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巴黎聖母院》,每個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答案

2021-01-09 明讀慧書

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說描寫了15世紀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剖析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

小說裡主要描寫了四個人物:絲美拉達,她美麗、動人、心地善良、極有同情心,對以前傷害過她的敲鐘人 也不例外。克洛德,巴黎聖母院的副教主。他的內心和他的外表一樣醜陋,是個名副其實的魔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也休想讓別人得到。卡奇莫多,醜陋的敲鐘人。可他的內心比天使還要純潔,當美麗的艾絲美拉達危在旦夕的時刻,他硬是把艾絲美拉達從死神的魔掌裡給拉了回來,可是奇蹟終究沒有出現,艾絲美拉達還是死了。卡奇莫多最終跟隨著艾絲美拉達一起死去了。弗比斯 ,羽林軍的衛隊長。長的英俊瀟灑,才貌過人。可是內心只有地位、財產、美貌。

美與醜是相互並存的,沒有美就無所謂醜,有了醜才會更顯現出美的存在,美不可能十全十美,醜也未必沒有一處閃光點,美與醜只是相對而言訴,外表美的東西,不一定有心靈上,內在的美。外表醜的東西,也許它的內心才是最美的,況且有時候,最美的東西往往是最醜的,最醜的東西卻是最美的。美與醜,不像真與假地,對與錯那樣昭然若揭,經謂分明。「醜到極致便是最美」。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作者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讚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綜合體,人和人的經歷沒有相同的,也就是說,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這種不一樣的待遇,讓多少人的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的追求!

讀《巴黎聖母院》就猶如在讀一段歷史,一段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就像真的發生過一樣,一切是那樣的合情合理,相信作者一定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很細心的觀察和取材。在讀本書的時候我從沒有去考慮它只是一本書,一個故事,而是帶著一種對人性探秘的虔誠去拜讀,並為之感動。因為它是充滿人性的,無論是人性的善還是人性的惡,因此,它是動人心弦的,它讓我感受到的是藝術賦予的真實。本書以巴黎聖母院為場所,為背景,巴黎聖母院因本書而神秘起來!

雨果用他辛辣又渾厚的筆,讓我們重新審視究竟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醜陋的外表下,可能藏著一顆火熱純真的心靈;英俊美麗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齷齪可恥、卑鄙扭曲的心。所以,人不必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棄,更不要過分地追求外表美,擁有一顆善待他人、無私奉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充滿責任的心靈才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同時,我們要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尊重身邊每個人,不要等這些讓生命精彩的亮點逝去後才後悔不已。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愛情傷痛的人,一旦愛起來就是瘋狂的!」這句話在弗洛德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十多年的愛情禁錮使他愛她愛到骨子裡了。為了得到她,他深夜潛入愛斯美臘達的房間,面對著愛斯美臘達的咒罵,反抗他深情表白:「開恩吧!但願你知道我是多麼愛你!是火,是熔化的鉛,是千把鋼刀剜我的心啊……你就糟踐我吧,打我,使壞吧!你要怎麼樣都行!可是你開開恩,愛我吧……愛我吧,愛我吧!我求求你了!」這麼深的愛情,讓我動容!

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這也許正是浪漫派小說的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雨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品讀
    《巴黎聖母院》梅達拉是一名吉普賽姑娘,她和同伴在「愚人節」那天在廣場上載歌載舞。奇異的舞蹈和曼妙的身姿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觀看。圍觀的人群中有巴黎聖母院的主教弗洛羅,醜惡的弗洛羅覬覦梅達拉美麗的容貌,想滿足自己的欲望。
  • 一部被教科書誤解的小說——《巴黎聖母院》
    初讀《巴黎聖母院》的時候我只有十四五歲,當時是因為上數學課無聊找同學借書來看,當時那個同學借給我的是一本刪節版本,我拿到書的時候有點吃驚,心想這本書怎麼這麼薄,後來又想管他呢,反正我只是打發時間,也好奇教科書上介紹的《巴黎聖母院》真的會在當時暢銷,教科書上怎麼介紹的我們大家都知道.我不是批評教科書,只是覺得介紹的讓人產生懷疑這本書是不是經典的文章作者也真的有本事.因為是刪減版本,看的也快
  • 《巴黎聖母院》讓我認清了人性的複雜,讀後感
    人的兩隻耳朵,一隻聽到上帝的聲音,一隻聽到魔鬼的聲音。——雨果《巴黎聖母院》是很高級的文學著作,閱讀之後,感觸良多。"我像圖書館裡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也浪跡四方,尋找一本書,也許是目錄的總目錄。」博爾赫斯的這段話仿佛就是我的心聲閱讀名著,閱讀美。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全人類最痛心的一天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即便沒有去過,叨姐相信每個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
    ▲圖/法新社 面對無休止的大火,巴黎聖母院官方發言人給出了最壞的答案,他告訴記者,「一切都在燃燒,在大火中沒有東西能留下來。」直到那一刻,巴黎聖母院熊熊燃燒的大火提醒著我們,我們共享同一個世界,人類的歷史意味著每個個體的消逝和過去。」 人民日報也發文表示:「塔尖倒塌的那一刻,太心痛了!」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巴黎聖母院近來在整修。中間的尖頂塔預算600萬歐,應該要修到2022年。這一法國乃至歐洲的代表性建築,定格於2019年,修好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不得而知。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他們的「巴黎心跳」讓聖母院復活!網友:七夕最甜「狗糧」
    時間膠囊有節奏地上下移動,與城市一起呼吸和跳動。塔尖的內部,利用玻璃的反射,則形成了一個「城市萬花筒」,充分詮釋了巴黎聖母院玫瑰窗的美和邏輯。通過反射,人們可以看到城市景觀的拼貼畫,而人則在畫的中心。空間和時間在這個虛幻的空間中糾纏在一起。在這裡,人們回憶、懺悔、祈禱。宗教符號為每個人的信仰和希望提供了一個的答案。現在,是時候讓「巴黎心跳」成為現實了。」
  • 愛在日落黃昏時,巴黎聖母院……
    (閣樓發生大火,火勢蔓延)法國消防隊稱,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保存還算完整,可以被拯救,出火警的消防隊員中有一人嚴重受傷。(巴黎市民祈禱聖母院)這一刻,全巴黎的心都被聖母院牽動,850年的老建築被大火吞噬,巴黎聖母院外,市民跪地吟唱聖母頌,讓人心碎。
  • 加西莫多的眼淚:巴黎聖母院大火
    ,一場大火燒毀了巴黎聖母院,巴黎耳熟能詳、為世人所知的建築不勝枚舉,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聖馨教堂、凡爾賽、盧森堡公園,可以說巴黎的每一條街,每一塊石,都是歷史的印記,在靜靜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我們雖然號稱文明古國,卻鮮有城市能有古文明和現代生活結合的城市,千篇一律的水泥叢林。
  • 全世界在為巴黎聖母院哭泣
    此時東半球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還在睡夢裡。一覺醒來,各種關於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新聞鋪天蓋地,塞滿了我們的手機屏幕,當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樣掉下來的時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滿哀傷。巴黎聖母院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坐東向西,與巴黎市政廳和羅浮宮隔河相望。西堤島是巴黎歷史的起點,是巴黎最早的城市雛形,而塞納河原是圍繞城區的「第一道城壕」。兩千多年前,一批名為「巴黎斯」部落的高盧人來此定居,在島上修築了堡壘。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成煉獄!
    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 馬克龍表示,「聖母院的火焰吞噬了巴黎,而激動的情緒席捲了整個法國。此時此刻我感到很痛心,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燒掉了。
  • 巴黎聖母院的火」燒哭了」全世界70億人!
    此時東半球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還在睡夢裡。一覺醒來,各種關於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新聞鋪天蓋地,塞滿了我們的手機屏幕,當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樣掉下來的時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滿哀傷。巴黎聖母院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坐東向西,與巴黎市政廳和羅浮宮隔河相望。西堤島是巴黎歷史的起點,是巴黎最早的城市雛形,而塞納河原是圍繞城區的「第一道城壕」。兩千多年前,一批名為「巴黎斯」部落的高盧人來此定居,在島上修築了堡壘。
  • 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杭州小夥蔡澤宇奪冠!他畢業於學軍中學,新方案讓「巴黎心跳」了
    大火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打算在5年內恢復巴黎聖母院。  未來的巴黎聖母院應該是什麼樣子?全球設計師們爭論不休。為此,獨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舉辦了一場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競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
  • 800年巴黎聖母院被毀,十億數據來救!
    火災發生時,夜幕下的巴黎聖母院主體建築不斷冒出白色煙霧,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周圍民眾表情凝重。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數百人跪在地上禱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淚花。微博也有不少網友在為法國巴黎聖母院而惋惜:
  • 巴黎聖母院失火:這座見證法國歷史的建築會消失嗎?
    每年紛至沓來的遊人們往往會在巴黎聖母院的入口附近停下來,尋找人行道上鑲嵌的一顆青銅星星——法國道路的零起點。巴黎至所有法國城市的距離,都是從巴黎聖母院前廣場開始算的,堪稱是巴黎中心的中心。法國的天主教教堂大都以「聖母院」命名,卻沒有哪一座名聲和地位能與巴黎聖母院媲美。
  • IoT、3D 掃描搶救巴黎聖母院!
    圖片付費下載自東方IC作者 | 胡巍巍出品 | CSDN(ID:CSDNnews)巴黎!巴黎!聖母院!聖母院!多少人曾夢想親自一睹尊容的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重挫!而掃描的教堂中,就包括巴黎聖母院。單單掃描聖母院一座建築,就讓塔隆花了幾年的時間,大教堂內外的50多個地點,都被塔隆的掃描儀記錄下來,甚至連一個小小細節都不放過。
  • 夜思 |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
    此刻,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對人性、道德和文明共識的犯罪。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來源: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ID:zqb_caolin作者:曹林巴黎聖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