

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對古越南的稱謂:宣德三年(1428年)越南脫離明朝,改交趾為安南,萬曆年間的其他地圖都標稱安南,但在《坤輿萬國全圖》仍標註為「交趾」。(編者按:類似於現在的地圖把北京標為北平。)

坤輿萬國全圖》裡出現了一些歐洲的城市,是1420年間的形態,而文藝復興後1600左右的主要城市,卻沒有出現。如:「沒有教宗領地-教皇國(Stato Pontificio),沒有託斯卡納(Tuscany),佛羅倫斯(Florence)」,甚至沒有 「利瑪竇出生地,馬切拉塔(Macerata),屬於教宗領地」,這就好比你當前畫一幅中國地圖,卻不標註北京,上海,香港。傳教士利瑪竇帶來的地圖卻忘記了自己的出生地、教宗所在地,這是違背常理的。

坤輿萬國全圖》裡出現了一些美洲的地理標識,利瑪竇時代歐洲人還不知曉,是200年後才知道的事情,所以這些美洲地理信息不可能由利瑪竇帶來。

坤輿萬國全圖》首先標註的澳洲為「南方之地」,而1602年《坤輿萬國全圖》已繪成時,澳洲還不被西方所知,西方是於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託勒斯發現的澳洲;「南方之地」後被拉丁文翻譯為Australis(南方),再後來翻成英文Australia。從這個地名就可以看出地圖之先後、源流。

坤輿萬國全圖》圖上的天文標識是中國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概念,不是西方的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Saturn 等的音譯。《坤輿萬國全圖》所謂參考的母本-奧特裡烏斯(Ortelius)、墨卡託(G.Mercator)等人繪的地圖,事實上,奧爾蒂利和墨卡託的地圖比《坤輿萬國全圖》簡單而且錯誤。錯誤的地圖不可能是正確的地圖的摹本

鄭和具備發現「美洲」的時間和能力:鄭和七次大航海,共出動200,000人次,是歐洲任何一個航海者的能力一千倍以上,每次出海分多路,歷時2-3年。而1497年的哥倫布的三條船,不足百名船員,僅用3個月就「發現美洲」。

鄭和具備發現「美洲」動機:中國唐代已經與西亞貿易,元代已經到歐洲和非洲東部,甚至有說法認為已經到非洲西部。作為明代永樂大帝的一項宣揚國威、傾國之力、教化萬方高調的「下西洋」活動,理應走的更遠。

近年才被發現的原因:《坤輿萬國全圖》高2米,寬4米,有1114個地名,印在書上,只能看清輪廓大概。過去幾百年來,很少有人有機會看到原圖的精細部分。最近10年來,網際網路有高分辨掃描版,這驚天秘密才能被分析、被打開。

李兆良先生雖出生於殖民時期的香港,精通西學,在生物和化學領域頗有建樹,卻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是熱愛,正如其著文所稱,他「最終的目的不是為鄭和翻案,更不是為中國掙回美洲大陸的主權」而是為了求真、求實,及用一個實際的例子去告訴讀者如何去求真、求實。李先生更是提出了一些更深刻的思考:「地圖擺在那裡,大家有眼睛看,看不出破綻是心障」並震耳發聵地指出,這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學東漸帶來地理學』這種偽歷史,延伸成『中國在西學東漸以前沒有科技』的歪論,影響國人的自尊、自信。」,當然也蒙蔽了國人早應該發現這些破綻的眼光。

誠者斯言,曾幾何時,至少1840年以前,我們的先祖對自己的文化是目空一切地自信,經過半個多世紀被「崛起」的列強們聯合起來蹂躪,再經過一系列的國變和政變,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不破不立地對否定,我們的國人變成了對自我文化目無一切的自卑。這種「在社會或文化轉型期裡最易發生的因補偏救弊而矯枉過正」,非常鮮明地體現在我們的國民性上。現在是時候進行文化上的撥亂反正,從一個多世紀的自損、自戕、自卑的「殖民後」心態下恢復到自尊、自強、自信。即使有強大的經濟,而沒有強大的文化自信與之相匹,國則始終不穩,陷入內耗或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樣,空有能買遍美國的財富,卻始終是一個隨時可被宰割的二流國家。

警者斯言,本書裡所有質疑的,很多是明顯有違常理的邏輯問題,而我們一直都選擇了盲信盲從。所以,對近現代的歷史過程有一個新的檢討,形成對中學、西學一個真正理性、獨立的思辨能力,是摘掉心理暗枷、增強國人自信的開始,是擺在我們民族復興路上的當務大事。

轉自丘盛才

相關焦點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而約翰·羅斯坎普在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巖石上發現的象形文字似乎是商朝末朝以後中國人使用的古老文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甲骨文。
  • 澳大利亞土著原住民是中國人汪大淵最早發現的
    有些史書記載說是歐洲人先發現了這些土著人,其實不然,最早發現他們的是中國人汪大淵。相傳在14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汪大淵隨中國商船遠遊到大洋洲並第一個見到了這些土著人,但他並沒宣揚引起世界的注意。汪大淵遠航回國後,便著手編寫《島夷志》,把兩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國社會經濟、奇風異俗記錄成章,作為資料保存下來。
  • 到底誰先發現的美洲大陸?有證據表明,中國人比哥倫布早了上千年
    有網友問:美洲大陸到底是誰先發現的? 根據傳統的說法,航海家哥倫布是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為此作為哥倫布的家鄉,西班牙每過10年都會舉辦一場哥倫布紀念會。
  • 為何中國人幾千年都沒發現澳洲?明明就在東南亞附近!
    在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地理大發現是由西方人完成的。通過哥倫布等人的探險行動,人類發現了美洲,將舊大陸和新大陸連為一體,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除了南北美洲外,地球上還有兩片土地,一個是遙遠的南極洲,一個是緊挨著東南亞地區的大洋洲。
  • 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事實上早在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出現之前,歐洲學者Hemmer等人就已經識別出歐洲更新世常見的中-大型豹屬物種岡巴佐格豹Panthera gombaszogensis在形態上與美洲豹十分接近,可能代表美洲豹在舊大陸的祖先。這一觀點近年來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然而在這種假說下,新大陸的美洲豹應該是舊大陸的岡巴佐格豹從歐洲遷徙到北美演化而成的,那唯一的遷徙路徑是通過亞洲、白令陸橋,最終到達北美洲。
  • 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北鬥
    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北鬥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顆星組成。《春秋運鬥樞》云:「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
  • 【科研速報】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美洲豹現在分布在中南美洲,但分子系統發育學的研究表明美洲豹屬於非洲大貓,和豹(Panthera pardus)和獅(Panthera leo)組成一個支系,並且是這個支系最早分異的現生成員。這顯示美洲豹應該起源於非洲,經過遷徙擴散到達北美,南美。
  • 中國人發現了7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卻沒有佔領,留下一堆野狗
    因此,我們可以作如下推斷,從非洲遷徙而來的東亞人,有一部分在中國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進行採集狩獵活動,並在9000年前至1萬年前形成了黃河流域農業人群與長江流域農業人群;還有一部分人經過西伯利亞遷徙到了美洲,為美洲的印第安人貢獻了部分基因;而在田園洞人出現之前,中國人的祖先已經與巴布亞人、澳大利亞土著人群分離了。中國人的祖先與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分離的地點是在亞洲的南部。
  • 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
    弗裡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肇始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492年。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使世界的進程揭開了全新的 一頁。這是明確被公認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壯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他的直接目的是去尋找馬可·波羅描述的繁華盛世中的亞洲大陸,因為那裡有無盡的財寶。
  • 誰是最早到達摩洛哥的中國人
    中新社拉巴特十月二十八日電 題:誰是最早到達摩洛哥的中國人  中新社記者 劉雨生  摩洛哥王國位於非洲西北端,西瀕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門戶。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進入。現在的阿拉維王朝建立於一六四0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是該王朝的第二十二位國王。
  • 美洲大陸沒有原住民?並非英美開啟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
    在西伯利亞以遷移狩獵為生的獵人們則從西伯利亞經白令海峽進入到了現代的美洲大陸。 並且安安心心過了1萬多年,在他們進入北美之後地球開始逐漸變得溫暖,海水淹沒了白令海峽,美洲大陸與歐亞大陸分開,這些人即便想回也回不去了,於是他們就成為美洲大陸的主人,將這裡作為自己的家園創造自己的文明。所以在西方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前,我們習慣上將這些人作為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但是從他們的發展和來源而言,他們也是殖民者。
  • 航行到世界邊緣:維京人是如何發現美洲大陸的?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已經是婦孺皆知的著名歷史事件。公元1492年10月12日之所以能成為人類歷史最具劃時代意義的一天,很大程度是由於接踵而至的大規模經濟開發與軍事殖民活動將美洲大陸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徹底重塑,大西洋兩岸之間的激烈碰撞使歐洲的社會也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改變,推動著中世紀的歷史車輪以更快的速度朝著近代前進。
  • 中國人比哥倫布更早到達美洲嗎?
    這也就是說,比哥倫布早1000年就有中國人到達美洲了。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是否比哥倫布更早到達美洲的爭辯序幕,時至今日學術界仍在爭論不休。 1975年,在加利福尼亞近海發現了一些中心有孔的圓形大石塊。美國考古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石塊是3000年前一隻中國古船因失事拋下的石錨。一些學者研究了當時中國的航海技術,確認當時的中國人已經有能力在大洋上航行。
  • 中國這個名字從何而來,為什麼叫中國,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這是中國兩個字最早的文字記載,這句銘文的意思是: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在這個叫何尊的祭器中,中國指的是天下的中心,由於此尊想表達的是周成王在成周興建都城,所以也可以指洛陽及周邊地區,但當時西周的都城在鎬京,也就是今西安,所以中國也特指洛陽到西安為中心的周朝統治區。
  • 「世界地球日」,說說中國最早寫了「地球」的詩歌是哪一首
    在古代各國,對地球形狀的猜測就有多種,這裡面自然也有認為是球形的,但畢竟都是假說和猜測,直到十六世紀才由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第一次人類環球航海證實。在明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為中國帶了這種理念,他在為中國皇帝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上,第一次出現了「地球」這個名詞。在此之前,中國有大地的概念,卻沒有地球的概念,所以把地球作為一個概念和名詞寫進詩詞裡肯定不會很早。
  • 她被譽為美洲甜心,最早唱紅《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原曲
    Libertad Lamarque 1908年11月24日出生於阿根廷羅薩裡奧,細心留意,會發現她的名字「Libertad 」很有意思,因為父親是無政府主義者,特意為她取了一個帶有「自由」的姓名。她又唱又跳,又會表演,一生出演了數十部電影,錄製了數百首歌曲,年輕時候就在整個拉丁美洲聲名鵲起,並被稱為「美洲甜心」。說起這位「美洲甜心」經典作品,不得不提這部Roberto Gavaldón導演、1956年上映的電影《Historia de un amor》(愛情故事)。
  • 地理大發現對近代自然科學的影響
    當時通過地中海到達東方的道路行不通了,人們就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大西洋,企圖重新找到一條通往東方世界的道路,希臘人已經知道地球是球形的,關於地球的基本知識和中國人最先發明的羅盤,使他們敢於尋找新的航線。1486年,哥倫布企圖向西航行,到達印度,他找到了西班牙國王,而當時西班牙忙於同阿拉伯人的戰爭,並沒有支持他的計劃;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經過非洲最後到達好望角,發現了非洲;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美洲;1497年葡萄牙國王派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最後麥哲倫完成航球旅行。準備一次航海等各種活動,這是需要大量的航海人才的。
  • 國家丨美洲是被一個倒著走的「瘋子」發現的?
    從國家建立開始算起,美國到現在也不過200多年的歷史。 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美國所處的大陸——美洲大陸,也只是在500多年前才被發現。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洲大陸和亞洲、歐洲大陸之間分別隔著廣袤的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由於當時航海技術和經驗的缺乏,美洲一直是一塊神秘的大陸,靜靜等待著被發現。
  • 中國才是美洲文明締造者
    姆大陸這個詞最早是在19世紀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所提出的。他曾經是綠意盎然的土地,這塊大陸從東到西大約有五千英裡,從北到南大約有三千英裡,比南美大陸還要大。相傳地球上第一個帝國的建立正是在姆大陸上建立的,同時還創作了很多的城市。姆大陸上的國君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陸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最神聖的宗教領袖。
  • 中國最早發現歲差的人——虞喜 - ·東南商報
    年前就人工栽培了稻穀,樓璹的《耕織圖》是中國最早完整記錄男耕女織的畫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農業科普畫冊;  醫學上,在唐、五代有陳藏器、日華子,宋代有臧中立,元代有滑壽,明清宋氏婦科、陸氏傷科、範氏內科至今為寧波人解除身體病痛;  建築學上,宋代偉大的建築學著作《營造法式》,在寧波的保國寺中能找到現存最完整的實例;  生物學上,明代屠本畯著述的《閩中海錯疏》是中國最早的海產動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