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杭州小夥蔡澤宇奪冠!他畢業於學軍中學,新方案讓「巴黎心跳」了

2021-02-15 錢江晚報

今年4月15日,建成760年的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燒毀,標誌性的尖頂被燒斷、坍塌、倒下,中世紀的木結構屋頂被完全摧毀。

大火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打算在5年內恢復巴黎聖母院。

  

未來的巴黎聖母院應該是什麼樣子?全球設計師們爭論不休。為此,獨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舉辦了一場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競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此次競賽旨在為今年4月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的未來創造一個新的願景。

圖片來源:GoArchitect官網截圖

有超過56個國家200多名設計師投稿,投稿作品總數達226件,並有3萬名網友參與投票。

  

8月5日,GoArchitect宣布了這次設計大賽的冠軍作品——巴黎心跳(PARIS HEART BEAT),它的兩位設計師是來自中國的蔡澤宇和李思蓓。

       

這位蔡澤宇,是咱們杭州人,畢業於學軍中學。

     

蔡澤宇1992年出生,2010年考上清華大學,2016年去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繼續深造。進入大學之前,蔡澤宇一直在杭州讀書。小學就讀於求是小學,初中就讀於文瀾中學,高中就讀於學軍中學,一路學霸人設。

        

另一位獲獎者李思蓓,則是蔡澤宇的女朋友。這也算是這個七夕最甜的狗糧了吧!

蔡澤宇和李思蓓,看上去好甜呀

記者聯繫上蔡澤宇的父親、浙工大的黨委書記蔡袁強,他表現得十分平淡,直言這只是一場設計競賽,並非最終巴黎聖母院的最終修復定稿。

       

回憶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他自認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分享,但是坦言自家的家風和學風都比較好。「我們從來沒有要求過他要做什麼,要學什麼,但是我們夫妻倆看書的時候,他也在旁邊看書,可能言傳身教也有一些影響。」

       

「從小就對自己有一套完整的規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蔡書記這樣評價自己的兒子,他說從小他們也沒給兒子報什麼興趣班,只是因為自己學的土木工程,蔡澤宇從小也對繪畫感興趣,所以自己學了一些。

        

「他一個人在外求學、工作也有三年半了,我們做父母的,只希望他隻身在外可以身體健康,然後早日學成歸國報效家鄉。」蔡爸爸說。

圖片來源:GoArchitect官網截圖

記者聯繫上了蔡澤宇在學軍中學就讀時的班主任劉老師。

在學軍中學,蔡澤宇高一、高二時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劉武林,對這個學生印象深刻,「個子很高,文質彬彬,又各項全能,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他。」

在他口中,蔡澤宇是「典型的學霸」。「他是班裡的學習委員,各科成績都很優秀,高中時期,成績穩居班級前三,年級前五。」劉武林回憶說,2007年,蔡澤宇一進入高中,就報名參加了物理競賽小組,因此,比其他同學更加忙碌,周一到周五上課,周末則忙著物理競賽。

劉武林評價說,蔡澤宇的理科素養本身就高,舉一反三的發散思維和運用能力很強,同時,又認真勤奮,做事很有條理。高三時,蔡澤宇便取得了物理競賽浙江省賽區一等獎,也因此被保送至清華大學。

除了成績優秀,蔡澤宇還是班級籃球隊的主力球員,曾帶領全班拿下了年級籃球聯賽的第一名。優秀的繪畫功底也在高中就展現出來了,會參與班級黑板報的製作。

劉武林也是剛剛聽說蔡澤宇獲得了此次設計大賽的冠軍,「很為他開心,但他取得這種成績,一點也不意外,他一直都很優秀。」


蔡澤宇和李思蓓對自己的作品作了這樣的解釋:

  

「巴黎聖母院見證了巴黎800多年的歷史。它燃燒,生存,與不斷變化的世界共呼吸。這次災難給聖母院留下了傷痛的烙印,這成為了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我們相信2019年的大火將會給聖母院帶來涅槃,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新塔尖設計成多面鏡,與鏡面屋頂一起柔和地發射著周圍的景觀。每時每刻,這座建築都會有新的外觀,與不斷變化的城市環境相匹配。通過反射,建築、城市和時間之間建立起緊密聯繫。尖頂上漂浮著一個時間膠囊,每半個世紀開放一次。

  

磁懸浮裝置保留了過去的記憶,也為未來的故事保留了空間。新塔尖代表了人類的記憶、存在和希望。時間膠囊有節奏地上下移動,與城市一起呼吸和跳動。塔尖的內部,利用玻璃的反射,則形成了一個「城市萬花筒」,充分詮釋了巴黎聖母院玫瑰窗的美和邏輯。

  

萬花筒的中央是漂浮的時間膠囊。通過反射,人們可以看到城市景觀的拼貼畫,而人則在畫的中心。空間和時間在這個虛幻的空間中糾纏在一起。在這裡,人們回憶、懺悔、祈禱。宗教符號為每個人的信仰和希望提供了一個的答案。現在,是時候讓「巴黎心跳」成為現實了。」

  

資料顯示,蔡澤宇在杭州長大,後來就讀於清華大學,攻讀建築設計,拿到了學士和碩士文憑。再後來,他去了康奈爾大學讀建築學碩士。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蔡澤宇在「建築學院」網站上推薦了一篇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的演講。該網站對推薦人的介紹中顯示,蔡澤宇曾在倫佐·皮亞諾義大利事務所實習、現就職於芝加哥SOM。

資料顯示,SOM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成立於1936年,是世界頂級設計事務所之一。

記者還注意到,蔡澤宇在清華大學的導師是朱文一教授。朱文一工作室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其中,蔡澤宇參與的作品PLAN O獲得ArcBazar歐巴馬總統圖書館設計國際競賽第一名。

「巴黎心跳」的另一位設計師李思蓓的相關信息更少。僅有的資料顯示,李思蓓來自北京,本科就讀於北京工業大學。和蔡澤宇一樣,李思蓓隨後也去了康奈爾大學,目前同樣在芝加哥SOM工作。

  

根據個人領英帳號的資料顯示,李思蓓在芝加哥SOM之前,曾在國內多家建築設計機構實習過。

而且,根據她本人填寫的教育經歷(2012年高中畢業)推測,李思蓓是位「90後」女生,如今還不到30歲。

2016年,李思蓓參與的《城市縫"盒"--網際網路時代下以城漂族為主導的老社區改造》,獲得了第四屆"中聯杯"大學生建築設計國際競賽三等獎。

關於自己

  

我是蔡澤宇,我在杭州長大,在清華大學開始我的建築生涯。六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我開始探索藝術,科學和複雜的建築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的第一站是康奈爾大學。為期一年的研究生課程很短,但短暫的課程為我打開了不同領域打開了大門。它激發了我很多思考,並教會我如何通過學術方法獲得知識。後來,我在芝加哥定居,並在SOM工作了兩年多。每天,我都在努力利用創造性思維和理性繪畫將想法從草圖變為現實。

  

思蓓來自北京。她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長大,一直著迷於建築如何跨越時代,並講述從過去到未來的四維故事。思貝是在北京工業大學讀的本科。建築為她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世界的角度和一種表達自己的語言。在康奈爾,她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建築如何與其他學科互動。思貝現在在芝加哥SOM工作。

  

為什麼參加這次設計大賽?

  

我們還記得巴黎聖母院著火的那天。看著尖頂倒塌的視頻,我們無法相信。我們的感覺非常複雜:震驚,悲傷和遺憾。我去過巴黎聖母院兩次,一次是在我兒時,另一次是我在歐洲實習期間。

  

思蓓在歐洲的志願工作期間也去過巴黎聖母院。儘管我們在不同年齡,不同年份和不同背景下參觀了巴黎聖母院,但我們有同樣的感覺。我們相信這是巴黎聖母院的力量。我們從專業的角度欣賞比例,材質,光線和空間。巴黎聖母院宏偉,美麗和寧靜的氛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力量讓人們心靈感到震撼。

  

這一建築遺產不僅屬於巴黎,更屬於全世界。巴黎聖母院是800多年來人類歷史的見證人。它燃燒過,倖存過,它與不斷變化的世界共同呼吸。每當災難給巴黎聖母院留下印跡,都成為其歷史不可磨滅的一部分。現在我們目睹了巴黎聖母院的重要時刻,我們希望我們的想法能幫助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和重建。將建築語言用視覺呈現出來,這是我們表達對聖母院過去的最大尊重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的最佳方式。這也是我們不加思索地參加本次比賽的原因。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汪佳佳、張蓉、封面圖來源:GoArchitect官網、部分資料來自每日財經

值班編輯:倪王鎮

最新熱點

1.浙江女子去美容院按摩後,恐怖的事發生了!根本無法接受……

2.患腫瘤又復發!杭州男孩挺過絕望拿到錄取通知書,心願讓人淚目

3.賣掉唯一房產,幫女兒在美國買房!杭州爸爸住進養老院2年,一句話讓人心酸

相關焦點

  • 他們的「巴黎心跳」讓聖母院復活!網友:七夕最甜「狗糧」
    蔡澤宇和李思蓓對自己的作品作了這樣的解釋:「巴黎聖母院見證了巴黎800多年的歷史。它燃燒,生存,與不斷變化的世界共呼吸。這次災難給聖母院留下了傷痛的烙印,這成為了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我們相信2019年的大火將會給聖母院帶來涅槃,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新塔尖設計成多面鏡,與鏡面屋頂一起柔和地發射著周圍的景觀。每時每刻,這座建築都會有新的外觀,與不斷變化的城市環境相匹配。
  • 中國建築師方案獲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大賽冠軍(圖)
    視頻:建築專家為重建巴黎聖母院提供新思路 來源:央視國際高清  中新社北京8月7日電 巴黎消息: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大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主辦方GoArchitect當地時間6日公布比賽結果,兩名中國設計師提出的方案「巴黎心跳」獲得冠軍。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古教堂大救援之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
    如今一年過去了,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怎麼樣了呢?此前,建築師雷米弗洛蒙曾在2014年測繪了巴黎聖母院木屋頂的每一處細節;也有研究人員在2016年就通過3D技術測量創建了一個完整的巴黎聖母院數據云。他們為這次災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 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三部紀錄片
    正值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看了3部關於修復重建的精彩紀錄片:Resurrecting Notre Dame《重建巴黎聖母院》2019.9.8/82min/美國/10集古建築修復紀錄片中的第9集Rebuilding Notre Dame: Inside the Great Cathedral Rescue《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
  •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首度來杭!門票加場手慢無!
    1、聖母院的塔尖和屋頂重建方案腦洞大開 2、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首度來杭 杭州大劇院加場開票! 以下部分方案轉自「建日築聞」(ID:ADCNew)於是,巴黎聖母院尖塔和屋頂的重建最近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許多著名建築事務所都參與了進來本編「精選
  • 巴黎聖母院曾被塞3噸炸藥,計劃毀掉整個巴黎,德軍上將不忍下手
    巴黎聖母院自落成之日起,期間歷經無數次戰亂,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曾被嚴重破壞,之後建築大師維奧萊·勒杜克耗費20年時間修復完成,於1864年才重新對世人開放。在二戰時期,巴黎聖母院曾被放了3噸炸藥,後被德軍上將所救,避免了巴黎聖母院再次毀於戰火。
  • 巴黎不哭!AI數字重建讓聖母院永生
    古馳母公司老闆、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Kering)董事長兼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諾發表聲明稱,其家族將捐款1億歐元用於修復巴黎聖母院。在科技日益發達的現代,AI技術能為預防/消除火災、災後重建帶來什麼呢?本文梳理了從災情模擬、衛星定位、災情匯總以及數字重生等幾個比較重要的領域,希望能讓AI在減災重建中發揮部分作用。數字重建:讓巴黎聖母院永生重建損毀嚴重的巴黎聖母院已經被法國總統提上了議程。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鐘樓怪獸俯瞰巴黎全景。潘亮 攝【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敲鐘人天生獨眼駝背跛足。人面獸軀的他仿佛是個爬行動物,常像壁虎那樣在鐘樓爬上爬下,既不眩暈也不畏懼,或多或少變成了猿猴、羚羊」。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
  • 巴黎聖母院起火原因居然是這樣…....
    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
  • 法國真的窮到重建不了巴黎聖母院?
    10.許多民眾為巴黎聖母院唱歌,有人跪地為聖母院祈禱。11.目前火災所造成的全部損失尚未計算得出。12.馬克龍取消當日演講趕赴現場,稱避免了最壞結果,希望從全世界眾籌,共同重建巴黎聖母院。人們的態度從惋惜,也來到了更深層次的討論。01 / 是誰拖延了巴黎聖母院的救援?
  • 「設計周報」新版 Mac Pro 與奶酪擦絲器,以及仍受爭議的巴黎聖母院修複方案
    蘋果 6 月4 日發布了他們新設計的第三代 Mac Pro ,框架、外殼、把手、以及殼兩側的密集散熱孔很快激起了社交網絡上的 meme:除了有說像奶酪擦的,被懷疑到的靈感來源還有淋浴噴頭、帶孔長凳等等。圖/龔方毅圖片來自 dezeen。
  • 巴黎聖母院五年重建,成為不可能任務?法國總統大概率被現實打臉
    如今整整一年過去,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在新冠疫情陰影之下,於4月27日艱難重啟。為了表示重建聖母院的決心,法國總統馬克龍對著全國民眾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五年之內完成重建。我們會一同重建起聖母院,這是法國尊嚴的一部分。我保證我們會做到……聖母院會比過去還要美麗,我希望能在五年內完工。
  • 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
    ▲圖/法新社 面對無休止的大火,巴黎聖母院官方發言人給出了最壞的答案,他告訴記者,「一切都在燃燒,在大火中沒有東西能留下來。」據BBC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我們將一同重建教堂,這無疑是法國命運的一部分,也將是未來幾年法國的重要項目。」他將這次大火稱為一次「可怕的災難」。
  • 這些紀錄片,帶你了解巴黎聖母院修復工程
    與此同時,一部由BBC拍攝的紀錄片《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引起中國網友注意,眼下豆瓣評分8.6,另一部央視紀錄頻道參與製作的紀錄片,也將目光投向重建中的聖母院,可以說為了修復這座古教堂,一場由全世界頂尖建築師、考古學家、工程師,以及數百名木匠、石匠等修復工人等共同參與的浩大工程,在過去一年時間裡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 高古軒藝術家群展,支持巴黎聖母院重建
    巴黎聖母院是巴黎乃至法國的象徵。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沒錯世界欠我們一個圓明園,但失去聖母院的只是巴黎嗎?全人類最痛心的一天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即便沒有去過,叨姐相信每個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
  • IoT、3D 掃描搶救巴黎聖母院!
    耗時180年才建成的聖母院,真的要毀於一炬嗎?巴黎聖母院文物基金會主任埃裡克·費希爾表示,重建聖母院得幾十年。並且,法國政府並沒有足夠的錢,去重建聖母院。後來,塔隆回到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儘管主修音樂,但他的最大愛好卻是研究哥德式建築。四年間,哥德式建築的課程,他每一節都沒錯過。畢業後,他又來到法國,儘管這一次是研究中世紀的音樂,但是他似乎註定要研究建築。因為,當時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歷史學家默裡,正在亞眠大教堂組建一個多媒體項目,需要有人製作「大教堂可能製造的聲音 」。
  • 班傑明·穆棟:巴黎聖母院的建造與保護歷程
    圖10 聖母院高敞的室內空間圖11 巴黎聖母院不同時期的改建3 變幻莫測的歷史1708年,赫伯·德科特和他的兒子朱-羅伯特用一組華麗的鑲嵌板和大理石雕塑取代了原先的牧師會唱詩班席位;重建了聖器收藏室和長老會堂……這些工程據說一共花費了800萬法郎。
  • 巴黎聖日爾曼贈送500張門票,給巴黎聖母院救火的消防員
    巴黎聖日爾曼俱樂部決定為參入巴黎聖母院救火的消防員贈送500張門票,法甲聯賽周日巴黎聖日爾曼主場對陣摩納哥比賽的門票。這周法國人乃至世界上很多人,都沉浸在因為巴黎聖母院的部分建築被毀的悲傷中。在悲劇發生的這座城市巴黎,在這個城市中的法甲豪門的巴黎聖日爾曼準備提出了這一提議回饋給參入巴黎聖母院大火救援的消防員們。PSG巴黎聖日爾曼已經向參與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進行救火的消防員提供了500張免費門票。
  • 巴黎聖母院雞尾酒——艾絲美拉達
    果然,今天起來滿屏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司馬網友:沒去過巴黎聖母院有什麼可惜的,我還想見見被法蘭西人燒掉之氣前的圓明園呢。 四川網友:四川涼山大火犧牲了那麼多救火英雄,也沒看到朋友圈哀悼,今天醒來朋友圈鋪天蓋地的巴黎聖母院失火,誰誰誰的鐘樓沒了,心生悲哀! Finn網友:每天都有聊不光的正反答辯新話題,都不用工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