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級迷霧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讓「張東升帶你爬山」「普普教你唱小白船」等一系列話題席捲全網。頂著幾乎全網好評的光環的同時,它的姊妹篇《沉默的真相》最近開始熱播。
(圖源網絡)
這部劇一開播便高開高走,豆瓣評分9.2!而劇中出現的一幕幕熟悉的場景更是讓身為重慶人的我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劇情中。
和剛剛完結的《在劫難逃》一樣,《沉默的真相》也是全程取景於重慶。這部電視劇的第一個片頭便是將渝中區的一眾好景攬入其鏡,東水門大橋、石板坡大橋、湖廣會館等網紅景點全都被一網打盡,僅開頭出現的這一個大全景鏡頭,就足以讓重慶的電視觀眾感到興奮了。
(圖源網絡)
在電視劇拍攝之初,就有少許路透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不過電視劇拍攝具有極強的隱私性和保密性,網劇取景的真實地點並沒有公開,但隨著網劇的熱播,劇中出現的一幕幕熟悉的場景,著實讓重慶人驚喜不已。
長江國際(圖源網絡)
雖然網劇才更新不久,但是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劇集來看,由於劇中並沒有提及現實中真實的地名場景,而重慶的地形大多都是魔幻地形,想要準確判斷一個場景的拍攝地,除了極具特徵的地標外,剩下的全靠猜。畢竟,爬坡上坎,在重慶是家常便飯。
(圖源網絡)
作為一部充滿了重慶元素的網劇,在觀劇的同時,不妨也來看看究竟又是哪些建築和地標成為幸運兒出現在劇中,這些地點,也許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佳節中,又將成為新的打卡勝地。
網劇一開頭,便是熟悉的渝中半島全景,從南岸區直達到解放碑的東水門大橋,遠處的解放碑CBD也囊括其中,網劇灰暗的基調讓這座魔幻的山水之城更添一層陰鬱和神秘,難怪有網友笑稱「重慶,中國的哥譚」!
(圖源網絡)
東水門大橋作為連接渝中半島和南岸區區的橋梁,和千廝門長江大橋合稱為「重慶兩江大橋」,它不僅是作為城市的交通要道,極大的縮短了解放碑CBD和彈子石CBD之間的距離,也是重慶極具觀賞性的地標建築之一。千廝門大橋地處洪崖洞,可以飽覽江景而聞名,因此東水門大橋在知名度上也許略遜一籌,但其實東水門大橋的景致絕不亞於千廝門大橋上的江景。
(圖源網絡)
大橋北橋頭從渝中區湖廣會館北側穿越與打銅街相接,南橋頭從龍門浩南岸附近穿越,與塗山路連成一片。在塗山路望向對面的渝中半島,就好像置身於盜夢空間中,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猶如雨後春筍從江岸拔地而起,不遠處的來福士讓這片景色多幾分威嚴。而近距離站在大橋上望向渝中,更能感受到這座城市所散發出的賽博朋克感。
和《隱秘的角落》拍攝手法類似,《沉默的真相》開篇即為高能。網劇一開始便是張超地鐵拋屍的情節,吊足了觀眾的胃口,而這樣高能的場面,取景地在重慶何處也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圖源網絡)
在網劇的畫面中,地鐵的出口在山壁上,造型和我們重慶的圓形防空洞入口沒有什麼兩樣,這樣「奇葩的入口」,縱觀整個重慶的地鐵站口,也找不出幾個。影片中出現的3號線地鐵,在我們重慶的3號線地鐵站中,確實可以找出一個這樣的出口。通往南坪會展中心的工貿站3B出口,與這個出口最為相似。並且,在這個地點拍攝還有一個好處——清場難度小。雖然3B出口緊鄰南坪國際會展中心,但是除了活動日,平時並沒有多少人往返於此,不太通亮燈光,加上特殊的建築構造,這裡的陰鬱氣息給這部網劇所需要的懸疑氣氛加分不少。
南坪會展中心(圖源網絡)
雖然不至於為了一個地鐵站出口單獨跑一趟,但是重慶獨特的地形構造讓這座城市地面地下都暗布玄機。上面是馬路,下面是市場,這樣的建築規劃在重慶不少見,地鐵口附近的地下花卉市場是主城相對比較大的花卉市場,這裡的花種類繁多,新鮮豔麗,價格便宜。
在網劇中,以2010年為時代背景的前提下,為了營造這種10年前的氛圍,片中的取景大多選擇了比較老舊的社區和區縣,而非現在的繁華大城市。
(圖源網絡)
影片前期,取景地多為重慶周邊區縣,小馬和嚴良追著垃圾車跑動的場景,最後因為火車的攔截而沒有追趕上垃圾車,甩尾後嚴良嘔吐的場景,據說是取材於江津朱楊鎮。
在朱楊鎮拍攝(圖源網絡)
原本像「局外人」一樣的江津區,得益於地鐵5號線的修建,讓它離重慶主城更進一步,雖然還沒有完全通車,但是江津的區域發展越來越好,預計今年開通試運營以後,從江津前往主城核心區域僅需要30分鐘左右。前幾天菜園壩水果市場剛搬遷到江津雙福,有了這條地鐵,以後買水果也不怕不方便。
老舊暗灰的樓梯拾級而上,周圍的水泥地和牆體泛著青苔,亂草叢生中,一把紅傘顯得尤為耀眼,甚至有一絲恐怖的氣息,讓人直起雞皮疙瘩。這個取景地則選在了重慶長壽川維,川維維園、半坡苑、車站、加壓泵房……位於長壽的川維,依託於重工業產業發展,老城的發展現代化的速度當然趕不上城市中心,在這裡刻畫網劇十年前的故事顯得尤為妥當。
川維車站(圖源網絡)
川維半坡苑(圖源網絡)
故事後期,則多選在了主城中心比較老舊的社區進行拍攝,渝中區的嘉陵新村也是網劇的取景地之一。渝中區作為重慶最老的主城,既有與現代接軌的繁華CBD解放碑,又有著古老的城市文化記憶,老舊的小區,低矮的房屋,點綴著青苔的青石板路,黃牆黑瓦,還留存著這個城市為數不多的老巴蜀文化和風貌,大大小小的名人故居也存在於此。
渝中區的水站(圖源網絡)
嘉陵新路63號的史迪威博物館,是戰時重慶中美友誼的歷史見證,也是歷史留給中美兩國人民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博物館內,還保留著史迪威將軍昔日用過的生活用品、手稿、軍裝等物品。
史迪威博物館(圖源網絡)
孫中山老先生長子孫科,其在重慶的故居——園廬也位於嘉陵新村內。圓廬修於上世紀30年代,距今已近百年歷史。嘉陵江岸,俯瞰無邊江景的建築,造型簡潔流暢,別具匠心,為我們展示著戰時重慶的烽火場景。
(圖源網絡)
重慶,以它奇特的建築和魔幻的地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所城市探索,也成為眾多導演鏡頭下的寵兒。獨具特色的賽博朋克氣息,為創作提供了壓抑而陰暗的一面。又潮又霧,加上詭異的城市結構,再用上陰森的調色,把重慶的煙火氣息和魔幻詭異結合起來,在表達美感的同時,又把戲劇所需要的張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硬核、荒誕和詭異,重慶,不愧是中國的哥譚!
(本文作者: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