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家,對於這個小女孩來說,是那樣遙不可及。因離家出走時年紀太小,丁冬文既不知道具體家庭住址,也不知道父母詳細情況,只知道自己是「江西南昌人」。
流浪走天涯已經忘了家
12日,廣州《新快報》記者潘芝珍得知本報開闢了《一起點亮回家的路》欄目後,與本欄目取得聯繫,希望與本報聯手,幫丁冬文找到父母找到家。
中秋前夕,潘芝珍來到廣州市救助保護流浪少年兒童中心採訪時,看到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剪著齊耳短髮,一雙眼睛又大又亮,穿得乾乾淨淨,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又懂禮貌。
原來小姑娘叫丁冬文,今年12歲,身高1.35米。丁冬文說,她只知道自己是江西南昌人,但不知道具體家庭地址,對父母的姓名與長相也記不起來了。留在孩子記憶深處的只有父母對她的一次次管教與打罵。小姑娘說,父母也並非無緣無故打她,那時自己年紀小不懂事,愛偷東西,父母為改變她的惡習而教訓她。
9月13日,該中心二科科長蔡娣梅對記者說,據丁冬文講,她有一次偷鄰居一個戒指時被發現,鄰居說要將此事告知其母,丁冬文怕挨父母的打,因此離家出走。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從此像一隻失去方向的小鳥,越跑越遠,漫無目的,四處流浪。
據丁冬文回憶,其實離家出走一段時間後,她很想回家,只是離家時間太久,路走得太遠,她已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也忘了父母的姓名。
直到4年前,她才告別了流浪生活,來到廣州市救助保護流浪少年兒童中心。
該中心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那是2007年3月31日,廣州市天河區林和街派出所民警在廣州市火車東站巡邏時,發現正在流浪、蓬頭垢面的丁冬文。於是,好心的民警將其護送至該中心進行救助和保護。至此,丁冬文才告別風裡來、雨裡去、饑寒交迫的流浪生涯。
夜深人靜時非常想爸媽
據了解,現在每天滯留在該中心的流浪兒童約有80名。他們因家庭貧困、父母在外打工、父母離異、父母教育方式不當等等原因離開了家庭或監護人,從而在社會上流浪。而其中因家庭問題離家出走的佔八成多。因怕一些問題兒童再次走失,中心只好建立了教學點,廣州市蘿崗區教育局派老師到中心為這些流浪兒童上課。
丁冬文聰明可愛。在中心的4年時間裡,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更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具備了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中心工作人員說,丁冬文很乖,愛乾淨,會洗衣服,會打掃衛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姑娘還有一顆善良的心,時常幫助比自己小的孩子。
該中心一李姓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今年中秋節,中心給孩子們發了月餅。孩子們還載歌載舞,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儘管在該中心生活得很愉快,但每當夜深人靜時,小姑娘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想回家。尤其是每當聽到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時,她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她是多麼的渴望找到自己的父母,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好好享受父母的關愛與溫暖!她說,數年來,父母也一定在苦苦地找她,一定找得很辛苦!
丁冬文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呼喚:爸爸、媽媽,你們在哪裡?廣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徐憲福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他們會進一步了解丁冬文的情況,再向記者反饋,以幫助小女孩圓回家的夢。(圖片由夏士焱攝)
發現線索,請與本欄目聯繫:0791-86849999
本報記者杜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