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間一壺酒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遷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
殷墟遺址,位於殷都區小屯一帶,橫跨洹河兩岸。古稱「北蒙」,又名「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3300年歷史。
1961年3月,殷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殷墟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都區,隸屬河南省安陽市,是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是中國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的發現地。
中華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這些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為殷商流傳之書跡,記載了盤庚遷殷至紂王間270年之卜辭。
殷都區還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徵戰沙場。
另外,在這裡,盤庚遷都於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升相、蘇秦身佩六國相印、曹操屯糧於柴庫等歷史故事和傳說都發生在這裡。
在這裡,有韓琦墓——北宋三朝宰相韓琦墓地,位於殷都區皇甫屯村西,其墓誌是中國發現的宋代最大的墓誌。
該區工業基礎雄厚,早在1901年,廣東巡撫馬丕瑤之子馬吉森就在這裡投資興建了安陽廣益紗廠,是當時國內建廠較早、規模較大、設備較新的大型紡織工業企業之一。
如今的殷都區是安陽市的重要工業區,轄區內有安鋼集團、大唐安陽發電廠、中聯水泥、沙鋼永興、四大焦化等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形成了精品鋼及其深加工、機械鑄造、精細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輸料等主導產業。
安陽皮渣是河南傳統名菜,安陽「三大寶」之一。成品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狀,觸之柔軟而有彈性,聞之濃香撲鼻,口感爽滑、筋道。主要以粉條為主,加上大蔥、大蒜、葷油、精鹽、香油、蝦皮、紅薯澱粉、豬油、薑末等製作而成。
參考資料:《殷都區志》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