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請遠離垃圾人;圈子那麼小,該認慫就認慫。
美國作家大衛.波萊寫過一本書,叫《垃圾車法則》,書中寫到:
「許多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惱、憤怒、失望的情緒,隨著垃圾越堆越高,他們就需要找地兒傾倒,如果你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垃圾一股腦兒傾倒在你身上。所以,有人想要這麼做的時候,千萬不要收下。只要微笑,揮揮手,祝他們好運,然後,繼續走你的路,相信我,這樣做你會更快樂。」
後來,垃圾車法則就慢慢演變成了一個定律,就是垃圾人定律。用來形容某些人素質低下,負面垃圾纏身,到處傾倒垃圾散播負能量的行為。
垃圾人到處都有,職場上也不例外,有些人自己沒什麼本事不好好幹工作,一天到晚搞破事影響別人。那麼,遇到這種人,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是跟他們「戰鬥」,還是「逃跑」呢?
一、垃圾人不可避免,保持良好的心態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總有幾個垃圾人,也實屬正常。
最近,國外疫情嚴重,很多華人紛紛選擇回國。本想著能夠出國的華人都受過高等教育,素質很高,回國以後,會顧大局識大體,主動接受隔離,誰知道有幾個讓人大跌眼鏡,竟還因此出名了。
一女子在接受隔離的過程中,不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表示幾天沒喝水了,喝不了開水,執意要喝礦泉水,而且還要把快遞寄過來。
更可笑的是,人民大學一副教授還發文聲援該女子,表示該女子的需求是正當需求,應該得到滿足。
還有一個大媽,回國後不接受隔離,非要出去跑步鍛鍊身體。工作人員百般勸說,依舊不依不饒,還叫囂:「救命,有人性騷擾」。
與她們相反的是,有位義大利留學生,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在回國前20天,就開始自我隔離。
而且在旅途中,近30個小時不吃不喝,到達深圳機場的時候,臉色都已經發白。一下飛機,她就找到工作人員要求給自己檢測,得知檢測結果為陰性時,她才如釋重負。
如果把一個群體中的所有人放在一張圖表中,就會形成像上圖一樣的分布圖,這種分布也叫正態分布。
大多數人處於分布的中間位置,我們稱之為一般人或者是普通人。少數人處於分布的兩端,一端是非常優秀的,一端是非常差勁的。
那位義大利留學生,就處在非常優秀的一端;而大媽和另外的那名喝不了開水女子就處在另外那一端,落後差勁的那端。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任何群體中,垃圾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不管你在什麼單位上班,你都會遇到垃圾人,只不過垃圾的程度不一樣罷了。因此,學會與垃圾人相處,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二、跟垃圾人計較, 成本遠遠大於所得
應不應該跟垃圾人計較,來看幾個真實的例子。
2017年4月29日晚,劉潔與其男朋友前往醫院看望其外婆,在醫院入口處遇到一罵罵咧咧的醉酒男子,雙方發生口角後,醉酒男子抽出刀具一通亂刺。最終,劉潔死亡,其男友重傷。
2016年11月11日,女孩小董到麗江旅遊,吃飯的時候,鄰桌的幾名男子模仿她的聲音,她氣不過就上去和他們爭論,最後發生爭執遭到幾名男子的毒打。最後,小董被判定為輕傷二級,但是幾乎毀容。
劉潔事件和麗江事件不是個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下面的這兩個例子也是。
這類事情有一個共性,就是當事人都是氣不過,想去講道理,然後就與垃圾人發生了爭執,最後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雖然垃圾人最終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誰又能彌補當事人所承受的傷害呢?
這告訴我們:與垃圾人計較,也許能出一時之氣,但是搞不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所以,從理性的角度來看,與垃圾人計較的成本很大,收益卻很小,是非常不值得的。你與垃圾人計較,就是一種標準的傻瓜行為。
三、遇到垃圾人,要麼跳圈,要麼認慫
既然垃圾人不可避免,而且危害巨大,那我們在職場上碰到這類人,到底該怎麼辦呢?
兩個辦法:要麼跳圈,要麼認慫。
俗話說,你遇到傻瓜,你根本不可能打敗他,因為他一定會把你拉進他的圈裡,然後用他當傻瓜的豐富經驗打敗你。
跳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別進傻瓜的圈子,跳出來。
一個朋友進了一家私企,這個私企的老闆很有能耐也很厲害。但是,老闆有一個特點,喜歡任人唯親,公司裡人都是他的親屬,不是他小舅子,就是他大表哥,或者是他的某些朋友,都是他圈子裡的人。
然而這些人,都沒有什麼能耐,一天到晚不幹正事,溜須拍馬,靠著恭維老闆過日子。
朋友進了公司以後,為了生存,天天跟這些沒什麼本事又喜歡胡攪蠻纏的人打交道,時間長了,很是煩惱。
為了能夠和他們相處,朋友就琢磨出了一套方法,別人胡攪蠻纏的時候,他也胡攪蠻纏。所以,當老闆的這些親朋好友耍無賴的時候,朋友也開始耍無賴了。
可是時間久了以後,朋友發現不對勁,他來公司兩年多了,業務上什麼長進都沒有,整天就琢磨著如何胡攪蠻纏,感覺很不值得。所以,他決定不在這公司呆了,離職了。
這就是跳圈,遠離垃圾人的圈子。
第二個辦法,就是認慫。
說是有一個男的跟他女朋友在散步,碰到一幫小混混,這幫小混混調戲他的女朋友,他女朋友就很生氣,罵這些流氓。
結果他一巴掌打到了他女朋友的臉上,轉過身掏出煙,微笑著遞給小混混說:「幾位大哥,對不起,我這女朋友不太懂事,希望大家見諒……」。
回家以後,他女朋友很生氣,就說他不是個男人。然而,他卻耐心地說道:
「我跟你講,那邊有七八個流氓,你說你跟他們講理,他們聽得進去嗎?他們要是掏出刀子捅你怎麼辦?我肯定是要保護你的,但是我一個人能打得過他們七八個嗎?就算真的打了起來,最後兩敗俱傷,你覺得值得嗎?要知道那時候,我叫人來不及,報警也來不及,你說你萬一逞一時之氣,他們拿個刀把你捅壞了,那可怎麼辦呢?你想想孰輕孰重,我們要冷靜理智地保護自己」。
楊志賣刀就是個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他本想賣刀,卻被牛二這個垃圾人糾纏,然後就被拽到了垃圾人的圈子裡,結果楊志成了和垃圾人一樣的人,一怒之下把牛二殺了,惹上了官司,何必呢?
楊志應該從牛二的糾纏中直接跳出來,趕緊離開,別跟這種人一般見識,離得遠遠的。
這就是認慫,認慫不丟人,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職場上遇到的垃圾人,可能沒有這麼嚴重,但是道理是一樣的,不跳圈,不認慫,你就會受到那些垃圾人的影響和危害。
有句話說的好:生活中,只有10%是你自己創造的,而剩下的90%則是看你如何去看待。
遇到垃圾人,控制不住自己是千萬要不得的,難道狗咬你一口,你還要反咬一口?所以,千萬不要跟垃圾人計較,認慫遠離他們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