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曲家莫裡斯·拉威爾所作的帕凡舞曲《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多被譯作「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或者是「紀念死去的公主孔雀舞」。
「帕凡舞曲」是16世紀初歐洲的宮廷舞蹈音樂。源於西班牙(一說義大利)。因其舞步莊重,如孔雀狀,故又名為「孔雀舞」。緩慢、莊重、二拍子。
本作品創作於1889年,當年拉威爾還是巴黎音樂學院的學生。一說他的靈感來自羅浮宮裡面一幅公主肖像畫;另一說則是源於西班牙教會的葬禮習俗(在下葬往生者前,在祭壇靈柩前,莊重地跳一次孔雀舞)。作曲兼指揮家瑪挪亞·雷德特德斯科曾問到怎樣理解曲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爾輕輕一笑,答道:「你以為?標題和內容沒有一點關係,我只是喜歡這幾個詞,恰好放在這。就是這樣。」
此曲雖然是拉威爾學生時代的習作,但是其藝術魅力不輸於任何一首其他名家的作品。典雅卻飄著淡淡憂傷的旋律,廣受世人歡迎,讓這首作品成為聚會沙龍中最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樂曲在1899年由作者親自改編成管弦樂曲,具有更宏大的氣勢而為聽眾們所喜愛。
管弦樂版《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指揮:小澤徵爾 ↓
鋼琴獨奏版《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演奏:裡赫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