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簡稱EWG),發布的2020年度《農產品農藥殘留購物指南》刷爆朋友圈:
草莓連續5年榮登最髒水果榜首
EWG的2020年高農殘排行(12種):
1.草莓 2.菠菜 3.羽衣甘藍 4.油桃 5.蘋果 6.葡萄 7.桃子 8.櫻桃 9.梨 10.番茄 11.芹菜 12.土豆
現在又到了草莓季,身邊好多朋友問豆苗媽,草莓那麼髒,真的能給娃吃嗎?
其實草莓沒有網傳的那樣恐怖,今天豆苗媽為大家科普下。
草莓真的很髒嗎?
先說明一下,EWG的「髒」是根據果蔬的農殘種類來定義的。
種類越多,排名越前。
不過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拋開劑量談危害,都是在耍流氓!
因為實際上決定蔬果是否安全的標準不是「檢測到多少種農殘」,而是「是否檢測到農殘超標」。
現在的蔬菜水果在種植過程中都會使用農藥、化肥,或多或少都會有殘留。
但目前市場上的農產品(包括草莓)大部分都經過權威檢測,只要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對果蔬的農殘都有最低標準以內,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而2019 年發布的主要農產品進行的質量安全監測數據顯示,中國農產品檢測合格率為97.4%。
所以,只要我們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草莓,都可以放心使用,不必過分擔憂。
小知識:
草莓是一種對人工幹預高度依賴的農產品,而幹預過程中會有農藥殘留。
另外,就算是自己種植的草莓或者其他水果,也會因為我們的環境中(包括空氣、水和土壤),漂浮著農殘、重金屬等物質而受到汙染,所以,純天然無汙染的水果你根本吃不到。
關於草莓的6大謠言
草莓真的冤!
每到草莓季,總會有各種關於草莓的謠言:
「
草莓是反季節水果,沒營養
」
闢謠:反季水果和應季水果可能存在口感和營養成分的差異,但不代表沒有營養。
草莓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及礦物質,維生素C含量較高,對大腦和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
另外,草莓中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的作用。
「
奇形怪狀的草莓激素多
會導致性早熟
」
闢謠:草莓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草莓的畸形與授粉、溫度和水肥管理有關,最常見的原因是授粉不均勻,與激素無關。
草莓種植過程中,會在合理範圍內使用植物激素,這種激素只對植物的生長有作用,對人體不會產生影響。
「
異常大個的草莓使用了膨大劑
吃多了會致癌
」
闢謠:大個子草莓不會致癌。
大個子草莓與品種有關,例如歐美的草莓品種個頭相對大點。
有膨大素的關係,但膨大素是一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劑量非常低,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白色、綠色的草莓是轉基因
不能吃
」
闢謠:白色、綠色草莓是變異而來,與轉基因無關。
白草莓是一種草莓變異之後的草莓,是基因的顯隱性問題。但自然變異的很少,一般都通過人工技術變異,所以價格比較貴。(土豪請隨意。)
綠色草莓只是還沒有成熟,不是轉基因。
「
奶油草莓、紅顏草莓那麼甜
肯定是注射增甜劑
」
闢謠:幾乎沒有可能打增甜劑。
草莓嬌氣得很,打針易損壞。
打針注射甜味劑分布不均勻,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
草莓園摘的草莓,無汙染
可以直接吃
」
闢謠:商家噱頭,不建議直接食用。
草莓在種植過程中都需要食用肥料和農藥,不存在純天然無汙染的草莓。
想吃草莓的你
趕緊看過來
每次看到紅彤彤的草莓,簡直食慾大動,那正確的挑選、清洗方式當然要了解一下咯!
1、草莓怎麼挑?
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草莓品種,簡直挑花了眼,那麼草莓到底怎麼挑呢?
看外形
蒂頭葉片鮮綠、有細小絨毛、表面光亮、籽是白色或者金黃色的、無損傷腐爛的草莓才是好草莓。
看顏色
首選全果鮮紅均勻,色澤鮮亮,有光澤的,深紅色的話可能會熟過頭,青色的話可能還沒有熟,都會影響口感。
聞氣味
自然成熟的草莓有一股淡淡的草莓香味。
2、想吃草莓還得會洗
網傳有很多種草莓清洗方法,如小蘇打浸泡、鹽水浸泡、貝殼粉、淘米水浸泡還有果蔬清潔劑。但在豆苗媽看來,用這些清洗方式來洗草莓,有可能越洗越髒哦。
就拿果蔬清潔劑來說,洗潔精在草莓坑坑窪窪表面遊動,洗完之後的殘留成分可能比農藥還要多。
所以,最乾淨快捷的做法還是直接用清水衝洗,衝洗30秒以上就能達到清潔效果。
敲黑板:清洗時,蒂頭的葉片不用拆除,免得造成髒東西都滲進去。
說了那麼多,草莓其實是個好東西,營養高,甜度低,酸酸甜甜的很適合孩子吃。實在要說不讓孩子吃草莓的真正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貴。
你家娃喜歡吃草莓嗎?你平時是怎麼選、怎麼洗的?來評論區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