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人定律

2021-02-24 十點讀書會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

一名28歲的女孩和未婚夫在路上碰到一名醉漢。對方竟劈頭蓋臉進行辱罵,女孩和醉漢理論起來。

醉漢突然抽出刀子,衝著女孩心臟連捅兩刀,未婚夫腿部多處刀傷。

雖然警察及時趕到,制服了醉漢,但還是沒能挽回女孩的生命。

 

短短幾分鐘,這對情侶一死一傷,據說兩人剛拍完婚紗照,即將結婚。如今卻因幾句爭執,從此陰陽永隔,讓人不勝唏噓。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很恐怖。

 

他們就是垃圾,將戾氣隨意傾倒,甚至以命相逼。

 

就像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爆炸了。

垃圾人定律,不要和瘋狗互咬

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

 

他說,有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

 

隨著垃圾越堆越高,就需要找地方傾倒,釋放出來。

 

他們會逮著一切機會,到處碰瓷、找茬、洩憤。如果你給他們機會,垃圾就會全部傾倒在你身上。

 

臺灣嘉義市的陳女士,到火鍋店吃飯,轉身的時候,頭髮不小心碰到了隔壁桌一名中年男子的手肘。

 

男子瞬間怒了,大聲斥責不講衛生。陳女士立即道歉,該男子卻不依不饒,罵個不停。

 

陳女士終於忍不住,回罵了幾句,言語有些激烈。沒想到,該男子竟當場暴走,端起煮沸的火鍋向陳女士的臉潑了過去。

店裡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給陳女士冰敷,並叫來了救護車。

但已經無補於事,經過醫生檢查,陳女士的臉被嚴重燙傷,到了近乎毀容的程度。從此陳女士留下了心理陰影,再也不敢去餐廳吃飯。

總有一些垃圾人,你與他萍水相逢,他卻視你不共戴天。他們像瘋狗一樣,逮誰咬誰。

 

陳女士的遭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你遇到瘋狗,請第一時間遠離,不要動怒,更不要趴下去和它互咬。

 

要知道,狗咬了你,它是狗,你咬了它,它還是狗。

更何況,你把自己從人降格成狗,但你咬得過瘋狗嗎?

 

有時候,不糾纏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中國有句老話,叫惹不起,但躲得起。

 

當你遇到垃圾人,遠離,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謹慎提防,4種常見的「垃圾人」

① 心理扭曲的朋友  


看過莫言一篇文章。

 

有一次,莫言請人吃烤鴨。大家都酒足飯飽後,桌子上還剩下許多。

 

莫言心想,多可惜啊,那些大蔥、大醬、潔白的薄餅,香酥的鴨肉,都是好東西,浪費了是要遭天譴的。

 

於是莫言就繼續吃。

 

這時,有人開口了:「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點錢吃回去不可。」

 

莫言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好像挨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那人又說:

 

「你們說他飯量怎麼會這麼大?他為什麼能吃那麼多?要是中國人都像他一樣能吃,中國早就被他吃成水深火熱的舊社會了。」

莫言回老家後,委屈地將這件事說給母親聽。

 

母親讓他以後再去吃宴席前,先喝上兩碗稀飯,再吃上兩個饅頭。

 

回到北京後,莫言就按母親所說,去吃宴席前先墊飽了肚子。

 

在宴席上,他吃得慢條斯理、溫良恭儉讓。

 

結果一人卻說:「看看莫言那假模假樣的勁兒,好像他只用門牙吃飯就能吃成賈寶玉似的。」還諷刺他做人不夠本色。

 

生活中,永遠有一些心理扭曲的人,總莫名其妙地詆毀你、傷害你。如果你都去計較、和對方糾纏,那只會筋疲力盡,生活變成一地雞毛。

 

就像作家李尚龍所說:「永遠不用和不屬於自己的一類人過多解釋,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層次不同的人,無需溝通。

② 負能量爆棚的同事  


前同事K哥,是典型的負能量垃圾人。

 

他對公司的年輕人非常「熱心」,總是勸誡他們:「我們做員工,沒必要這麼賣命,做得多錯得多!錢是老闆的,賺再多也不會分給我們。

 

而且現在行業環境不好,再努力也沒有太大前途,何必搞得自己那麼辛苦。」

 

有一次,K哥遲到2個小時,財務按規定扣了他一百元工資。

 

K哥很不高興:「我在這裡幹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遲到早退,不就遲了一點嘛,居然跟老臣子斤斤計較,心涼啊!」

 

我勸他想開點,他嘆了口氣,說:「唉,一天到晚寫報告、改報告,簡直浪費我時間,這破公司不呆也罷!」

 

但在領導面前,K哥依舊像條哈巴狗一樣,點頭哈腰,鞍前馬後。領導一走,他又開始吐槽公司種種弊端。

 

只要有他的場合,謠言就從未停止過。

 

來了一個新經理,他就開始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小心點啊,聽說部門至少一半的人要被炒魷魚,我們這些老臣子也沒有晉升的機會咯!

 

一些職場新人信以為真,搞得人心惶惶。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職場負面人,他們通常有多年工作經驗,卻毫無進步,徘徊在公司底層。

動輒以老資格自稱,向年輕員工灌輸職場人際糾葛和負面信息。主要思想就是,世界很黑暗,再努力也沒有意義。

心理學有個術語,叫「達克效應」。

指的是那些能力較弱、認知水平較低的人,反而更自我感覺良好、喜歡自以為是。他們深陷泥潭無法自拔,還妄圖把努力的人拉下水,潛移默化去影響別人。

 

每當你想要努力改變的時候,他總會在你耳邊挖苦,說一些負面的信息顯示自己的遠見,而你的決定多麼的無知。

 

這種垃圾人雖不致命,但長期與其相處,足以拖垮你的鬥志,摧毀你的夢想。身邊垃圾人越多,你離成為垃圾人也不遠了。

③ 心理變態的戀人 

 

前段時間,蕪湖發生了一出慘劇。

 

一男子開車把一輛紅色路虎逼停,然後迅速上車,點燃身上淋好的汽油,把駕車女子緊緊抱住,與她同歸於盡。

 

幾秒鐘之內,車子燃起了熊熊大火。

警察到達現場的時候,兩人被燒得面目全非,早已沒有了生命體徵。

 

經過調查,兩人曾經是情侶關係,這是一場情感糾紛引起的情殺。

分手後,男子經常尾隨、糾纏要求和好,對方拒絕後,竟產生同歸於盡的念頭。

 

可以肯定的是,從撞車、點燃汽油到雙雙身亡,男子明顯有計劃有預謀。

 

不惜搭上自己性命去報復前任,這個男子,就是我們常說的「極端性人格」。

 

他們在與人交往中,常常表現為偏執,衝動,暴怒,控制欲強,甚至在特定環境下做出特別極端的行為。

 

蔣方舟在《圓桌派》上說過:「性格比較極端的人,他們在失控,或者超速的時候,他自己是意識不到的,我覺得這種人就是非常危險的。」

在美國的時候,她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深知極端人格有多危險。

 

有一年,她認識了一個男生,後來聊不來就把他拉黑了。

 

可誰知這一舉動,換來了對方無止境的糾纏。

每天早晚,分別給她打3個電話,還不停發簡訊問,「為什麼要拉黑我,這不公平,你要給我一個解釋。」

 

這一糾纏就是半年,嚴重騷擾了她的正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感情並不能強求,合則來不合則散。不過有些人已經嚴重越過了邊界,卻渾然不知。

 

這種心理變態的垃圾人,內心是扭曲的,他們把愛變成了一種傷害。

 

為了安全,一定要儘早識別,及早遠離。

 

④ 網絡暴力的鍵盤俠 

 

參加過《天使之路》的模特Naomi,曾因不堪網絡暴力而割腕自殺,被送到醫院搶救。

 

起因是Naomi和前男友宣布分手,有人在網上爆她「出軌」、「與多個男人有染」等八卦消息。而所有的「證據」,只是幾張照片和一堆瞎編的故事。

即便如此,網友們還是不管真假,群起而攻之,用惡毒的言語來辱罵Naomi。

 

最終在網絡暴力下,她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Naomi的閨蜜實在氣不過,站出來幫她說話,還在微博發了張她在醫院治療的照片。

 

照片裡的她,左手手腕血肉模糊,傷口觸目驚心。

 

相信每個有良心的人,看到這種情景,都會不由自主內心一痛。

 

可冷血的網友,並未就此停止。

 

有人評論:「割腕是死亡率極低並最容易獲得同情的自殺方式。」

 

認為割腕,不過是為了騙取大眾同情罷了。

還有人說:「割腕血這麼少,我不信,還沒有我的鼻血多。」

 

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恨不得人家死了才好。

句句如利刃,字字誅人心。

 

他們在鍵盤前,品嘗著人血饅頭帶來的快感,把他人生死置之度外。

 

但弔詭的是,我們越在意網絡暴力,往往傷得自己越深,施暴者非但毫髮無損,還在屏幕前竊笑。

 

當我們無法改變垃圾人的品性和素質,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不糾纏。

 

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個層次,才不會因為近期的抑鬱而傷懷。」

快樂的生活,絕不讓「垃圾人」接管

在我看來,垃圾人就像街上的一坨狗屎,如果你不小心踩了上去,要做的是趕緊擦掉它,不要讓他們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心態平和的人,一般都能輕易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重新專注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人生短暫,實在沒必要在垃圾人身上浪費心思和精力。

① 懂得自己消化情緒 

 

要想遠離垃圾人,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一個本身心中糾結的人,很難抵制外在垃圾的侵襲。

 

當你遭遇別人「扔垃圾」時,冷靜關注自己的情緒,準確識別出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負面的。及時找出負面情緒的原因,考慮有無解決辦法,如是否能用積極的情緒替代等。

 

作家李尚龍說過:「負能量是在鞭笞別人的不好、責罵社會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講完後告訴你,即使再苦,我依舊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一些。」

 

消化之後,才能輕裝前行。

 

無論是消極情緒還是積極情緒,都需要抽出時間進行適當的清理消化,擷取美好的,摒棄不良的,讓心態變得從容平和,有足夠的自信去迎接每一個明天。

② 接近充滿正能量的人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一個人的三觀如何,一般說來,一半來自他汲取的知識與接觸的社會,另一半則來自家庭與朋友。更多時候,後者更具有直接引導作用。

 

真正的益友是能相互鼓勵,並且對生活充滿激情的。

 

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很重要。和正能量的朋友交往,你也會變得正能量起來。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能量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都會更加積極,而這些狀態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

③ 做內心自帶光源的人


如果說要對自己的生活與朋友負責任,那麼最好的做法除了與正能量的朋友為伍,還有就是要內心自帶光源,同時可以照亮他人。

 

如霍金所說:「如果你患有殘疾,這也許不是你的錯,但抱怨社會,或指望他人的憐憫,毫無益處。一個人要有積極的態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現狀。」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能選擇看待生活的方式。

 

往後餘生,與其想盡辦法去靠近正能量的人,不如自己變成正能量去影響別人。

 

去擁抱一切美好的事情,這種正能量之間流動的感覺,會讓你自我感覺越來越好。

 

照亮自己,照亮別人,把正能量流動下去。

相關焦點

  • 肥宅、垃圾人定律了解一下
    今天來一盤新鮮知識知道算我輸01垃圾人定律什麼是垃圾人定律垃圾人定律,來自於某明星對於網絡媒體人的回應,形容本身存在很多負面垃圾纏身,需要找個地方傾倒垃圾的人。世界上存在很多負面垃圾纏身的人,他們需要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被人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人身上丟。
  • 你不得不知道的「垃圾人定律」
    首先什麼是垃圾人定律,垃圾人定律起源於某位明星對網絡媒體的回應,後經網絡演化數個版本後,確定下來的定律,是為數不多的,集網絡力量創造出來的定律。垃圾人定律意指那些集各種負面能量於一身,隨時找機會將負面能量傾倒在他人身上的一類人。
  • 垃圾人定律!
    今天七叔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一個短片——《垃圾人定律》,覺得深有感觸。一位司機在載著客人去劇院的途中,因為兩人在談話差點撞上前方的一輛汽車。接下來,司機說的話讓每個看到的人都陷入了沉思:「人就好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帶著垃圾到處走,充滿著失望、煩躁挫折、憤怒。然後當他們的垃圾袋堆滿了,他們需要找一個地方倒掉,有時候可能會倒到你身上。」
  • 楊麗萍被催生,害死王倫的「垃圾人定律」又來了
    近日,舞蹈家楊麗萍被網友催生,吃瓜群眾圍觀不止,讓人不禁想起水滸裡的王倫。楊麗萍被催生,王倫遭火併,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其實反映出同樣的問題:垃圾人定律害死人。擁有個人生育選擇權的楊麗萍,被挖苦嘲諷,王倫被貼上「心胸狹窄」的人設,其實背後都源自同一類人,他們負面情緒纏身,需要找地方「倒心理垃圾」,有時候不幸被碰上,便成了「垃圾人定律」的受害者。王倫肉身幻滅,並沒有贏得太多同情,大多數人都為林衝出了口惡氣而痛快叫好,甚至後世把王倫固定在「心胸狹窄」人設,用來專指嫉賢妒能、求賢若渴、但又是沒有胸懷的人。
  • 職場焦慮症無處不在,不要成為情緒的垃圾人,時刻警惕垃圾人定律
    垃圾人定律,來自於一個明星回懟網絡媒體人的話,大概意思是,本來自身就負面垃圾很多,需要找個地方傾瀉,恰巧隨意遇到了一個人,就將自身心中的負面垃圾丟到這個人的身上。其實垃圾人定律無處不在,比如你在路上隨意走著,都有可能有人向你挑釁,如果你搭理,便會引發一場衝突,如果置之不理,或許就會將此事化解。
  • 楊麗萍被催生,害死王倫的「垃圾人定律」又來了(上)
    近日,舞蹈家楊麗萍被網友催生,吃瓜群眾圍觀不止,讓人不禁想起水滸裡的王倫。楊麗萍被催生,王倫遭火併,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其實反映出同樣的問題:垃圾人定律害死人。垃圾人定律,衍生於大衛·波萊所著《垃圾車法則》,用來形容本身存在很多負面垃圾纏身,需要找個地方傾倒垃圾的人。
  • 垃圾人定律(深度)
    /垃圾人定律,不要和瘋狗互咬/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 當你遇到垃圾人,遠離,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謹慎提防,4種常見的「垃圾人」/①  心理扭曲的朋友  看過莫言一篇文章。 這種垃圾人雖不致命,但長期與其相處,足以拖垮你的鬥志,摧毀你的夢想。 身邊垃圾人越多,你離成為垃圾人也不遠了。
  • 衝動時就想想「垃圾人定律」!調整心態,朋友圈子遠離負能量
    人的一生會遇到2920萬人,其中,會遇到超過1w的垃圾人!「垃圾人定律:,是衍生於大衛·波萊所著的《垃圾車法則》,形容本身存在很多負面垃圾纏身,需要找個地方傾倒垃圾的人。同行的人十分不解,於是這位朋友耐心解釋道:許多人就像是「垃圾人」一樣。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的情緒:充滿了沮喪、憤怒、嫉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惱、報復、和充滿了失望。
  • 垃圾人定律(深度好文)
    垃圾人定律,不要和瘋狗互咬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 這種垃圾人雖不致命,但長期與其相處,足以拖垮你的鬥志,摧毀你的夢想。 身邊垃圾人越多,你離成為垃圾人也不遠了。 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 「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個層次,才不會因為近期的抑鬱而傷懷。」快樂的生活,絕不讓「垃圾人」接管在我看來,垃圾人就像街上的一坨狗屎。如果你不小心踩了上去,要做的是趕緊擦掉它,不要讓他們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 90後小夥將汽油潑到老闆娘身上,是垃圾人定律還是底層互欺?
    大荔縣新聞稱,90後的小夥子陳某於2018年9月份在一家烤饃店打工,後來辭掉了工作,但是老闆遲遲沒有支付打工工資,陳某多次討要無果後向當地執法部門投訴,並跟勞動監察大隊的人一起前往討薪。但是烤饃店的老闆娘堅稱不認識這個人,也並不欠他的薪水。
  • 遠離身邊的垃圾人
    女友 急,罵完我朋友又過去罵那群醉漢,結果醉漢圍上來開打,我朋友被捅三刀,昨天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了,臨死問了女友一句話:我現在算男人了麼?……如果你的女 朋友被醉漢吹口哨你會怎麼做?     你聽說過"垃圾人定律"嗎?      如果北京那位被摔的孩子媽媽知道這定律就可以避免孩子的悲劇!
  • 天價月嫂薪資曝光:垃圾賺錢定律,騙了多少人
    其實,像網友這樣願意花高價僱天價月嫂的人不在少數。 央視財經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發現薪資超過2萬的月嫂都很搶手,往往都是被人預定了好幾個月。 願意為他們支付高額費用的人,並不是因為錢多得沒處花,而是看中了他們的專業。
  • 情緒低落,可能是被身邊的垃圾人影響了
    垃圾人定律的產生美國大衛·波萊所寫過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垃圾車法則》,書中闡述了那些負面垃圾情緒纏身,需要找個地方傾倒垃圾的人,從而衍生出了垃圾人定律,生活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他們四處傾倒著自身的情緒垃圾,有時候你不知不覺中就被倒了一身垃圾,從而也被感染成垃圾人。
  • 垃圾人定律:遠離身邊這幾種人,你會活得更高級
    2 垃圾人定律,不要和瘋狗互咬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他說,有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悔、憤怒、失望的情緒。隨著垃圾越堆越高,就需要找地方傾倒,釋放出來。他們會逮著一切機會,到處碰瓷、找茬、洩憤。如果你給他們機會,垃圾就會全部傾倒在你身上。
  • 不糾纏不是懦弱,遠離垃圾人
    看到一個新聞,聊聊垃圾人的定律 如今卻因幾句爭執,從此陰陽永隔,讓人不勝唏噓。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很恐怖。 他們就是垃圾,將戾氣隨意傾倒,甚至以命相逼。 就像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爆炸了。垃圾人定律,不要和瘋狗互咬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
  • 哲思 | 遠離你身邊的「垃圾人」
    「垃圾人定律」一位朋友在正確的車道上行駛,突然間一輛黑色轎車從停車位開出,正好擋在前面。男友說:「犯不上跟這種人較勁。」女友不聽,站起來大罵。垃圾人衝過來,拿刀就捅。男友保護女友,被捅了三刀。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了。臨死前,他對女友說:「我現在算男人了嗎?」把時間浪費在跟垃圾人較勁上,真心不值得,說不定還有性命之虞。「惹不起躲得起」這句話,不是膽小怕事,不代表慫包軟蛋,而是一種避其鋒芒的睿智。不與垃圾人一般見識,才能真正遠離他們。
  • 職場上遇到垃圾人怎麼辦?
    世界那麼大,請遠離垃圾人;圈子那麼小,該認慫就認慫。後來,垃圾車法則就慢慢演變成了一個定律,就是垃圾人定律。用來形容某些人素質低下,負面垃圾纏身,到處傾倒垃圾散播負能量的行為。垃圾人到處都有,職場上也不例外,有些人自己沒什麼本事不好好幹工作,一天到晚搞破事影響別人。那麼,遇到這種人,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是跟他們「戰鬥」,還是「逃跑」呢?
  • 一個人的定律,致命的1%,我們永遠不可忽視
    今天跟你分享一些定律,不知道你聽完是否認同。一、覺醒定律,一個人的改變1%靠別人提醒,99%靠自己覺醒。三、優秀定律。如果你想成為最優秀的1%的人,那就要去做那些99%的人都不想做的事情。四、蛋糕定律,任何一個行業都是1%的人拿走了99%的蛋糕,剩下99%的人靠1%的蛋糕餬口,所以不管你在哪個行業,都要努力成為那1%的人。五、競爭定律,把事情做到99%的人,可以獲得99分的回報,但把事情做到百%的人,卻能換來1萬分的回報。成功取決於1%,而不是99%。凡事多走一步,你就能幹掉99%的競爭者。
  • 【王豔健康心理】遠離垃圾人
    應對垃圾人,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少說話,做好自己。尼採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這句話放在垃圾人定律中,再合適不過。你與惡龍鬥氣,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惡龍,總是喜歡跟黑暗的深淵較勁,深淵也會對你糾纏不休。
  • 讓人敬畏的墨菲定律
    讓人敬畏的錯誤——墨菲定律文/毒密碼DD前幾天翻書的時候扒拉到了墨菲定律。這個定律不禁讓我脊背冰涼。墨菲定律衍伸的 Finagles Law(菲納格定律),就更可怕了——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