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年屆71歲,家住北海道的淡川昭二郎在致送親友的賀年咭上寫道:「我們即將開始『卒婚』,我們會住在不同地方,不過會互相探望。」
淡川與69歲妻子季實子結婚46年,育有三名子女,兩人分別在中學及大學任職老師。退休後,季實子表示希望自給自足的生活,去年七月,她在南部鹿兒奄美大島租一間屋,開始耕作。昭二郎則繼續住在北海道,他說:「我在這裡出生及長大,我喜歡北海道。」
卒婚後,季實子生活多姿多採,經常與朋友相聚。淡川成為了一個居民組織的副會長,閒時以弄孫為樂,又參與滑雪活動,二人經常以電郵或電話聯絡,或乘搭廉價航機互相探望。
另一位伊滕先生現年63歲,在東京當了攝影師多年,選擇回鄉當一位米農,但她的妻子仍留在東京繼續時裝造型師的事業。伊藤太太表示:「距離讓彼此更記掛對方,亦更欣賞對方。」她說:「我們的婚姻關係維持良好,亦可以分享不同的生活方式。」
日本近幾年興起「卒婚」這個用語。「卒婚」一詞,字面意思解釋就是「結婚畢業」,但是其意義又與離婚、分居不同,主要是指「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並各自生活」。作家杉山由美子於2004年出版的《推薦卒婚(卒婚のススメ)》首先提出,近年藝人清水明,加山雄三等宣布卒婚,卒婚已明顯地走進日本主流社會。
「卒婚」的涵義比分居或離婚較為積極。那是指已婚夫婦在子女長大成人後開始的全新生活,比如是否需要繼續維持婚姻生活,以達成未實現的夢想。結婚並不意味著必須同居生活,因此夫妻之間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但各自生活,就可以稱為「卒婚」
杉山由美子指出,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彼此之間的性格、脾氣以及生活習慣等都非常了解。若大家嘗試去改變,有可能令平淡無味的婚姻生活變得更有樂趣,這也是「卒婚」的真諦所在。
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社會學教授石井昌子表示,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資料,現時日本婦女的壽命為86.73歲,因這些子女長大自立後,她們還有很長的時間,她們知道可以追求自己的興趣及快樂。
2007年,日本通過法例,婦女可以要丈夫一半的退休金;2014年,在職的19歲至64歲日本婦女佔64%,比1969年的46%大幅增加,這意味更多婦女可以獲得長俸,她們可以供養自已。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中心指出:「當我問那些70至80歲的人如何維持一段婚姻時,很多時採取互相『忍讓』的模式。現時,更多人採納傳統性別的分工以外的生活方式,所以更多人接受卒婚。」
轉自《拾方視角》
天愛活動早知道
7月天愛沙龍:舞動與薩提亞療愈
8.20-8.22:PLAYBACK【一人一故事基本功訓練工作坊】喬色分(臺灣)
8.25-8.28:青少年性諮商工作坊(臺灣呂嘉惠)
8.26-8.28:李小龍老師精神分析連續培訓課程
後期課程精彩不斷,天愛十周年,我們等你回家!
天愛心理是一家集心理學教育培訓、實踐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的心理機構。
我們的服務內容:
1.心理諮詢
2.心理測試
3.企業員工心理援助(EAP)
4.心理諮詢師專業認證課程
5.身心靈成長課程
6.心理沙龍
辦公地址: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4108室
聯繫電話:023--67618500
153202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