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黎聖母院》:目睹上層社會的卑鄙和無恥

2021-01-18 品書小妮子

說到法國19世紀偉大的先驅者,有一個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我們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詩人和政治活動家維克特.雨果。雨果是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 ,在19世紀中期的政治鬥爭中也十分活躍,而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巴黎聖母院》這部小說。

在古老巴黎的街頭有一個流浪的吉普賽少女,名叫愛斯梅哈爾達,她美麗、純潔,富有同情心。巴黎聖母院裡的一個副主教主叫克羅德.孚羅諾,他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卻垂涎她的美貌。

艾斯梅哈爾達愛上了一個上尉隊長,兩個人相會的時候,上尉隊長突然被人從背後刺傷。而這個兇手真是那個副教主,他刺傷人之後便逃之夭夭了。愛斯梅哈爾達卻被當作兇手抓了起來,在監獄的日子裡,沒有一個人肯出手救她。

在這個時候,一個叫做加西莫多的敲鐘人出現了,他冒著生命危險,將阿斯哈梅爾達從監獄中救了出來,並把它藏在了聖母院的鐘樓裡。因為聖母院是神聖的,任憑誰都不敢輕易進犯。克羅德.孚羅諾想出了一個計謀,把愛斯梅哈爾達從聖母院中騙了出來。

面對於對方的無理要求,少女堅決不順從,結果惹怒了克羅德.孚羅諾,被帶往聖母院前廣場接受絞刑。敲鐘人加西莫多雖然長得醜陋,心地卻很善良。他雖然是克羅德.孚羅諾的奴僕,但是他因為接受過少女的幫助,所以自始至終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

愛斯梅哈爾達被絞死之後,加西莫多非常的憤怒,於是把副主教推下鐘樓,那個人當場死亡。從那之後,加西莫多也失蹤了。幾年之後,人們在愛斯梅哈爾達屍骨旁邊發現一具屍體畸形的屍骨,而他就是那個敲鐘人。

故事中的敲鐘人無疑是善良的,但是想要用善良和仁慈,來改造那個黑暗的社會,這是極其荒誕的。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社會除了教會的虛偽和殘暴,就是封建王朝的昏庸和腐朽。

我們的勞動人民只能飽受上層社會的欺辱,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慶幸的是,這些底層人民並沒有因為壓迫,而喪失自己的善良。他們用最真摯的情感,深深打動了讀者們。

小說描寫的雖然是15世紀的巴黎,但是和1830年前後的巴黎非常的相像。19世紀30年代的法國革命運動不僅反對君主制度,也反教會僧侶。《巴黎聖母院》提出的社會問》正是當時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所以,這部小說時至今日仍然受到世界文學界的極大重視。

相關焦點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雨果到底為什麼要寫《巴黎聖母院》?
    雨果到底為什麼要寫《巴黎聖母院》?
  • 法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全集) 附雨果小說
    法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 巴黎聖母院至少有一半的魅力是來自於維克多雨果的那本小說!
    巴黎聖母院至少有一半的魅力是來自於維克多雨果的那本小說。吉普賽姑娘艾絲美拉達,敲鐘人卡西莫多。是雨果給這個石頭的建築注進了血液和靈魂。 今天是到法國唯一的一個雨天。巴黎聖母院需要排隊進入,他和許多中世紀教堂一樣,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很多人進來,在門口的盆前蘸聖水,點在額頭上,然後在胸前畫一個十字,還有人在祭壇前點一支蠟燭,然後靜靜地坐下來。巴黎聖母院位於6 Parvis Notre-Dame - Pl. Jean-Paul II, Paris。這裡交通便利,乘地鐵或公交來這裡都可以。
  • 雨果小說《巴黎聖母院》成法國亞馬遜最暢銷書籍
    據英國《衛報》4月17日報導,巴黎聖母院失火後,法國人求助於小說來幫助他們悼念聖母院。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在法國亞馬遜網站上的銷量飆升,一躍成為最暢銷書籍。截至當地時間4月17日上午,《巴黎聖母院》的不同版本分別佔據了法國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和第八名,排名第六的是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藝術史書籍,巴黎聖母院旅遊指南也榜上有名。《巴黎聖母院》這部1831年出版的小說講述了中世紀巴黎一名吉普賽舞者埃斯梅拉達和巴黎聖母院敲鐘人卡西莫多之間的愛情故事。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巴黎聖母院近來在整修。中間的尖頂塔預算600萬歐,應該要修到2022年。這一法國乃至歐洲的代表性建築,定格於2019年,修好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不得而知。
  • 《巴黎聖母院》:悲情城市中的人性光輝
    導讀: 雨果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也是世界文壇的重量級人物。《巴黎聖母院》呈現出社會的眾多面向,而書中的眾多著墨皆是為其思想觀念服務的。《巴黎聖母院》一書涉及的人物不多,以巴黎聖母院為小載體搭建了觀察巴黎社會,乃至歐洲社會的大平臺。
  • 《巴黎聖母院》善良與邪惡的對照,虛情假意和堅貞不渝的對照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創作了眾多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等。在法國,雨果主要以詩集紀念,如《靜觀集》和《歷代傳說》。他創作了4000多幅畫,積極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如廢除死刑。
  • 加西莫多的眼淚:巴黎聖母院大火
    ,一場大火燒毀了巴黎聖母院,巴黎耳熟能詳、為世人所知的建築不勝枚舉,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聖馨教堂、凡爾賽、盧森堡公園,可以說巴黎的每一條街,每一塊石,都是歷史的印記,在靜靜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我們雖然號稱文明古國,卻鮮有城市能有古文明和現代生活結合的城市,千篇一律的水泥叢林。
  • 《巴黎聖母院》: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離奇故事
    《巴黎聖母院》告訴我們:女人要有與其美貌相匹配的智慧才能保護自己。這首音樂浪漫得讓人生出悲傷,此刻再讀《巴黎聖母院》心境如何?雨果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也讓人們牢牢記住巴黎聖母院這座偉大的哥德式建築。每年多少遊客都會去巴黎聖母院遊覽參觀,看看敲鐘人和吉卜賽女郎悽美的愛情故事發生之地。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離奇故事流傳了百餘年,令人淚目和扼腕嘆息。
  • 《巴黎聖母院》:加西莫多敲響的是女人的警鐘,無關時代!
    我有一座獨木橋 藏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上面刻著我的名字 只有我才能走得過去 它蜿蜒著伸向對岸的霧靄我卻知道那風景的樣子 因為是我畫出來的美麗而又獨特 我可能今生都不會再親眼看到  因為我正擠在黑壓壓的陽關道       ——聞道書社《致象牙者詩》合上《巴黎聖母院
  • 原來巴黎聖母院的覆滅竟早已在這部雨果小說改編的電影中顯現!
    昨天晚上在法國發生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巴黎聖母院失火了,雖然法國當局立即派出了400多名消防員進行營救,但火勢發展太快,巴黎聖母院的塔尖立即被大火燒毀,真是令人惋惜啊!雖然現在大家都在呼籲著要重建巴黎聖母院,但重建的巴黎聖母院真的還是原來的巴黎聖母院嗎?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巴黎心臟地帶的一場大火,正揪著全世界的神經。在社交網絡上,100多年前維克多·雨果那段描寫聖母院大火的著名文字,生出了一番「歷史總是押著相似的韻腳」的惆悵:人人都抬眼觀察教堂的上層。所見是一片奇異景象。在最高層走道頂上,在中央花瓣格子圓窗的上面,熊熊烈焰在兩座鐘樓之間騰起無數火星的旋渦。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全人類最痛心的一天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即便沒有去過,叨姐相信每個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
  • 巴黎聖母院,在我們記憶中的樣子
    ——雨果《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首都的巴黎聖母院15日傍晚發生大火,造成巴黎聖母院塔尖倒塌,建築損毀嚴重。目前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告。4月15日,在法國巴黎,一名市民望著燃起大火的巴黎聖母院。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成煉獄!
    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 根據在場見證者發來的視頻,很多法國市民目睹如此慘狀,忍不住痛哭流涕。視頻顯示,有圍觀者甚至唱起了祈禱歌曲,為巴黎聖母院禱告。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緊急打斷了正在進行的重要電視講話,為法國人通報火災最新情況。
  • 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而巴黎,也失去了完整的聖母院
    Sunset》裡有句臺詞「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這場大火讓我們不得不感慨歷史的漸漸遠去就像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說的那樣「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雨果 《巴黎聖母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維克多·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有過充滿詩意的描繪稱其為「石頭的交響樂」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價值有多大?
  • 周末 | 巴黎聖母院的前世今生
    當電視畫面捕捉到巴黎聖母院屋頂冒起的滾滾濃煙時,本屬於群體的情緒在每個個體身上展現。許多人都表達出了強烈的悲痛,無關宗教和國家界限。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寫道:「對於今晚目睹我們的一部分被燒毀,我深表痛心。」「我們」不僅代表自己是法國人或天主教徒,也讓人感覺全世界是親密共通的。
  • 一部被教科書誤解的小說——《巴黎聖母院》
    等再次閱讀《巴黎聖母院》,距離我初讀已經過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我最忙的一段世間裡,我突然想起了年少時的質疑,逛物外書店看到打折的書裡面有《巴黎聖母院》時,我就鬼使神差的買下人生的第二本《巴黎聖母院》.和《笑面人》一起成了我一個月前的枕邊書.後來放假我又買了另一個版本的《巴黎聖母院》。
  • 品讀《巴黎聖母院》,每個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答案
    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巴黎聖母院》是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了15世紀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剖析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