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讓我認清了人性的複雜,讀後感

2021-01-09 神來之妙筆

人的兩隻耳朵,一隻聽到上帝的聲音,一隻聽到魔鬼的聲音。——雨果

《巴黎聖母院》是很高級的文學著作,閱讀之後,感觸良多。

"我像圖書館裡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也浪跡四方,尋找一本書,也許是目錄的總目錄。」博爾赫斯的這段話仿佛就是我的心聲閱讀名著,閱讀美。在書籍的叢林中,愛書人為找到心靈深處最好的風景而不斷前行,尋尋覓覓。一座教堂和一本書。是《巴黎聖母院》留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這部法國浪漫主義歷史小說中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惡醜皆被放大了若干倍。正是這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深深吸引了我。

這本書以15世紀的法國為背景,敘述了美麗的吉普賽少女埃斯梅拉達被陷害致死的故事。小說中出現了三個靈魂人物,一個粗野醜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加西莫多,一個惡毒貪婪、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一個耽於幻想、冷靜理智的詩人格蘭古瓦,他們的關係似一個等腰三角形,而女主角自然是三角形的中心。他們共同上演了一出美與醜的戲劇。

《巴黎聖母院》電影

作為臺下的一名觀眾,讓我感觸頗大的是第六卷中,一滴眼淚淚回報一滴水的情節,它讓我邂逅了人性中的美麗與堅強,同時看清了當時自詡高尚的人們的愚昧與無知,折射出那個社會普遍缺乏的愛心與良知,這一切就好像種子播撒在我的心田,使心靈開始遠離荒蕪,直面是非善惡。當心地仁慈、不計前嫌的埃斯梅拉達取出葫蘆溫柔地舉到被人鞭笞唾棄的加西莫多嘴邊時,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留下了眼淚,那是他的懺悔。當埃斯梅拉達遭遇殺身之禍,加西莫多好心收留她時,他說了這麼一段話:「您問我為什麼要救助您,您忘了,有天夜裡一個混蛋想把您劫走,而第二天在他被綁在恥辱柱上時,您卻救助了他。哪怕是一滴水,一絲憐憫,我以生命相報也不夠。即使您忘了,而他永遠記得。」

隱忍寬容懂得感恩,銘記回報,這是我從《巴黎聖母院》裡讀到的人性的光輝。

或許故事的結局是讀者唯一的遺憾,但我認為它是完美的謝幕。埃斯梅拉達香消玉殞,克洛德在鐘樓頂完成了作為一個不忠教徒的贖罪,而加西莫多到墓穴中與他一生的至愛永久相伴。不是麼?以德報怨的女主人公用愛喚醒了曾經只會一味順從、不辨好壞的加西莫多,面容醜陋、心靈純潔的他身處社會底層,因對真善美的虔誠膜拜讓靈魂得到了洗禮,攀升到了理想的高度。我想這就是作者最終想要表達的作品內涵、精髓所在。

黑與白,善於惡

「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醜陋在崇高的背後,美與醜共存,光明與黑暗相伴。」雨果對自己作品的評價道出了我那種「悠然心會,妙處難於君說」的真實感受。

閱讀《巴黎聖母院》讓我認清了人性的複雜,世相的迷離,讓我漸漸有了充足的精神準備迎受人世的八面來風。

世相迷離,人心難測

閱讀《巴黎聖母院》讓我的心靈日漸豐盈,生命因此多了一份新的元素,心弦的悸動,積聚的狂歡、溫馨、疑慮、思索油然而生,越堤而出。

或許可以將艾略特的詩句稍加改動:為了到達我現在所在的地方,離開我現在不在的地方,必須經歷一條崎嶇卻美不勝收的精神之路。而《巴黎聖母院》就是路的指標,引領我前進,獲得心靈的重生。

雨果是法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他筆下的經典名著《巴黎聖母院》便是很好地體現了他的浪漫主義的風格。

一座古老的教堂,一個悲慘的故事,一種人生的感悟,一次心靈的洗禮,這就是《巴黎聖母院》。

多讀書,多感悟,你的人生 就會有別樣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人性底色的碰撞交鋒
    再次拜讀《巴黎聖母院》,體味又深一層。年少時,讀的是故事。而如今,讀得更多的是人性。情節再曲折,總有結束。可人性回寰間,見證到的現實之處,卻能為內心點明方向。作品簡介及故事梗概1.作品簡介《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和關注。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誰也沒想到,就在幾個小時前巴黎聖母院突遭大火網上有惋惜的聲音但同時也出現不少罵"燒得好"的話語叨姐看了後心情複雜沒錯世界欠我們一個圓明園,但失去聖母院的只是巴黎嗎?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
  • 《巴黎聖母院》:悲情城市中的人性光輝
    《巴黎聖母院》呈現出社會的眾多面向,而書中的眾多著墨皆是為其思想觀念服務的。《巴黎聖母院》一書涉及的人物不多,以巴黎聖母院為小載體搭建了觀察巴黎社會,乃至歐洲社會的大平臺。 雨果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也是世界文壇的重量級人物。
  • 一部被教科書誤解的小說——《巴黎聖母院》
    為了考試我秉承分數至上原則打消我的質疑.這一打消就是很多年.等再次閱讀《巴黎聖母院》,距離我初讀已經過去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我最忙的一段世間裡,我突然想起了年少時的質疑,逛物外書店看到打折的書裡面有《巴黎聖母院》時,我就鬼使神差的買下人生的第二本《巴黎聖母院》.和《笑面人》一起成了我一個月前的枕邊書.後來放假我又買了另一個版本的《巴黎聖母院》。
  • 雨果《巴黎聖母院》優美句子 《巴黎聖母院》對卡西莫多的描寫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
  • 《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巴黎聖母院近來在整修。中間的尖頂塔預算600萬歐,應該要修到2022年。這一法國乃至歐洲的代表性建築,定格於2019年,修好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還不得而知。
  • 品讀《巴黎聖母院》,每個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答案
    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巴黎聖母院》是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
  • 回顧|| 經典老電影《巴黎聖母院》!!
    當地時間15日傍晚,法國巴黎著名地標——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教堂尖頂在大火中坍塌。
  • 歷史今日:巴黎聖母院公映
    64年前的今天,讓·德拉努瓦執導,吉娜·勞洛勃麗吉達主演的愛情電影《巴黎聖母院》公映。本影片改編自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巨著,講述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與吉卜賽姑娘埃斯梅拉達之間奇特的愛情故事。
  •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了,而中國的卡西莫多卻活了!
    小夥子划動著手機朋友圈,淚眼婆娑:德國巴黎聖母院都發火了!人類800年的文明瞬間被毀,全人類在痛哭!這是本人今天上午在朋友圈發布的一個原創段子。也許這樣的段子,會給很多朋友帶來不適,就好比我也無法適應這刷屏了的「巴黎聖母院發火了,全人類在痛哭」一樣。說實話,我沒去過巴黎,更沒去過巴黎聖母院。
  • 夜思 |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
    此刻,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對人性、道德和文明共識的犯罪。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來源: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ID:zqb_caolin作者:曹林巴黎聖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
  • IoT、3D 掃描搶救巴黎聖母院!
    圖片付費下載自東方IC作者 | 胡巍巍出品 | CSDN(ID:CSDNnews)巴黎!巴黎!聖母院!聖母院!多少人曾夢想親自一睹尊容的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重挫!當地時間4月16日凌晨,巴黎當地市民跪在燃燒的聖母院面前,一邊祈禱、一邊合唱《聖母頌》,哀傷溢出畫面.
  • 大火之後,巴黎聖母院風採依舊
    這一輪由上海信託 | 上善公益傾情呈現的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巡演,帶著二十周年紀念版的光環,卻又恰逢聖母院遭遇火災受損。二十周年和火災,很多人會覺得只是相關的話題和噱頭,但是參加了媒體採訪、看完演出,小編卻真實感受到了它們的分量和烙印。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巴黎聖母院——「聖母」愛斯梅拉達
    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天地間清澈靈秀之氣只鍾於女兒,男人是和女人對應的渣滓濁沫。巴黎聖母院全書一片晦暗,一片汙濁,一片腥臭,充斥著慾念和貪婪。宗教、鮮衣、文化、權力都是臭男人的遮羞布,再遮也掩蓋不了渣滓濁物的本性。
  • 加西莫多的眼淚:巴黎聖母院大火
    然而,巴黎聖母院卻是巴黎的魂,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使人們記住了這座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即使沒有到過巴黎的人,也知道善良的鐘樓怪人加西莫多,也再一次見證了文學的穿透力。巴黎的消防員正在嘗試控制火情。我們和天主教巴黎主教區都在動員所有的力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遵守安全條例。
  • 巴黎聖母院雞尾酒——艾絲美拉達
    果然,今天起來滿屏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司馬網友:沒去過巴黎聖母院有什麼可惜的,我還想見見被法蘭西人燒掉之氣前的圓明園呢。 四川網友:四川涼山大火犧牲了那麼多救火英雄,也沒看到朋友圈哀悼,今天醒來朋友圈鋪天蓋地的巴黎聖母院失火,誰誰誰的鐘樓沒了,心生悲哀! Finn網友:每天都有聊不光的正反答辯新話題,都不用工作的嗎?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成煉獄!
    馬克龍表示,「聖母院的火焰吞噬了巴黎,而激動的情緒席捲了整個法國。此時此刻我感到很痛心,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燒掉了。「敲鐘人」加西莫多因為畸形而被巴黎人所害怕,但他卻在巴黎聖母院的鐘樓找到庇護。 如此眾多的藝術結晶被大火毀掉,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像所有法國同胞一樣,今晚我很難過,看到我們人內心的一部分被燃燒掉。」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說:「聖母院的燃燒也讓我們心碎。我們為法國朋友祈禱,希望沒有人會受到火災的傷害。
  • 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
    2019年4月15日,法國時間晚6:50,一場大火侵蝕了這座850歲的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在悲劇面前,巧合顯得更加荒謬和沉痛。 大火之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一項耗資600萬的修繕工程。而據《衛報》報導,「法國警方稱火勢突然,很可能與教堂的修繕工作有關。」
  • 周末 | 巴黎聖母院的前世今生
    當電視畫面捕捉到巴黎聖母院屋頂冒起的滾滾濃煙時,本屬於群體的情緒在每個個體身上展現。許多人都表達出了強烈的悲痛,無關宗教和國家界限。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寫道:「對於今晚目睹我們的一部分被燒毀,我深表痛心。」「我們」不僅代表自己是法國人或天主教徒,也讓人感覺全世界是親密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