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到底是誰?
【大航海歷史運動的緣起】
15世紀末期,中亞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地中海小亞細亞半島崛起,壟斷了歐洲通向東方印度、中國的地中海航海貿易線。
奧斯曼人要求過往地中海的歐洲商隊支持高昂的過路費,此舉致使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茶葉、印度香料的價格在歐洲火箭式的攀升。
很多歐洲航海家開始試圖探尋去東方的新道路。
「地圓說」認為地球為一個圓球,那麼理論上船隊由大西洋向西方行駛,也可以到達印度和中國。
掌控歐洲貿易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銀行家同意提供金錢支持。一批冒險家開始為了證明「地圓說」而去致力於探索西行到達東方之路。
在這些前赴後繼的冒險家中最傳奇之人是來自義大利半島的克里斯多福·哥倫布,他第一次發現了一個歐洲此前無知的「世外桃源」——美洲。
哥倫布終於說服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
女王同意以西班牙王室的名義出資3艘船和提供部分貸款資金,授權哥倫布作為西班牙特使,從大西洋向西方行駛,尋找向中國、印度的新航線。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於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艦隊一路向西,於10月12日看到了綠色的陸地。
哥倫布看到陸地的那一瞬間熱淚盈眶,他以為到達了印度——原來東方離西方如此之近。
哥倫布先後登陸了今天的巴哈馬群島、古巴島。
但是那時的哥倫布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登上了一個對於歐洲人來說的全新大陸,他堅信自己到達了印度,因為它的這個錯誤認識,如今在加勒比海與墨西哥灣之間才會有了所謂的「西印度群島」。
哥倫布航海可以視為新時代的標誌性歷史事件。它引發了生態上的巨大轉變,給歐洲帶來了玉米、馬鈴薯和番茄,也給美洲人輸入了病菌、槍炮和鋼鐵,進而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哥倫布:多種傳說】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15世紀末最重要的航海家,新世界的發現者,西班牙的「海洋統帥」。他橫穿大西洋,遇見了美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毋庸置疑,哥倫布是改變世界的人。不過,在奪目的光環下,人們對他的身世並不了解。西方無信史。
——哥倫布到底是誰,至今仍然是謎。
一種主流說法:
克裡斯託夫·哥倫布,義大利熱那亞人,生於1451年。
他的祖父喬凡尼·哥倫布住在義大利舊熱那亞城以東8千米處的昆特鎮,是一個經營毛紡織業作坊的手工業者。父親多米尼科·哥倫布,學徒出身,開了一個呢絨作坊和一個小客店,是織布行會會員,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威望。
1445年,他與一位紡織工女兒蘇桑那·芳塔娜羅莎結婚,6年後,哥倫布誕生在這個家庭中。關於哥倫布家庭和他的早期生活,人們知道得很少,只大略知道他曾在拉丁文學校學習,很早就出海航行了,還有過當海盜的記錄。
1476年,哥倫布移居葡萄牙,參加了葡萄牙對熱那亞的一場海戰,後來他向葡萄牙國王建議探索一條向西航行可以直通東方的新航線,但未被採納。
1485年,哥倫布移居西班牙,終於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資助,前往東方尋找黃金,結果發現了美洲大陸。他晚年貧病交加,1506年寂寞地死去了。
哥倫布的事業,深刻地影響了世界,但其重要性在他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那麼明顯。
當時的人們經常懷疑、攻擊和詆毀他,尤其是質疑他的身世,認為一個偉大的功績不應該由一個外地人去完成。
另一種說法:
哥倫布是先遷居葡萄牙後移居西班牙的義大利人。
也有人說,哥倫布可能是隱藏真實身份的屬卡塔蘭貴族,也可能是馬霍卡島王子的私生子,甚至可能是猶太人。
根據出生記錄,哥倫布大約在1451年秋生於熱那亞。然而,也有人懷疑這一記錄是由一些人偽造的。
確鑿無疑的是,哥倫布有一頭紅髮,臉上長滿雀斑,身高約6英尺,在那個年代可以算是一位巨人。他有兩個兒子。
1492年至1504年哥倫布曾4次航行到美洲新大陸,沿途幾乎所有的加勒比島嶼都是由他命名並製成海圖的。
他在1498年發現了南美洲,1502年踏上北美大陸。
哥倫布一直堅持用自己的西班牙語名字Cristophori Colon,而不是拉丁語「columbus」,更不是義大利老家的出生名「Colombo」。
在各類公開場合,以及私下的日記、書信中,只將他精心遴選和打扮過的信息傳達給大家,不利於在宮廷豪族中立足的事情,他絕對不說。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真實的。
而且,關於他的生平,最重要的資料來自於他的第二個兒子,費迪南·哥倫布,他在西班牙的私生子。這位費迪南在進一步塑造「哥倫布傳說」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他搜集了最全面的哥倫布一手資料,撰寫了哥倫布的傳記,同時也(肯定)刪改了很多真實的材料。
因此,哥倫布的航海業績非常清楚,可是哥倫布這個人,一直是個謎。
【猶太人哥倫布】
史料記述,哥倫布很可能是猶太人,或者有猶太血統。
哥倫布選擇1492年8月2日作為揚帆起航的日子,這不是隨意而為。因為那一天是西班牙猶太人遭難的日子。
國王費迪南和女王伊莎貝拉發布《阿罕布拉法令》,限期三個月,令國內所有猶太人改信基督教,如果不同意就要被驅逐。有很多猶太人被迫改教,還有大約80萬人選擇了背井離鄉。一位編年史家記載,他們被迫把房子和葡萄園低價賤賣,換成驢和一點點麵包。離開家園的時候,拉比們讓婦女和兒童伴著鈴鼓唱歌,來稍微緩解失去一切的絕望感。
而那些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就可以安生嗎?不。等待他們的是另一種猜疑的環境。西班牙人把他們稱為「馬蘭諾」,認為他們只是表面上皈依,暗地裡依然私下教孩子們詛咒基督徒。數以萬計的馬蘭諾被宗教法庭施以酷刑,綁在木樁上活活燒死,土地和個人財產被教會和王室霸佔。
如果哥倫布是猶太人,那他選擇這一天來開啟他的首航,用意就很明顯——這一天是猶太人的傳統節日Tisha B'Av,為了紀念聖殿被毀掉的日子。那一天,數十艘船隻,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擠在船上,塞滿了加的斯灣的海上入口帕洛斯港。哥倫布的航海,是為了帶領猶太人找到新的伊甸園。
同樣旁證還有很多。
比如,某位歷史學家分析了哥倫布的遺囑,裡面宣布將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窮人,並為貧家女提供結婚嫁妝,這都是猶太人的習俗。
另一位歷史學家研究了哥倫布的幾百封手寫信件,發現他的私人信件用的都是15世紀的卡斯蒂利亞西班牙語,這種語言是西班牙猶太人的通用語言,類似於後來中東歐猶太人所通用的意第緒語。
更為耐人尋味的是,哥倫布遠航的資金並非來源於西班牙王室,而是來自於兩個皈依了基督教的猶太銀行家。
其中一位叫路易斯·德·桑唐赫爾,是西班牙內廷的王室總管,另一位叫加布列·桑切斯,是宮廷的司庫。
他們身居高位,負責西班牙王室的稅收和財政花銷用度。身為猶太人,得到了王室特許的宗教裁判所豁免權,免於被審問和拷打。
他們提供了17000杜卡特的無息貸款給哥倫布,作為以後需要歸還的投資。
猶太銀行家在大航海運動中默默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僅提供資金,還有猶太人衝鋒在第一線,充當哥倫布的領航員、船醫和隨船翻譯。
根據當時人的觀念,在亞洲散落著猶太人的部落,於是,哥倫布帶上了一名改教猶太翻譯,名叫路易斯·託雷斯。
《大英百科全書·哥倫布條》說,哥倫布本人從未明確宣布自己是熱那亞人;他沒有用義大利文寫下任何東西,他給弟弟和他人的信及日記都是用西班牙文寫的;他喜歡用西班牙語來拼寫自己的名字,也希望別人這樣來拼。
這些似乎證明哥倫布是一個曾經居住在熱那亞的西班牙猶太人。但《美國百科全書》的有關條目則說,哥倫布之所以沒用過義大利語,是因為他的母語利古利亞方言並不是一種書面語的緣故。
關於哥倫布是義大利人的說法,在1978年4月再次受到了西方學界質疑。
【新觀點】
委內瑞拉史學家馬利亞近年提出了一個新觀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經過長期的考證以後他發現,史書上記載的這位克裡斯託夫·哥倫布根本沒有去過美洲,他只不過是一位在地中海從事商業航行的航海家。
而到過美洲是另一位叫做克裡斯託瓦爾·哥倫布,那是一位道地的西班牙人,由於兩人名字的發音和拼寫近似,導致了長期以來人們把這兩個人當作了一個人。
西班牙一位研究哥倫布的權威學者阿爾夫索·恩塞納特教授稱:哥倫布不是出生在公認的1451年,而是1446年,雖然出生地是義大利的吉諾阿,但他在非常年幼時全家就搬到了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島,
因此哥倫布實際上是西班牙人。他講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但是不懂義大利語,後來也從未回過義大利。
恩塞納特教授並非信口說胡話,他花了十年時間研究哥倫布,廣泛細緻地收集各種資料。雖然這種做法不亞於大海撈針,但也不能說一點兒收穫也沒有,他最後得出了哥倫布是西班牙人的結論。
(2020-12-21)
何新新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