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8月10號開始,內地電影院線迎來新一波強勁觀看熱潮,理由是有三部非常有號召力的電影上映了,這三部電影分別是喜劇大IP《愛情公寓》電影、黃渤首部指導的電影《一齣好戲》,以及李冰冰當女主角的好萊塢合拍片《巨齒鯊》。
這三部片就好比三個巨大的引擎,令本年度的電影票房收入衝上了一個高位。不過賣座是否就叫好呢?
在網絡輿論極度複雜的今天,這三部片裡頭暫時總票房最好的《愛情公寓》,則成為了被瘋狂批評、吐槽甚至抹黑的對象。
首先無可否認《愛情公寓》的群眾基礎非常強大,這部電視喜劇過去十年成為都市輕喜劇領域的第一把交椅,不過電影版則被人瘋狂差評,這部電影豆瓣評分竟然只有2.7,甚至逼近國產片低分的代表《逐夢演藝圈》。
不過,它的票房的確很好,簡直是擋不住票房的大賣,首日票房破了3億,僅次於《捉妖記2》、《西遊伏妖篇》、《唐人街探案2》。
在網上,很多人為《愛情公寓》打一星評價,更批評它借殼賣情懷,開畫之前還深陷版權之爭、退票疑雲等風波,但《愛情公寓》依然票房領跑同一檔期。
有趣吧,輿論和票房,完全形成一個完全兩極的情況,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引用我身邊一位不明真相的觀眾的說法,她說,怎麼這部戲就是在惡搞《盜墓筆記》啊!?
當然啦,《盜墓筆記》的作者有份投資並客串了這部《愛情公寓》電影的。
換言之,從這部票房大賣但口碑插水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出在娛樂流行文化當中五點的真相。
第一、豆瓣的評分,我不建議拿來參考,自從張藝謀的電影《長城》出現惡意差評事件之後,豆瓣的意義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但凡是成功的國產商業片,在豆瓣上多數都不會高峰,當然有時也有例外的,比如《我不是藥神》和《無間道》,只不過一旦有人有心要抹黑一部電影,要在豆瓣上刷差評實在太容易了。
第二、評價一部電影,票房、口碑以及你的觀看感受,這三個領域完全可以獨立起來的,舉例王家衛的經典《東邪西毒》,當年票房爛到貼地,但後來且莫名其妙成為了經典情懷電影,但很多人的觀看感受,就是不好看,同樣道理,有電視媒體現場隨機採訪看完《愛情公寓》的觀眾,那些觀眾都並沒有如網上那樣罵得那麼兇狠的,可見,在網絡資訊領域,看完電影的人的口碑和網絡上的口碑也是兩個次元。
第三、有看過《愛情公寓》電視劇的人會知道,這部片是很喜歡穿越的,而電影的劇情某程度也是胡思亂想的穿越,因此某程度,你很容易發現,網上的人不是看過《愛情公寓》而罵這部作品,而只是知道《愛情公寓》有抄襲美劇而罵。
第四、《愛情公寓》電視劇真的有部分橋段抄襲美劇,網上有很完整的對比視頻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不過面對這個問題,要看你的立場了,如果你是非常尊重版權的人,罵這部戲完全沒問題,但最好不要完全否認這部作品,因為我們的文化,拿來主義的作風是由來已久,連魯迅先生都認可的,《西遊記》裡頭的孫悟空,就是抄襲印度神話的神猴的,《我不是藥神》,就是抄襲《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我們當然不贊同抄襲,但文化領域很多國產作品照抄外來現成作品起家的,《愛情公寓》也是如此。
第五、當下,網友幾乎把《愛情公寓》電影罵成電影圈公敵一樣,但這樣被罵慘的電影,票房已經過5億了,對於這種成本低廉的喜劇來說,應該是有錢賺,也有觀眾捧場的,為什麼還有觀眾支持這部作品呢?莫非這些觀眾都不上網的,當然不是啦,真相是,有人要在網上抹黑這部作品啊,網上的輿論都是人為的,通過抹黑這部作品,順帶抹黑觀眾,再順帶抹黑主流觀眾的價值觀,這就是部分網上水軍希望做到的結果,所以,你會那麼純潔還相信網絡的說法嗎?
總之,一部電影的好與不好,最好是你自己看完之後作出評價,那才是最好的評價,而不是被網友誤導你。
情況就好比,當年網絡暴力輿論把電影《長城》詆毀到貼地,但我看完之後,居然還覺得可以,難道是我不懂審美嗎?難道是網上的黑子的審美就特別清新脫俗嗎?
當下電影圈的網絡輿論,簡直不知所謂。
作者:阿詹
編輯:玎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