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學者」,拿過博士學位,筆下武功都要盡力符合人體科學,不搞神秘主義的一套。
古龍是「才子」,不稀罕搗鼓這些繁瑣的細節,厲害的人物一律是:「好快」「好快」「好快」……
劍一出鞘,人就死了,刀一出手,人就死了,金庸的招式動作還沒寫完呢,古龍的筆下已經倒下兩個了。
快到沒法形容的時候,只好上升到玄學了: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雖無環,心中卻有環!」李尋歡道:「我刀上雖無招,心中卻有招。」
你以為你懂了?
李尋歡道:「懂即是不懂,不懂即是懂。」
金庸和古龍的小說帶給我們許多快樂,但也留給我們不少麻煩的問題。
例如小說的版本問題。
眾所周知,金庸喜歡修改小說,古龍常有斷更代筆。
於是金庸的小說存在舊版,修訂版,新修版三種版本。但人家金庸在封面上標得清清楚楚。
而古龍去世的早,留下的連載版、單行版、新版、翻印版……亂成一鍋粥。
哪怕同一本書,報刊連載和實體書也有所不同。出版所依底本也是各有千秋。究竟哪個版本是真品,哪個版本是舊版,哪個版本是新版。誰也弄不清楚。古龍的弟子丁情就說過,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是有人完成了。
獨家|顧雪衣先生籤名鈐印 《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精裝 毛邊本(一版一印)
這就是顧學衣的《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古龍大弟子丁情作序推薦說,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
比較不同版本異同,告訴你讀古龍,藏古龍,哪部更「經典」
連載版、單行初本、新版、翻印版,珍貴彩色書影七百餘張
此書是古龍武俠小說版本學專家顧雪衣關於古龍武俠小說版本研究的專著,收集了古龍每個時段出版和連載小說的版本及資料,加以匯總整理編輯,將收集到的資料一一比對分析,從而將古龍小說版本數十年來的發展與演化,加以總結概括,圖文並茂呈現。書中珍貴彩色書影、插畫七百餘張,還原一個武俠時代的經典記憶,是閱讀古龍武俠小說的必備參考書。
作者顧雪衣,原名楊洪勇,是古龍武俠小說版本學專家。寫有「葉綠花紅看古龍」系列考證文章,《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是其代表作。
他通過比較不同版本異同,告訴你讀古龍,藏古龍,哪部更「經典」。
單行小薄本,連載版,新版,翻印版。古龍版本的錯綜複雜正是武俠小說風靡時期的時代氛圍。書中以七百餘張珍貴彩色書影、插圖,具象再現了那個時代的審美、面貌、氣質和混亂熱鬧的氛圍。
作為古龍的大弟子,丁情對此書嘆為觀止:顧雪衣這本《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可說是絕無僅有的一本曠世佳作。
丁情: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
▎丁情,本名蔣慶隆,古龍大弟子。圖為倪匡,古龍與丁情合影
世間有很多人活著就已是個傳奇人物,古龍當然是其中一人。
古龍生前,報章雜誌就競相報導他的「豐功偉業」,但大都集中在緋聞上,甚少報導他的小說如何如何。
在古龍「乘酒歸去」後,有關古龍的書籍競相出版,從各個角度探討他的人生和小說創作,還有無數的偽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有些精明的讀者,看看書的開頭,就知道是真品或偽書,但有些摸不著頭緒的只有照單全收,因此造成書迷們的疑惑和不解……
為什麼同樣是古龍的小說,差異會那麼大?
於是,就有人開始研究古龍小說的真偽,以及是否為別人代筆完成。
只是在古龍活著的時候,他的小說就很亂了。哪怕是同一本書,在報章雜誌連載,和出版實體書時,也會有所不同,更別說在他死後。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者只好各憑本事收集資料,加以解析詮釋,但個人所好觀點不同,專精類型也各異,所以,坊間戲說古龍小說的書籍也是各有千秋。
書迷們還是一頭霧水,搞不清楚究竟哪個版本是真品,哪個版本是舊版,哪個版本是新版。
條分縷析、正本清源的古龍小說版本研究,儼然成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幸好有一位古龍的書迷,他不但是古龍小說的擁護者,還是位古龍學的研究探討解析家,更是一位古龍小說的執著者。
他為了還原古龍小說的原貌,不惜花費成本和時間,到各地去收集古龍每個時段出版和連載小說的版本及資料,加以匯總整理編輯。
他力求準確性,再花六七年的時間將收集到的資料一一比對、分析、整理,然後揮筆撰寫出這部史無前例的古龍武俠小說版本考。
這本書除了還原古龍每一部小說的問世時間外,裡面還附了珍貴書影七百餘張,可說是絕無僅有的一本曠世佳作。
對廣大的古龍書迷來說,這真是一大福音,只要看過這本古龍武俠小說版本考,你不但更能了解古龍的武俠世界,還能成為專家,哪部小說是何時在哪個報章雜誌連載,哪個出版社發行的,更別說真品或偽書,你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這位憑著執著的意念,完成古龍武俠小說版本考的人,就是顧雪衣!
連身為古龍弟子的我,在看過這本古龍武俠小說版本考後,都嘆為觀止,也很羞愧,因為我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我對顧雪衣除了感到敬佩外,還有兩個字對他說,那就是:感恩!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文字的載體,多是紙質書籍,一種書籍印刷數次,就形成了不同版本。在弄清各本淵源遞嬗關係的同時,還要進行優劣的考定、異文的比勘,於是產生了版本學。它曾和訓詁學、目錄學、文字學、校勘學、音韻學等,一同被納入文獻學的知識體系。從古到今,印刷形式或有改變,但其獨立於各學科之外的屬性,卻一直存在。
古龍小說部數眾多,版本紛然雜陳,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研究空間。一方面要捋順源流支屬,版權授受,文本傳承。另一方面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探索,還可以重回歷史現場,以彰顯時代差別、意涵變遷。同時也必須承認,由於武俠小說一直被所謂的「正統文學」邊緣化,文化部門對其保護力度極為有限。儘管古龍的著作曾經輝耀過一個時代,也依然挽回不了諸多版本流失的厄運,依然無法讓更多有價值的資料留存至今,這無疑為現今的梳理工作帶來極大阻礙。
筆者能力有限,但仍希冀以自己的所見所得,將古龍小說版本數十年來的發展與演化,加以總結概括,不敢說繼往開來,只想藉此拋磚引玉,激起更多人共鳴,畢竟百川東到海也需要一定的過程。
古龍小說最初的發表形式與金庸有些不同。金庸所有作品,都是在報刊上首發,而古龍的作品雖然有一部分是這樣,但有些初始卻是以單行薄本的形式問世。所以如果將單行薄本和報刊連載統稱為舊版,頗為不妥。因此筆者將兩者分開,報刊連載稱為連載版,單行薄本稱為舊版,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流行的武林、武俠春秋版及桂冠、漢麟改革版式後的版本統稱為新版。舊版的特點就是集數甚多(如《絕代雙驕》達到六十四集),出版時間跨度很長,以三十六開本為主。新版則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版本,或獨本或數本為一部(俗稱「厚本」),以三十二開本和二十五開本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舊版都比新版的出版時間早,正如筆者前面所說,並不是所有連載版都比舊版的出版時間早一樣,甚至有的時候三者還相互摻雜,各擅勝場。比如《多情劍客無情劍》,上半部連載版就比舊版出現得早,而下半部則是舊版比連載版出現得早。「七種武器」系列有數部是以連載版為先,但也有以新版為先者。比如《多情環》,武俠春秋新版的印行時間就早於南琪舊版和《當代武壇》連載版。無論是連載版、舊版,或是新版,其中的文字內容也有諸多不同。刪、增、改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在剝繭抽絲中看清真相。
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又出現了許多未經授權的版本,如武功、「華新」、毅力等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數量極為可觀,所宗版本也異常複雜。如武功《陸小鳳》源自《武俠與歷史》連載版,毅力《奪命青蚨鏢》源自明祥舊版,「華新」《失魂引》則源自漢麟新版。因此筆者將這些未經授權,且數量龐大的版本稱為翻印版。在許多連載版和舊版極難尋覓的情況下,翻印版的價值無疑是巨大的。
在分述各版本之前,有必要將古龍寫出的所有真品列出。
筆者依據葉洪生、林保淳、於志宏、周清霖、郭璉謙等人的資料,加上自己所見所聞,爬梳剔抉,縷析整理。如將郭璉謙摒棄的《劍毒梅香》、《血鸚鵡》及《飛刀,又見飛刀》重新收入,並剔除了於志宏、周清霖誤收的《劍玄錄》、《白玉雕龍》和《邊城刀聲》等作品。再有就是將佚失數十年的《神君別傳》、《銀雕》和《財神與短刀》鉤沉出來,示於同好。
為了便於整理,筆者仿效覃賢茂、林保淳等人,亦將古龍的武俠小說創作分為四個時期:發軔期、破壁期、高峰期和衰困期。發軔期屬於初級階段,古龍名不甚顯,寫作就是為了餬口,雖然套路陳舊,但也時有靈光閃現。破壁期從《情人箭》開始,隱隱約約已有大家風範,至《武林外史》轉為圓潤,再到《絕代雙驕》,「古龍風格」已經逐漸形成。高峰期幾乎部部是精品,「楚留香」系列橫空出世,代表了一個新武俠時代的來臨,隨後推出的《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系列及「七種武器」系列,不但使古龍坐穩臺灣武俠小說創作的頭把交椅,更被倪匡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此以後,他與金庸被評論界奉為當代武俠史上的雙巨頭。高潮之後就是低谷,以《天涯·明月·刀》為分水嶺,這部作者自認為寫起來最為痛苦的作品,預示了衰困期的來臨。加之「吟松閣風波」及一系列始料未及的事件,使得古龍身心俱受重創,這一時期雖然也偶有佳作出現,但在創作上已經明顯力不從心。
發軔期
一九六○至一九六二
《蒼穹神劍》、《劍毒梅香》、《殘金缺玉》、《劍氣書香》、《湘妃劍》(又名《金劍殘骨令》)、《孤星傳》(又名《武林霸主》《風雲男兒》《歷劫江湖》)、《遊俠錄》、《飄香劍雨》、《神君別傳》、《月異星邪》、《劍客行》(又名《無情碧劍》)、《失魂引》、《彩環曲》(又名《傲劍狂龍》)、《護花鈴》(又名《諸神島》)。
破壁期
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七
《情人箭》(又名《怒劍》《怒劍狂花》)、《大旗英雄傳》(又名《鐵血大旗》《大旗英烈傳》)、《浣花洗劍錄》(又名《浣花洗劍》《紅塵白刃》)、《武林外史》(又名《風雪會中州》)、《絕代雙驕》、《名劍風流》。
高峰期
一九六七至一九七四
《鐵血傳奇》(含《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多情劍客無情劍》、《借屍還魂》(又名《鬼戀俠情》)、《蝙蝠傳奇》(又名《黃衣人與鐵仙姑》)、《蕭十一郎》、《歡樂英雄》、《流星·蝴蝶·劍》(又名《劍膽星魂》)、《大人物》、《桃花傳奇》、《邊城浪子》(又名《風雲第一刀》)、《長生劍》、《陸小鳳傳奇》、《孔雀翎》、《絕不低頭》、《繡花大盜》(又名《鳳凰東南飛》)、《火併蕭十一郎》(又名《火併》)、《九月鷹飛》、《碧玉刀》、《劍·花·煙雨江南》、《決戰前後》、《多情環》、《銀鉤賭坊》、《七殺手》、《幽靈山莊》。
衰困期
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五
《天涯·明月·刀》(又名《明月刀》)、《霸王槍》、《鳳舞九天》、《血鸚鵡》、《拳頭》(又名《狼山》《憤怒的小馬》)、《三少爺的劍》、《白玉老虎》、《圓月彎刀》(又名《刀神》)、《碧血洗銀槍》、《大地飛鷹》、《七星龍王》、《離別鉤》、《英雄無淚》、《新月傳奇》(又名《玉劍傳奇》)、《飛刀,又見飛刀》、《劍神一笑》(又名《陸小鳳與西門吹雪》)、《風鈴中的刀聲》、《午夜蘭花》、《賭局》、《狼牙》、《獵鷹》、《群狐》、《追殺》、《銀雕》、《海神》、《財神與短刀》。
*上述兩篇文字與分別為丁情為《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所做序言與書摘,所有與古龍小說封面相關配圖亦均出自《古龍武俠小說知見錄》一書,經北京出版社授權刊發,略有刪減