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高考數學結束,不少學過音樂的考生笑了。數學卷上竟然出現了音樂題,還畫上了鋼琴鍵盤。題目要求將鋼琴上的12個鍵依次記為a1,a2……a12,利用數列知識解答這12個鍵可以構成的原位大三和弦與原位小三和弦之和。
題目乍一看需要運用數列知識進行運算,但如果學過樂理,此題可以秒解。試題公布後,不少音樂圈的朋友在朋友圈瘋轉,引起廣泛關注。
事實上,這並不是音樂題第一次出現在高考試卷上,2019年上海卷作文給出的就是「音樂中的中國味」材料,要求自擬題目談論啟發。網友們紛紛調侃,音樂學得好,數學、語文成績或許都能提高。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改革,家庭教育中對於孩子的藝術素質培養越來越重視,甚至在企業招聘中也偶爾能見「有樂器學習經歷或音樂特長者優先」。
音樂學習 需要龐大的學科理論
記者將這道高考試題發給四川音樂學院教師班建東,他秒選出答案C:10個。他說,對於學過音樂的人來說,這道題目只需要看題幹的最後一句就能作答,因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就是10個。
和大多數人認為的音樂學習需要天賦的想法不同,班建東說,真正的音樂學習需要掌握龐大的理論體系,即樂理知識學習。這是音樂教育裡最重要最基礎的一塊。
「樂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所有音樂創作的基石。直接一點的表現是,如果你不懂樂理,之後所有的音樂類課程,老師和你說這樣不對,你都不懂為什麼不對。」班建東說。
值得一提的是,樂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到的基礎科目非常多,不僅需要數學、語文知識,甚至物理學、生物學知識也需要。例如,樂理中有大量的聲學內容,是以物理知識為基礎的。「比如你要唱歌,首先要了解自然界的聲音是如何產生的,這些都和物理緊密相關。」班建東提到,我們每天都處在不同的聲學環境中,在家裡發聲和在倉庫發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對於需要運用聲音去表現藝術的音樂學生來說,了解聲音的構造就顯得至關重要。
又如,聲樂中還涉及到如何科學發聲的課程,這又和人體的發音器官有關,屬於生物學的範疇。
培養「雙商」 學習樂器大有益處
四川音樂學院青年教師蔡奕濱告訴記者,他在朋友圈也看到了這道題,覺得十分有趣。但他同時表示,音樂教育的主要功能,還是在對學生的「雙商」培養上,這也能理解為何某些企業招聘時,會給學過樂器的求職者更多優先的考慮。
「例如在樂器學習方面,要求練習者做到視譜演奏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音樂節奏等問題,這種訓練對大腦的開發非常有益。」蔡奕濱說。
不僅如此,在進行樂器練習時,學生經常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這對孩子的耐性和毅力都是一個磨鍊。
但在這次數學高考音樂題被瘋轉之後,也有不少音樂圈人士和研究者提到,學習音樂或者樂器只是藝術培養當中的一種,不可以偏概全認為音樂是萬能的,對於「不學點音樂都不敢參加高考」這種說法,只適合調侃,但不必當真。「因為其實你只要數學學得好,題目照樣很快就解出來了。」班建東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徐語楊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