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關於曹格的唱功技術分析,醬醬向大家介紹了一個關於「西方化語感」的概念。確實,西方化語感,使得原本十分莊重典雅的中文,增添了許多自由靈動。
然而,不論曹格也好,亦或是陶喆、王力宏也好,這些西方化語感的極大成者,無一不是從小便在國外長大。環境的薰陶,他們能夠在中文演唱之中,將西方化語感,如此揮灑自如,也就成為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作為一名演唱者,他的演唱技術,雖然極大部分源於後天培養,不過,通過技術的整合與歸類,最終呈現出來的聲音品質,實在是與自小成長的環境,存在著莫大的關係。想要突破環境的限制,讓自己的聲音煥發出來異國他鄉的文化與習俗,實在太難了。可以這麼說,醬醬分析過的每一位在語感方面有所建樹的歌手,他們的語感,從來沒有逾越過他們自小成長的環境。
當然,大家平時觀看選秀節目的時候,會發現許多明明是在中國大陸土生土長的選手,非常喜歡捏著一口「洋腔」。好好一首歌曲,不拐幾個彎,不秀幾段假聲,就覺得不過癮似的。這麼一看,好像咱們國家也不乏許多突破環境限制的歌手嘛。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將這些選手的洋腔,與曹格、陶喆、王力宏在中文之中運用到的西方化語感相比,便不難發現其中的區別,或者說差距。
這種差距,體現在形成語感前的每一個技術使用的合理性上,比如什麼時候該即興,什麼時候該轉音,如何控制它們的數量,以及發聲機能本身的支撐。
是的,這些選秀選手的洋腔,非但沒有突破環境的限制,反而更加證實了想要脫離環境禁錮,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一件事情。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的演唱,有了歐美範兒,實際上正如三寶老師所評價的那樣,土極了。
不過,這些現象並不是想要突破環境限制,想要讓自己的中文演唱變得充滿歐美格調本身的問題。而是在可操作性上,難度實在太過巨大。
所以,如果能夠作為一位在中國大陸土生土長的歌手,真正做到突破環境限制,將西方化語感嫻熟掌握的話,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那麼,究竟有沒有這樣一位歌手呢?當然,她就是今天醬醬將要向大家介紹的女歌手,Tia袁婭維。
關於袁婭維的演唱實力,其實醬醬早在年初《歌手·當打之年》熱播之際,便已經介紹了不少。不過,像本篇文字這麼全面詳細,倒是未曾有過。
袁婭維於1984年出生於湖南懷化,雖然從小便對音樂展示出來了非凡的興趣,不過,真正接觸並且學習歐美音樂,已經是十七八歲的時候了。就連英語,也是在這個年紀,才開始逐漸學習起來的。
也就是說,袁婭維的童年時期,甚至少年時期,不僅沒有國外這個先天環境,就連接觸歐美音樂的這個後天環境,也是一片空白。想必大家都知道,對於一位演唱者來說,童年時期與少年時期的音樂啟蒙多麼重要,直接決定了這位演唱者歌唱生涯的樂感能力。
袁婭維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在於,明明已經十七八歲,早就度過了作為一名演唱者的音樂黃金啟蒙期,硬是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天賦,將歐美流行音樂之中那些精華的演唱技巧,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即便是跟自己的中文母語結合,同樣天衣無縫。
袁婭維的出現,不僅打破了環境對於一位演唱者的限制,並且打破了音樂黃金啟蒙期對於一位演唱者的限制。它使得那些在音樂界早已約定成俗的共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子的歌手,無疑是革命性的。
那麼,為什麼袁婭維能夠做到這樣一件堪稱上帝難度的事情呢?
在醬醬看來,血液裡流淌著的獨一無二的演唱樂感,當然是最為重要的。而這種音樂天賦,我們也難以使用語言來加以解釋。
不過,我們依然能夠從發聲技術的角度,來理解袁婭維是如何將這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的,她也是構成袁婭維能夠將西方化語感運用至此的一大關鍵要素。
是的,袁婭維的演唱,遠遠不是一句樂感強大,唱得有歐美範兒那麼簡單。如果我們將袁婭維的現場,和每一年各大音樂選秀節目都會湧現出來的洋腔選手做對比的話,不難發現,即便我們不考慮那些西方化的元素對不對味,單就聲音質量而言,袁婭維不論音域,音質,音色變化等等,都是碾壓級的。
事實上,要想將西方化語感遊刃有餘地表現出來,本身也離不開過硬的發聲技術支撐。為什麼許多選秀選手的洋腔會令人覺得不適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聲音質量不過關。
比如西方化語感的自由靈活要求輕盈的聲音,這些選秀選手卻因為沒有掌握好混聲,只能夠使用喉音強行演唱,這就會令人覺得格外笨重了。
袁婭維的聲音質量,或者說發聲技術,堪稱女歌手的極致。對於女生來說,胸聲的開發,力量的鍛造,尤其是在高音區時胸聲與力量的展現,永遠都是最為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Belting能力,堪稱一位女歌手最高級的技術。
我們中國不乏高音漂亮的女歌手,但是,能夠在高音區使用強悍Belting的女歌手,確實還是比較稀少的,大多都是使用相對均勻平衡的混聲。
袁婭維的高音,是中國極少數能夠將胸聲,壓縮,咽音,金屬芯,面罩共鳴結合在一起的存在。匕首般鋒利的高音,在我們中國的女歌手之中,確實鳳毛麟角。就高音質量而言,在醬醬看來,袁婭維與黃綺珊,堪稱中國流行音樂界的唯二女高音。
那麼,這種充滿力度與鋒利感的Belting,和西方化語感又有什麼關聯呢?
其實並不難以理解,充滿力度與鋒利感的Belting,能夠最大限度的將西方化語感的開放與張揚,甚至霸氣,淋漓盡致表現出來。比如要演唱內容前衛的音樂作品的時候,Belting所給予的表現力,絕對不是均勻平衡的高音所能夠相比的。
所以,袁婭維頂級的Belting質感的高音,是造就她西方化語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她在Belting的基礎上,對於各種裝飾音的使用,更是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不僅是轉音,怒音等等這些基礎裝飾音,此外還不乏各種口型變化所營造出來的誇張感。所以,袁婭維的演唱,不僅自由靈活並且前衛先鋒。
袁婭維的演唱,就是將所有的技能點,堆疊到極致,從而表現出來了她所需要的西方化語感,表現出來了她所追求的無拘無束。
不過,醬醬對於袁婭維的演唱,還是懷揣著一些別樣的期待的。從發聲機能,以及技巧使用方面來說,袁婭維毫無疑問堪稱頂級配置。然而,頂級配置,並不代表能夠擁有頂級表現。
誠然袁婭維在她自己的領域裡能夠達到頂級水準,但是,作為中國歌手,演唱的歌曲,必然大部分都是中文,竟然是中文,東方化語感濃鬱的歌曲,始終是佔大多數的。
比較奇怪的就是,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大陸人,當袁婭維要演唱東方化語感濃鬱的歌曲的時候,往往還沒有曹格、陶喆、王力宏,這些自小生活在國外的歌手來得地道。具體問題表現在口腔打不開,咬字發糊發扁,在2017年歌手總決賽時與劉歡老師合唱《奮不顧身&鳳凰于飛》的時候,就體現得尤為明顯。
醬醬不得不說似乎有些太過偏執了,也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許多中國聽眾與她的隔閡。聽眾的審美當然應該提升,但是作為歌手,技術的使用面,也應該與日俱增才對。相信以袁婭維作為中國人能夠將西方化語感掌握至此的天賦,想要同樣掌握東方化語感,一定不是難事。
當然,這只是醬醬一個小小的期盼。從更為宏觀的視角來看,袁婭維的演唱,跨越了種族的高牆,證明了血統論或出生論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真理。她縱情高歌,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到達的地方。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