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的一句話,映射了多少人身上的身不由己,無能為力。
最近熱播的《我是餘歡水》讓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餘歡水到底有多慘?
已到中年的餘歡水,事業、家庭、社交沒有抓住一樣,一瞬間,所有的悲哀似乎都降臨在他身上。
工作上每天遲到早退,拉不來業績,三十多歲還是個普通的銷售人員,被領導呼來喝去,同事也經常嘲笑他,甚至連自己帶出來的徒弟也在大庭廣眾下拆他的臺,說他腦子壞了。
得罪了領導中秋節被罰掃廁所,通告牆上每天都有處罰他的公告。
家裡面妻子看不上他,去嶽父家還被小舅子冷嘲熱諷,連帶著孩子都要被損「兔崽子」,自己的父親為了弟弟在電話裡揚言要去法院告他。
妻子背叛他,卻仍然是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淨身出戶的反而是他。
生活裡面沒有一個交心的朋友,唯一結識的兄弟欠了他一筆錢賴著不還,上門追債還被對方站在道德制高點審判。
從頭到尾,都透露著窩囊,活得猶如一具行屍走肉。
劇情發展到第二集,我就已經不忍心看下去,如果這些『災難』都降臨在我身上,我還能安然自若地活下去嗎?
餘歡水不是沒有想過死亡,他不止一次嘗試自殺,他覺得,只有死了,才能擺脫這一切。
唯唯諾諾的餘歡水,見了上司點頭哈腰,在同事面前自卑,還要自己的徒弟給自己施捨業績。
他幻想過反抗,拉起那個壓榨員工的經理爆錘一頓,但也只是幻想而已。
這劇之所以這麼火,大概也是因為寫出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吧。
仔細想想,我們哪個人身上沒有餘歡水的影子。
被上司同事排擠,遭遇不公的時候,我們也許想過反抗,但因為背著重擔,逼著我們不得不忍氣吞聲。
近幾年來,網絡上販賣的中年危機,使得多少人即使背著整座大山,也不敢屈服放棄。
被牙尖嘴利的社區大媽擠兌,被勢氣豪橫的裝修業主欺侮,心裡卻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我們似乎都已經忘記了自己原本應有的權利。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餘歡水得知自己患了絕症的時候,沒有告訴家人,因為他知道,家裡並沒有人關心自己。
反倒是他自己,開始張羅著收帳、搬家、出賣器官,只想著能多給自己的家人留一些東西,頗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由一個餘歡水身上折射出來的,是廣大中年人的社畜瞬間。
社畜,是上班族們自嘲的說法,意思是雖身在職場,順從職場規律,看似光鮮亮麗,卻活得像一頭牲畜一般。
我害怕自己也會變成餘歡水,想努力抓卻什麼都抓不住,反而試圖用謊言去填補一切,最後落得一地無奈。
沒有理解的人生,如果坦白,也許會加速分崩離析。
人生最害怕的是未到盡頭,便已慘敗。
彈幕上大都是指點江山的才人,質問為什麼寧願兒子淋雨也要被經理威懾不敢離開?為什麼面對小舅子的冷嘲熱諷不給他一大耳巴子?為什麼……
指點別人當然容易,因為我們沒有彷徨失措、沒有進退無路、也沒有山一樣的壓力。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希望我們體會過不一樣的悲歡,仍能咬牙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