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烏魯木齊市全面免費核酸檢測工作
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而他們
爭分奪秒、晝夜不停
奮戰在一線
……
7月22日,在烏魯木齊市葦湖梁片區管委會新光社區核酸檢測點,社區工作人員田亞麗工作完後脫下防護服,露出美麗的背影。
01
深夜,她們仍在為核酸檢測奮戰
7月24日凌晨1時
烏魯木齊大多市民已入眠
各醫療機構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
在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檢驗科,檢驗師尹雪強走出核酸檢測實驗室,連續工作8小時後,脫下層層防護服,他的臉上有明顯的壓痕。「就是口渴。」尹雪強拿著一瓶水一飲而盡。
凌晨1時45分,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值隊員交接班時間。為保證核酸檢測工作不停止,換班隊員全部進入實驗室後,下班人員才出實驗室。
記者注意到,換衣間的牆上貼有「十二步工作流程」,重慶市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隊員張大勇按步驟一層一層穿好,與其他隊員互相檢查,並在衣服上寫下隊友的名字。
新醫大二附院檢驗科主任李輝介紹,重慶市支援新疆核酸檢測隊共有21名成員,7月19日中午來到醫院後,放下行囊,就投入緊張的工作。為加快檢測速度,提高檢測數量,新醫大二附院各部門聯動,兩個團隊合作,一天之內高效完成了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改造,並投入使用。同時,醫院加強後勤保障,從各方面確保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7月24日凌晨1時45分,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該院檢驗科技師任玥和同事正在檢測剛剛送來的核酸樣本。新疆日報全媒體記者周鵬攝
7月24日凌晨1時,綿綿細雨的夜色中,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門診樓4樓和20樓成為了唯一亮燈的地方,這裡是兩間核酸檢測實驗室。
凌晨1時,4樓的核酸檢測實驗室門口,連續工作了8小時的90後檢驗師龔楚推開門,走了出來。
面前這位清秀的姑娘,一臉憔悴,鬢間已然溼透,不時用手捶打脖頸處。
檢驗科主任梁靜說,實驗檢測班組人員三班倒,保證隨時有人。也就是說,檢測人員穿上防護服之後,會在實驗室裡待上近8小時,這段時間裡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廁所。
每天下班後,龔楚最期待的是爸爸的電話。
「我父母都在瑪納斯縣,他們在家裡把我的排班表貼在了牆上,每次算著我什麼時候下班,就打個電話給我,問問我的情況,給我加油打氣。」龔楚說,自己在檢驗科工作了7年,第一次遇到這樣緊急的疫情任務,但她相信自己能挺過去。
02
核酸檢測後 他們這樣說
7月22日15時
烏魯木齊市揚子江路天安名門小區內
做完核酸檢測後
77歲的呂震宇和老伴
向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不難受,你們很專業,為你們點讚。」
「
來之前,呂震宇和老伴挺擔心,兩個人年紀都大了,「聽說在喉嚨裡取樣特別難受。」呂震宇說。做完後,他感覺就是棉籤在喉嚨裡轉了一下,幾秒鐘就結束了。「沒啥不舒服的感覺,遇到老人和孩子,醫護人員耐心安撫指導,採樣過程很快。」
小區居民盧映帆接到社區工作人員通知後來到檢測現場,「現場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維持秩序,居民保持安全距離有序排隊,醫護人員也都很熟練,使用的器材是一次性的,這些都讓我感覺安心。」盧映帆說。
「
「在檢測中,服從安排,減少不必要的恐懼心理,相信醫護人員,就能保證每個人快速安全地接受核酸檢測。」居民王清說,核酸檢測是為了每個人的健康安全,需要大家的配合。
「
「應對新的疫情形勢,政府及時採取了有效措施,通過各種途徑保障了居民正常生活,作為志願者,我也看到了市民的配合和理解。」志願者陳濤說。
03
記住你的樣子 那些動人瞬間
炎炎夏日
廣大社區工作者、醫務人員等
奮戰在一線
為居民提供檢測服務
讓我們記住這些動人瞬間
7月22日
在新光社區核酸檢測點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員、
醫務工作者趙傑
在工作結束後露出燦爛的笑臉
7月22日
在新光社區核酸檢測點
醫務工作者工作完脫掉手套
露出被汗水浸泡的手
7月22日
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核酸檢測點
雙胞胎少先隊員組合熱·艾力、帕提曼·艾力
做完核酸檢測後向工作人員敬禮
工作人員鞠躬回禮
7月22日
在新光社區核酸檢測點
社區工作人員阿爾孜古麗·肉孜
頭髮被汗水浸溼
7月22日早晨
在新光社區核酸檢測點
社區工作人員全副武裝
準備開始核酸檢測工作
致敬!感謝!加油!
來源/天山網綜合
記者/劉萌萌、孫芳婷、汪舟、張新軍
新疆日報李春霞、井波
通訊員/麥布拉木·買買提、阿依古麗·熱依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天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