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為何熱衷於晚年「卒婚」?這幾點原因,還真令我們羨慕

2020-12-28 小屁孩兒

文|文兒

閨蜜是個日劇迷,而有一天大家一起聊天時,她說起了日本的一個現象:在日本有一個「卒婚」的說法,也就是從婚姻中畢業的意思。到了退休的年紀,夫妻兩人在保持婚姻的前提下,兩人互不幹涉,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掙脫婚姻的束縛,在老的時候享受自己剩餘不多的人生。對這樣的狀態,閨蜜很是羨慕:如果到我們老的時候,也能這樣就再好不過了。

為什麼日本媽媽那麼熱衷於晚年「分居」呢?跟以下兩條原因有很大關係:

之前圍著孩子和老公轉,老了之後,更願意為了自己活一回

日本媽媽做全職媽媽的數量比我們國內要多很多,而作為全職媽媽,結婚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圍著孩子和老公轉,自然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所以日本老人會選擇「卒婚」,多是因為遇到跟我們國內相同的「喪偶式育兒」,丈夫早出晚歸,而操持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任務都在妻子一個人身上:從早晨準備一大家子人的便當,到把孩子帶大,作為妻子和媽媽的人,都是作為丈夫的「輔助」存在的,完全沒有自己的人生。等到孩子大了,妻子也想擺脫家庭的重擔,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有四五十歲的日本網友袒露,等到孩子長大的時候,因為照顧家庭而耽擱的事情,希望可以重新找回來。而夫妻沒有共同的追求,而選擇「卒婚」,一方可以選擇去過鄉村生活,一方可以繼續選擇大都市,跟自己圈子裡的人交往,彼此不約束,想想還是挺愜意的。

在日本全職媽媽默認為一種職業,會受到保護的

而日本的全職媽媽之所以願意接受「卒婚」,還跟她們好的福利有很大的關係。據報導,日本男人的工資卡都是交到妻子手中的,而妻子會合理安排這份工資,安排好家庭開支,也會很好的理財,而全職媽媽們是由國家購買社保和醫保,還有一定的補貼,所以到了老年的全職媽媽到手的退休金也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即使是老年選擇「卒婚」,而老人的生活也會得到很好的保障,而完全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幹的事情。而之所以不選擇離婚,跟日本的離婚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即使是全職媽媽離婚,也能得到家裡至少一半的財產,而男性到了中年之後如果離婚,就會相當慘。所以選擇婚內分居也是他們想到的最好方式。

而反觀我們國內,想要做全職媽媽,等到自己老的時候,如果是丈夫別有二心,可能什麼都沒有落下,結局也是相當慘了。

看來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全職媽媽,大都希望老的時候有自己的空間,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卒婚」才得以盛行,而我們國內的全職媽媽真心表示很羨慕。

相關焦點

  • 「卒婚」,這是個什麼鬼?
    話題來源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於5月4日發布的題為《日本的「卒婚」現象》一文,開頭寫道:當大西百合子三個成年的兒子離開家後,她問了自己結婚36年的丈夫一個不同尋常的問題:婚姻生活是否曾阻礙了他去實現任何夢想?「我們開始暢想我們現在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66歲的大西百合子說,「我們告訴孩子們,現在是讓這個家庭獲得演化的好機會」。
  • 日本婚姻新趨勢:前期不交流,老年「卒婚」成潮流,原因令人反思
    而日本則是一個全職太太佔比較高的國家,一般情況下,日本女性結婚後都會回歸家庭,丈夫的工資需要上交,由妻子進行每月財產的分配。這聽起來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可多年之後,卻造成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卒婚」。婚姻前期基本無交流,長時間下去就導致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和睦,夫妻因此而分居,這種沒有離婚,但生活方式卻與離婚差不多的現象,就被稱為「卒婚」。日本婚姻的這種趨勢也值得我們思考,除了上述原因,這3種情況也是導致「卒婚」的主要原因,夫妻相處時要儘量避免。
  • 日本開始流行夫婦「卒婚」
    今年初,年屆71歲,家住北海道的淡川昭二郎在致送親友的賀年咭上寫道:「我們即將開始『卒婚』,我們會住在不同地方,不過會互相探望。」
  • 讓婚姻告一段落不一定要離婚,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卒婚?
    其實也沒有說哪種方法對待愛情會比較高尚,說到底愛情也不過是2個人的事,不過除了「修補」和「分開」這2個方法,到底現代人還有沒有別的出路?日本人會告訴你,可以選擇「卒婚」。什麼是卒婚?「卒婚」是日本社會近年新流行的文化,卒婚一詞本身由「卒業」和「婚姻」所組成,意思就是從婚姻中畢業。
  • 不離婚、不外遇、不同房:日本流行的卒婚,真是婚姻的救命稻草?
    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推薦卒婚》一書中最早提出了「卒婚」,是指伴侶之間互不束縛、在平靜的婚姻生活中,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具體一些,就是孩子獨立後,丈夫已退休或臨近退休,夫妻倆不離婚但主動分開居住,或是在同一屋簷下分房睡,按自己的節奏生活。
  • 《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卒婚」| 夫妻「新概念」:斷子,舍夫,離家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18年日本有30%的夫婦(具有合法婚姻的)離婚。另一方面,也有日本夫婦選擇繼續維持婚姻關係,想要通過時間或者其他方式來恢復夫婦感情,這種方式在日本叫做「卒婚」,主要在日本40~60歲的人群中流行。這種不被雙方束縛的「卒婚」模式,究竟是一個什麼的狀態?日本為何會有這樣的模式產生?
  • 歐洲日本興起的「卒婚」會乘隔離期在中國流行起來嗎
    在歐洲一些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等國出現了傳統婚姻衰落的現象,人們對待婚姻不再是結婚和離婚兩個選項了。一種在離婚和正常婚姻之間的狀態「卒婚」。「卒婚」一詞是由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推薦卒婚》一書中創造的,意思是」從婚姻中畢業」,但其意義與離婚、分居有所不同,而是夫妻倆人在保留婚姻關係基礎上給予對方空間,各自過自己理想的生活。這樣講「卒婚」的概念可能還是有些模糊,我們用日本人的婚姻狀況做個實例說明。在日本大多數的女性結婚後都會成為家庭主婦,負責照顧孩子和家庭。
  • 爸媽為什麼要卒婚?
    從字面意思看,卒婚是指「婚姻死了」。 卒婚不是離婚,它更近似於「婚姻畢業了」。一般指那些孩子已長大成人的夫婦,不離婚,但選擇分開居住,以實現各自長久以來未完成的願望。 第一集,媽媽就和爸爸提出卒婚,不想和他過了。然而爸爸氣呼呼地表示,隨便吧,愛咋咋地。
  • 為何韓國人愛弄頭髮,發量還很多?關鍵的幾點,我們還真忽視了!
    如今隨著我們審美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染頭髮燙頭髮了,但是染頭髮和燙頭髮都是很傷害自己的發質的一種行為,尤其是對於有些發質不好,發量不多的人來說,經常折騰頭髮面臨著禿頭的風險,但是偏偏有的人能夠天天換發色還不會掉頭髮,一頭濃密的頭髮簡直就像假髮一樣,讓人羨慕不已!
  • 日本「宅女」為何不願意交「男朋友」,原因就這幾點,引人思考
    日本「宅女」為何不願意交「男朋友」,原因就這幾點,引人思考如今社會發展都是非常發達的,在社會不斷進步下人們的思想也是越來越開放的,不過還是有一些陳舊的觀念來束縛自己。尤其是日本,女性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因為曾經的女性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的人,他們覺得女人沒有經濟來源。家庭地位是很低的,但不斷進步也被提高了,如今天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而且如今女性越來越獨立。女性有了經濟來源之後,很多女性都不願意交男朋友了,當女性的經濟獨立性以後有能力給自己想要的生活。
  • 日本「卒婚」成流行:不外遇,不離婚,也不生活在一起
    面對鏡頭,王偉忠笑著說道:「孩子只是來作客的,要多為我們自己想一想,夫妻老了就像室友,對不對?」引發廣泛熱議。這讓我聯想到一個詞叫「卒婚」,這個詞來源於日本,指為了追求理想生活,仍然相愛的夫婦在維繫婚姻關係的同時,選擇分開生活。
  • 美媒:日本興起卒婚 孩子成年後父母從婚姻中畢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日本的「卒婚」現象》的文章稱,當大西百合子三個成年的兒子離開家後,她問了自己結婚36年的丈夫一個不同尋常的問題:婚姻生活是否曾阻礙了他去實現任何夢想?「我們開始暢想我們現在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66歲的大西百合子說,「我們告訴孩子們,現在是讓這個家庭獲得演化的好機會」。
  • 羨慕別人熬的小米粥好看又好喝,做到這幾點,你也是別人羨慕對象!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別人熬的小米粥又好看又好喝吧,本期內容,吃貨貢小天就為您獻上小米粥秘制攻略,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你就能成為別人的羨慕對象,保證你熬出的小米粥既好看又好喝。 其次就是清洗小米了,要想熬出的小米粥好看又好喝,在淘洗小米時,不需要多遍淘洗,先把米盛放在碗中,然後認真的淘洗一遍,然後再用清水涮一遍就好了,這樣既讓小米保持乾淨,又不會因為過多淘洗令小米的營養流失
  • 丁真為何穩居流量頂流?原因有這幾點,四大小生該注意了!
    點擊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一定都有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的真的很有緣分。小編每天都會帶給你不同的時尚資訊。如有任何意見,請在下面正面評論。小編的每篇文章都會仔細閱讀。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丁真為何穩居流量頂流?原因有這幾點,四大小生該注意了!
  • 在日本吃早餐時,發現日本幾乎沒有早餐店,原因讓我們羨慕不已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正常的事情在別的國家可能很不可思議。去過日本的朋友們一定發現了,在日本幾乎是沒有早餐店的,就算是普通的餐廳也會在中午11點才開門,這個時候大家有沒有疑惑,為什麼在日本沒有早餐店呢?難道日本人都不吃早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話題:在日本吃早餐時,發現日本幾乎沒有早餐店,原因讓我們羨慕不已。
  • 為什麼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還熱衷於考公務員,主要是因為這4點原因
    這段時間,各地的公務員考試又開始招考,很多在職的事業編制工作人員也報考參加,為何事業編工作人員還想考公務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事業編制的劣勢太明顯,雖然同屬於公職人員,但是一起工作的越久感覺差異越大,這是導致很多事業編人員繼續熱衷於考公務員的重要原因。
  • 美國人為何熱衷於收養孩子?愛心泛濫的背後,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麼美國人究竟為何熱衷於收養孩子,在愛心的背後究竟有怎樣的原因呢?歷史環境的原因之所以美國人如此熱衷於去全國各地收養孤兒,與他們的國情和歷史環境相關。縱觀美國發展史。美國是一個建立時間比較短,種族比較複雜的國家。生長在美國土地上的很多人都非本土的美國人,而真正跟隨著美國成長的是從被販賣到美國的非洲黑人。
  • 《科學》:六十耳順,晚年的社交模式變化,機制為何?_身體_澎湃新聞...
    DOI: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9129導讀作者:狗尾巴花人到晚年,我們常會變得更加珍惜眼前人,重視親近的社會連結,且磨平了一身稜角,變得溫和起來。這很符合我們通常的認知:年輕時,未來很長,前途光明,我們呼朋引伴、熱衷於建立新的社交關係;人到中年,半輩子過去了,日子過一天少一天,自然也就會更注重現有的、重要的社會連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認知轉變的原因在於「對未來的時間認知」,與年齡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經歷過大災大難的人、身患重病的人,都會認識到人生之短暫無常,從而更加珍惜當下。
  • 愛因斯坦晚年為何銷毀手稿?為何信奉神學?
    對人類有如此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晚年為何要燒毀自己的手稿?晚年為何又要潛心研究神學?說起愛因斯坦,我們不得不提起曼哈頓計劃,也就是原子彈的研究計劃。正式因為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鋪墊,美國才率先研製出原子彈,並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下兩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雖然加速了二戰的結束,但是對無辜百姓造成的傷害更大。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對此深表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