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來需要關注的設計新聞。
本周話題新版 Mac Pro 與奶酪擦絲器
「蘋果當初先是給了我們一個高科技垃圾桶,現在,又是一個奶酪擦絲器!我覺得 Mac Pro 的設計團隊缺乏想像力」。
蘋果 6 月4 日發布了他們新設計的第三代 Mac Pro ,框架、外殼、把手、以及殼兩側的密集散熱孔很快激起了社交網絡上的 meme:除了有說像奶酪擦的,被懷疑到的靈感來源還有淋浴噴頭、帶孔長凳等等。
圖/龔方毅
圖片來自 dezeen。
那個被順帶提起的「高科技垃圾桶」指的是上一代的 Mac Pro 主機,曲線型、小體積、沒有多餘邊角似乎都更符合蘋果的簡約風格。不過,評論者同樣不滿意:「當初覺得大膽又有前瞻性,但事後再看,它只專注美學,而非功能」。Mac Pro 的封閉設置,導致連線其他設備時更換和擴展硬體很不方便。
新的 Mac Pro 似乎想做跟它相反的事:外殼掀起,主機硬體全部裸露,拆解更換都更方便,還有輪子可以隨地移動。至於「擦絲器」設計,蘋果聲稱,是服務於更大的散熱需求,因為這主機有 8 個接口,裡面還有兩個風扇和一個吹風機。
作為「能完成最好工作的『怪物』」,功能可能確實強大,但人們可能打心眼兒裡還是不希望它看起來真像個「怪物」。
修復巴黎聖母院的方案,回到原點
最新的進展是,巴黎聖母院可能會按照火災發生前「最後的狀態」來修復。
法國的參議院目前已經通過法案敲定了按原樣重建的方案。如果國民議會通過決議,巴黎聖母院未來的模樣可能會以這種方式被決定。
贊成的聲音:「太對了,這麼神聖的歷史遺蹟可不能變成建築設計的試驗場地」。反諷者:「真好,讓我們回歸本真,然後集體住回山洞吧」;「真是走下坡路,政府出錢規範品味」。
任何關於重建這座古老建築物的提議似乎都會引起爭議。在火災發生後不久,各國建築事務所競相提出建議,有些聽起來可能不太靠譜:用玻璃和鋼材修復、或者建溫室和養蜂場……但大部分都想著要符合當代的口味,而不是恢復原樣。
巴黎的 NAB 事務所提出的「溫室屋頂方案」。圖片來自 Dezeen.
義大利的 Studio Fuksas 規劃的水晶玻璃屋頂。圖片截自建築師 Instagram 主頁。
Dezeen 上有個評論:「我相信到目前為止,每項提案都是古怪、試圖引起爭議的,他們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中間立場。」
法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反應迅速:總統馬克龍在火災第二天就承諾要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之前完成重建,總理愛德華·菲利普 (Édouard Philippe) 也緊跟著宣布要舉辦設計競賽。這導致有 1000 多名專家寫公開信呼籲「緩慢修復」,並抱怨法國歷屆政府都有在修復文物上匆忙、不投入足夠資金的毛病。現在恢復原樣的方案大概能平息一些批評?
設計師說「我通常會覺得,你所擁有的某種特定風格就是所有制約你的因素的總和。就像一件緊身衣,讓你局限於你曾經的樣子,並阻止你成為可能成為的人」。
丹麥建築師 Bjarke Ingles
當別人評論自己的建築設計沒有特定風格時,丹麥建築師 Bjarke Ingles 感覺「很驕傲」,他是丹麥建築事務所 B.I.G 的創始人。他的建築設計因為反傳統而出名,曾經設計過丹麥的 Zootopia 動物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動物原始的生活環境,並且允許人們騎車、坐透明的空中纜車等方式觀看動物;他在紐約設計的曼哈頓西 57 街住宅將丹麥的庭院式住宅與曼哈頓的高樓形式結合,住宅中 20%的房子是租給低收入群體的。
B.I.G 設計的 Zootopia。圖片來自 Archdaily。
龐然大物荷蘭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在紐約曼哈頓的第一個住宅項目完工,它位於東 22街 121 號,被項目的負責人稱為是「街角的三維稜鏡」—— L 型樓上的窗戶拼接得形似稜鏡。這座住宅跨越了兩個完全不同的街區:安靜、綠化好的格雷莫西公園,以及商業化的、嘈雜的麥迪遜廣場,「稜鏡」的交錯感是為了映襯現實環境的動態交錯。
圖片來自 dezeen。
曾獲 2008 年普利茲克獎的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在歐亞間的島國賽普勒斯的賽普勒斯大學設計了一個學習中心,它的外表面覆蓋這藍色和綠色的織物,看起來像是一座人造山。這是試圖回應周圍的山丘景觀,把人造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圖片來自 dezeen。
建築大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50 年代在明尼蘇達州為中產階級居民設計的住宅 RW Lindholm House (又稱 Mäntylä,芬蘭語「松樹間的房子」)從原址搬離到了賓夕法尼亞的流水別墅住宅區,因為周圍原本僻靜的環境已經商業化、變得嘈雜。房子是賴特為商人 Ray Lindholm 和妻子設計的,是賴特在 30 年代為中產階級家庭設計的「Usonian Houses」中的其中一所。出於對房子的保護,原房主的孫子決定把房子捐贈給 Usonian Preservation 公司,這個公司在賓州有塊莊園。房子在 2016 年被拆除運往賓州,重建工作已經在今年完成。
圖片來自 dezeen。
美國建築師學會(AIA)評選出了今年的「小建築項目獎(Small Project Awards)」,表彰的是過去一年中美國優秀的小型、低預算建築。獲得一等獎的有三個項目:
·B.I.G 事務所的「A」型小屋住所,名為 Klein A45,它可複製、只需 4-6 個月建造,內部空間可調整,適合獨居。
·三座森林公園的橋梁,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三座橋都由模塊化的組件拼成,避免了場地的幹擾、和對樹木的移除。
·一家設計簡潔、品牌感鮮明、能讓家長看到孩子活動的兒童俱樂部。
日用常行Nendo 設計了一款「攪拌杯(stir cup)」,專門用來喝乳酸菌飲料可爾必思(Calpico)。這種飲料往往要加水混合,杯子的設計就是確保混合比例適當、攪拌充分。人們可以先把杯子放倒,在不溢出的情況下最多只能裝 30 毫升飲料;再把杯子放直注水,在液體的輪廓從花瓣形狀變成圓形時,意味著水也加夠了。由於杯底玻璃的皺褶,只要輕晃杯子就能攪拌均勻。喝飲料似乎無形中有了儀式感。
攝影師 Akihiro Yoshida,圖片來自 nendo。
一家專做「科技包袋」的創業公司 Bee & Kin 發布了一款新皮包,上面有一些隱藏按鈕可以操作手機:例如用 Uber 打車,啟動播放列表,或者在正在與人交談時不用掏出手機就掛掉電話。公司的創始人 Tracey Hummel 認為這種智能按鈕的功能可能足以吸引喜歡奢侈品包的女性,這樣他們就不必花時間翻包找手機和各種雜物了。售價 500 美元左右。
Bee&Kin
一款名為 Loowatt 的無水衝洗馬桶正在倫敦的 V&A 博物館中展出,那裡正在舉辦一場關於未來食物的展覽「Food:Bigger than the Plate」。在收集廢物後,馬桶把它們密封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薄膜中,並密封以防止氣味和疾病傳播。在這之後,廢物會被收集到專門的消化池,以產生沼氣、肥料和電力。這個裝置可以安裝在常用馬桶的底座上,目前全世界有 800 人在試用它。它的正常使用對廢物處理的設備要求高,如果它的應用範圍主要是在落後國家的話,需要做的努力還有不少。
dezeen。
為了防止家具出現事故,宜家推出了內置安全功能的梳妝檯。它包裝安全的方法有:抽屜聯鎖,如果一個抽屜被打開,其他抽屜將被自動鎖上,這樣可以防止梳妝檯翻倒;如果沒有把柜子固定在牆上,不能打開抽屜;柜子只有兩個支腿,安裝的時候必須固定在牆上。他們想要避免的場景有:兒童想拉開多個抽屜爬上櫃頂;有人下壓一個抽屜,抽屜掉下後使其他開著的抽屜也掉下來。宜家在 2016 和 2017 年都分別因為給兒童造成安全事故召回家具。
倫敦的設計工作室 Doshi Levien 使用汽車用的鋁做了燈具系列「Earth to Sky」,包括七盞燈,每一盞都包括一個異型的鋁元件。
訃告美國芝加哥的建築師斯坦利·泰格曼(Stanley Tigerman)於 6 月 3 日去世,享年 88 歲。
他生前曾是「芝加哥建築七人組」的核心成員,這是芝加哥的第一個後現代建築組織。芝加哥是一個深受密斯·凡德羅影響的「包浩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城市,其中成員反對的就是這種重複和「壓迫」,想找新的建築形式。
「不是說密斯感到無聊了,是那些複製者覺得無聊了……如果你在 1970 年在一座城市下飛機,你不會知道自己在哪的」,「七人組」中的詹姆斯·L·納格爾( James L. Nagle)曾這麼說。
1978 年,作為其中一員的泰格曼把密斯設計的著名建築物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皇冠廳的照片扔進密西根胡,並稱其為「鐵達尼號」,以示反叛。
相比極簡、平滑、工業化的、到處是「玻璃方盒子」的「現代城市」,「七人組」主張引入拱頂等歷史上的建築形式,要創建「現代主義的替代品」。泰格曼的建築也是如此,同時有一些流行文化的元素——他 1972 年設計的公寓被他自稱為「Animal Crackers house」:形似動物形狀的曲奇餅乾。
「Animal Crackers house」 chicago mac
類似的還有反動物暴力收容所(Anti-Cruelty Society),他把動物收容所的入口設計得形似狗的鼻子、下巴和嘴。
反動物暴力收容所。tigerman-mccury.com
題圖/龔方毅
*所有超連結請戳「閱讀原文」,尋找黃色下劃線
接下來我們的內容將在 好奇怪 App 上更新,如果你還沒有下載,點擊 閱讀原文 頁面最上欄的 打開 按鈕,跳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