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我合同籤了,頭髮也剃了,他卻換人了,都是些圈套

2020-09-05 聽那海音浪

提起二叔張嘉譯,你會最先想到他所飾演過的什麼角色呢?如果你要這麼問小編,那一定是很早以前看他所飾演的《雙槍李向陽》中的李向陽的。但是其實這並不是他所塑造出來的最經典的角色,出自他手的角色可是一個比一個棒了。但是你知道嗎?現在如此火的他曾經卻也遭到過很多碰壁。



張嘉譯曾經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接受過正規的演繹訓練,科班出身的他可以說是在演藝實力上是沒得挑的,再加上本身就長了一張正義臉,所以他所接受的角色很多都是非常正義的角色。在他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曾經被導演放過鴿子。本身該角色是定的由張嘉譯出演,而且張嘉譯也是非常看重這次表演的機會,於是就提前把自己的頭髮全部剃光,提前適應該角色。



但是連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等到即將出演的時候,他卻被告知這個角色已經被換人了,所以他就不用再來了。知道如此消息的張嘉譯非常氣憤,不是籤過合同了嗎?自己為了這個角色還付出了這麼多,這樣的圈套可真是讓人太傷心了。



很多網友都對張嘉譯的如此遭遇感到非常的悲憤,都在聲討該導演目光短淺,不識真人,如此優秀的演員,他竟然如此不重視,對於這名導演來說,可真是他事業上的一個大損失呢。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當時導演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當時的張嘉譯毫無名氣,而且完全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他的演藝實力根本沒有底氣,導演為了保險起見換其他演員,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怎麼說,這些年張嘉譯的演藝實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是為了演藝事業付出了很多,自己還落得一身傷痛,也希望今後能夠在熒幕上看到更多他的優秀作品,那麼你喜歡二叔張嘉譯嗎?

相關焦點

  • 張嘉譯:我合同籤了,頭髮剃了,卻把我給換了,太欺負人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是非常複雜的,想要在演藝圈立住腳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實屬不易,好的演技是必要的,運氣也更重要,具備能力是基礎,抓住了機遇才能展現自己。有些演員出演了很多劇,但卻沒有被大家記住,不是演技的問題,只是沒有好的機會。
  • 張嘉譯:我合同籤了,頭髮也剃了,卻告訴我被換了,這就是欺負人
    提到張嘉譯想必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了,除了知道他是一位頗具實力的老戲骨之外,當年他的走路姿勢也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其實張嘉譯剛進入娛樂圈的時候走路姿勢不是這個樣子的,只是多年繁重的工作令他患上了強直性頸椎炎,這才變成了如今這樣的走路姿勢,那麼這麼一個為了工作能把自己累成這樣的張嘉譯,到底是個怎樣的演員呢?張嘉譯1970年出生於西安的一個小地方,從小就比較貪玩,高考的時候也因此落榜,不過當時正好趕上北京電影學院公開招生,在家人的鼓勵下張嘉譯就去面試了。
  • 張嘉譯:我合同都籤了,頭髮也剃了,他卻把我給換了
    ,人們對他的定義就是演技實力派,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走路姿勢,其實早年張嘉譯的走路姿勢並不是這樣的,在他進入娛樂圈之後,繁重的工作讓他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慢慢的我們在熒幕中才看到了他現在走路的樣子,那麼能為了工作把身體累垮成這樣的張嘉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演員呢?
  • 張嘉譯:合同籤了,頭髮剃了,導演卻把我換了,明擺著欺負人嘛
    娛樂圈的競爭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激烈的,每天都有新人湧入,「老人」退出(過氣),如果你遲遲不能入觀眾的眼,那你一輩子就只能當配角、跑龍套.比如當紅明星趙麗穎、張嘉譯、成龍等等,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的,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斷努力,所以才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 老戲骨張嘉譯我最喜歡的演員
    張嘉譯的演技好這一點毋庸置疑,出道初期的張嘉譯很不容易,好不容易去試鏡一位鄉村教師,試鏡順利通過了,狂喜!終於與劇組籤了合同。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張嘉譯從來都是一名及認真特別拼的好演員,為了更好地融入這個角色,連夜上街剃了光頭,自己照照鏡子很滿意。所有這一切,只為能更接近角色一些。
  • 鹿晗礙於偶像包袱不剃頭,張嘉譯剃光頭卻被毀約,被欺負後更努力
    要知道,在現實中,軍人都是乾淨利落的平頭短髮,可以說沒有任何一位軍人留著跟鹿晗一樣的髮型。所以在整部電影中,鹿晗更像是一名小鮮肉,而不是一名鐵血硬漢。鹿晗拒絕為角色剪頭髮,或許是為了自身的形象和以後的發展考慮。就像很多演員願意為角色犧牲,是為了塑造角色和作品更好地呈現。然而很殘酷的是,當演員倍加珍惜角色和劇本時,不一定能換來等價的尊重。
  • 張嘉譯遇到最受辱的事:為拍戲剃頭減肥,最後不用我了!
    娛樂圈想要出人頭地非常不容易,有一些演員可能出道十幾年都不能讓觀眾記住名字,而有的演員卻能憑藉一個角色一炮而紅,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明星到了很早就入行了,但是40歲才開始走紅,他就是張嘉譯,一個成熟的老男人。
  • 寶寶剃「滿月頭」要不要剃?給寶寶剪頭髮,要注意什麼
    「我聽老家的人說,等孩子滿月,就給寶寶剃個光頭,這樣孩子頭髮就會長粗長黑,長密。到時把孩子眉毛也剃掉。」孩子奶奶接著說。「媽媽,我們家寶寶這麼好動,萬一理髮師技術不過關怎麼辦?這個光頭不能剃。」在一旁的孩子媽媽聽到婆婆說將孩子的眉毛也剃掉,坐不住了。
  • 我愛我家變「我害你家」:「圈套」合同、資質造假或成常態化現象?
    「圈套」合同、造假文件、隱瞞購房資質......曾幾何時,我愛我家變成了我「害」你家?  近年來,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由於新建住宅增量有限等原因,二手存量住房銷售佔比越來越高,二手房市場成為人們頗為關注的焦點。今年二手房存量交易市場受疫情影響,各大房地產中介都經歷著嚴峻的打擊。
  • 50歲張嘉譯素顏照曝光,頭髮花白憔悴顯老,與熒幕形象大不
    值得注意的是,張嘉譯沒有化妝素顏出鏡,滿頭白髮,鬍鬚沒有剃。他臉上的皺紋清晰可見,他的臉看上去滄桑很多。和平時屏幕上的精神奕奕的形象差距太大。而且,張嘉繹的肚腩有些發福,佝僂著背顯得蒼老很多。許多網民說,看到張嘉譯的這張沒有化妝的照片後,他們說這才是真正的中年男明星的樣子。他通常不施Fendai。儘管他看起來蒼老一些,但他非常紮根。
  • 剃了胎毛,寶寶頭髮就會越長越好?當心剃不好頭髮長不出來
    前兩天帶二寶去接種疫苗,有一個阿姨抱著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小男孩的頭髮黑亮黑亮的,特別惹人喜愛。有一個寶媽便向阿姨取經,「您家孩子的頭髮長得真好,我家孩子兩個多月了,頭髮太稀了,還發黃。」「經常給孩子剃頭,頭髮才長得又黑又亮,我孫子出生的時候頭髮也沒這麼好,後來我就經常給他剃,還用剃鬚刀刮過兩次,頭髮就長好了,頭髮剛長出來的時候都扎手呢!」
  • 落入買房圈套,蓋章的收據合同竟然都是假的!
    落入買房圈套,蓋章的收據合同竟然都是假的! 2018年,想在杭州安家的王某在某房屋中介挑選房源,偶遇老鄉李某。在閒談中,李某告訴王某一個「絕密消息」,李某稱可以幫王某買到XX樓盤二期的內部房,且價格優惠。李某指的這套房,恰好是王某之前搖號沒有搖到的樓盤,王某很心動。
  • 張嘉譯老同學曾忽悠他買房,如今萬分感謝他
    2000年,30歲的張嘉譯帶著3萬元北漂,老同學「忽悠」他:「2萬塊錢買套房,拎包入住。」籤完合同後他才知道,半年內必須交齊17萬首付,否則房子收回。不過,現在他還是挺感謝這個老同學的。張嘉譯北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西安電影製片廠。
  • 「剃滿月頭」去穢氣、讓頭髮長得更好、寶寶更聰明?當心盲信坑娃
    有個朋友家寶寶昨天滿月了,中午時她給我發來一張寶寶的「光頭照」,還說要被娃的這個「滿月造型」醜哭了,本來寶寶頭髮就不好,她本想著等百天的時候再理,無奈一大早婆婆就把理髮師帶家裡來,說要給寶寶剃滿月頭,剃了「滿月頭」不僅可以讓頭髮長的更好,也去穢氣。  理髮師都帶家裡來了,她也沒好意思讓走,就剃了,剃完後自己一肚子悶氣來找我訴苦。
  • 那些馬路上剃光頭的日本人都是些什麼來頭?
    於是峰岸南剃掉長發,向粉絲和公司謝罪。日本大學研究員吉村早香,對人類頭髮的歷史文獻頗有研究,他認為剃光頭的道歉意義取決於自主性。迫於道德感、羞愧感剃光頭髮被稱之為謝罪,而出於自願的剃光通常都是宗教人士,這與僧侶的剃度有著本質區別
  • 張嘉譯改名後首現身,才50歲頭髮鬍子白一半,他二叔變成他二爺了
    前幾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張嘉譯突然改名「張嘉益」,雖然一字之差,但是引起了外界不少關注,有說是因為身體原因。大器晚成的的張嘉譯,近年來,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照片中,張嘉譯戴著白色禮帽,身穿普通的白色T恤露面。依舊因為強直性脊柱炎佝僂著身體,而且頭髮花白鬍鬚茂盛,仿佛已經好久沒有打理。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頭髮會那麼黃呢,剃光頭能讓頭髮變好嗎
    相信很多初為人父母的家長聽過這樣的話:孩子頭髮不好剃了再長上來就好了。於是就有家長手起刀落,把自家娃的頭髮剃成了個禿瓢。結果再長出來還是又黃又軟,怎麼辦?難道是剃一次不行,需要多剃幾次嗎?於是,一個可愛的女娃娃可能好幾歲了還被人誤認為是個禿小子。
  • 近年來很多男生都喜歡把兩側頭髮剃短,為什麼呢?
    近年來很多男生都喜歡把兩側頭髮剃短,為什麼呢?最近這幾年,由於溫室效應的加劇,北方的夏天是越來越炎熱,也越來越難熬。女孩子的披肩發也高高的梳成了馬尾,有長發的男孩子也恨不得剃成一個光頭。但是有的男孩子雖然熱,也不願意剃成光頭,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對於一些男孩子來說,光頭實在是太考驗顏值了。所以到了夏天,很多男孩子都會很苦惱,要留一個帥氣,好看又涼快的髮型怎麼就這麼難呢?經過幾年的探索,在這幾年,我們明顯的發現很多男孩子已經探尋到了他們要的答案。那就是把兩側的頭髮剃短,只留下頭頂上面的頭髮,再進行加工和處理,這樣就仿佛改頭換面,真的是既涼快又好看了。
  • 逆襲的張嘉譯:多年龍套跑成老戲骨,正紅時為何選擇「半隱退」?
    正上高三的張小童(大名張嘉譯),回家跟爸媽一合計,報了名。「多個機會,多條路嘛!」那會兒的張嘉譯,沒想太多,「我根本沒覺得,就我這能耐,還能當演員,但是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成功。」那時候的張嘉譯,相貌平平,學習也平平,唱歌還跑調兒,扔一堆孩子裡,沒什麼特別,但是,冥冥中,他就奔向了螢屏。這條路,對他來說,其實,挺難的。
  • 達米恩·李:雖然籤了正式合同,仍會保持雙向合同心態打球
    達米恩·李:雖然籤了正式合同,仍會保持雙向合同心態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