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始流行夫婦「卒婚」

2022-01-03 天愛心理

今年初,年屆71歲,家住北海道的淡川昭二郎在致送親友的賀年咭上寫道:「我們即將開始『卒婚』,我們會住在不同地方,不過會互相探望。」

淡川與69歲妻子季實子結婚46年,育有三名子女,兩人分別在中學及大學任職老師。退休後,季實子表示希望自給自足的生活,去年七月,她在南部鹿兒奄美大島租一間屋,開始耕作。昭二郎則繼續住在北海道,他說:「我在這裡出生及長大,我喜歡北海道。」

卒婚後,季實子生活多姿多採,經常與朋友相聚。淡川成為了一個居民組織的副會長,閒時以弄孫為樂,又參與滑雪活動,二人經常以電郵或電話聯絡,或乘搭廉價航機互相探望。

另一位伊滕先生現年63歲,在東京當了攝影師多年,選擇回鄉當一位米農,但她的妻子仍留在東京繼續時裝造型師的事業。伊藤太太表示:「距離讓彼此更記掛對方,亦更欣賞對方。」她說:「我們的婚姻關係維持良好,亦可以分享不同的生活方式。」

日本近幾年興起「卒婚」這個用語。「卒婚」一詞,字面意思解釋就是「結婚畢業」,但是其意義又與離婚、分居不同,主要是指「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並各自生活」。作家杉山由美子於2004年出版的《推薦卒婚(卒婚のススメ)》首先提出,近年藝人清水明,加山雄三等宣布卒婚,卒婚已明顯地走進日本主流社會。

「卒婚」的涵義比分居或離婚較為積極。那是指已婚夫婦在子女長大成人後開始的全新生活,比如是否需要繼續維持婚姻生活,以達成未實現的夢想。結婚並不意味著必須同居生活,因此夫妻之間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但各自生活,就可以稱為「卒婚」

杉山由美子指出,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彼此之間的性格、脾氣以及生活習慣等都非常了解。若大家嘗試去改變,有可能令平淡無味的婚姻生活變得更有樂趣,這也是「卒婚」的真諦所在。

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社會學教授石井昌子表示,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資料,現時日本婦女的壽命為86.73歲,因這些子女長大自立後,她們還有很長的時間,她們知道可以追求自己的興趣及快樂。

2007年,日本通過法例,婦女可以要丈夫一半的退休金;2014年,在職的19歲至64歲日本婦女佔64%,比1969年的46%大幅增加,這意味更多婦女可以獲得長俸,她們可以供養自已。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中心指出:「當我問那些70至80歲的人如何維持一段婚姻時,很多時採取互相『忍讓』的模式。現時,更多人採納傳統性別的分工以外的生活方式,所以更多人接受卒婚。」

轉自《拾方視角》

天愛活動早知道

7月天愛沙龍:舞動與薩提亞療愈  

8.20-8.22:PLAYBACK【一人一故事基本功訓練工作坊】喬色分(臺灣)

8.25-8.28:青少年性諮商工作坊(臺灣呂嘉惠)

8.26-8.28:李小龍老師精神分析連續培訓課程

後期課程精彩不斷,天愛十周年,我們等你回家!

   天愛心理是一家集心理學教育培訓、實踐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的心理機構。

我們的服務內容:

1.心理諮詢

2.心理測試

3.企業員工心理援助(EAP)

4.心理諮詢師專業認證課程

5.身心靈成長課程

6.心理沙龍

辦公地址: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紅鼎國際A座4108室

聯繫電話:023--67618500

                    15320280228

相關焦點

  • 讓婚姻告一段落不一定要離婚,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卒婚?
    其實也沒有說哪種方法對待愛情會比較高尚,說到底愛情也不過是2個人的事,不過除了「修補」和「分開」這2個方法,到底現代人還有沒有別的出路?日本人會告訴你,可以選擇「卒婚」。什麼是卒婚?「卒婚」是日本社會近年新流行的文化,卒婚一詞本身由「卒業」和「婚姻」所組成,意思就是從婚姻中畢業。
  • 歐洲日本興起的「卒婚」會乘隔離期在中國流行起來嗎
    在歐洲一些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等國出現了傳統婚姻衰落的現象,人們對待婚姻不再是結婚和離婚兩個選項了。一種在離婚和正常婚姻之間的狀態「卒婚」。「卒婚」一詞是由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推薦卒婚》一書中創造的,意思是」從婚姻中畢業」,但其意義與離婚、分居有所不同,而是夫妻倆人在保留婚姻關係基礎上給予對方空間,各自過自己理想的生活。這樣講「卒婚」的概念可能還是有些模糊,我們用日本人的婚姻狀況做個實例說明。在日本大多數的女性結婚後都會成為家庭主婦,負責照顧孩子和家庭。
  • 日本「卒婚」成流行:不外遇,不離婚,也不生活在一起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詞叫「卒婚」,這個詞來源於日本,指為了追求理想生活,仍然相愛的夫婦在維繫婚姻關係的同時,選擇分開生活。這一看似背離常理的婚姻相處模式,早已經在日本、歐洲等許多國家悄然流行。夫妻一輩子,各有束縛和奉獻;所謂的幸福,不過是我之蜜糖你之砒霜。
  • 不離婚、不外遇、不同房:日本流行的卒婚,真是婚姻的救命稻草?
    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推薦卒婚》一書中最早提出了「卒婚」,是指伴侶之間互不束縛、在平靜的婚姻生活中,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具體一些,就是孩子獨立後,丈夫已退休或臨近退休,夫妻倆不離婚但主動分開居住,或是在同一屋簷下分房睡,按自己的節奏生活。
  • 《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卒婚」| 夫妻「新概念」:斷子,舍夫,離家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18年日本有30%的夫婦(具有合法婚姻的)離婚。另一方面,也有日本夫婦選擇繼續維持婚姻關係,想要通過時間或者其他方式來恢復夫婦感情,這種方式在日本叫做「卒婚」,主要在日本40~60歲的人群中流行。這種不被雙方束縛的「卒婚」模式,究竟是一個什麼的狀態?日本為何會有這樣的模式產生?
  • 「卒婚」,這是個什麼鬼?
    話題來源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於5月4日發布的題為《日本的「卒婚」現象》一文,開頭寫道:當大西百合子三個成年的兒子離開家後,她問了自己結婚36年的丈夫一個不同尋常的問題:婚姻生活是否曾阻礙了他去實現任何夢想?「我們開始暢想我們現在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66歲的大西百合子說,「我們告訴孩子們,現在是讓這個家庭獲得演化的好機會」。
  • 日本婚姻新趨勢:前期不交流,老年「卒婚」成潮流,原因令人反思
    而日本則是一個全職太太佔比較高的國家,一般情況下,日本女性結婚後都會回歸家庭,丈夫的工資需要上交,由妻子進行每月財產的分配。這聽起來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可多年之後,卻造成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卒婚」。婚姻前期基本無交流,長時間下去就導致夫妻之間的感情並不和睦,夫妻因此而分居,這種沒有離婚,但生活方式卻與離婚差不多的現象,就被稱為「卒婚」。日本婚姻的這種趨勢也值得我們思考,除了上述原因,這3種情況也是導致「卒婚」的主要原因,夫妻相處時要儘量避免。
  • 日本媽媽為何熱衷於晚年「卒婚」?這幾點原因,還真令我們羨慕
    文|文兒閨蜜是個日劇迷,而有一天大家一起聊天時,她說起了日本的一個現象:在日本有一個「卒婚」的說法,也就是從婚姻中畢業的意思。所以日本老人會選擇「卒婚」,多是因為遇到跟我們國內相同的「喪偶式育兒」,丈夫早出晚歸,而操持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任務都在妻子一個人身上:從早晨準備一大家子人的便當,到把孩子帶大,作為妻子和媽媽的人,都是作為丈夫的「輔助」存在的,完全沒有自己的人生。等到孩子大了,妻子也想擺脫家庭的重擔,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 日本音樂圈竟然開始流行這個挑戰了!
    但從2019年年底開始,一檔在「油管」上備受好評的音樂欄目「THE FIRST TAKE」開始流行。這個秉承著「把握這一次的拍攝機會,直面音樂」原則的節目,由日本索尼音樂公司製作。在「THE FIRST TAKE」裡只有一條規則:在僅有的一次拍攝機會中進行現場演唱。
  • 從「吃茶店」開始的日本咖啡,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
    去日本旅行,有什麼東西是不容錯過的?櫻花、富士山、奈良的小鹿、札幌的雪……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最不能錯過的應該是到東京街頭琳琅滿目的「吃茶店」裡點一杯咖啡,感受日本咖啡獨特風味的同時,也體驗一把日本極致的「匠心」文化。
  • 日本「斷袖」簡考
    沒想到,朋友聽完以後,竟一臉稀鬆地說,「喜歡這件事,跟性別無關啊。」本身就是一部「男男男劇」,劇中人的三觀還如此之正,令同為東亞人的我萬分疑惑——在日本,同性戀這麼廣為接受嗎?圖為《大明宮詞》裡的太子弘與合歡空海才知,「男色」原是這麼一回子事,竟跟著所求密法,把這一風氣帶回日本去了。但說歸說,也不清楚到底誰學的誰。希伯來人說學的古埃及,古希臘人自稱是波斯人教會了他們搞同性關係,英國人將這等「不可言說之罪」,歸咎於西班牙、土耳其和義大利。現下可好,日本人又說學的大唐,反正咬死不承認這是天性使然。
  • Outdoor 不會因為流行、跟風被「遺棄」
    在這方面日本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畢竟是「原產地」),衍生出了一套有別於傳統戶外的審美,就連 The North Face 在日本都設立的專門的 Urban Outdoor 支線:Purple Label,足以見得這種美學已經影響力十足。
  • 「日本街拍」真的特別好看?
    被街拍成為了一種時尚風格的肯定,被街拍的你,真的特別好看!街拍(Street Snap)並非日本發明,但日本街拍形式則被廣為傳播與模仿,這種街拍形式即是在城市街頭背景下,街頭型人直視鏡頭或是望向別處,以全身照的形式展示他們的著裝風格。
  • 今日趣聞 日本首相在國會中使用「全集中的呼吸」& 新婚夫婦的爆炸婚禮 等
    ※下圖是受害的加溼器最近日本電影院只有兩種電影,分別是「鬼滅之刃」和「鬼滅之刃」以外的其他作品。一對喜歡特攝作品的新婚夫婦在「特攝聖地」栃木縣栃木市巖舟拍了一場爆炸結婚照。背景中的火焰不是CG,是真的爆炸。
  • 為了找回新鮮感,日本人又有了夫妻相處新操作
    「卒婚」,是日本當今流行的一種新的夫妻相處模式。不與對方離婚,但為了實現各自的夢想,決定分開生活。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日本離婚率達30%左右。此外,有一種特殊的夫妻模式正在流行,他們雖然維持婚姻關係,卻分開生活 ——這類夫婦的生活方式被稱為「卒婚」。 他們年齡以40~69歲為主,大多以「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為由,分開生活。
  • 「大阪」人氣觀光景點 難波「法善寺橫丁」感受日本的風情萬種
    大阪難波內觀光景點之一的法善寺橫丁,位在人潮滿滿的道頓堀附近,不過街道氣氛卻與道頓堀不太相同,紅色燈籠、石板小徑、以「水掛不動明王」聞名的寺院 —法善寺等充滿濃濃的日本風情。「夫婦善哉」參拜後的歇腳處,甜食專門店法善寺參拜完後,推薦可以到附近的日式甜點店「法善寺夫婦善哉」休息一下,130年前誕生於此地,以舊店名「Ofuku(お福)」開始經營至今的紅豆湯專賣店,是間歴史十分悠久的老店。
  • 美媒:日本興起卒婚 孩子成年後父母從婚姻中畢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日本的「卒婚」現象》的文章稱,當大西百合子三個成年的兒子離開家後,她問了自己結婚36年的丈夫一個不同尋常的問題:婚姻生活是否曾阻礙了他去實現任何夢想?「我們開始暢想我們現在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66歲的大西百合子說,「我們告訴孩子們,現在是讓這個家庭獲得演化的好機會」。
  • 日本流行加「這一味」,瞬間升級高級料理!
    講到川菜,「麻婆豆腐」絕對榜上有名,卡通「中華一番」裡,特級廚師小當家更是以一道「魔幻麻婆豆腐」技壓群雄,重新奪回掌廚人之位。在日本流行一個吃法,只要加上「這一味」,麻婆豆腐就能變得層次豐富又高級,究竟是什麼呢?
  • 日本夫婦結婚24年生12娃,網友群嘲「太窒息了」,結果他們的生活卻啪啪打臉···
    眾所周知,日本是生育率極低的國家,低到什麼程度?有學者預測:照目前狀況發展下去,再過2個世紀,日本可能面臨「絕種」危機。
  • 聽說「蹲監獄」是現在日本現在流行的生活方式?
    在傳統認知裡「監獄」這兩個字,怕是總帶著些「晦氣」的色彩。我們了解監獄和其中犯人生活的渠道也不過是看看《越獄》那樣的美劇,或是類似《法治在線》那樣的節目已窺得一點其中的片段。不過向來以腦洞著稱的日本人就抓住了人們的獵奇心理,用監獄做出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