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區,為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發現地,司母戊鼎是鎮國之寶

2020-12-24 史間一壺酒

文/史間一壺酒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遷都於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

殷墟遺址,位於殷都區小屯一帶,橫跨洹河兩岸。古稱「北蒙」,又名「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3300年歷史。

1961年3月,殷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殷墟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殷都區,隸屬河南省安陽市,是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是中國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的發現地。

中華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這些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為殷商流傳之書跡,記載了盤庚遷殷至紂王間270年之卜辭。

殷都區還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徵戰沙場。

另外,在這裡,盤庚遷都於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升相、蘇秦身佩六國相印、曹操屯糧於柴庫等歷史故事和傳說都發生在這裡。

在這裡,有韓琦墓——北宋三朝宰相韓琦墓地,位於殷都區皇甫屯村西,其墓誌是中國發現的宋代最大的墓誌。

該區工業基礎雄厚,早在1901年,廣東巡撫馬丕瑤之子馬吉森就在這裡投資興建了安陽廣益紗廠,是當時國內建廠較早、規模較大、設備較新的大型紡織工業企業之一。

如今的殷都區是安陽市的重要工業區,轄區內有安鋼集團、大唐安陽發電廠、中聯水泥、沙鋼永興、四大焦化等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形成了精品鋼及其深加工、機械鑄造、精細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輸料等主導產業。

安陽皮渣是河南傳統名菜,安陽「三大寶」之一。成品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狀,觸之柔軟而有彈性,聞之濃香撲鼻,口感爽滑、筋道。主要以粉條為主,加上大蔥、大蒜、葷油、精鹽、香油、蝦皮、紅薯澱粉、豬油、薑末等製作而成。

參考資料:《殷都區志》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司母戊鼎還是后母戊鼎?
    除了單純的送禮,排場是必不可少的,看過《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的朋友可以感受當時的排場之大,正所謂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直男有時候,也可以很柔情,就是這份柔情,屬實有點燒錢商朝的第二十四任君主祖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硬核直男,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他耗時耗力,鑄造了座青銅大鼎要知道在商周,青銅器是統治階級的重要工具,鼎更是禮器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發現,對於我國商代歷史研究有著怎樣的意義?
    上圖——安陽殷墟一、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考古的開展商代作為中國遠古時期的奴隸制王朝,關於殷商王朝的故事在我國民間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在這裡用低價從農民手中收購這些珍貴的文物,然後再高價賣給對其有興趣的文人學者,這讓他們獲得了暴利,但是他們為了壟斷這一資源,刻意隱瞞了甲骨的出產地,這大大阻撓了正常的考古進程。直到清朝末年的時候,學者羅振玉派人在河南多地暗中探訪,才弄清了甲骨的出產地,而學者們才終於開始奔赴現場,進行私人化的考古工作。
  • 甲骨文上的輝煌九-殷墟甲骨名人堂
    後其友人劉鶚為其正名,天下人方知王懿榮為中國發現和收藏甲骨第一人。王懿榮對保護和發揚我國古代文化遺產(曾向清廷上《請重申舊章封禁天下古墓疏》)和甲骨學的建立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國際上把發現甲骨刻辭的1899年稱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 殷墟博物館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哪些寶物會C位出道?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峰還記得兩季《國家寶藏》給你帶來的文物饕餮盛宴嗎?如今《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如約而至,在11月9日上午舉行的《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上宣布了該節目將於12月6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中代表3300年殷墟文化傳承的殷墟博物館也將在節目中亮相。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介紹,三年前,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方式,央視與故宮博物院聯手發起了《國家寶藏》這一項目。
  • 被無盡膜拜的「鼎」,大有來頭!
    ▼ 甲骨文「鼎」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鼎」字 從文字演變可見, 最起碼在3000多年前
  • 來安陽殷墟婦好墓,探訪華夏第一女將
    婦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婦是親屬稱謂,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徵戰沙場。
  • 有關北方黃酒青銅器的字——鼎、敦、豆
    (司母戊鼎上的銘文) 司(後)母戊鼎最初是在1939 年被河南安陽武官村的農民所發現,在大鼎重新出土後不久,《申報》特派員邵慎之就趕到河南安陽進行了實地採訪
  • 這個優秀的女人,被忽視千年,甲骨文終於解密了……
    「清太祖雲板」被發現,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據說,當時的文物專家在遼寧尋找遺落在民間的文物,突然聽到一陣敦厚的聲音,似樂器又不是樂器,卻是格外的引人注意。文物專家詢問當地人,原來這種聲音是當地一所小學的下課鐘聲。文物專家特有的敏感,讓他們決定一探究竟。
  • 王后 母親 女將——殷墟婦好
    婦好外貌復原圖 1936年,河南安陽出土的一萬七千多塊甲骨文,幾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一朝。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考古中得知武丁有兩位王后;一位是婦好,另一位是舉世聞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主人婦妌。從殷墟出土的婦好墓和1928件高規格隨葬器物可知,兩位王后中,武丁偏愛婦好更多一些。在出土的甲骨佔卜可知,婦好生前曾主持祭祀,一生多次徵戰沙場。曾為商王朝抵禦鬼方、討伐土方、率兵伐夷、擊敗巴軍,救武丁於危難之中。或許沒有她,也許就無法成就幾千年傳頌的「武丁中興」的功業。
  • 張照心筆記-李宗瑋:神秘的甲骨文書法2
    他1899年第一個發現並有意識地購藏殷墟甲骨文。王懿榮從發現甲骨文到去世,其間不過一年多,並沒有時間研究及探討甲骨文的相關問題。但王懿榮鑑定、識別和購藏殷墟甲骨文,對保護和發揚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和甲骨學的建立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2、劉鶚的貢獻是出版了甲骨文專門書籍。在王懿榮死後,其長子王翰甫將他收藏的甲骨轉售給劉鶚。
  • 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始末
    「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最後,懿榮確認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號確屬一種文字,是我們祖先創造的早期的、而且是早於篆籀的文字,即是早於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這一發現使王懿榮驚喜不已,一掃連日疾病的陰霾。不久,一個聲音從京城傳開來: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發現啦!這位令人尊敬的國子監祭酒府上,從此常常高朋滿座。
  • 國博好課|聽劉一曼先生談殷墟考古與甲骨學
    長期在河南安陽殷墟參加考古工作,曾參加過小屯南地甲骨、郭家莊160號墓、花園莊東地甲骨坑的發掘。發表論文多篇,專著有《殷墟考古與甲骨學研究》等,合著有《中國古代銅鏡》等。2019年是殷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核心河南,內外兼備
    強大的防疫防控使河南、溫州等地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直接致電河南「硬核」,河南的「硬核」不僅存在於這些方面,而且還存在於其自古以來的歷史文化中。故稱位於歷史最南端。在遠古時期,黃河中下遊森林茂密,水資源豐富,野生大象眾多,因此河南被描述為人們牽著大象的地方,這是象形文字「豫」的來源和「豫」的來源。在河南的領土上,洛陽,開封,許昌,安陽,商丘等地曾是中國歷史上的都城。在中國中,中國有四個河南,八個朝代古都洛陽,八個朝代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
  • 書訊|《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輯
    目錄關於武丁以前甲骨文的探索  劉一曼(1)論歷組卜辭時代爭論與「兩系說」前途   曹定雲(12)甲骨文家譜刻辭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郅曉娜(22)關於山東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的整理研究   宋鎮豪(37)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的理論與實踐    王素(58)《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藏甲骨文字
  • 甲骨文創造:殷商部族的重大貢獻
    一、殷商甲骨文的重大價值 (一)殷商甲骨文的發現與重大影響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引起學者關注,到新中國前後80多年對安陽殷墟的十多次考古發掘,甲骨文的發現在全世界不斷引起震動。
  • 漢字探微(211):鐘鳴鼎食——釋「鼎」
    終於當有人大膽地將盛裝水的土陶放到火上燒的時候,奇蹟出現了,人們發現了沸騰的水,從此華夏的祖先可以喝到更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滅菌的開水了;當有更大膽的人將食物放進沸騰的水中的時候,更大的奇蹟出現了,人們不僅嘗到了跟燒烤熟食味道不同的烹煮熟食,而且還嘗到了更加美味的湯與羹。為了架在火上燒煮的方便,人們開始給煮食物的陶器增加支撐構件——鼎足。
  • 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安陽首演
    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成功首演李公樂袁家健與社會各界代表共同觀看演出記者 王慧敏 李揚12月15日晚,我市原創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在市職工文化體育中心成功首演。由中共安陽市委宣傳部主辦,安陽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河南探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文明探源歌舞劇《甲骨文》劇情跌宕起伏,場面磅礴震撼,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情景表演等舞臺手段,通過「甲骨問道」「神人以和」「十祀徵夷」「上智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