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閒來無聊,在網上找了往期的《百家講壇》來看,在看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從古到今,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都愛讀歷史。
這並不是無稽之談,有許許多多現實的例子擺在這裡,這讓我對歷史的學習有了新的認識,換言之,我們只要讀懂歷史,也就讀懂了當下。
馬克思曾說:「如果我們只能學一門學科,那唯一的選擇是歷史學。」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今天越複雜,越應該回頭看看歷史。」
萬通藥業董事長,馮侖說:「歷史是個望遠鏡,你一看遠了,什麼妖魔鬼怪都能看清;離得近,妖魔鬼怪看不見。」
從這些成功人士的話中,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出,讀歷史絕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時多加的那幾分,歷史對於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素質底蘊,都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之前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曾經對在校的所有學生做過一項調查,他們將校內智商排在金字塔頂端的學生進行匯總,將他們的每日必讀書單進行對比,驚奇的發現:重複次數最多的竟然是歷史書籍。
哈佛大學揭露學霸背後的秘密:他們的閱讀書單,都驚人的相似。
無獨有偶,我們中國的學霸中,自然也不缺乏對歷史極為感興趣的人,例如去年的北京高考狀元曹婧怡,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迷,從小到大讀過的歷史書籍數以萬計。
談到歷史的啟蒙,曹婧怡表示:
我的歷史啟蒙來源於歷史漫畫,因為我小的時候很喜歡看漫畫,而將歷史與漫畫相結合,便成為了我最大的興趣,這份興趣不僅為我開闊了視野,更是提高了我的歷史成績。
河北文科狀元袁嘉瑋也曾在公開場合中,表示了自己對於歷史濃厚的興趣,他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歷史小說,歷史成績更是遙遙領先,他說:
這些歷史小說激發了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也讓自己放鬆了心情。
這些擺在我們眼前的成功案例,都說明了學習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能夠跨越層級的視角,提升我們思維高度,更能夠讓我們讀懂人性,不再淺薄無知。
歷史是前人智慧和經驗的總結,就像小時候,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的故事,讓多少人記憶深刻,這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對孩子心靈的啟迪,是一般的童話故事不能比擬的。
多讀歷史,能夠增加智慧,對大人如是,對兒童也是如此。
而且歷史偏向實證主義,也就是說,任何歷史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孩子想要進一步了解,就需要搜集相關知識點、主動思考。
在當今這個碎片化思考的社會,很多的人都毛毛躁躁,孩子也一樣。但是孩子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完全的定型,所以非常容易糾正,這個時候歷史就是絕佳的選擇,可以讓孩子通過多讀歷史來強化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之前為了給我家果子加強歷史的知識,我翻看了許許多多育兒專家、教育專家推薦的歷史讀物,但是這些書不是太過高深孩子讀不懂,就是太過敷衍沒有教育意義。
直到一年前,我偶然聽說《百家講壇》特別受歡迎的主講人魏新,正著手編寫一套專門寫給兒童看的世界史。
這本《地圖上的全景歷史》比起市面上的那些普通繪本,真的是令我驚喜不已,它將史前時期到二十世紀的歷史事件、歷史變遷、文化進步完完整整的進行了講解,語言風趣獨特,孩子們非常喜歡。
說實話翻開的第一頁我這個成年人也有點被震撼到了,它以全景圖的形式闡述歷史,輔以地圖,語言風趣幽默,讓孩子有穿越感、體驗感,孩子看一眼就被吸引,能讀得下去,讀得明白。
世界歷史錯綜複雜,孩子們很難將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歷史完整地拼湊在腦海裡。
為了克服這個難點,本書用「時間線」將中國和世界兩條歷史脈絡同軌對照,清晰梳理各時期主要國家的歷史發展脈絡,既有歷史的縱向演變,又有各地區的橫向對比,讓孩子們清楚了解同一時期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什麼。
這本書的知識點多是初中歷史教材的外延,讀完之後,孩子就能夠基本掌握世界歷史的基礎知識,讓孩子進入中學之前就為學習歷史埋下一顆富有活力的種子,讓孩子毫不費力的學習歷史。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過: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帶孩子到世界去,但我們可以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來。
這套書就相當於把五千年的來龍去脈搬到了孩子面前,讓孩子在數百幅精彩絕倫的歷史手繪中,感受歷史興衰,世界百態。
如此一本稱得上是「百科全書」的歷史讀物,只要128塊錢,只不過是帶著孩子出門玩耍時的一頓午餐錢。
用這筆錢給孩子進行教育投資,讓孩子的視野更加開闊,格局更加有高度,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六一兒童節也快到了,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孩子,也是絕佳的選擇哦,孩子肯定超喜歡!
快點擊下方的圖片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