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法國19世紀偉大的先驅者,有一個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我們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詩人和政治活動家維克特.雨果。雨果是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 ,在19世紀中期的政治鬥爭中也十分活躍,而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巴黎聖母院》這部小說。
在古老巴黎的街頭有一個流浪的吉普賽少女,名叫愛斯梅哈爾達,她美麗、純潔,富有同情心。巴黎聖母院裡的一個副主教主叫克羅德.孚羅諾,他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卻垂涎她的美貌。
艾斯梅哈爾達愛上了一個上尉隊長,兩個人相會的時候,上尉隊長突然被人從背後刺傷。而這個兇手真是那個副教主,他刺傷人之後便逃之夭夭了。愛斯梅哈爾達卻被當作兇手抓了起來,在監獄的日子裡,沒有一個人肯出手救她。
在這個時候,一個叫做加西莫多的敲鐘人出現了,他冒著生命危險,將阿斯哈梅爾達從監獄中救了出來,並把它藏在了聖母院的鐘樓裡。因為聖母院是神聖的,任憑誰都不敢輕易進犯。克羅德.孚羅諾想出了一個計謀,把愛斯梅哈爾達從聖母院中騙了出來。
面對於對方的無理要求,少女堅決不順從,結果惹怒了克羅德.孚羅諾,被帶往聖母院前廣場接受絞刑。敲鐘人加西莫多雖然長得醜陋,心地卻很善良。他雖然是克羅德.孚羅諾的奴僕,但是他因為接受過少女的幫助,所以自始至終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
愛斯梅哈爾達被絞死之後,加西莫多非常的憤怒,於是把副主教推下鐘樓,那個人當場死亡。從那之後,加西莫多也失蹤了。幾年之後,人們在愛斯梅哈爾達屍骨旁邊發現一具屍體畸形的屍骨,而他就是那個敲鐘人。
故事中的敲鐘人無疑是善良的,但是想要用善良和仁慈,來改造那個黑暗的社會,這是極其荒誕的。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社會除了教會的虛偽和殘暴,就是封建王朝的昏庸和腐朽。
我們的勞動人民只能飽受上層社會的欺辱,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慶幸的是,這些底層人民並沒有因為壓迫,而喪失自己的善良。他們用最真摯的情感,深深打動了讀者們。
小說描寫的雖然是15世紀的巴黎,但是和1830年前後的巴黎非常的相像。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革命運動不僅反對君主制度,也反教會僧侶。《巴黎聖母院》提出的社會問》正是當時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所以,這部小說時至今日仍然受到世界文學界的極大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