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作品《雙槍李向陽》中,出演李向陽的是一直以儒雅、沉穩形象示人的張嘉譯。對於自己詮釋的雙槍李向陽,張嘉譯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告訴記者:「我小的時候,最崇拜的就是李向陽,覺得他大義凜然、膽識過人、有勇有謀,每次當他拔槍擊殺日本鬼子的時候,我都會在心底暗暗叫好,而每當他面臨危險的時候,我也會因此而著急。」那時張嘉譯總幻想自己就是李向陽,沒想到長大後真的有機會在螢屏上扮演李向陽。
張嘉譯一直以成熟內斂的都市氣質出演一些文雅、低調的角色,在氣質和外形上,他和傳統意義上的革命英雄有很大的差異。觀眾也驚異地發現這個李向陽和他們記憶中的不大一樣。面對這樣的質疑,張嘉譯說:「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電視劇開拍之初,我也有些不知所措,總害怕把英雄演砸了。但是,導演說要的就是顛覆。於是,我就放開了,甩開膀子充分挖掘自己的喜劇天賦,把原本有些遙不可及的英雄拉下『神壇』,讓他少了一些臉譜式的正氣,多了一些草莽之氣;少了一些距離感,多了一些親和力;少了一些虛幻,多了一些真實。」
李向陽是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當年郭振清的李向陽成為經典,提起這個角色,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想到郭振清那冷峻的臉龐、堅毅的目光。張嘉譯這次挑戰經典把個有些狡黠、有些精明的李向陽獻給觀眾,這樣的顛覆對於觀眾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對於這種變化,有的觀眾欣然接受,也有的觀眾追究細節。面對種種質疑,張嘉譯心態平和,他說:「觀眾越是挑剔,說明他們越是關心這個戲,關注我的表演。我不怕挑剔,挑剔是我進步的動力。」
看過第一部《雙槍李向陽》的觀眾一定都還記得其中的很多搞笑橋段,大家普遍表示很喜歡該劇輕鬆幽默的風格。而第二部,很好的延續了第一部的喜劇風格,比起某些故意搞笑的劇集,《再戰松井》勝在亦莊亦諧,該莊則莊,該諧則諧。李向陽在代領大家打鬼子的時候,有很緊張的時刻,但大多時候,是緊張中帶著歡樂,使得觀眾看的十分過癮。
在《雙槍李向陽之再戰松井》中,張嘉譯飾演的李向陽帶領武工隊員再戰渡邊和松井,護送二號首長過境,戲弄鬼子於股掌之上;以一己之力,阻擋鬼子千軍萬馬,唱出一出絕妙的空城計,保證了百團大戰的輝煌勝利。而在這個過程中,李向陽和渡邊多次交手,鬥智鬥勇。周德華飾演的渡邊大佐非常可愛也很貪吃,但是遇上事情也不是不會動腦,用李向陽的話說就是,「表面看著憨厚,心眼兒挺多」。兩人從第一部鬥到第二部,彼此已經很了解,尤其是李向陽,早已摸透了渡邊的性格喜好,比如會和隊友們假扮「雅子」公主的隨行隊伍而利用渡邊進城,再比如用渡邊喜歡的瓷器騙他出去。而渡邊每次被李向陽抓住,也不是影視劇中慣有的驚恐,而是他自己獨有的無辜表情,十分可愛,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