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江上蓑笠翁
xhppp321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後漢書》裡的禰衡
禰衡年少有才,但心高氣傲。建安初年,來遊許昌。他懷揣一疊名片,用於求見當地名流,然而他覺得無處可去,以至於名片上的文字都磨光了,都沒投出去。當時,許昌剛剛建都,賢士大夫們從四方來集。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去投奔陳長文、司馬伯達呢?」他回答說:「在我眼裡,他們不過是殺豬匠、酒販子一類的低級貨色。」又有人問道:「荀文若、趙稚長二人如何呢?」他回答道:「文若只是長相好,可以借他的臉來弔喪而已;稚長大腹便便,可以用他來監廚請客罷了!」禰衡只與魯國的孔融和弘農的楊脩關係好。他常常藉此向人吹噓:「我的大兒是孔融,我的小兒是楊脩。其餘諸兒,皆是碌碌之輩,用來湊數都要不得。」孔融深愛他的才華,沒有介意他的怪話。其實,當時禰衡才二十歲,而孔融已經四十,比禰衡大了一倍。
孔融上疏推薦他,又多次在曹操面前稱讚他。曹操被說動了心,就想要見一見禰衡。然而禰衡一向蔑視並厭惡曹操,就自稱有狂病,不肯去與曹操見面,還在背後多次放肆地攻擊曹操。曹操很窩火,然而鑑於其才名頗大,也不想殺了他。聽說禰衡擅長擊鼓,曹操就召他做了鼓吏,趁大會賓客的時候,讓鼓吏們演奏助興。按照要求,所有鼓吏都要換上演出專用的服裝。當禰衡踏著節奏行進到曹操面前的時候,停了下來,這時人們才注意到他根本就沒有換裝。監場的官吏呵斥道:「你這鼓吏為什麼不換裝?」禰衡說:「好。」於是就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脫下來,一直把自己脫成光叉叉,肉晃晃地站在曹操面前,然後又慢慢地把演出服裝一件件穿上身,收拾停當了,又一路演奏過去,面無愧色,發揮如常。曹操很尷尬,笑了笑:「我本想羞辱禰衡,不想禰衡反過來羞辱了我。」
孔融下來就責備了他,並表達了曹操對他的一片誠意。禰衡似乎開竅了,答應與曹操相見。孔融很高興,就去見曹操,說禰衡有狂病,現在認識到自己的不是了,要見曹操以表歉意。曹操很高興,命令守門人有客人來就馬上通報。曹操自己則巴心巴腸地等他,等到了很晚。終於,身著粗布單衣、手拿三尺短棍的禰衡,神翹翹地來了,但他根本不進去相見,只是一屁股坐在大營門口,以杖錘地,破口大罵。得到小吏報告後,曹操很憤怒,對孔融說:「禰衡這小子,我要殺他很容易,就像弄死麻雀、老鼠一樣。只不過此人素有虛名,若我殺了他,遠近的人要說我不能容人。我現在就把他送給劉表,你看如何?」於是就派人騎馬送走禰衡。臨近出發的時候,眾人設帳於城南,為之舉行餞別儀式。大家相互告誡:「禰衡狂悖無禮,今天趁他遲遲到來的時候,我們都坐地不起,以折殺他的傲氣。」到了禰衡到來的時候,眾人都不肯起身相迎。禰衡見此,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眾人反而被他弄糊塗了,驚問其故。禰衡哭道:「坐著的是墳墓,臥著的是屍體。我置身於墳墓與屍體之間,我能不悲傷嗎?」
禰衡到了荊州,劉表和荊州的士大夫們,起初都很佩服他的才名,對他彬彬有禮,言聽計從。劉表曾經與荊州的文士們一起費盡心思,擬定了一篇奏章。禰衡把奏章拿過去瞅了瞅,還沒看完,就幾把撕爛,扔於地上。劉表立時驚駭莫名,羞惱至極。禰衡就向眾人要來紙筆,在須臾之間就重新寫出了一篇。劉表接過去一看:嗬喲,辭美而義達,還真不錯啊。於是轉而大悅,並從此越發地看重禰衡了。
後來,禰衡又多次侮慢劉表,劉表實在受不了,就把禰衡送到黃祖那兒。那黃祖是個急性子的人,劉表是想借黃祖之手幹掉他。初時,黃祖也還能善待禰衡,對他的文字工作頗為稱道。某日,黃祖在戰船上大會賓客,禰衡卻在那個莊重的場合出言不遜,黃祖深感羞慚,就呵斥他。禰衡毫不收斂,還反過來盯著黃祖看了半天,最後冒出一句怪話:「死老頭,怎麼不早說?」黃祖頓時大怒,令手下人把他拉出去,要打他的板子。不想禰衡卻一下子發了飆,硬著脖頸,狂罵不休。黃祖被徹底激怒了,於是就命令殺掉禰衡。黃祖手下辦事的主簿素來痛恨禰衡,一得令便立刻動手幹掉了他。禰衡被殺之時年僅二十六歲。
我眼裡的禰衡
有人會覺得禰衡特別有才華,特別有風骨,特別有個性,特別有尊嚴。而在我看來,禰衡就是一個有垃圾性格的垃圾人!真他媽死不足惜!
垃圾人有幾個典型的垃圾特徵:邪惡,極端,扭曲,無常。
1.禰衡是邪惡的。
輕視、厭惡曹操,這是他真實的內心,可以理解;以裸體羞辱曹操,本是出於一種遭受羞辱之後的反擊,雖然做得有點過分,但也情有可原;但他答應見曹操之後,卻到了大營門口就不走了,莫名其妙地以杖捶地並破口大罵,這又是發了哪門子神經?其實,他就像跑茅廁拉稀一樣,稀裡譁啦地屙了個痛快,把心中鬱積的對於曹操的全部憤懣排洩了出來,就終於舒服了,至於誠心誠意苦等良久的曹操作何感受,他是不管的。總之,在情緒的宣洩上,禰衡極度自私,只圖自己痛快,根本不顧他人的感受。
他的內心是很惡毒的,其如刀的利嘴,吐出來的全是毒液。比如,他把自己的伯樂、前輩和好友孔融、楊脩呼為「大兒」與「小兒」;把抗議、反擊其無禮與凌辱的同僚們罵成一堆亂七八糟的「死人」;把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悅納之義的黃祖罵成「死老頭」。其心中毫無待人的愛心、善念與敬意。禰衡行事,是遇人殺人,遇鬼殺鬼,遇佛殺佛,遇仙殺仙……遇到誰,誰倒八輩子的黴。
我查了一下文學史,死於二十六歲的禰衡並沒有留下什麼作品,現在還能查到的一篇《鸚鵡賦》,都不知道是否是偽託之作。而他所藐視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卻同時又是建安詩人的傑出代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我不知道禰衡究竟有什麼不得了的本事支撐他的天大牛逼。再說了,就算你是天下第一,也總還要講道理吧?總還要明是非吧?總還要對他人有起碼的尊重吧?要說才華,他總沒有賈誼厲害吧?總沒有孔明厲害吧?然而賈誼是多麼歉抑自守,孔明是多麼內斂沉靜!禰衡身上,有著極度誇張的虛狂勁兒。他因虛狂而囂張,因囂張而放肆,因放肆而深度迷失,於是使氣任性,睥睨天下,恣行無忌,無遮無攔。
我甚至覺得禰衡沒有裝逼,他一直生活在對自我的虛幻感覺裡,一直在本色出演一個飛揚怪戾的醜陋自我。他在本質上是邪惡的:自私,惡毒,虛狂。
2.禰衡是極端的。
首先是心態上極端。禰衡瞧不起曹操,就視之為寇讎,就時時、處處要與他為敵。相反,他太高看自己,就時時、處處要凌駕於別人之上,在禮儀、言語上吃不得半點的虧。這就是極端的片面化、情緒化和極端的自大、自戀與自私。
言語上極端。曹操本是一片好心,要好好待見他,要和他「談談」。不料,他來到大營門口,以棍捶地,破口大罵。既已這樣臭罵了,還能有「談談」的餘地嗎?他罵關係緊張的同僚,一開口就罵成「死人」;他罵恩重如山的黃祖,一開口就罵成「死老頭兒」:不論罵什麼人,都一律要「罵死」才痛快。
行為上極端。禰衡被送到荊州,本是被曹操所棄,能夠被劉表接納,並得到劉表及其領導下的荊州士大夫們的敬重,已是禰衡三生有幸了。然而對於劉表與荊州文士們挖空心思擬出的奏章,禰衡居然還沒看完就撕成碎片,並極其輕蔑地扔於地上。不知當時的劉表和荊州的文士們有多麼憤怒,多麼難堪!有這樣給別人提意見的嗎?有這樣推出自己的新作的嗎?好在劉表當時愛才心切,當天度量還在,否則,禰衡寫出再好的奏章,都不能撫平劉表深深受傷的心,都難逃脫自己被殺的結局。我揣測,雖然劉表諒解了他,而荊州文士們卻可能恨死了他。
3.禰衡是扭曲的。
禰衡拒絕曹操召見,自稱有狂病,也就是說,在他自己的心目中,禰衡是個有狂疾的病人。在以躶體辱曹之後,孔融責備了他,又幫他出面對曹操做解釋,說的是禰衡有狂疾,也就是說,在最了解禰衡的他人眼裡,禰衡並不是一個正常人,他是要時不時地發一下瘋的。讀者通過傳記了解了禰衡的平生行狀,也會覺得他精神有點問題,時常幹出一些瘋狂的事情來。
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禰衡的瘋狂,是邏輯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禰衡的瘋狂,主要表現為不計後果的傲慢張狂。根據史傳記載,他「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顯然,他是因為「少有才辯」,因而尚氣高慢,瞧不起人。根源還是在於他因為有才而自我感覺太好了,才走向了任性放縱的歧途。也就是說,禰衡的瘋狂是其人生態度與個人性格的邏輯發展。這就怪不得精神病了,只能怪他自己太妖怪,太日怪,太搞怪。
古代有一個壞風氣:恃才佯狂。一個凡庸之人有瘋狂的嫌疑,就是無用廢物,就是危險分子,因而凡庸之人一般是不敢裝瘋的,——有了這個嫌疑就可能媳婦都討不到。而那些才華橫溢又飛揚跋扈的人,自覺有自身才華作為強大的資本對抗社會的輿論和規則,因而不怕做瘋子,甚至甘願做瘋子。他們有了一點才名,便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裝瘋賣傻,日瘋倒顛。佯狂,成了某些才子裝逼、混世、待人的伎倆和風格,藉此放縱自我,超越禮教,逃避責任,享受逍遙。
這種佯狂的人,往往都有「表演型人格」。這種人格的人,表演久了,入戲深了,就要在認知上出問題,最後分不清現實、劇情與幻想,長此以往,就真地要瘋球了。禰衡後來的表現,就有點真瘋了。這就是他最可悲的扭曲。
4.禰衡是無常的。
禰衡在正常、疑似正常、瘋狂、疑似瘋狂之間大幅度轉換,難免變換無常,讓人應接不暇,誰也不知道他下一刻要幹什麼。比如,禰衡擊鼓辱曹之後,受了孔融責備而有了悔意,便答應要去見曹操,可到了曹操大營門口之後,卻突然發飆,把曹操狂罵一通;明明黃祖對他很好,他卻偏偏要在宴會上搗亂,還在受了理所應當的責備之後突爆粗口,辱罵黃祖:這些都顯得很無釐頭,無邏輯,無常態。
考慮到禰衡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精神病人,這種變化無常是不奇怪的。
在短短二十六年的人生裡,有那麼多叱吒風雲的大腕巨擘賞識他、包容他,禰衡的機運是夠好的了,他的悲劇不是命運悲劇,而是性格悲劇。他心地邪惡,自我膨脹,愛走極端,性格扭曲,而又動蕩易變,反覆無常。他這種垃圾性格的人,誰受得了?他的存在,就是別人的痛苦,他的得意,就是別人的恥辱,別人要過得好,必然要選擇擠兌他,甚至消滅他。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真是說得太對了。
再 說 幾 句
請看看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垃圾性格的垃圾人?
睜眼四顧,這種垃圾性格的垃圾人,雖說不上比比皆是,但也確實是不乏其人!最近我在網上就看到了一個垃圾人的醜惡表演。
一個老頭兒,在車上不買票。一個年輕人用一百元大鈔替他買了八元的車票,卻被那老頭兒把補回來的九十二元錢悍然搶過去,揣進自己的口袋裡,而後,隨便人們怎麼勸導和譴責,他都不拿出來了。年輕人沒辦法,只好叫來了警察,但無論警察怎麼苦口婆心地教育和開導,他都堅決不交出來。最後,年輕人被迫放棄了自己的錢。這個極端貪婪無恥而又堅韌頑強的,行為無賴而且涉嫌搶劫的老頭兒,不是垃圾又是什麼?
我們幾乎就是在這樣的垃圾包圍之中長大,一不小心,自己就長成了垃圾。人要有自省的精神和自糾的能力,因為人的道德完善是靠內心自省和行為自新來完成的。一旦發現自己有了垃圾的苗頭,就要堅決、及時、全部地剔除之。
邪惡,極端,扭曲,無常,此四者乃人之垃圾性格在質、量、形、頻四個維度上的表現。只要有了第一點,人就是肯定無疑的垃圾人;兼有其餘幾點,人就是絕對一流的垃圾人;沒有第一點,而只有其餘幾點,或只有其餘幾點中的某些點、某一點,人也是比較糟糕的垃圾人。不要以為自己對得上的點子不多,就不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