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挑剔、作者難留,微信公號付費「吃力不討好」?

2021-01-13 虎嗅APP


微信公眾號付費的風已經吹過一陣了。期間有頭部大號試水,一篇文章獲5萬2千多元付費收入,向業界展示了付費商業化的空間。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帳號都有這樣的潛力。自微信公眾號付費內測以來,有人興奮不已,有人觀望,有人認為微信公眾號已經沒有新機會了,此舉不過是留住頭部創作者。


對於微信而言,試水付費閱讀,無疑想進一步激活原創內容輸出,但目前看,微信的動作似乎過於遲緩。從微信公眾號本身來看,整體的打開率下降,有統計顯示,2019年8月微信公眾號圖文平均打開率僅為1.20%,而從外部來看,競爭四面環繞,大環境也早已不同往日。


隨著碎片化信息付費價值走低,微信揚鞭加速還來得及嗎?


讀者:你收費,我取關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公眾號付費閱讀無疑是一種新的機遇。


麥子是九月麥地創意工作室主理人,做手帳方面的知識付費課程,她向新浪科技表示,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推出後,會影響自己對產品的布局。「比如說我從前會花一些成本製作一些入門級的內容,讓購買課程的人看一下。現在只需要做個付費閱讀,收點小錢,讓用戶看到我的內容,看看是否喜歡,是否自己所需就可以了。」


之前,麥子曾在其他平臺做類似嘗試,效果還不錯。在她看來,微信公眾號的付費閱讀,會讓一些擅長寫乾貨的作者非常受益。不過,對追蹤熱點分食好奇心紅利的內容,麥子認為願意為之付費的讀者會少,如果處理不好付費嘗試,就容易掉粉。


關注時事與歷史的知乎大V李建秋,對微信公眾好的付費閱讀並不看好。他用自己的公眾號「李建秋的世界」做了一場測試,得到的結論是:除非騰訊付費有翻天覆地的改進,以後不會再發付費文章。在他看來,微信付費閱讀有三大問題。


首先,付費模式較為僵化,起點費用太高,不能靈活設置付費額度,且最高為208元,不知道誰會為一篇文章支付如此高的費用。據了解,微信付費閱讀的付費金額分35檔,最低1元。


其次,付費形式有待優化。李建秋認為,不應該只是付費觀看一篇文章,也應該有專欄之類的付費形式。「平常文章照樣發,專欄的形式收費,專欄不要打擾到正常文章發,願意買單的就買,不願意買單的就不用付錢,大家各取所需。」


最後,是蘋果稅的問題。自2008年7月開始,iOS 應用商店App Store便對開發者收取30%的流水,而後,蘋果公司更新規定,要求應用內所有訂閱、遊戲幣、付費內容、解鎖等產生的支付必須通過 IAP完成,蘋果平臺要收取 30%的服務費。


「騰訊應該繼續努力和蘋果談判,即便是談不成,至少把比例降下來。」李建秋在總結文章中寫道。


李建秋指出的問題,其他用戶也有類似的反饋。不過,有的問題並不在騰訊自身,如蘋果稅,蘋果生態內的其他應用都面臨同樣的情況。收費的檔位設定,也與蘋果有關。長期留意微信動態的產品經理健辰表示,收費價格須按照蘋果標準,是沒辦法的,「蘋果只給了200個價格區間。」


但從讀者一方來說,只關心實際體驗。李建秋向新浪科技展示讀者的留言顯示,在推出付費文章之後,有讀者明確表示「前天看你文章關注你,今天收費取關你」。且類似態度,在網絡討論中並不少見。


新浪科技在微博發起調查,試圖了解在網友態度——如果你訂閱的微信公眾號開始收費,你會怎麼做?其中,約七成網友表示會取關,剩餘大部分網友表示,會看文章具體情況而定,只有約2%~3%的網友選擇了付費閱讀。



從網友的觀點總結來看,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現在公眾號的打開率低,免費的都不看,更何況付費。如今,隨著更多的內容和產品來分攤用戶時間,公眾號的生存現狀卻是不如以前。在很人多看來,真正高質量的內容少,碎片化信息付費價值低。網友小C表示:「我關注的公眾號都是B站美妝UP主的視頻總結,如果要錢的話,可能只會看B站了。」


如此看,公眾號付費閱讀這次的機遇,對內容創作者來說也帶有很大風險。而如果不能受到讀者的認可,也就沒辦法讓創作者接受。


作者:我收費,難賺錢


從創作者本身角度來看,文章收費可能也並不是一筆好買賣。


微營銷手冊統計顯示,2019年8月微信公眾號圖文平均打開率為1.20%,微小寶統計10萬+活躍公眾號顯示,2019年11月公眾號圖文平均打開率1.08%。李建秋帳號的打開率為37%,遠超平均值,不過在與新浪科技交流時,其付費文章點擊9787次,付費788次,付費率僅8%。雖然文章收費3元,收益也只有2364元,加上付費導致的用戶流失,做付費閱讀得不償失。


就像小程序剛剛亮相時,外界熱議什麼樣的服務適用於小程序平臺,現在,對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也要做類似的思考。「優質」是必要條件,但還不夠。


麥子認為,小說連載,行業深度解讀,專業入門知識等方面的內容,用戶是願意付費的。李建秋認為,可以直接轉化成收益的內容,如股票這個類別,可嘗試收費。


新浪科技調查時發現,確實有股票類內容收穫了相對熱情的付費反饋。某宣稱一分鐘幾句話帶讀者看盤的帳號,此前文章閱讀數多在2400到2800之間,而其測試文章付費金額設置為6元,有超過580人付費,付費率達到20%。



另外,對於一些超級大號來說,付費情況看起來也還不錯。「政事堂2019」的付費文章有超過5萬人付費, 「盧克文工作室」的付費文章有超4萬人付費,據新榜數據,兩者對應的閱讀數均為10萬+,付費率都很高。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付費閱讀的優越。


有科技自媒體人對新浪科技表示,像這類本身打賞就很高的頭部帳號,做付費閱讀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其他閱讀量掙扎在一、兩萬的號,就很難做付費了。他提到,自己此前只為一些報告內容付過費,因為潛意識裡覺得公眾號等渠道的大部分內容不會有太大的價值,「文章不能看就算了」。


再者,對公眾號創作來說,廣告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但設置付費閱讀的原創內容,不允許插入廣告。相比較而言,付費的收益未必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收費對公眾號內容傳播上的影響。「號主一般需要更多的粉絲,但是收費本身就會打斷新粉絲的來源。」李建秋向新浪科技表示,他預計,即便是堅持收費的號主,可能也只會一個月收費一次一次或者兩次,不可能篇篇都收費。


《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9)》主編、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陳端向新浪科技指出,當今網絡內容議題熱度衰減非常快,一個晚上沒被刷屏,大概率就不會再產生刷屏的效果。而公眾號目前禁止轉載的付費模式恰恰切斷了轉發刷屏的路徑。


張小龍曾坦言,公眾平臺本不是為媒體準備,然而這不妨礙微信成為最大的內容生產和分發平臺。不過在今日頭條、百度等方面在內容生態的大力投入下,公眾號對內容創作者的吸引力也在下滑。如果公眾號實行付費,那麼其他渠道就沒法同步。


平臺:第二春,不易來


在此次微信推出付費閱讀測試後,不少文章提到,內容創作者等這個機會已經有三年。而實際上,最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已經有相關的測試消息。在2016年2月,便有人做過探討。


不過,終究是等到2020年年初,微信才有了正式動作。而此時,大環境已經與此前大不同。風口過去後,微信公眾號要想借付費閱讀激發內容生態第二春,恐怕並不容易。


從微信平臺自身來看,公眾號整體活力下降。據新榜對過去5年活躍公眾號樣本的閱讀數和點讚/在看數進行統計,公眾號單篇文章的平均閱讀數持續走低,平均點讚數變化則較為平穩。從外部環境看,微信公眾號面臨的競爭壓力持續增長。


來源:新榜


眼下,微信公眾號如今面臨的不僅是其他圖文平臺對優秀創作者的爭搶,更關鍵的,是讀者對內容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陳端向新浪科技指出,微信公眾號內容在輿論場中影響力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以今日頭條、抖音等為代表的信息流平臺和B站為代表的新興社交平臺崛起,大量吸納新生代人群的注意力資源。「是需求端的問題而非供給端的問題。」


在她看來,優秀內容創作者流失到其他平臺,不無微傳播多元化時代公號平臺本身影響力式微導致的結果。「現在用付費的方式從供給側入手改革,未必是擊中要害的做法」。


微信試水付費閱讀,無疑想進一步激活原創內容輸出,但目前看,微信的動作過於遲緩。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對微信此次舉動有所關注,在他看來,微信掌握用戶社交+用戶流量兩個基本要素,推廣並在付費閱讀方面有所成就,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是產品的形式,內容的深度、品質尤其重要。目前大部分文章,產品形式不具備成功要素,用戶很難產生付費的剛需。


產品經理健辰表示,從前幾年公眾號改版成信息流可以看出,平臺從「號」的傾向轉向了「文章」,希望突出的是文章價值而不是號。從這個角度來看,付費的側重點也應該是文章。他預測,對於高價值、高頻次的輸出主體,有可能微信後面會推出付費訂閱帳號,只是主體一定由平臺嚴格圈定。


總之,面對已經大不相同的外界環境,微信在內容生態上恐怕需要揚鞭加速。付費閱讀未必是多麼重要的舉措,而這種嘗試能有多大能量,先讓子彈飛一會兒。眼下更值得關注的,還是日前的微信公開課Pro上提到的短內容。


「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有了張小龍的預告,短內容或許才是微信內容生態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收費無法宣傳,公眾號付費閱讀如何解決付費與流量增長的矛盾?
    >但是我的公眾號原讀者不多,且多為技術讀者。我直接推藝術內容,讀者少,對藝術感興趣的就更少了。本來就不感興趣,你還付費閱讀,基本就無人閱讀了。還有,文章本來是在公眾號付費才能閱讀的,怎麼在第三方平臺擴散宣傳呢?3付費閱讀文章有兩部分。如果在第三方平臺,僅是展示前言及免費部分,那麼起不到宣傳作用。
  • 【討論】會有一半的微信公號成為殭屍嗎?
    在主觀上微信不出昏招客觀上人口紅利消失不見所導致的微信很難被替代,擺脫流量分配機制的微信公號,我不太能同意這點:一半公號成了殭屍
  • 以後看微信文章要付費了?是的,公眾號付費訂閱要來了 | 愛範兒
    是的,公眾號付費訂閱要來了 幾乎可以確認,微信即將推出付費訂閱功能,消息源出自知名網際網路人士洪波(網名 keso),這位早期網際網路博主與馬化騰雷軍等網際網路大佬來往不少,消息可信度非常之高。馬化騰在洪波朋友圈下評論,表示微信將會推出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正在敦促開發進程。
  • 優秀微信公號推薦
    黨建類優秀公號   本期導讀:黨建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意義重大。黨建宣傳具有極強的理論性,一般給人以莊重嚴謹的感受,如何既保持「高大上」又能夠「接地氣」,考驗著我們的傳播能力與技巧。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能否激起知識付費的浪花
    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關於開通付費功能的帳號條件,微信團隊表示,註冊超過3個月、近3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3篇原創文章的訂閱號可以開通付費功能。目前付費功能正在灰度測試,符合以上開通條件的訂閱號即有機會被灰度。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需要購買後才能閱讀全部內容。
  • 微信公眾號新增悄悄話:打賞後單獨發給作者
    據悉,微信公眾號今天悄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變化,新增了讚賞「悄悄話」功能。用戶在為喜歡的文章和作者讚賞之後,還可以額外寫一句悄悄話。作者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後臺的「讚賞功能」裡查看悄悄話並回復,也可以通過「讚賞帳戶」小程序查看並回復。
  • 商細蕊很容易被噴,尹正為何還願吃力不討好?張國榮是他的動力
    要說最近哪部劇比較好看,《鬢邊不是海棠紅》恐怕一定會被大家提到名字,這部劇簡直不要太上頭,一看就停不下來,在劇中黃曉明和尹正的演技讓人感到驚豔,尤其是尹正對於名伶的演繹,一顰一笑尤其是戲裝的扮相,讓不少觀眾都對尹正的印象又發生了改變。
  • 優秀微信公號推薦:洞察時局的傳媒類公號
    一批優秀微信公號「早就看穿了一切」,專注於記錄、觀察媒體圈各家報導得失長短,總結傳播規律,點評典型案例,成了傳媒圈人人必備的「工具書」和「操作手冊」。《網絡傳播》本期「關注」6個洞察時局的傳媒類微信公號。  新聞與寫作  口號:了解傳媒動態,把握寫作要領。
  • 找女朋友其實有「省力」的方法,而很多男生卻一直「吃力不討好」
    很多男生認為:找女朋友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追一個女生,往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付出了努力之後,不一定會收到好的效果,反而,往往會吃力不討好。如果,你也覺得找女朋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的話,那麼,你需要確定,自己的方法一定出現問題。
  • 微信怎麼付費訂閱?微信公眾號開通付費訂閱功能條件是什麼?
    騰訊微信團隊今日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3000字告訴你,微信付費閱讀開通如何賺錢
    1今天接到微信後臺通知,被邀請為微信付費創作的測試作者,從現在開始,都可以設置付費閱讀的文章,當別人購買了以後,就可以看完整篇作品。這次微信付費閱讀,必然會是內容創作的一次大洗牌,這也給了許多想要寫作賺錢以及副業的人提供了一次機會。對於這次微信公眾號的改革,我將花3000字左右的字數,給大家講述一下,相信大家看完一定會有所收穫。
  • 以後看微信公號要付費了?你願意買單嗎?
    2.微信用戶對文章進行的付費金額將轉至該公眾號綁定的個人微信零錢包中。3.一個月最多只能群發10篇付費閱讀的文章。1.個人類訂閱號開通付費閱讀功能時需要綁定註冊人的個人微信,該個人微信必須綁定有本人銀行卡,否則會影響收款。2.文章一旦被取消原創,設置為付費閱讀的文章將被自動轉為免費閱讀。
  • 徐達內:微信視頻號,更微信還是更視頻?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徐達內,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微信主力軍:內容+知識付費/教育無論是主要應試教育的K12培訓機構,還是主打個人提升的職業培訓或知識付費,在微信公眾號都有做的非常好的先例。視頻號到來之後,以前做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的機構,又有了一個流量渠道來源。4. 抖音挑戰者:內容+電商通過視頻號去帶貨,肯定會成為一種主流變現模式。
  • 微信公眾號文章出 「專輯」(原頁面模板)了,怎麼準備專輯呢?
    今年微信的動作可真不少,內測已久、讓新媒體人望眼欲穿的「視頻號、付費閱讀」功能還未上線,又接連出了「深色模式、群公告」。該改動大致是在4月15日下午,在改動時間之前發表的微信文章裡的留言,仍保留原先的功能邏輯,即,精選讀者留言默認精選作者回復。
  • 微信公眾號讚賞上線「悄悄話」功能,你可以悄悄「喜歡作者」
    近日,微信公眾號在讚賞中新增了「悄悄話」功能。即用戶在讚賞後,可撰寫一句悄悄話並發送給作者,而內容創作者則可在「讚賞帳戶」小程序或微信公眾號後臺進行回復。這也意味著,對讀者而言,多了一個與作者交流的渠道。
  • 友誼小船作者崩潰:全面抄襲不足十人付費
    「翻船體」被各種微信公眾號「活學活用」,演繹出上千個版本,金融圈、網際網路圈、影視圈友誼的小船是如何說翻就翻,漫畫還是同一幅,只不過話題變了。北京的白領小妍很喜歡這個系列,不過她也承認還不知道原作者是誰。
  • 微信公眾號的六年:逐浪者的軌跡
    微信公號剛出現時,徐滬生並不太關心,甚至連個人微信號都很晚才用。從2013年開始,很多媒體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號,每個編輯部做一個,通常把紙媒的內容搬上去。《外灘畫報》成立了自己的新媒體部,由徐滬生直接負責。「做了沒多久,就覺得體制內沒法做新媒體變革了。」
  • 「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號2019年評論文章TOP20
    稿源:公號原創首發(點擊查看)作者:傅謹閱讀量:4492稿源:《中國文藝評論》月刊2019年第1期■兒童眼中的「豬家故事」:與孩子們共讀繪本《朱家故事》(點擊查看)作者:陳麗莉閱讀量:3600稿源:公號原創首發
  • 微信公眾號內容運營8條軍規
    (速途網專欄作者:方建華)早期玩微信的朋友,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微信粉絲的原始的累積,粉絲的人數達到了2萬至5萬左右,所以內容運營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內容運營對他們非常重要,好不容易通過長時間獲得大量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