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亮相維也納金色大廳,這位鋼琴冠軍背後,藏著太多故事……

2021-02-10 上海知音琴行

7月6日晚19點

在上海貝多芬廣場

2樓的施坦威藝術中心

即將迎來最年輕的

鋼琴演奏舞者——

16歲少年朱璟廷

由他跳起指尖之舞

慶祝施坦威165周年


長按上圖二維碼,添加知音管家官方微信,

預約音樂會現場實錄以及完整曲譜

 

朱璟廷將在本次音樂會中彈奏包括貝多芬《狩獵》、蕭邦降D大調《夜曲》Op27之2、柯蒂斯《號角》、德彪西《水中倒影》、李斯特《骷髏之舞》等大師名曲。

長按上圖二維碼,添加知音管家官方微信,

獲取音樂會完整曲譜以及音樂會現場實錄

 

朱璟廷與施坦威頗有淵源,2017年曾在上海知音琴行報名參加第八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

 

一舉摘得總決賽專業B組一等獎和專業組特等獎桂冠,並成為唯一一位代表中國出席德國漢堡「施坦威國際藝術節」的演奏師。

 

目前,朱璟廷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高一,師從鋼琴科主任周挺教授,繼續音樂學習之旅。

 

4歲學琴,

10歲通過上海音樂家協會10級考試,

12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

期間在國內外比賽中屢獲佳績,

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進行獨奏表演,

還獲得過薩切姆音樂學校全額獎學金,

入選該校夏季音樂節演奏……

朱璟廷的音樂造詣可不像年齡那般稚嫩,

在準備施坦威獨奏音樂會前夕,

朱璟廷接受了知音的採訪,

聊了聊他的音樂事跡,

以及對舞臺的理解。

拍過廣告片、做過主持人、登上BBC專題片、與劉詩昆大師同臺演奏…… 朱璟廷與知音記者談起幼年經歷時,有一個瞬間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在攝影棚裡拍攝時,我覺得燈光特別亮


上小學前,朱璟廷曾參與廣告片、宣傳片的拍攝和錄製,在熒幕下留下小小身影。

(圖:朱璟廷拍攝過的廣告)

 

這段經歷源於一次逛街。那時,媽媽帶著年幼的小璟廷在商場閒逛,偶遇星探,從此開始了「廣告生涯」。

 

一般拍片需要花上整整一天,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得待在攝影棚內,有時一個鏡頭需要拍攝幾十次。

 

冬季拍攝,需要凌晨起床去片場;夏季拍攝,棚內溫度比室內溫度更高更曬。

 

但在鏡頭面前,艱苦的拍攝條件根本不是事兒。小璟廷從不畏懼鏡頭,面對鏡頭時不哭不鬧,一拍就是一整天。

 

所有人都在看我,雖然是冬天,但燈是暖暖的,也挺好呀。

 

小璟廷看向四周,發現自己是所有目光、鏡頭的焦點,這種被目光環繞的感覺,也是他愛上表演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在大舞臺上演奏鋼琴時不怯場的原因。

 

除了拍攝廣告片,小璟廷還多次擔任各類音樂活動的主持人一角。在中福會少年宮學琴時,獲得了許多去國外訪問演出的機會,小璟廷不僅獨奏鋼琴,還做起了雙語主持人,說起串詞,盡展語言之美。

(左:朱璟廷正在主持)

4歲時,媽媽帶著小璟廷去中福會少年宮報名學習鋼琴,起初只是希望能通過學習鋼琴,來開發左右腦,拓展思維。

 

沒想到,從坐上琴登的那一刻起,小璟廷就表現出對音樂極大的熱愛和天賦。

 

回憶起第一次看五線譜時的情景,朱璟廷只覺得音符特別大,特別好認。

 

看著一個個音符躍然於紙,眼睛追隨音符的高低走位,4歲的朱璟廷有時彈著彈著就忘了時間,一坐就是2個小時。

圖:朱璟廷參與拍攝BBC紀錄片

《古典音樂在中國》,

在片中談及他對音樂的感受

 

據媽媽回憶,當時的啟蒙老師童佳,最先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當時4歲的他並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樂理知識的培訓。

 

「那時老師教他和聲,讓他背對鋼琴聽音符,和弦好幾個音一起按下去,他也能聽出這些音分別是什麼。」

 

憑藉先天的天賦、後天的努力和老師的引導,朱璟廷很快在10歲那年達到了業餘水準的最高級,並開始嘗試走專業道路。

 

小學六年級念了半學期之後,打算考音樂學院附中試試看。


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每年從非音樂專業學校錄取的學生名額相當有限,入學考試分為初試、複試兩個階段,考試選曲均為難度在業餘10級以上的大練習曲、賦格、奏鳴曲等,以此逐步篩選考生。

 

在杜雯雯老師的指導下,朱璟廷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每天一放學,就去琴房裡練琴,有老師看著我。」

 

除了每天彈琴4小時,還要應付作業,準備當時所念學校的期末考試,壓力可想而知。

 

「其實當時考前練琴的時間還是不夠充裕,大多數考生會選擇放棄學業,每天只練琴,但我還是想在課業上也堅持一下。」

 

考試當天,朱璟廷抽籤分在了上午最後一組的最後一個考試,這並不是一個特別有利的考試時間。但好在最終有驚無險,順利通過考試,正式成為上音附中的學生。

「附中和以前的學校很不一樣,文化課負擔不會太重,天天都能彈琴,和周圍的同學有很多共同語言,像是找到同類,很開心。有時候,我們好幾個同學一起彈琴,左手彈協奏曲的伴奏,右手彈豬八戒背媳婦,很有意思的。」

 

「插班」入學,朱璟廷顯得非常興奮,同時也備感焦慮。「同學們絕大多數都是從附小上來的,彈的曲子非常深,手指機能特別好」

 

儘管朱璟廷在那時已經擁有很多賽事冠軍的頭銜,但也仍是一個追趕者的角色,不停前進。

 

「學校的紅榜牆上時常能看到學姐學長的獲獎喜報,都是國際性的大獎,特別厲害。」

 

朱璟廷的導師周挺,建議他暫先在學校安心練琴,把手指練穩了,再參加比賽也不遲。

 

又經歷了3年附中學習,朱璟廷的琴聲越發細膩,手指狀態也越來越穩定。

 

 

隨著年齡的成長,朱璟廷邊看世界、邊學音樂,跟隨團隊一起參加全球各地的音樂節、文藝匯演等活動,積累了不少演出經驗的同時,也對古典音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嘗試用文章、詩歌的形式詮釋古典音樂。

 

朱璟廷在比賽時彈奏的一曲李斯特《骷髏之舞》驚豔全場,他對這首曲子的詮釋也頗具特色。

 

《骷髏之舞》是法國作曲家聖-桑創作的交響詩。

描繪的是夜半時分,遠處的古鐘敲響十二下沉悶的鐘聲。

骷髏從墓門裡走出來,首領正在調試著一把小提琴,他們展開了陰森可怖、詭異的舞蹈。

敲打聲、爆裂聲、骨頭的摩擦聲以及幽靈的呻吟聲此起彼伏。中間還加入了中世紀聖歌《末日經》的主題,象徵死亡。

舞蹈還沒結束就已經大亂。遠處的雞鳴聲,是曙光到來前充斥在天地間的那一瞬的寂靜。骷髏鑽入了各自的墳墓,一個陰沉沉的黎明悄然升起。

此曲經李斯特改編成鋼琴曲後,俄國鋼琴大師霍洛維茨完成了對李斯特的再改編,擁有極其艱深的鋼琴技巧以及更複雜的技術戲劇性。

在採訪中,朱璟廷掩飾不住對蕭邦的熱愛。

蕭邦的曲子有一種抑鬱的感覺,或者可以說,他的音樂,是含著淚水的微笑。

他的夜曲作品27之2,我覺得這首是旋律最好聽的夜曲。

我從初一時開始彈,每次都帶著不一樣的感覺。我把這首曲子理解成兩個意象,它可以是一個明朗的夜晚,也可以是一個淅淅瀝瀝的雨天。

這兩首曲子都將在7月6日的朱璟廷獨奏音樂會上呈現,

即刻掃描二維碼,預約演奏會「空中席位」,獲得演奏會現場實錄。


相關焦點

  • 宋祖英與維也納金色大廳
    也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建築而只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裡眾多音樂廳中的一個不過從1960年代起金色大廳每年邀請維也納愛樂樂團但是在維也納當地人心中金色大廳真的只是這個城市裡眾多可以欣賞音樂的場所之一>據當地華人介紹「金色大廳藏在一條小街裡面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裡面還有個劇院而且在奧地利很少看到拿金色大廳作為宣傳標誌的廣告牌
  • 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真相調查
    但是在維也納當地人心中,金色大廳真的只是這個城市裡眾多可以欣賞音樂的演出場所之一,就好像北京的中山音樂堂,除了座位多少和地點的不同,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在維也納眾多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中,如果沒有人指引,還很難找到這裡。據當地華人介紹,「金色大廳藏在一條小街裡面,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裡面還有個劇院,而且在奧地利,很少看到拿金色大廳作為宣傳標誌的廣告牌。」
  • 維也納金色大廳與國家歌劇院的對比
    維也納金色大廳,全稱為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英語:Musikverein;德語:Großer Saal,全稱是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又稱黃金廳、維也納愛樂廳。這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
  • 李鎮西:這就是維也納金色大廳
    》、《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早就知道維也納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所以,到了維也納而不聽一場音樂會,說「白來了」可能有些誇張,但確實有些對不住這座城市。這也是我出發前就在網上預訂了維也納金色大廳交響音樂會門票原因。而且為了方便聽音樂會,我們把酒店也訂在金色大廳旁邊——據說只有三四百米遠。到了維也納當天的晚上六點過,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們步行前往金色大廳。
  • 維也納金色大廳為什麼不讓拍照?
    明年(2020年)恰逢金色大廳首演150周年紀念,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負責人託馬斯·昂格揚博士(Dr. Thomas Angyan)在15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前,接受《維城》記者專訪,向我們細數了「金色大廳」和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前世今生。「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地來到金色大廳參觀的遊客人數一直在上升,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一建築所屬的機構的歷史,其實比建築本身悠久很多」,託馬斯·昂格揚博士說。
  • 金色大廳維也納莫扎特樂團介紹
    維也納每年的4月至11月間,在維也納市內各個街道,尤其在人流集中的市中心人們隨處能看到的是莫扎特身穿巴洛克古裝頭套的照片以及現代人打扮成莫扎特的藝人,莫扎特形象的宣傳廣告車也是遍及大街小巷,到了周末的晚上維也納及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湧入維也納最著名的金色大廳、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維也納音樂廳觀看莫扎特主題音樂會,而擔當著這個重要演出的樂團就是維也納莫扎特樂團。
  • 維也納「金色大廳」音樂會觀賞指南:為何不讓拍照?
    明年(2020年)恰逢金色大廳首演150周年紀念,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負責人託馬斯·昂格揚博士(Dr. Thomas Angyan)在15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前,接受《維城》記者專訪,向我們細數了「金色大廳」和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前世今生。
  • 華人鋼琴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 觀眾反響熱烈
    &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12月27日電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由華人鋼琴演奏家姜揚與奧地利維也納音樂之聲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在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大廳(又稱金色大廳)舉行。
  • 感人至深:金色大廳裡的乞丐王子
  • 金色大廳裡的乞丐王子
  • 維也納金色大廳如約奏響「節日之歌」
    這無疑是新年的第一個好消息但遺憾的是今年的音樂會是「閉門」舉行也就是說,現場並無觀眾全球觀眾都需要通過電視直播或轉播欣賞到音樂會的現場盛況陣容上,此次受邀的指揮家更是樂團的老朋友 ——現年79歲的義大利著名指揮家
  • 看完金色大廳無人的新年音樂會,想夢回維也納了
    而由於疫情原因,今年是歷史上第一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沒有觀眾的新年音樂會。我記得那句臺詞:「就好像我在你的夢中,你也在我的夢中......」這部電影只是一個戀愛小故事而已,而美麗的維也納,見證了太多浪漫的情節,無數戀人在這裡留下了只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維也納,一直都以音樂、繪畫等各種藝術而聞名,美麗的風景伴隨著浪漫多情的多瑙河,讓這座城市成為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們嚮往的地方。每天都有無數的音樂會、歌劇在維也納上演,在這裡,藝術觸手可及。
  • 《巴渝風》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勃拉姆斯音樂廳華麗奏響
    重慶演藝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11月23日21時08分訊(記者 周鑫)11月22日,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重慶民族樂團《巴渝風》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勃拉姆斯音樂廳華麗奏響!奧地利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搖籃,這裡成就了海頓、貝多芬、莫扎特、約翰史特勞斯等無數聲名顯赫的藝術大家。維也納金色大廳勃拉姆斯音樂廳在世界音樂界久負盛名,藝術家們以在此演出為榮。
  • 金色大廳的真相,宋祖英:去金色大廳演出,我確實開了一個壞頭!
    但是在維也納當地人心中,金色大廳真的只是這個城市裡眾多可以欣賞音樂的演出場所之一,就好像北京的中山音樂堂,除了座位多少和地點的不同,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在維也納眾多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中,如果沒有人指引,還很難找到這裡。據當地華人介紹,「金色大廳藏在一條小街裡面,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裡面還有個劇院,而且在奧地利,很少看到拿金色大廳作為宣傳標誌的廣告牌。」
  • 乘著歌聲的翅膀 這群冰城娃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
    這些熱愛歌唱的孩子最大的15歲,最小的只有7歲,大部分孩子是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出國參賽的。能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是他們的幸運,而能伴著歌聲成長,收穫了不尋常的成長經歷才是這些孩子最大的財富。7歲娃 每天站著唱10個小時不叫苦李昀澄是哈爾濱市復華小學二年級學生,參加小雪花合唱團只有一年多時間。因為這次大賽集訓時間恰逢學生期末複習階段,不少合唱團成員放棄了參賽機會。
  • 《幸福的理由》殺青 中國電視劇首次徵戰維也納金色大廳
    ,這部劇成為了中國首部「攻佔」維也納金色大廳取景的電視劇,克服地域和語言的障礙,良心之作,更是誠意打造,感受最純粹的音樂,在最美妙的氛圍中洗滌人的心靈,治癒滿滿。鍾漢良置身blingbling金色大廳 沉穩大氣「殺傷力」十足鍾漢良在《幸福的理由》中扮演的方浩生手持小提琴或指揮棒置身於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大廳之一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如期舉行 金色大廳響起「數碼掌聲」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奧地利維也納,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行。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擔任指揮,這也讓他成為目前健在的指揮新年音樂會次數最多的指揮家。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空場進行,在90多個國家線上播放,全球樂迷通過網絡感受音樂的力量。演出現場,金色大廳貼心的為藝術家們適時的送上「數碼掌聲」。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線直播 金色大廳將響起「數碼掌聲」
    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導據埃菲社2020年12月29日報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想要傳達的信息是音樂給人以希望,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奧地利不得不實施隔離措施,讓今年的新年音樂會只能在空蕩蕩的音樂廳中奏響。雖然沒有現場觀眾,但掌聲不會缺席。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如期舉行,觀眾席空無一人,金色大廳響起數碼掌聲
    穆蒂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維也納愛樂樂團延續了多年以來的傳統,如期在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即使大廳沒有觀眾,我們也要向世界各地觀眾傳遞和平與希望。」以79歲高齡第六次執棒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曾表示,儘管此前有人提出暫停今年的演出,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爭取保留,因為對他來說,到了1月1日當天,如果沒有響起音樂,維也納金色大廳無異於「一座墳墓」。
  • 坎城蹭紅毯是當年維也納蹭金色大廳的翻版
    對於專業影迷來說,坎城是一個指標,這個更注重藝術標準的電影節用一片棕櫚葉為影迷定下了這一年中最為盼望的電影片單,而對於更多的普通觀眾來說,這盛會無非就是一次熱鬧,他們其實根本分不清坎城、柏林和奧斯卡到底有什麼本質區別,看的不過就是一幫明星恨不得把旗袍開叉到腋下,比著袒胸露背的花邊新聞,在他們的心中,這些聚會和中國那些露肉的車展也差不太多,逼格高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