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2020-12-23 歷史百家爭鳴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

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關於此次的報導是在2015年7月9日,現在網站上還有這則新聞,可以說已經是老新聞了,五年前的文章又拿出來宣傳 ,這典型是中國在炒作宣傳,以吸引眼球。

美國學者只是巖畫愛好者

當時報導的新聞內容翻譯過來大意是:美國學者約翰·羅斯坎普聲稱已經發現了84個象形文字遺址,它們與美國各地包括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獨特古代中國遺址相匹配,其中許多象形圖已經給中國古代文字專家評估,它們看起來像中國幾千年前的象形文字,而約翰·羅斯坎普在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巖石上發現的象形文字似乎是商朝末朝以後中國人使用的古老文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甲骨文。

我們在深層次的研究,其實約翰·羅斯坎普只是一個巖畫愛好者,而並不是一個歷史學者或者考古學家,他宣稱的這些內容,只是他個人的觀點,並不能代表學術界會認可,目前,就連有史書記載的夏朝都不被國際認可,更不要說,只是相似的象形文字了。

當然了,約翰·羅斯坎普一直致力於對美洲發現的象形文字進行研究,他也發現其實這些文字跟甲骨文有相似之處,並且做了很多推測,只是這些象形文字還只是推測,還沒有實質的證據能夠證實,這些內容如果要被證實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

象形文字很多,甲骨文只是其中一個

世界上有很多文字,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地球上的文字更加多,只不過由於英國的殖民策略,導致很多語言文字失傳,英語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語音,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中文則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主要還是中國人多的緣故,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使用英文,這是題外話。

文字按字音和字形,可分為表形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形文字是人類早期原生文字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美洲的瑪雅文和早期的漢字,而表形文字都是由圖畫文字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其實美洲的瑪雅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都是從圖形演化而來的。

世界各個地方的原始人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除了動植物外,其他的也基本雷同,比如太陽、月亮、天空、雲朵、雨、水等等,因此圖畫文字的對象都是一樣的,只是畫法有所不同,所以產生了分支,中國從甲骨文慢慢變成了方塊字,而瑪雅文字由於歐洲發現了美洲大陸進行殖民,對印第安人進行了殺戮,才變成了失傳的文字。

既然文字畫的對象都一樣,那麼有相似之處也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圖畫文字階段,基本都能看得出來畫的是是什麼,世界上的圖畫文字都有相似之處。

所以,雖然《每日郵報》報導了,但並不是真正的學術界的新的發現,也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我們中國自己更加要認清自己的位置,不要學韓國人,什麼都是自己的,這個世界是多彩的,有很多文明,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我們不卑不亢,最好自己就好。

相關焦點

  • 甲骨文:從中藥裡發現的中國最早文字
    2020年是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王懿榮殉難120周年。在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裡,設有王懿榮先生銅塑雕像,在放置銅像的長桌上還有兩包中藥,一包是打開的,另一包仍呈包裝形狀。這其中就有一段從中藥「龍骨」中發現甲骨文的故事。
  • 看看你的名字用甲骨文怎麼寫
    甲骨文,可以稱之為目前發現最早的具有體系的文字。主要盛行在夏商西周這段時間。甲骨文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象形說。我們可以看到甲骨文的文字很多依舊保留著一定的象形性。這塊甲骨是商朝武丁時期的(約公元前13世紀),傳為河南安陽出土。甲骨文當時是用來佔卜的,不管是國家大事還是生活中的小事,都有所涉及。比如甲骨中會佔卜軍事戰爭,會佔卜哪一天下雨,會佔卜自己的媳婦會不會給自己生個大胖小子,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竟然有甲骨出來的佔詞竟是「會生龍鳳胎」,有木有被雷到呢?但事實就是如此。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聖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倉頡創造的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
  • 甲骨文: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又像神來之筆
    1899年,晚清翰林王懿榮在甲骨上發現了文字,讓沉寂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重見天日。從再次涉世之初,甲骨文就帶著傳奇色彩。坊間有傳聞,說當初王懿榮在藥店抓藥,發現藥方裡的「龍骨」上有刻痕,經過仔細觀察之後,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文字。於是,他把這些「龍骨」買回家,開始了收集和研究。
  • 甲骨文之前有系統成熟的文字嗎?商代最早的書寫文字跟陶器有關
    有關漢字的起源,主要存在「八卦說」、「結繩說」、「書契說」和「倉頡造字」的傳說,後來還出現了「漢字西來說」和「文字多源論」等觀點,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成為最終定論。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沒有結論也是一種結論,符合漢字神秘、神奇、神性的特點。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系統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
  • 甲骨文創造:殷商部族的重大貢獻
    2006年,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表決通過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會這樣評價殷墟:「這裡出土的15萬片甲骨上,發現了目前中國文字體系最早的證據,至今仍為世界上1/4的人口使用。」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始末
    接下來,王懿榮對「龍骨」進行了反覆推敲、排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讓他很快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的文字,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最後,懿榮確認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號確屬一種文字,是我們祖先創造的早期的、而且是早於篆籀的文字,即是早於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這一發現使王懿榮驚喜不已,一掃連日疾病的陰霾。
  • 使用甲骨文的商朝,軍隊戰士穿的皮甲是在化皮屯村生產的嗎?
    (王建安 攝影)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化皮屯村,化皮屯村西距商朝紂王的鹿臺遺址約3000米,相傳,化皮屯村是商朝帝辛設置的皮革加工廠,是專門為商朝軍隊戰士製作皮革鎧甲和馬匹鞍具的地方。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 這些商朝璀璨的文化成就您了解嗎?
    在歷史長河中,商朝為我們的文化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揭開了中國可考歷史文化的大幕。在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商朝定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這也是殷商的由來。今天我們所知的商朝文化,基本都是來自殷墟的考古發掘。
  •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甲骨文怎麼寫麼?
    全國1000多萬的愛好者,在✍書法論壇✍交流!
  • 甲骨文上的輝煌九-殷墟甲骨名人堂
    《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世界從此承認中國的商朝"的標題,博得無數的閱讀和評論,除了羨慕嫉妒外,心中更覺得惡寒。
  • 這個優秀的女人,被忽視千年,甲骨文終於解密了……
    文物專家仔細觀察著這件每天都發出敦厚的「鐺、鐺、鐺」的「校鍾」,它上下部分均呈雲朵形狀,是長條形的「鐵鐘」,它中部一面鑄有漢文文字,文物專家一時無語凝噎,這正是努爾哈赤用生鐵一次澆鑄而成的「雲板」。文物專家與小學負責人交涉,答應給這所學校一件全新的「手搖鈴鐺」為學生報時,來交換這件「清太祖雲板」。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聯合國總部隆重開幕
    展覽現場(二)北京時間4月25日早上6時(紐約當地時間4月24日下午6時),由安陽學院主辦,聯合國薩爾瓦多共和國協會、聯合國NGO組織美國UCT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甲骨文發現120周年·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
  • 美國原住民的祖先是商朝人?為什麼有這個說法?
    2015年,美國考古學家在美國一個懸崖壁畫上面發現了一些古老神秘的文字,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文字固然是中國的甲骨文 1、《中華祖先拓荒美洲》書中有說當初那些軍隊連同家屬奴隸共二十多萬人一起遷徙到了美洲。
  • 清華美院博導用甲骨文設計表情包 「單身狗」在古代長這樣
    本文供圖:陳楠工作室陳楠賦予古老文字時代氣息 這套甲骨文表情包叫《甲骨有表情》,它的主體恰是若干個以「漢儀陳體甲骨文」為標準字體設計的文字擬人擬物角色。整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愛的甲骨文動態識字卡片,讓幾何化的甲骨文字和漢字一一對應,搭配局部小動畫及流行網絡詞彙,讓每個甲骨文字的圖案意義躍然眼前,方便讀者讀寫識記。
  • 河南一區,為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發現地,司母戊鼎是鎮國之寶
    文/史間一壺酒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遷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墟遺址,位於殷都區小屯一帶,橫跨洹河兩岸。古稱「北蒙」,又名「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3300年歷史。1961年3月,殷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殷墟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甲骨文「人」的字形解析:人是「契約人」,是「仁人」
    許慎最大錯誤在於,將漢字認定為象形文字,認為漢字的造字基礎是象形,然後就以象形為基本原理去解讀所有的字。對《說文解字》一定要認識到其兩面性。一方面的確保留了價值連城的信息,畢竟當時是在東漢,「去古不遠」;另一方面,也的確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對後人造成極大的誤導,就是將漢字的造字基礎認定為象形,將漢字當成象形文字。
  • 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最早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現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確實,這美洲的地理在1600年代,對中國似乎是個盲區。按照當前普遍的歷史觀點,中國人航海走的最遠的是明代永樂年間的鄭和,他率領的船隊的最西記錄是東非洲,所以在1602年之前,中國人對於美洲是沒有任何認知的。而美洲就是前面敘述過的哥倫布於1492年誤打誤撞首先發現的。這個觀點在中國有海權意識以來,已經籠蓋國人近二百年。
  • 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美洲豹現在分布在中南美洲,但分子系統發育學的研究表明美洲豹屬於非洲大貓,和豹(Panthera pardus)和獅(Panthera leo)組成一個支系,並且是這個支系最早分異的現生成員。這顯示美洲豹應該起源於非洲,經過遷徙擴散到達北美、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