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死,長夜難明。
9月16日,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壓軸大劇《沉默的真相》開播。作為收官之作,《沉默的真相》並沒有讓大家失望,網友評論稱:這絕對是「高開炸走」的一部劇。截至目前,豆瓣評分9.2,比開播後的8.9還要高。
但與《隱秘的角落》多次霸榜微博熱搜、超78萬人評分、全民玩「爬山梗」的盛況相比,《沉默的真相》並不算一部「爆款劇」,熱搜無名,目前僅有11萬人參與豆瓣評分。
在全民「熱搜追劇」時代,沒有「梗」的電視劇還有機會嗎?
《沉默的真相》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社會派」推理作品三部曲第三部《長夜難明》,前兩部分別是《無證之罪》和《壞小孩》(劇版名《隱秘的角落》),這三部小說統統被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選中改編成網劇。
《隱秘的角落》與《無證之罪》都是豆瓣評分超8分的優質國產劇,有前兩部的口碑鋪墊,《沉默的真相》一直備受期待,事實證明這果然是一部不負等待的好劇。
好的作品有三大要素:優秀劇本+出色導演+炸裂演技,缺一不可。
與《隱秘的角落》審視人性陰暗面的選題不同,《沉默的真相》大膽地陳述了社會體系政治體系可能存在的泥淖。
「沉真」原著《長夜難明》豆瓣評分8.5,位列豆瓣圖書top250之列,通過三條故事線,講述檢察官江陽、警察嚴良、支教老師侯貴平等追尋真相的故事,這其中有的人歷經十年光陰,為此付出青春、事業、名聲、前途、家庭等無數代價,終在他們的執著尋找下水落石出。真相併未沉默。
雖然《沉默的真相》導演風格不如《隱秘的角落》般強烈獨特,但導演功力並不弱,觀眾普遍認為該劇對於原著還原度很高,第四集三線並行的敘事頗受好評,就連每條微博必「恰飯」的原著作者紫金陳都在表揚第四集的時候忘了「賣書」。
除此之外,本劇基本全員演技派,沒有任何一個演員的演技拉胯。其中白宇飾演檢察官江陽,前期意氣風發,後期潦倒落寞,而影帝廖凡也貢獻出了高水準的表演,將發揮空間有限的「工具人角色」演得相當出彩。最讓大家驚喜的莫過於多位配角,無論是律師張超還是法醫陳明章,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幾乎是一部沒有短板的電視劇,但為什麼它沒有像《隱秘的角落》那樣出圈爆紅呢?
從數據來看,《沉默的真相》熱度遠不及《隱秘的角落》。截至目前,共有10萬人在豆瓣標記「看過」《沉默的真相》,但卻有76.9萬人標記「看過」《隱秘的角落》。從話題度和傳播度來看,《沉默的真相》也被《隱秘的角落》吊打。前者相關微博話題閱讀剛過10億,而後者閱讀則超55億。
同時在話題度最具代表性的微博熱搜領域,《隱秘的角落》堪比被稱為「熱搜電視劇」的《三十而已》,播出期間,登上熱搜榜50次+,兩次登頂分別為:6月25日,「章子怡評隱秘的角落」話題;6月26日,「朱朝陽後悔給嚴良普普開門」話題。反觀《沉默的真相》播出至今登上微博熱搜榜的次數不超過10次,最高位一次則是網友吐槽。
而熱搜和「話題」背後其實是「梗」和「cut」的狂歡。
正如劇評人在微博中寫的:內容生產行業這兩年有一種「物料化」的趨勢,熱播劇能夠熱播的重要原因,在於它是否能夠產出足夠的物料,包括熱搜話題、15秒短視頻、同人創作等等。
現實的確如此,正如「你有freestyle嗎」之於《中國有嘻哈》,「淡黃的長裙」之於《青春有你2》,「一起爬山吧」之於《隱秘的角落》,一個具有趣味性和傳播性的「梗」對於作品的傳播性而言堪稱「大殺器」。它不僅本身頗具傳播性,同時也能激發全網進行二次創作,最終形成「話題」甚至「現象」。
同時在短視頻成為主流內容消費形式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熱搜和短視頻看劇,「以短帶長」成為了一種被驗證過的成功營銷模式。但也並非所有內容都適合「短視頻傳播」,真正能引發熱搜的內容大多「強反轉、強刺激、強社會議題」。
這種「效果獎勵機制」使得內容創作者需要在內容創作前期就將後續營銷點計入考慮,如何創作擊中「大眾爽點」的劇情,如何塑造一個引發「全網聲討/憐憫」的角色(例如《三十而已》的林有有),如何製造一個讓全網「玩梗」的橋段成為了製作團隊面臨的核心課題。畢竟有爭議才有熱度,有熱度才有流量,有流量才叫「成功」,這是無法迴避的「網際網路內容法則」。
對「梗」和「熱搜」的追逐能引發「營銷的狂歡」,但對於劇集本身的品質和深刻性並非好事。渠道正在重塑內容創作,曾經大家高喊的「內容為王」如今早已變為「內容營銷為王」。
從這個角度來看,《沉默的真相》可能本身並不具備「爆款基因」,但這不影響它是一部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