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流浪的一生,去過哪些地方?

2021-02-23 地圖帝

    三國時代有很多知名度非常高的人物,除了劉關張、諸葛亮,曹操等主角之外,呂布的名氣之大不用做過多介紹了吧。有人會說呂布死於公元199年初,那時劉備連荊州都還沒到,更不要說佔據西川,哪來的什麼三國?


    一般來說,東漢末年漢獻帝三十年時間都被認為是三國時期,如果以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漢為三國起點,那曹操、袁紹、周瑜、魯肅、關羽、龐統都不是三國人,赤壁之戰不屬於三國,你還會看這樣的三國嗎?所以,你可以說呂布是東漢末年人(上述幾人也一樣),也可以說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人。

圖-三國呂布漂泊路線示意圖

    呂布和劉備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投靠勢力比較多,區別在於呂布到處認乾爹,劉備到處都是座上賓。還有一點,就是二人的漂泊性。劉備生於北方(河北涿州),稱帝於西南的成都,駕崩於永安(重慶奉節)。呂布的一生也是東奔西走,南徵北戰,傳奇指數絲毫不遜劉備。

    關於呂布的家鄉,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都說得非常清楚,「布乃五原郡九原縣人也。」五原郡在哪?內蒙古是個東、西狹長的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屬於黃河流域,著名的黃河「幾」字型的那一「橫」就在內蒙古。這裡地形非常險要,北隔狼山、陰山就是蒙古大漠,西南有烏蘭布和沙漠,黃河「幾字型」中間有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沙漠、毛烏素沙地,北有河套平原,界於蒙、寧、甘、陝、晉等省區之間。

    河套平原有個著名的工業城市——內蒙古包頭市,大名鼎鼎的五原郡治所就在包頭,這是秦漢時期防禦匈奴南下的軍事重鎮。東漢時的五原郡治所在九原縣,也就是現在的包頭市九原區,位於包頭市主城區以西的黃河北岸。

    五原郡隸屬於省級的并州,東漢時轄區包括山西省大部、陝北、內蒙古河套平原地區。從省級籍貫來說,呂布是并州人,自然要從并州發家。呂布人生中的第一個乾爹就是在并州當官的丁原,丁原對呂布極為欣賞,關係非常好。并州的治所是太原,山西省的中心城市自秦漢以來基本就沒有變過,都在太原。

    丁原後來以騎都尉的身份去了河內。這個河內可不是現在的越南首都河內,而是位於河南省黃河北岸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濟源、焦作、新鄉、安陽、鶴壁等地,治所在今焦作市武陟縣以西。河內郡是中原大郡,與河東郡、河南郡並稱為三河,堪稱是天下之中。呂布跟著丁原到了河內任主簿,幾乎不離丁原左右。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朝中形勢混亂。大將軍何進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陽,心懷詭詐的董卓入洛之後開始作亂,呂布由此結識了董卓。之後的故事和《三國演義》講的差不多,董卓暗中派人說服呂布歸順自己,並殺丁原當成見面禮。呂布認董卓為義父也是有歷史根據,「卓甚愛呂布,誓為父子。」從「誓」字來看,董卓收呂布為義子應該是舉辦過某種儀式的,類似於相聲界的「擺知」。

    再後來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呂布戲貂蟬」,「鳳儀亭」,呂布被司徒王允說動,誅殺董卓。不過「方天畫戟,專殺義父」的地方並不在洛陽,而是在西京,也就是西漢時的國都長安(今陝西省省會西安市)。董卓認為關東群雄對洛陽的威脅太大,於初平元年初(公元190年)燒掉洛陽皇宮,盜取皇陵財物,然後遷到長安,自稱太師。呂布自然也跟了過去,呂布與董卓的矛盾日益突顯,呂布親手幹掉了乾爹。

    呂布和王允一樣,治政能力嚴重短板,二人皆對董卓舊部極為厭惡,結果逼反了李傕、郭汜等人。呂布等人守不住長安,帶著幾百個騎兵狼狽逃出長安,出武關準備投奔南陽袁術。武關位於陝西省秦嶺東南方向的商洛市商南縣西南,丹江之畔。武關是關中秦嶺方向與荊襄地區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從關中出武關,向西不遠就能到達南陽,這也是呂布為何會走武關的原因。

    袁術根本不理睬呂布,呂布只好北上投奔割據河北的袁紹,也就是袁術同父異母的兄長。袁紹得呂布之後,在常山打敗了張燕。大家對常山再熟悉不過了,「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東漢設常山國(郡級),轄區包括河北省省石家莊附近地區,治所在今元氏縣西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呂布破張燕之後與袁紹鬧翻,差點被袁紹襲殺,狼狽逃到曾經呆過的河內。接下來就是徐州牧陶謙得罪了兗州曹操,曹操舉州之兵攻徐。陳宮勸為曹操守東郡的張邈迎接呂布,說「呂布為壯士,善戰無人敵,迎據兗州(治所今山東菏澤鄄城北)可圖天下。」呂布從累累若喪家之犬,一舉成為天下諸侯之一。

    呂布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很快就被曹操給打得七葷八素。沒辦法,呂布只好逃到了徐州。此時的徐州牧已經不是陶謙,而是經歷和呂布差不多的劉備,陶謙將徐州讓給劉備。當時的徐州治所並不在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而是在山東省臨沂市的郯城縣,兼為東海郡治所。不過劉備領徐州牧後卻在下邳治事,下邳就是現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

    呂布趁劉備與袁術互相攻殺之際,趁虛佔領下邳,自稱徐州牧。不過著名的「轅門射戟」故事並不發生在下邳,而是在小沛(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漢高帝劉邦故鄉)。之後,呂布還是回到了下邳,意圖依靠下邳進圖天下。呂布絕對想不到,下邳不但不是他輝煌人生的起點,而是他輝煌人生的終點。

    劉備被呂布打敗後逃到許都,成了曹操進攻呂布的嚮導,呂布已無秘密可言。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兵將下邳團團圍住,呂布終於力竭而亡。下邳白門樓,一代梟雄呂布被一根白綾絞死,傳首許昌。


    下邳其實是另一位梟雄輝煌人生的起點之一,他就是劉備。呂布死前請劉備勸曹操不要殺自己,結果劉備一句「公(曹操)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呂布被殺。呂布大罵劉備「是兒最無信義者。」可呂布沒想到的,就是這個「最無信義者」最終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書寫了一段傳奇人生。

文:姜狼   圖:衛大將軍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地圖帝】原創內容。

相關焦點

  • 呂布一生未殺過名將,卻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吹出來的嗎?
    他本是丁原的義子,董卓一開始不敵丁原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呂布,董卓面對這樣的情況,便派人去勸呂布,呂布受到挑唆之後,毫不猶豫的殺了丁原,依附於董卓,並且還當了董卓的義子。 因此歷史對呂布的評價也很明確,武力過人但不忠不義,做人方面呂布被人所不齒,但是他的武力絕對是無人質疑的。 那麼問題便來了,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呂布一生並沒有殺過名將,怎麼就能被人評價為三國第一猛將呢?並且這個評價自古以來都是公認的。
  • 三國有名的下邳在哪裡?孫權呂布在此一生一死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有個古邳鎮,名氣不大,但三國有兩個著名人物,在這裡一生一死。生在這裡的人,他就是孫權。孫權不是吳人嗎?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
    然而,在正史中,呂布從未殺過一個有名的大將。他一生的戰績,只是在虎牢關之戰中,「戰無五合」斬殺河內名將方悅,「手起一戟」將穆順挑於馬下,再「十數合」重傷錘將武安國。後來在徐州之戰中,「戰不三合」刺傷了袁術麾下大將李豐的手。總共斬二傷二,無生擒。既然如此,他為何被稱為第一猛將?
  • 三國敢主動單挑呂布的七個人:兩死一傷,只有此人一生不怕呂布
    呂布的武力在正史中可能連前三都進不了,不過在演義中呂布卻是睨視群雄的三國武力第一人,畢竟除了呂布之外,還沒有誰能連關羽張飛聯手都奈何不之人,話雖如此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一呂,即是呂布,可見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三國時代獨佔鰲頭的猛將,無人可以匹敵。而老百姓的這一認知,可能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畢竟在這部小說中,呂布曾以一人之力,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值是何等水平,這三人加起來居然只能跟呂布打個平手,可見呂布的驍勇善戰,不愧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然而,在正史中,呂布從未殺過一個有名的大將。
  • 三國之中能和呂布一戰的人有哪些?至少這三人都不懼怕他
    再加上呂布退場的實在是太早了,沒有和更多的猛將們過招。所以在後世中,人們經常將呂布和後世那些猛將們進行對比。那麼在三國當中,能夠和呂布過上幾招的人,究竟有多少呢?個人認為也就以下三人都不懼怕他。而在此後的戰績當中,張飛的勇武也是證實過的。長坂坡一戰據橋死守,設下疑兵之計,嚇退了曹操的數萬大軍,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而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中更是有記載:「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要知道這個時候,正好是整個十八路諸侯,被呂布一個人擋在了虎牢關前,呂布在此之前都快殺瘋了。但是張飛一個人,就能夠與其酣戰,並且不分勝負。
  • 三國猛將單挑最強的三人是誰?呂布只能排第三
    今天,拋開呂布少謀不義,唯利是圖的稟性不談,聊一回這位勇冠一時的好漢有哪些荒誕離奇的成長經歷?正史中他都敗給了誰?另外,《三國演義》還雪藏著一位最猛的無名小將,你知道嗎?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其祖父呂浩,東漢章帝手下越騎校尉,奉命留守邊塞五原郡,阻擊北匈奴進犯。去世後,呂布父親呂良繼任,並娶妻黃氏。
  • 三國戰神呂布與貂蟬的愛情故事
    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武功蓋世、世上誰不忌?在《三國演義》中關於「三英戰呂布」可謂是震撼全場,當時的關羽、張飛二人圍攻呂布,呂布才佔下風,而劉備一上場,呂布才退陣,未能將其戰倒,可見呂布可稱的是三國第一戰神。
  • 三國中呂布並非天下無敵,這三位可以輕易擊敗呂布
    三國時期雖然很短,卻湧現了許許多多的猛將。隨便一說都可以說出一大堆,像呂布,關羽,張飛,許褚,馬超,趙雲等等,個個都英勇神武。而在所有的這些猛將之中,呂布可以說是排名第一位。一直以來我們誇讚一個人厲害,都是說他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個時候呂布的厲害性便顯而易見了。連曹操都曾經感嘆過,呂布無人能敵。
  • 三國時期劉備帳下的十大猛將,關羽僅排第二,第一專克呂布
    三國時期劉備帳下的十大猛將,關羽僅排第二,第一專克呂布三國時期,英雄輩出。
  • 呂布、張飛、趙雲、馬超、典韋均不如他,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武將
    關雲長同志經過評選,成功獲得三國第一武將的職稱。文末二三語及延伸科普這是我想著創新下新的形式來和大家討論三國武將的排名問題,希望通過對正史的高度尊重,儘可能還原三國時期關雲長的武將地位,希望大家會喜歡。
  • 三國中唯一能與呂布一戰的人,不是張飛,而是他!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這是後世根據武將的戰鬥力進行的排名。 那麼排名第一的呂布真的是戰鬥力第一嗎?是不是沒人能與呂布一戰呢? 先介紹一下呂布。 呂布,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協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
  • 王者榮耀背後的故事—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為什麼那麼牛?
    今天跟大家講一下歷史上的呂布,呂布,大家都知道三國第一猛將,一個人就可以打劉關張三兄弟。呂布作為人中之龍,馬號稱赤兔馬,陣前無三合之戰,那麼他的戰力為何恐怖如斯?從此以後,關羽獲得雙龍加持,斬顏良誅文丑,威震三國,無人能擋。所以說擁有三龍的呂布才會勇冠三軍。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曾在虎牢關外獨佔天下群雄,又曾在濮陽城下獨戰六大猛將,堪稱勇冠天下。傳說之中呂布的師傅有三人。第一個說法呢是李彥,他擅長用戟,號稱天下第一戟。而他的師弟呢名叫童淵,傳說是趙雲的師傅。
  • 比呂布馬超還強悍的三國七位勇士:排名第一的,是張飛還是趙雲?
    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三國正史中的七位無畏勇士:關羽也許能排第三,太史慈也許能排第四,呂布馬超都難以入選——儘管寫網文的都喜歡說「三國勇士前有呂布後有馬超」。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沒有「前呂布後馬超」的說法,這可能又是跟「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樣,是某位大咖的發明——以抄襲洗稿為生的大咖們來說歷史故事,那是要多不靠譜有多不靠譜的。
  •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飛將軍呂布是如何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
    ID:shuosanguo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飛將軍呂布是如何成為三國第一武將的?「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短短八個字,就將三國名將呂布的優異體現淋漓。但我們遍翻史書卻發現,號稱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不僅在真實歷史上沒有什麼出彩的戰績,在演義中也沒有斬殺過任何一流悍將!
  • 邱亮三國說【第九回】呂布死後,貂蟬到底跟了誰?
    三國時期的名妓,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千古聞名。戰績,同時迷惑了董卓和呂布,搞的天下大亂。關於貂蟬的傳說甚多,根據三國演義、民間野史等資料來看,客觀評價,可以說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以美色為武器的女間諜第一人。今天,我們先來研究一下貂蟬的戰略。第一步,她先以歌舞色誘呂布,成功!第二步,她以相同的套路再次色誘董卓,也成功!
  • 揭秘三國:貂蟬在呂布死後,究竟去了哪裡?!
    作為三國歷史中最為聞名的女子,貂蟬的事跡在史書中卻少得可憐。魯迅先生所著的《小說舊聞鈔》說,有一本失傳的《漢書通志》記載:曹操未得志時,先誘董卓,進貂蟬以惑其君。這樣說來是曹操把貂蟬獻給董卓的,但是根據曹操的為人,以及其後他對董卓的行為來看,這個說法有些靠不住。
  • 呂布與貂蟬之間是真愛嗎?
    在人的本性與性命眼前,哪些戰事,哪些鬥智鬥勇全是諱莫如深的,在這個全世界僅有人的本性與生命是最精彩紛呈的。可是縱覽《三國演義》,大部分全是在描繪戰事及其鬥智鬥勇,因此 才說該書苦味。那麼大家獨立看夏侯淳及其虞姬的感情,便會發覺她們讓整部書不會那麼苦味了。
  • 三國人物性格窺探之七-呂布
    呂布古代畫像今天為什要著重來聊一下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呢?首先作者認為呂布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的人從封建道德來看呂布的,認為其不仁不忠,其實作者有自己的看法,當然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呂布能勇冠三國,官授奮威將軍,割據一方。也算是三國能人之一吧。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生平吧。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
  • 三國那些隱藏的神秘高手?打敗呂布的人?
    也有呂布典韋許褚等人,在三國的歷史上他們所向披靡,高手過招,獨孤求敗。除此之外,三國還有哪些隱藏的神秘高手呢?當時孫堅是討伐董卓聯軍的先鋒。在進軍的過程中,多次擊敗董卓軍,斬殺了華雄。並兩次單獨擊敗呂布,見《後漢書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明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卓遣將 胡軫、呂布攻之。布與軫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堅追擊之,軫、布敗走。卓遣將李傕詣堅求和,堅拒絕不受,進軍大谷,距洛九十裡。卓自出與堅戰於諸陵墓間,卓敗走,卻屯黽池,聚兵於陝。堅進洛陽宣陽城門,更擊呂布,布復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