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刷微博無意看到範冰冰微博說她在柏林又拿了一個影后,瞬間嚇尿:
第一反應是巴黎歐萊雅真是手眼通天啊!能把冰冰送上紅毯擺pose,還能直接送上國際A類電影節影后寶座?
一想不對啊,柏林電影節不是前兩天剛頒了獎麼!怎麼又冒出一個影后?!於是睜大眼睛仔細看了原PO的博文,哦,原來叫「柏林華語電影節」。
還是新浪娛樂的小編機智,直接在新聞最後附了一句:
「本屆柏林華語電影節為第一屆,不是柏林電影節。」
哈哈,這一句說明後臺君給滿分。
然而一個第一屆舉辦,除了範冰冰得影后之外再無別的新聞,目前沒看出來有任何公信力的影后獎,依然被範冰冰的粉絲稱為「給噴子狠狠一記耳光」、「演技最好的證明」。
哎,其實這除了讓大家知道範冰冰本人是多麼需要演技的證明之外,還能說服誰呢?粉範爺的臉可以,粉範爺的人設可以,自己覺得範爺是天下最有演技的女演員也可以,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只要別人說她演技不好就是噴子、黑子,後臺君也是大寫的不服。演技這個東西,在很多演員身上是沒辦法量化的,但是在範冰冰身上就可以,她的演技值=
0
不信請接住後臺君的三道範冰冰測試題:
第一題,請問以下幾個大頭,哪個是楊貴妃,哪個是武則天?!
(最後一張圖表示,對不起我就是來搞笑的.)
第二題,請問以下幾張劇照,分別出自範冰冰出演的哪部電影?
其實這道題的隱藏難度是,首先得有人想的起來範冰冰這些年演過哪些電影裡的什麼角色。
第三題,請問以下幾次武媚娘的痛哭分別是什麼時期,她遭遇了什麼為誰而哭?
發完圖我算看出來了!範冰冰「演戲」(如果她有在演的話)主要靠嘟嘴和兜眉,現代戲裡凹文藝就再加一個耷拉眼皮,再沒別的新鮮招數了。她演什麼都一個樣,是因為無論她演什麼角色,都是在演一個叫「範冰冰」的女明星,魅惑也好風情也好楚楚可憐也好,都是她心裡希望觀眾認知的她自己,和在演哪朝哪代的哪個角色,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如果硬要管這個叫演技,後臺君只能說:
講真,作為女藝人,範冰冰拼命發通稿、P照片、走紅毯、上頭條、賣人設,也是努力的一種,後臺君沒有任何意見。但是坐著大花旦的位置拿著一線的資源掙著高額回報,這麼多年在演技上毫無進步,卻依然要努力標榜自己是演員,是好演員,我又不是瞎,不要這麼耍我好麼?!
今年的國劇盛典,範冰冰靠《武媚娘傳奇》,打敗了《虎媽貓爸》的趙薇、《琅琊榜》的劉濤、《媽媽像花兒一樣》的許晴,得了最佳女演員。她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說,武媚娘是她作為一個女演員最想演的一個角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而我只是一個演員,我做好我自己本職的工作,我內心對武則天是很敬畏的。」
excuse me?
把武則天演成千古第一瑪麗蘇,四處宣揚如何在男人堆裡受寵上位,叫「有敬畏?!」
在她作為「最佳女演員」上臺領獎的這五分鐘了裡,鏡頭每切換一次臺下的各位嘉賓,後臺君都覺得他們內心的os是:
難道明星們在拿這些塑料電影節獎項標榜自己的時候,沒覺得這恰恰反映了自己演技是爛到什麼程度才需要通過這些不著調的東西來證明麼?!
和範爺的「柏林華語電影節影后」同理的還有:
黃曉明憑藉《何以笙簫默》拿下第二屆中澳國際電影節影帝:
這個電影節的獲獎名單裡還有黃曉明的經紀人兼《何以笙簫默》的導演黃斌,讓後臺君懷疑黃曉明工作室給這個電影節掏贊助費了:
王大治憑藉電影《我不是王毛》中飾演「狗剩」一角獲俄羅斯邦達爾丘克國際電影節影帝:
這個電影節的百度百科詞條裡,至今只有王大治得影帝這一條內容:
唐嫣憑藉《露水紅顏》裡五分鐘都不到頂多算友情客串的戲份,拿下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同屆獲獎的最佳影片是《匆匆那年》大家感受下:
然而,和下面這一位比,上面這些還是輸了。
景甜獲得第18屆好萊塢電影獎的「好萊塢國際獎」,是的,沒有憑藉任何作品(後臺君也真的說不出來她有什麼作品),就拿了一個冠著「好萊塢」名頭的國際獎(真的是國際獎啊名字就叫國際獎),堪稱真·國際女明星:
對於各位國際影帝影后們高聳入雲的逼格,後臺君只想說:
本文來自就愛說真話的「文娛後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