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又直播炸火箭!馬斯克卻說成功了

2021-02-15 軍工黑科技

第三屆軍工榜評選12月9日正式開始,點擊下圖,為「年度十大軍工風雲人物」投票,向中國的軍工英雄們致敬!

紅毯頒獎典禮初定2021年1月22日在深圳或珠海舉行,特邀軍工風雲人物候選人、親友團、粉絲團及軍迷參會,請在點擊下圖進入文章後,在留言區發送姓名+聯繫方式留言報名參會。

SpaceX又直播炸火箭了!

當地時間12月9日,星艦飛船SN8原型機進行了12.5千米高空飛行測試。在最後即將垂直著陸的一瞬間,星艦原型機炸了。

星艦,Starship,是SpaceX正在研發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太空飛船,直徑9米。它的最終設計目標是兩級火箭,總長122米。試飛的飛船部分,也是未來的火箭二級,高約50米。

完成後,星艦火箭將是人類史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使用SpaceX新一代液氧甲烷發動機猛禽(Raptor)。火箭總重超過5000噸,遠遠超過土星五號登月火箭(3000噸),近地軌道運力超過100噸,飛船載人能力超過100人。

相比較而言,各航天大國現役和在研的最新一代主力載人飛船,上限運輸能力為7人。

星艦的最終形態概念圖 

星艦的測試核心在於飛船部分/火箭二級。它不僅要擁有強大的推進能力,還要實現從太空軌道回收復用,是目前一系列測試的主角。

按照SpaceX的「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並快速迭代」思路,星艦建造了一系列原型機,如Starhopper、MK1、MK2、MK4、SN1(MK3)、SN2、SN3、SN4、SN5、SN6、SN7、SN8等。考慮到星艦的測試從2019年3月份才開始,這個迭代速度相當驚人。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務實。這些遠遠不如PPT效果圖的試驗機簡直「醜陋不堪」,主要的金屬結構竟然是不鏽鋼做的,其他部分也是能糙就糙。

這也是這個商業航天公司成功的秘訣:快速技術迭代,甚至設計出來就是用來炸的。因此,SN8爆炸之後,網絡上質疑聲音並不多,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勵。

其實早在去年Starhopper時期,相關測試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9年4月到8月間,它從能飛起來,一直突破到了能飛150米高並懸停、順利降落。

Starhopper的150米試飛

而後續的SN系列,基本上是更全面的測試,包括火箭發動機、推進劑系統、控制系統、電子系統等。由於還處在預研階段,失敗也是很慘烈,例如著名的加壓測試(Pressure test)就炸掉了前三個SN。

SN4時已經實現了重大突破,也邁入了至關重要的靜態點火階段。SpaceX火箭一大特色是靜態點火,這與他們火箭發動機能復用、推力可控、帶牽制釋放機構等一系列技術是分不開的。SN4在最終測試爆炸之前突破了5次靜態點火試驗。

猛禽發動機的兩個版本,左為海平面版,右為真空版 

SpaceX給星艦準備的是猛禽發動機,最大單機推力220噸,可變推力,真空中比衝高達380秒。大量使用3D列印,自重僅1.5噸,推重比超過200,成本大幅低於同類競品。猛禽指標全方位超越墨林發動機。如果說墨林成就了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猛禽也將造就星艦的未來。

猛禽發動機使用液氧甲烷推進劑,比衝雖然依然低於液氧液氫發動機,但略高於液氧煤油。且液氧和甲烷的保存溫度/沸點非常接近,溫差不大,甲烷的密度較大、節省推進劑儲存空間,整體上容易儲存,難度遠低於液氧和液氫。甲烷製備費用遠低於液氫,發動機幾乎沒有積碳結焦問題,設計簡單,維護很方便,是可回收火箭的最優選擇。

星艦SN5原型機的「蚱蜢一跳」 

SN5原型機今年8月實現了150米高的「蚱蜢一跳」。雖然才1臺發動機,飛起來還歪歪扭扭,但是對星艦項目有著重大意義,首次成功驗證了猛禽發動機的推進能力、變推力和矢量控制能力,檢驗了結構設計、材料設計、製造工藝穩定性。

後續的SN6在此基礎上繼續測試,全方位升級。試驗期間,核心的飛船姿態控制、質心和推進劑分布控制、整體結構和材料、起飛和著陸關鍵技術等,都基本成熟,為下一步驗證進一步鋪墊。

SN7雖未進行實際飛行測試,但在地面進行了推進劑儲箱的極限加壓測試(最終成功炸裂)。

SN8的核心測試是底部的3臺猛禽發動機

SN8的目的是進行3臺發動機、最高達到12.5千米的發射與回收測試,實際的技術跨越非常大。

3臺發動機需要在飛行過程中多次組合點火、變推力和矢量控制,降落階段還要配合氣動翼面讓飛船從平飛變為垂直降落,快速制動,整體控制難度遠超以往,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本次測試僅歷時6分多鐘,SN8成功完成了起飛、掉頭、減速、翻跟頭等一系列複雜操作,在垂直降落過程中的最後一刻,由於推進劑儲箱在著陸期間壓力過低,發動機推力異常,失速墜地爆炸。

馬斯克在第一時間發推,解釋了最後炸機的原因,並稱試飛取得了所需的全部數據。

馬斯克第一時間發推,最後說了句「噢耶!!」 

從測試的角度來說,這次炸機可以算是很成功了。

炸碎了一地的SN8,字幕顯示,SN9,下次你上! 

有意思的是,在直播的最後階段,面對一片狼藉的爆炸現場,SpaceX在直播視頻裡打上了字幕——「SN9,下次你上!」

事實上,SN9原型機也早已建成,排隊等著下一次試飛了。

 星艦SN9已建成,下一飛頂上 

或許,這就是敢於直面爆炸和失敗的勇氣,也是發展航天的不懈動力。下一步,SN9會再次挑戰這項測試。未來的星艦原型機,加上更多熱防護能力和結構強度設計,還將挑戰更大高度的測試,甚至入軌。

星艦正式服役後藝術效果圖

未來的星艦測試,幾乎肯定會再次發生爆炸,但它的發展方向,以及它對人類航天的意義,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星艦總共才迭代了2年,且進展迅速。

如果星艦和超級重型火箭組合能在未來10年內成熟,它將成為超過全世界各航天大國的頂級官方航天產品。NASA也很清楚,在即將進行的重返月球載人登月任務,給了SpaceX重要的載人登月合同。

如果一切順利,星艦將會抵達月球表面,隨後登陸火星,甚至邁入更遠的深空。

軍工黑科技小商店  雙12店慶來襲

今日特別奉上兩款國產航母

並有多款來自軍工風雲人物

設計的大國重器高度仿真模型

點擊下圖購買吧!!!

量子防務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12月18日在深圳舉行,專為有志於民參軍的企業量身打造精華課程

報名最後一天,只剩兩個名額

請點擊以下連結報名

12月18日在深圳舉辦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報名從速!

相關焦點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中的關鍵運載工具,星艦火箭原型SN8,在今天凌晨的試飛任務中,又炸了:一枚爆炸的火箭,何談成功?發生了什麼?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1點45分左右,SpaceX在得州Boca Chica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始試飛實驗。
  • spacex剛剛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誕生世界首枚「7手」火箭!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SpaceX星船落地時不幸爆炸,馬斯克卻高呼「勝利」
    【新智元導讀】本周三,SpaceX發射了其最新試驗型火箭Starship SN8。火箭在美國德州順利升空,且刷新了Starship系列火箭的最新高度——12.5公裡!但在降落時,卻由於下降速度過快,火箭在觸地後便立刻被火海吞沒。馬斯克以及SpaceX團隊對此表示:「我們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這是一次成功的試驗!
  • SpaceX載人火箭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牛了!
    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於宇宙的探索,從第一次登月開始,人類就開始不斷向宇宙發射載人火箭、探索衛星等,只為了揭開宇宙那神秘的面紗。但是世界上之前發射的火箭都是由國家航空局建造的,在今天凌晨3時22分,這項紀錄被打破了。時隔了將近十年,美國第一次在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然而擔任這項重任的卻並不是國家政府,而是一家私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 馬斯克花費幾十億的星艦計劃到底是為了什麼?
    咱們的鋼鐵俠馬斯克選擇在炸一枚火箭,並且在之後對媒體的採訪裡說:錢對我來說只是一串電腦代碼,雖然這次實驗是因為發動機油壓不足,下降速度快了點,把幾千萬美金的火箭拍在了地上,但是對於我要讓人類移民火星的星艦計劃來說,摔碎一倆艘飛船不算什麼。有許多朋友們聽到這裡,除了感嘆為什麼有錢人說話都這麼像以外,是不是很好奇馬斯克口中的星艦計劃到底是什麼?
  • 馬斯克SpaceX火箭星艦首次試飛宣布失敗!
    從SpaceX公司的直播畫面能聽到,發動機準備點燃前突然發出猛禽中止(Raptor Abort)的命令。這款星艦原型序列號8(SN8)原本計劃從墨西哥灣沿岸附近的SpaceX南德克薩斯州工廠以41,000英尺高的測試飛行試射。就在它險些就發射出去之際,SN8使用的三顆猛禽發動機中檢測出異常,並自動中止了飛行。目前上不清楚SN8再次試射的時間表,這取決於促使其中止的原因以及修復的速度。
  • 當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在為一捆白菜爭流量時,人家SpaceX在直播炸火箭!
    當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在為一捆白菜幾斤水果爭流量時,看看人家SpaceX是怎樣在直播炸火箭的!SpaceX又直播炸火箭了!當地時間12月9日,星艦飛船SN8原型機進行了12.5千米高空飛行測試。在最後即將垂直著陸的一瞬間,星艦原型機炸了。
  • 火箭墜地!馬斯克卻說…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9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就是SpaceX研發製造的「星艦」火箭原型,在試飛著陸時發生爆炸事故。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當天,這艘火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座工廠順利完成了發射任務,並成功返回著陸區域,但是卻在最後著陸時發生了爆炸。
  • SpaceX星艦原型機又炸了?放心,馬斯克還有下一枚
    (原標題:SpaceX星艦原型機又炸了?放心,馬斯克還有下一枚)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SpaceX又有「爆炸」消息。
  • SpaceX載人首飛成功,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是怎樣煉成的?
    馬斯克又一次創造了歷史。 因天氣原因推遲兩天後,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4分,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馬斯克的傳奇人生再添一筆。 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這是馬斯克的頭頂光環越來越閃亮的原因。而在現實世界裡,馬斯克是一位總是做出驚人舉動的創業者、夢想家——直播時抽大麻、在Twitter上公開稱特斯拉股價太高、被稱為暴君——讓平庸的人們看不明白。而當所有人對其失去信心與耐心的時候,他才拿出真正的實力,證明你們是錯的,我最牛逼。
  • 馬斯克目前為止建造了多少星艦,測試結果如何,當前進度怎樣?
    自從馬斯克2016年宣布要殖民火星以來,一晃眼已經過去四年多了,目前到底進展如何了,根據時間順序,我們看看目前為止spacex所取得的進展。當然,這是星艦部分的尺寸,還有超重獵鷹火箭呢。加上火箭長度,整個BFR的高度將達到115~118米!
  • 倒數1.3秒後出故障,馬斯克的SpaceX火箭星艦首次試飛宣布失敗!
    從SpaceX公司的直播畫面能聽到,發動機準備點燃前突然發出猛禽中止(Raptor Abort)的命令。這款星艦原型序列號8(SN8)原本計劃從墨西哥灣沿岸附近的SpaceX南德克薩斯州工廠以41,000英尺高的測試飛行試射。就在它險些就發射出去之際,SN8使用的三顆猛禽發動機中檢測出異常,並自動中止了飛行。
  • 獵鷹重型首飛成功,獵鷹重型火箭結構大揭秘!
    獵鷹重型火箭與獵鷹9號有什麼區別?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成功又意味著什麼呢?特斯拉跑車鏡頭此次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將該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個人的一輛櫻桃紅特斯拉跑車送上天,這輛跑車最終目的地將是火星軌道,如果不出意外,它估計將在宇宙待上10億年之久。而隨獵鷹重型火箭送上天的跑車裡面播放的《太空怪人》"Space Oddity"是英國搖滾傳奇大衛·鮑威為人所知的第一首歌。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據說,當時馬斯克為尋找火箭設計師搜索過很多人的資料,而他對穆勒親手製造並測試火箭發動機的經驗及其過往的工作經歷十分欣賞。在TRW期間,穆勒曾主持TR-106發動機研發,這是個超大推力、追求低成本的液氧液氫發動機。在穆勒的領導下,「梅林」火箭發動機於2003年10月首次試車,但遭遇失敗,經過15個月的改進迎來試驗成功。
  • SpaceX首次回收七手火箭
    據外媒報導,太平洋時間周二下午6點13分(北京時間周三上午10點13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將第16批60顆Starlink(星鏈)寬帶衛星送入軌道。此後,火箭平穩濺落大西洋並成功實現回收。
  • 10年發射100枚火箭,馬斯克的狂言都一一實現?
    馬斯克卻說走就走,去加拿大求學。隨後他很快又轉學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之後考上斯坦福的博士,24歲的他又輟學去創業。2000年,29歲的馬斯克創辦了「美國支付寶」——Pay Pal,成了網絡支付技術的鼻祖,一時風光無限。
  • 印度尼西亞希望成為SpaceX新火箭發射地
    據報導,印度尼西亞希望成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的火箭發射地。這個東南亞國家此前已經與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就潛在的電池合作進行過了談判。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人民幣的火箭,只為證明載人龍飛船很安全。北京時間1月19日午夜時分,Space X對接國際空間站的載人航天計劃取得重要進展,他們成功完成發射前最後一項重要測試——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飛行系統終止測試,以確保載人龍飛船能在獵鷹9號火箭出現意外時緊急脫離,保證人類太空人安全著陸。
  • 【深度】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據說,當時馬斯克為尋找火箭設計師搜索過很多人的資料,而他對穆勒親手製造並測試火箭發動機的經驗及其過往的工作經歷十分欣賞。在TRW期間,穆勒曾主持TR-106發動機研發,這是個超大推力、追求低成本的液氧液氫發動機。在穆勒的領導下,「梅林」火箭發動機於2003年10月首次試車,但遭遇失敗,經過15個月的改進迎來試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