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許多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有著不少精怪妖魔傳頌,有的是祥瑞的神獸靈獸,有的則是作惡多端的兇猛怪物,但是這些東西沒有一個比的上龍的。
龍從我們華夏有歷史記載和神話傳說開始就一直貫穿著我們的發展史,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時代,對龍的崇拜都沒有變過。
同時龍也因為每個時代的變動在形象上發生了不少改變,隨之也衍生了許多跟龍密切相關的神獸異獸。
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古往今來的各個龍種和他們的能力,但是龍是在太多,所以我會分個幾期做。
不過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難免出現錯漏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指正!
青龍:為「四聖」、「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天之四靈」之一,又稱為蒼龍,代表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
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
應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背生雙翼的龍,據《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據說當年軒轅帝有名大將就是應龍,主要功績有斬殺蚩尤、夸父。
應龍本身於五行屬土,與天之四靈、四象並列,位居中央,但也掌管布雲行雨的權利。
而應龍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生鳳凰、麒麟; 二則是龍修煉一千五百年所化,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五百年為應龍。
應龍的起源是和上古神話息息相關的,可以說應龍是最古老的龍之一了,同時也功績有的書的龍,人家的功勞是有具體記載的,僅此一點,應龍就不知道比其他的龍高到哪裡去了。
應龍在《山海經》和《時機》中就已經有描述了,內容大意就是在黃帝和蚩尤爭霸的時候,這兩方人都藉助了各種靈獸神獸的力量,而當時黃帝一方的應龍擅長畜水,但是蚩尤那邊的靈獸在控水的能力上比應龍要強,所以大雨飄向了黃帝那邊,黃帝只好求助於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然後一舉殲滅了蚩尤,應龍也在戰鬥中斬殺了蚩尤和夸父,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因為消耗過大,應龍就在南方休養生息,到了大禹時代的時候,洪水滔天,生靈塗炭,應龍這個時候又出來幫大禹治水,這又是一個功勞!
沒有合適的圖,這個就湊合著看吧...
虺(huǐ):南朝時期著作《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沒有合適的圖,這個就湊合著看吧...
虯(qiú):虯龍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
虯龍有角沒角在古代還引起過爭論,有不少著作中都說虯龍無角,但是有些地方卻傳著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