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
聽故事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即可觀看動畫
學成語
暗渡陳倉 [dǎ cǎo jīng shé]
[釋義] 全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
[例句] 我軍部隊為節省時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很快端掉了敵人的堡壘。
暗渡陳倉
秦朝被推翻的時候,項羽、劉邦以及其他參加反秦戰爭的各路將領,齊集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割據國土。當時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張分地封王、分配領地,心裡卻已開始盤算,將來怎樣一個個地消滅他們。
項羽對一般將領都沒有什麼顧忌,唯獨對劉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劉邦是最難對付的對手。早些時候,曾經約定:誰先攻下秦都鹹陽(今陝西西安附近),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入鹹陽的偏偏就是劉邦。
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王」,他違背了當初的約定,把劉邦分配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而把實際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用以遏制劉邦北上。
劉邦的確也有獨霸天下的野心,當然很不服氣,其他將領對於自己所分得的地盤也都很不滿。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大家都不敢違抗,只得聽從支配,各就各位去了。
劉邦不得不暫時領兵西上,在路上他接受了張良的計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裡棧道全部燒毀,表示沒有再進入關中的意思,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劉邦到了南鄭,發現部下有一位才能出眾的軍事家,那就是韓信。劉邦就封韓信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
韓信的第一步計劃是,先奪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於是派出幾百名官兵去修復棧道。
這時,守著關中西部的章邯(hán)聽到了這個消息,不禁笑道:「誰叫你們把棧道燒毀的!你們自己斷絕了出路,現在又來修復,這麼大的工程,只派幾百個士兵,看你們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對於劉邦和韓信的這一行動,根本沒有引起重視。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緊急報告,說劉邦的大軍已攻入關中,陳倉(在今陝西寶雞市東)被佔,守將被殺。章邯起初還不相信,以為是謠言,等到證實的時候,慌忙領兵抵抗,已經來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殺,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和北部的董翳(yì)也相繼投降。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於是一下子被劉邦全部佔領了。
原來韓信表面上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的姿態,實際上卻和劉邦統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章邯不備取得了勝利。這就叫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小朋友們,今天學的成語是暗渡陳倉,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大家學會今天的成語了嗎?用學會的成語造個句子吧~
可以在親子課堂【趣味成語】群發言,和更多家長朋友一起交流哦!
這是一個兒童公益親子課堂,每周一至周五晚上8點推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浩如煙海,每天用三分鐘講解一個成語,以及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讓孩子在家輕輕鬆鬆每天學會一個成語,豐富其文化知識,幫助孩子真正學好國學,學好語文。
如果您認可我們理念,請點讚轉發哦。👍👍
你堅持 每天 帶著孩子學 成語課 了嗎?
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