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成語】暗渡陳倉的故事.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2021-03-05 微學課堂家教幫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

聽故事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即可觀看動畫

學成語

暗渡陳倉    [dǎ cǎo jīng shé] 

[釋義]  全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

[例句]  我軍部隊為節省時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很快端掉了敵人的堡壘。

暗渡陳倉

秦朝被推翻的時候,項羽、劉邦以及其他參加反秦戰爭的各路將領,齊集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割據國土。當時勢力最強的項羽企圖獨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張分地封王、分配領地,心裡卻已開始盤算,將來怎樣一個個地消滅他們。

項羽對一般將領都沒有什麼顧忌,唯獨對劉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劉邦是最難對付的對手。早些時候,曾經約定:誰先攻下秦都鹹陽(今陝西西安附近),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入鹹陽的偏偏就是劉邦。

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王」,他違背了當初的約定,把劉邦分配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而把實際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用以遏制劉邦北上。

劉邦的確也有獨霸天下的野心,當然很不服氣,其他將領對於自己所分得的地盤也都很不滿。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大家都不敢違抗,只得聽從支配,各就各位去了。

劉邦不得不暫時領兵西上,在路上他接受了張良的計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裡棧道全部燒毀,表示沒有再進入關中的意思,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劉邦到了南鄭,發現部下有一位才能出眾的軍事家,那就是韓信。劉邦就封韓信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

韓信的第一步計劃是,先奪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於是派出幾百名官兵去修復棧道。

這時,守著關中西部的章邯(hán)聽到了這個消息,不禁笑道:「誰叫你們把棧道燒毀的!你們自己斷絕了出路,現在又來修復,這麼大的工程,只派幾百個士兵,看你們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對於劉邦和韓信的這一行動,根本沒有引起重視。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緊急報告,說劉邦的大軍已攻入關中,陳倉(在今陝西寶雞市東)被佔,守將被殺。章邯起初還不相信,以為是謠言,等到證實的時候,慌忙領兵抵抗,已經來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殺,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和北部的董翳(yì)也相繼投降。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於是一下子被劉邦全部佔領了。

原來韓信表面上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的姿態,實際上卻和劉邦統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章邯不備取得了勝利。這就叫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小朋友們,今天學的成語是暗渡陳倉,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

大家學會今天的成語了嗎?用學會的成語造個句子吧~

可以在親子課堂【趣味成語】群發言,和更多家長朋友一起交流哦!


這是一個兒童公益親子課堂,每周一至周五晚上8點推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浩如煙海,每天用三分鐘講解一個成語,以及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讓孩子在家輕輕鬆鬆每天學會一個成語,豐富其文化知識,幫助孩子真正學好國學,學好語文。

如果您認可我們理念,請點讚轉發哦。👍👍

你堅持 每天 帶著孩子學 成語課 了嗎?

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趣味學成語】:愛屋及烏的故事.每天3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聽故事輕輕鬆鬆,每天學會一個成語,讓孩子愛上學習學成語愛屋及烏    [ài wū jí wū]    [釋義]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出處]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例句]  他一直珍藏著學生製作的紀念品,愛屋及烏,這正是教師的愛心。
  • 【趣味成語】馬首是瞻的故事 .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聽故事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可觀看視頻
  • 【趣味成語】尸位素餐的故事.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本期看圖猜成語的謎底是:
  • 【趣味成語】見利忘義的故事 .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今晚的成語你學會了嗎?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公眾號下方留言
  • 【趣味成語】社鼠猛狗的故事 .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管仲最後說:「大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國君身旁的奸臣,就是國家的社鼠,那些掌權的小人,就是國家的猛狗。       今晚的成語你學會了嗎?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公眾號下方留言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整理 | 慄子姐我們是水滴字典,公眾號:shuidizidian從小就常聽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
    成語解釋成語伯樂相馬拼音bó lè xiàng
  •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成語故事 ----------▽▽▽▽▽▽▽▽----------- 成語典故 參考成語"箭無虛發","箭無虛發"的意思就是"射出的箭沒有不射中目標的","虛發"就是"不射中目標"。 現代人容易誤將"虛發"翻譯成"拉弓不射箭",原因有二:一、並非所有人都知道弓箭知識;二、"虛發"一詞在現代漢語裡不常用。
  • 披星戴月 | 成語故事
    【成語】: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基本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讓成語更多趣味!聽絳縣樊麗豔講述《背水一戰》的故事
    2018-06-22 13:29:12 來源: 松松媽咪 舉報   讓成語更多趣味
  • 成語故事|完璧歸趙
    成語:完璧歸趙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釋義: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到了世間罕見的美玉——和氏璧,秦王聽說後,想把美玉據為己有,便派人送信給趙王,騙他說:秦國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想找一個合適的人出示秦國,這時,一個叫妙閒的大臣推薦自己的門客藺相如,藺相如拜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滿心歡喜,愛不釋手,傳給大臣和妃嬪們觀看,壓根不提給趙國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看出秦王並無誠意,便心生一計
  • 成語故事 | 朝三暮四
    每晚陪孩子聽一個故事,學一個成語典故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文|歷史趣味學說成語是我國一種極具傳統的文化,大多成語背後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解成語裡蘊含的故事也是在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前兩天小編給大家已經講了一些成語故事了,今天小編依舊和大家來講講成語運蘊含的故事。
  • 成語故事《鵬程萬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故事,簡單複述成語的主要內容。2.理解成語的本義和比喻義,從成語中感悟人物品質,明白成語中所蘊含的道理。3.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積累運用成語,激發學生不斷學習成語的興趣。重難點從成語中感悟人物品質,明白成語所蘊含的道理。
  • 運斤成風 | 成語故事
    點擊上方視頻播放成語故事  【成語】:運斤成風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解釋】:運:揮動;斤:斧頭。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莊子是當時很有名望的思想家,而在當時唯一能與莊子旗鼓相當的,只有惠子。可惜天妒英才,惠子不到幾年就去世了。  有一次,莊子和隨從一起經過惠子的墓地,他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楚國的郢都有個勇敢沉著的人,他的朋友石是個技藝高明的匠人。
  • 經典成語故事 | 魚目混珠
    大頭爸爸講故事北大教授每天給百萬孩子講好聽的睡前故事《魚目混珠》
  •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出爾反爾)
    出爾反爾【成語】出爾反爾【拼音】chū ěr fǎn ěr【典故】戰國時期,鄒國和魯國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當鄒國的官員遭到魯國軍隊的攻擊時,鄒國的老百姓卻全部躲在家中,沒一個出手救他們。出自《孟子》【成語一點通】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也怎樣對待你,現在用來比喻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
  • 曲高和寡| 成語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還衍生出了兩個成語,那就是「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陽春白雪,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歌曲名。現在用來比喻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藝作品。而下巴裡人,則是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陽春》《白雪》的作者師曠師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師曠是一位盲人樂師,他的聽音、辨音能力特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